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第 9、10 课时)课型:新授 课时:2课时 班级: 姓名:【知识回归】被称为“地球之肺”和“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分别是 和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 和 流动。生态系统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包含的食物链,并指出生产者、消费者和营养级。【学习目标】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重点】1.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及操作方法。2.能规范操作显微镜并观察到图像。【难点】能规范操作显微镜并观察到图像,理解显微镜的成像规律。【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 镜进行观察。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是 ;二是 ;三是 。3、对光时,把一个 光圈对准 。一只眼注视 内,另一只眼 。转动 ,使光线通过 反射到镜筒内。通过 可以看到 的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了。二、课堂提升1、认识显微镜:写出格结构名称及其功能。2、如何区分目镜和物镜?目镜和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有什么关系?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取镜安放②对光(三转)一转:二转:三转:对光成功的标志:写出光线路线:③观察一放:放什么?二侧看: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哪?三升找物象: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④ 收镜装箱用什么擦拭显微镜外表?用什么擦拭目镜和物镜?在使用显微镜时,为了找到物像,使用了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先下降后上升(先降后升),在下降和上升的过程中,眼睛分别注视哪里?为什么?玻片上的“e”在视野中看到的还是“e”吗?据此总结出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试一试:写出“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6、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的“上”如图所示,该如何移动玻片标本才能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呢?总结物象移至视野中央的规律:7、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有什么区别?8、如何提高高倍镜下的视野亮度?【梳理巩固】1、显微镜操作口诀(请记住)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十归箱。2、“目反物正”(请理解)即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 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 比。【达标检测】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此时眼睛看着(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镜筒2、下列可以调整光线强弱的是(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反光镜和通光孔 C、遮光器和反光镜 D、反光镜和镜臂3、有一台显微镜目镜标示10×,物镜标示40×,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4、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左侧”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向( )A、上方 B、下方 C、左方 D、右方5、当显微镜的物镜被弄脏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手指擦拭 B、用抹布擦拭 C、用清水清洗 D、用擦镜纸擦拭6、若在玻片上写有字母“d”,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d B、q C、b D、p7、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你认为污点不可能存在于下列哪个结构中( )A、物镜 B、玻片标本 C、反光镜 D、目镜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A、换用高倍镜 B、缩小光圈 C、关闭光源 D、改用凹面反光镜9、若显微镜镜筒上目镜倍数为5倍,要使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0倍,转换器上正对通光孔的镜头应为下列哪一种( )A、8倍目镜 B、15倍目镜 C、10倍物镜 D、40倍物镜10.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 )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11.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各种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让低倍镜正对玻片标本 B.载物台上不放任何玻片,让低倍镜头正对通光孔C.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对光时必须用平面反光镜12.一个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13.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14、下面是三台显微镜(编号A、B、C)分别观察同一装片的洋葱表皮细胞。请完成下列问题:台号 目镜 物镜A 5× 8×B 10× 10×C 15× 40×(1)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号。(2)观察到的个体细胞面积最大的显微镜是( )号。(3)目镜最长的是( )号显微镜。【学(教)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很好( ) 一般( ) 很差(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