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共23题,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我国各民族创作了楚辞、汉赋、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伟大工程。哈尼梯田、花山岩画等14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历史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长调民歌、侗族大歌等15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说明( )www.21-cn-jy.com
①文化因相互交流借鉴而多姿多彩
②中华各民族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本题3分)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居既吸收了汉、白、彝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②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21·世纪*教育网
③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 ④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本题3分)当人面桃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邂逅了白马王子,那是怎样的吸引?当古典灯笼辉映夜礼服佳人,那又是怎样的夺目?长久以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画面总惊艳我们的视觉,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两极艺术组合的无穷魅力。这充分说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
④文化交流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本题3分)“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补充。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形成象海绵一样,吸收了所有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反映了我国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时代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多样性
5.(本题3分)武术是狩猎生存技能的演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作为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一直流传至今。武,止戈为武,本义奔跑战斗,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中国武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遗产,包含了中国人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由此可见,中国武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展现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传统
②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重要特征
③证实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蕴含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文化基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本题3分)2022年5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18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与苏格兰亚洲艺术基金会线上签署战略伙伴协议。协议的签署将促进中国优秀艺术和传统文化、城市品牌通过爱丁堡艺术节平台走向世界舞台,也将艺术节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引进中国。这表明( )
①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一切成果
②我国利用国际传播平台,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本题3分)良渚的横空出世让良渚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最为直接、最为有力的证据。浪渚文明创造了令人赞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稻作文明、城市文明、水利文明和玉器文明等。这印证了中华文化( )www-2-1-cnjy-com
①源远流长②内涵不变③博大精深④兼收并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本题3分)2022年2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使得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主办夏季奥运会又主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如果届时你有幸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在与外国来宾的交流中应该( )2-1-c-n-j-y
①学会欣赏不同的文明,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②认同不同的文化存在差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世界文化的作用
④努力消除文化差异,推动多元文化一体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本题3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指
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B.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C.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D.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积极文化
10.(本题3分)安阳殷墟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并经考古发掘证实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都城所在地,是甲骨文的发祥地。2024年1月以来,安阳市持续开展大型宣介活动,聚焦“文脉千年回响”,打造文化地标。同时,加强跨界合作,发展网游、文创产品等创意产业,让更多人一起追寻文明曙光。上述做法意在( )【来源:21cnj*y.co*m】
①让文化遗存“展”出来,扩大殷墟文化的影响力
②让人类文明“兴”下去,重构殷墟文明发展脉络
③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挖掘殷墟文物时代价值
④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殷墟文明国际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文化交流的要求
(1)坚持求同存异、 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2)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 ,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版权所有:21教育】
12.(本题3分)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构成了 的重要动力。
(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 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 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本题3分)推进文化交融
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 的必由之路。
14.(本题3分)促进文化交流
(1)状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 日益频繁。
(2)要求:我们应该维护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15.(本题3分)重要性:人类通过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 ,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 、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21*cnjy*com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政府发起多场“云外交”活动,凸显了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
17.(本题2分)文化交流能够减少文化差异。( )
18.(本题2分)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
19.(本题2分)“国际友人贺虎年新春”文化活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20.(本题2分)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
四、主观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中国戏曲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是怎样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2.(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盂图神庙遗址坐落于埃及古城卢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索北部,是卡尔纳克神庙的一部分。1979年,卡尔纳克神庙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埃及旅游和文物部签署了《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协议》,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式组建。联合考古是两国考古学家的一次深度对话:中国考古学多手段、多学科的研究优势为埃及考古学带来更开阔的视野,产生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角度;中方深入参与埃及考古工作,可以从实践中了解另一个学术传统和系统,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也有极大裨益。经过5年携手合作,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向公众呈现更为清晰的图景。
相知无远近,志合越山海。进一步加强中埃文明交流合作,让古老文明跨越时空对话,凝结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智慧。21cnjy.com
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埃开展联合考古的文化价值。
23.(本题15分)2018年11月28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
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是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青藏高原是藏医药的发源地、栖息地,早在象雄时期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出现后,象雄文字就已经记录了当时藏医药学的发展。藏医药的发展以藏族自治区本地的实践医学作为基础,同时也吸收了部分印度阿育吠陀理论和汉地中医理论。藏医药法以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为集中传承区域,广泛流传于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族自治区,为保障藏族民众的生命健康和防治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藏医药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文化的特征。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①不符合题意。
②:我国各民族创作了伟大作品,传承了伟大史诗,建设了伟大工程,表明中华各民族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②符合题意。
③:哈尼梯田、花山岩画等14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历史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表明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没有提及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复兴的内容,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A
【详解】①③:“丽江民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吸收了汉、白、彝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表明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也说明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②不符合题意。
④:“无法区分”说法错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④排除。
故本题选A。
3.A
【详解】①②:长久以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画面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惊艳我们的视觉,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两极艺术组合的无穷魅力,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也说明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①②正确切题。
③:材料未强调中华文化兼收并蓄,③排除。
④:材料强调的是东西方两极艺术组合的无穷魅力,而未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④排除。
故本题选A。
4.B
【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说像海绵一样,吸收了所有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故B观点符合题意,A、C、D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答案应选B。21教育网
考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点评: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难度适中。
5.D
【详解】③:“中国武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遗产”,证实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③符合题意。
④:“武”的本义是奔跑战斗,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包含了中国人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体现了中国武术蕴含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文化基因,④符合题意。
①:题干没有涉及中华民族守望相助,排除①。
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是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可见,该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②。
故本题选D。
6.C
【详解】①:外来文化良莠不齐,不能吸收一切外来文化,故①错误。
③:材料没有涉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故③不选。
②④:协议的签署将促进中国优秀艺术和传统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品牌通过爱丁堡艺术节平台走向世界舞台,体现了我国利用国际传播平台,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将艺术节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引进中国,体现了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故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7.B
【详解】①:良渚的横空出世让良渚成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最为直接、最为有力的证据,这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①符合题意。21·cn·jy·com
②: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②错误。
③:良渚文明有稻作文明、城市文明、水利文明、玉器文明等,这印证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符合题意。
④:题目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兼收并蓄,④排除。
故本题选B。
8.A
【详解】①②:材料中指出在北京冬奥会与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来宾的交流中应该认同不同的文化存在差异,学会欣赏不同的文明,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故①②正确。
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引领世界文化的作用”说法错误,故③不选。
④: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努力消除文化差异”中“消除”说法绝对,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A。
9.A
【详解】试题分析: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益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A正确且适合题意;说法错误;B只指出了求同存异,D只指出了兼收并蓄,二者对包容性的解释都不全面,应排除;C说法错误,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特有的包容性。
10.B
【详解】①:安阳市持续开展大型宣介活动,聚焦“文脉千年回响”,打造文化地标,有利于让文化遗存“展”出来,扩大殷墟文化的影响力,①正确。
②:材料强调的是对殷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不是重构殷墟文明发展,②排除。
③:加强跨界合作,发展网游、文创产品等创意产业,让更多人一起追寻文明曙光,有利于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挖掘殷墟文物时代价值,③正确。
④:对待外来文化要尊重而不是认同,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殷墟文明国际尊重和理解,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1.(1)取长补短
(2)多样性
【详解】(1)本题是填空题,根据教材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2)本题是填空题,根据教材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12.(1)文化发展
(2) 交流 创新
【详解】(1)本题是填空题,根据教材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2)本题是填空题,根据教材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13.生活得更加美好
【详解】本题为填空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14.(1)文化交流
(2)相互借鉴
【详解】(1)本题为填空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2)本题为填空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15. 精华 自信
【详解】本题是填空题,根据教材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16.正确
【详解】利用网络进行“云外交”活动,表明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题中说法正确。
17.错误
【详解】本题为判断题。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发展,展现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减少文化差异,故该说法错误。
18.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教材内容,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融合,但不是“日趋同一”,要坚持文化多样性,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特色。故本题说法错误。
19.错误
【详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强调的是兼收并蓄,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同存异。“国际友人贺虎年新春"文化活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的影响力,没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材料中的观点错误。
20.错误
【详解】
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故题中观点错误。
21.①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国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国戏曲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说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分析】本题以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为背景设置相关问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是怎样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设问指向明确即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属于微观层面。依据材料“它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依据材料“中国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依据材料“中国戏曲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说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点睛】体现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体现类一般是试题提供时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景,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与教材知识原理的内在一致性。难度虽然不大,但侧重“解读信息”,对教材与材料对接点的精准性要求较高。常见的设问方式有:“体现了……”“是如何体现的……的”“体现了……原理”“用……原理阐释”等。
体现类解答技巧:
首先:明确知识范围。根据设问明确试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那个模块、那个章节、那个原理)。
其次:获取信息+知识对接。材料逐条获取有效信息,并找到教材知识原理与材料信息的对接点。
最后:生化答案要点。按照“一条材料分析+一条基本原理=一个得分要点的模式” 的模式组织答案。
22.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青年学生要在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1*cnjy*com
【分析】背景素材:中埃联合考古队开展联合考古
考点考查: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说明中埃开展联合考古的文化价值”,属于意义类题型,需要调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方深入参与埃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古工作,可以从实践中了解另一个学术传统和系统,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也有极大裨益→可联系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出处:21教育名师】
关键词②:经过5年携手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一步加强中埃文明交流合作,让古老文明跨越时空对话,凝结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智慧→可联系在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23.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藏医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历史悠久,流传至今,早在象雄时期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出现后,象雄文字就记录了当时藏医药学的发展。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藏医药文化以其独特的医药知识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有独特的区域特征与民族特色,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医药科技方面的先进水平。③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藏医药的发展以藏族自治区本地的实践医学作为基础,同时也吸收了部分印度阿育吠陀理论和汉地中医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分析】本题以藏医药文化成功申遗为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藏医药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文化的特征,属于体现类主观题。2·1·c·n·j·y
第二步: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教材知识,逐层展开。
信息①:早在象雄时期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出现后,象雄文字就已经记录了当时藏医药学的发展可联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信息②: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可联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信息③:藏医药的发展以藏族自治区本地的实践医学作为基础,同时也吸收了部分印度阿育吠陀理论和汉地中医理论可联系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点睛】体现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①归纳法:材料(可以直接引用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或者将原材料做一下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或者运用“说明了”“反映了”等词亦可)+原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理论)。
②演绎法:原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理论)+材料(可以直接引用原材料,或者将原材料做一下概括和总结)+体现了这一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