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青少年姓名权受教育权劳动权受子女赡养的权利同学们看一下,下列图片分别涉及我们的哪些基本权利?取名大宝。婴幼儿成年人老年人我国宪法构成序 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运用你的经验:小云一家人忙碌的一天开始啦!小云的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爷爷奶奶每个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是全国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他们开始了平凡而幸福的一天。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 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 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 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 权。受教育权被选举劳动物质帮助公民的基本权利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3.1 公民基本权利目录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其他权利01020304政治权利②认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③监督权1.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含义: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初中生小云的父母即将参加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他们正在讨论要把选票投给谁。爸爸说:“我要投给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候选人。”妈妈说:“我要选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一旁的小云若有所思:“为什么没有通知我参加选举呢?思考:为什么小云不能参加选举?情境一宪法链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1)条件:(2)重要性:财产状况不分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家庭出身职 业性 别种 族民 族居住期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判断:以下人员是否具有行使选举权的资格14岁的初二学生美籍在华留学生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20岁的大学生学校的老师壮族的老奶奶×√√√××小云爸爸是一名记者,他把自己多年的实践采访经验写成书出版,书的销量很不错。小云的爸爸写书出版行使了什么权利 出版自由情境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绝对自由我国公民享有自由的内容和意义?(P35)政治自由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和自由言论自由:通过各种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出版自由:以出版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集会自由:为了共同的目的,临时聚集在公共露天场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意愿。结社自由:为了一定的宗旨依法组成的具有持续性的团体。游行自由:在公共露天场所进行列队行进、表达自己意愿的自由。示威自由:在公共露天场所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判断:以下行使的是哪种自由的权利?我会在网上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我把我写过的文章整理后出版了。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一个协会并在国家机关备案注册了。言论出版结社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刘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监督权重要性: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写信、打电话、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监督、参加听证会监督权主体:公民。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内容:①批评、建议②申诉、控告、检举(其违法失职行为)注意事项: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公民的政治权利——监督权批评权:公民对监督对象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有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建议权:公民对监督对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申诉权:公民对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错误或违法的决定、判决,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致使他或他的亲属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述理由,提出改正或撤销决定、判决或赔偿损失的请求。控告权:公民(被害人及亲属)对任何监督对象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揭发和指控的权利。检举权:公民对于违法失职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有向有关机关揭发事实,请求依法处理权利。探究与分享:小云的一封信尊敬的市长:您好!很冒味地给您写信,想向您反映一些情况。第一,我们学校门口,每到放学时候,交通拥堵秩序混乱,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管理。第二,我奶奶村的乡政府违法占用奶奶家土地,严重侵犯了奶奶家的合法权益,请求相关部门严查。第三,我还听说了**单位**领导公车私用的现象希望政府能严肃处理并治理这种腐败现象。思考:小云的信中分别体现了监督权的哪些内容 批评和建议权申诉和控告权检举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 内容 意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自由监督权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性 P36)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放学后,小云在商店购物付款之后出门时报警器突然响起,营业员要对小云的书包进行搜查,可以吗 如果叫上保安,可以搜查吗 不可以探究与分享——小云的故事第二目 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内容: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重要性: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 尊严地生活。(1)人身自由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表现: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对有犯罪嫌疑的公民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宪法规定的逮捕程序二、人身自由——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结合所学思考:以下行为属于侵犯人身自由吗?公安机关持逮捕令抓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商场保安搜身内涵: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侵犯人格尊严权二、人身自由——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严权内容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肖像权侮辱、诽谤、谩骂讽刺、散布谣言、诋毁美名(称号)、荣誉奖章、证书借用他人头像恶搞、营利、偷拍干涉、盗用、冒用他人名字偷窥、偷看、偷听以下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1.某同学偷阅他人信件。2.小李假冒小强的姓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3.摄影店未经郝琳同意,把郝琳的照片贴在橱窗里做展示宣传。4.小敏被评为优秀学生奖,小明却私自领取了小敏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占为己有。5.一些同学肆意散播关于某同学的不实谣言,让其名声受损。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这对你有何启示?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二、人身自由—— ③住宅不受侵犯住宅对个人的意义: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侵入公民的住宅。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知识小结:人身自由人身自由 主要内容 侵权行为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非法拘禁、非法逮捕、非法搜查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侮辱、诽谤、诬告陷害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非法搜查、非法侵入公民住宅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第三目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受 教 育 权文 化 权 利物 质 帮 助 权财 产 权劳 动 权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权利一天,警察小郑在执勤时听到有个女士高喊:“快抓住那个人!他抢了我的皮包。”只见前方一个男子抱着一个皮包在街头飞奔。为了尽快追上那个男子,小郑拦下一辆摩托车,出示警察证件,说:“您好!我是警察,前面有人抢劫,我想借您的车追认,可以吗?谢谢配合!”车主二话没说把车给了小郑,小郑飞身上车,一踩油门,追了上去,很快抓获那个男子,并把他带回公安局,处理完公务后,小郑把摩托车还给车主,向他表示感谢,并告知车主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向公安机关申请和领取相应补偿。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探究活动财产权重要性: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内涵: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例如:拥有自己的房产;拥有自己的专利等。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如:把房屋用作居住、出租等。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如:租金、利息等。处分权: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如用掉、丢弃、赠与、卖与等。①财产权思考:如何理解对合法私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1.我买了一台电脑,放在书房里(占有权)放家里、放包里、放身上2.我用电脑上网(处分权)捐献、转让、花钱、卖掉、送掉、扔掉(收益权)租金、利息、股息、卖东西的钱(使用权)拿来用于工作、学习、生活3.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房4.我把电脑卖给别人热点链接:国家保障劳动权中共二十大报告瞄准就业的难点、焦点,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支持、破除歧视、加强保障,为劳动者端好“饭碗”注入稳稳的力量。二十大报告增加了“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以上规定体现了公民怎样的权利?劳动权意义:①对个人:人们通过劳动,参加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②对社会: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地位: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权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医保报销,财政兜底以下体现了公民怎样的权利?物质帮助权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3)物质帮助权国家为特殊人群提供帮助,保障公民的物质帮助权。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保障措施: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4)受教育权思考:图片体现了我国公民的哪一项权利? 国家为什么要鼓励和支持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文化权利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造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5)文化权利表彰科学研究组织艺术表演修建阅览室文化权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春晚节目《只此青绿》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的特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力和自由人身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经济方面)受教育权、文化权(文化教育方面)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其他权利课堂小结:1.下列做法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A.14周岁的小李申请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B.小赵向卫生管理部门反映周边餐馆卫生问题C.小王未经国家机关批准,擅自组织游行示威D.小吴拨打市政热线反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问题D2.下列属于公民合法财产并受到法律保护的是( )①敲诈勒索、索贿受贿所得的财物②按照法律程序购买的房屋③将工资存到建设银行所得的利息④放高利贷所得的高额利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