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二模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二模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太原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地理
(考试时间:下午2:30—3:3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地处我国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甘孜州乡城县,分布着大量外墙为白色、房屋整体为梯形的白藏房。白藏房不仅美观实用,还具有抗震、防火和隔音等功能,是乡城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下图示意白藏房居民点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高原 B. 山地、丘陵 C. 高原、山地 D. 丘陵、盆地
2. 白藏房居民点主要分布在( )
A. 山脊 B. 河谷 C. 山坡 D. 陡崖
3. 白藏房墙体厚、门窗较小,其主要目的是( )
A. 阻挡沙尘 B. 防御野兽 C. 通风透气 D. 防寒保暖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海拔3000米以上,地形类型是高原、山地,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白藏房主要分布的地区有河流流经的河谷,与山坡、山脊、陡崖无关。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白藏房位于横断山区,无沙暴天气;墙体厚、门窗洞较小与防御野兽无关;不通风透所;地处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低,墙体厚、门窗洞较小,有利于防寒保暖。ABC错误,故选D。
【点睛】横断山脉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且气温差异大;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且对聚落的建筑物影响明显。
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泰国以“可持续发展推动业务”为主题参会,并组织了多家食品和饮料企业参展,重点展示泰国食品产业潜力。泰中罗勇工业园区是中国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泰国在本次进博会上参展的特色产品可能是( )
A. 面粉、苹果 B. 椰枣、核桃 C. 香米、咖啡 D. 大豆、甜菜
5. 泰国农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得益于该国( )
A. 雨热同期气候 B. 山河相间的地形
C. 质地疏松的土壤 D. 丰富多样的矿产
6. 吸引中国企业在罗勇工业园区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达,购买力强 B. 资源丰富,劳动力密集
C.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D. 科技先进、高度市场化
【答案】4. C 5. A 6. B
【解析】
【4题详解】
泰国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高温多雨,适合水稻(香米)、天然橡胶、咖啡等热带作物的生长,是世界上经济作物种植集中的地区之一,C正确;面粉(小麦)、苹果、核桃、大豆、甜菜属于温带作物,椰枣是西亚的主要产品,ABD排除。故选C。
【5题详解】
泰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产品种类丰富,A正确;山河相间的地形是不利因素;质地疏松的土壤、丰富多样的矿产与泰国农产品种类丰富关系不大,排除BCD。故选A。
【6题详解】
中国与泰国经济合作中,吸引中国在罗勇府建厂的原因有: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热带作物和矿产资源丰富,距离港口较近,交通便利。故资源丰富,劳动力密集是吸引中国企业在罗勇工业园区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B正确;泰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并不发达,科技也不是很先进,AD排除;与中国相比,历史不算悠久,且与建工业园区关系不大,C排除。故选B。
【点睛】 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2024年进入春季以来,由于气温快速上升加快冰雪消融,乌拉尔河水位远超当地9.3米的水位警戒线,刷新有水文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使得俄罗斯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北部遭遇大规模洪灾。下图示意乌拉尔河水系。完成下面小题。
7. 乌拉尔河两侧的大洲分别是( )
A. 亚洲、非洲 B. 欧洲、北美洲 C. 亚洲、欧洲 D. 非洲、南美洲
8. 乌拉尔河的水源补给主要靠( )
A 湖泊水 B. 冰雪融水 C. 地下水 D. 大气降水
9. 一年中,乌拉尔河径流量最大值通常出现在( )
A. 12~1月 B. 2~3月 C. 4~5月 D. 6~7月
【答案】7. C 8. B 9. C
【解析】
【7题详解】
由已学知识可知,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黑海、里海、大高加索、土耳其海峡,故选C。
【8题详解】
图中示乌拉尔河位于50°附近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少,不可能以雨水补给为主,D错误;地下水补给稳定,没有明显季节变化,C错误;图中没有明显的湖泊,A错误;根据图中河流流的季节分配判断,乌拉尔河径流最大时是4-5月份,是春季,说明河流的补给水源为季节性冰雪融水,故选B。
9题详解】
由图可知,乌拉尔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春季,4-5月份,故选C。
【点睛】河流的水源补给形式有大气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地下水与湖泊水和河流水之间的相互补给。世界上河流的水源补给大多数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在干旱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习总书记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下图示意台湾省。完成下面小题。
10. “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海峡是指( )
A. 台湾海峡 B. 白令海峡 C. 琼州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11. 台湾的城市、铁路多环岛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理位置 B. 气候分布 C. 地形地势 D. 河流湖泊
12.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拥有众多的美誉,包括( )
A. 世界屋脊 B. 天然动物园 C. 丝茶之府 D. 天然植物园
【答案】10. A 11. C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材料与图结合可知,“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海峡就是指台湾海峡,故选A。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因此,台湾的城市、铁路呈环状分布在四周的沿海地区。故选C。
【12题详解】
台湾岛的美称众多,如:“东方甜岛”、“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天然植物园”、“东南盐库”、“森林之海”、“海上米(粮)仓”。故选D。
【点睛】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导致河流水量较大;台湾岛面积较小,河流流程较短;台湾地形多山,河流落差较大,水流湍急;台湾属于南方地区,河流无结冰期。
2024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应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3. 分布在我国季风区的商品粮基地是( )
A. 丙和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乙 D. 甲和丙
14. 对甲~丁四个基地农业生产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比乙地热量条件优越 B. 乙地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C. 丁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D. 丙地比乙地气温日较差大
15.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科技兴农,培育良种 B. 兴修水利,大水漫灌
C. 陡坡垦殖,扩大耕地 D.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答案】13. C 14. D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由图可知,甲和乙商品粮基地位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属于季风区,丙丁位于非季风区,C正确,故选C。
【14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南方地区,降水充沛,热量丰富,A错误;乙地位于南方地区,气候湿热,耕地以水田为主,B错误;丁地区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C错误;丙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丙地比乙地气温日较差大,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严格保护耕地;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A正确;大水漫灌,陡坡垦殖会破坏耕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耕地面积减少,不利于粮食生产,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因地制宜,陡坡地易发生水土流失,应退耕还林还草;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保护土地的措施有,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5分。)
16. 【谱写农业合作新篇章】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4月14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应邀对华进行正式访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农业大国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该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与食品出口国,也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谷物产品、牛奶及奶制品、肉类及加工产品等。
(1)从纬度和海陆两方面,描述德国的地理位置。
(2)说出德国畜牧业主要分布的地区,并简析其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探究二务实合作
德国总理此访期间,两国达成的共识之一是双方将共同落实《中德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8)》,并于年内举行第十届中德农业周。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利用农业信息和数据库发展智能农业,达到精准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该国总人口的1%,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
(3)举例说出德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及该国在农业发展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答案】(1)纬度位置:德国国土主要位于48°N-55°N之间;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等
海陆位置: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或欧洲西部);北部濒临波罗的海、西北部濒临北海(或西北部濒临大西洋)。
(2)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西北部沿海地区等。
原因:德国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平原面积较广,草场广阔;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等。
(3)农产品:谷物产品;牛奶;奶制品;肉类及加工产品;香肠;啤酒等。
经验:实现农业机械化;使用无人机播洒农药、播撒种子;发展智能农业;采用精准化和自动化管理;培育良种;提高单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德国农业分布示意图、欧洲西部示意图等为材料,涉及德国的地理位置、畜牧业、农业的发展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德国的纬度位置是:德国国土主要位于48°N-55°N之间;地处30-60°的中纬度地区;全部位于北温带。海陆位置是:德国位于欧洲西部;北部濒临波罗的海、西北部濒临北海,有欧洲“十字路口”之称。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德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德国西北部地区。德国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是:德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德国西北部是平原,地形平坦、草场广阔,草类茂盛,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畜牧业发达。
【小问3详解】
读题干可知,德国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有:谷物产品、牛奶及奶制品、肉类及加工产品等。德国在农业发展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有:加大在农业中科技的投入,增强科技含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机械化生产及收割;使用无人机播洒农药、播撒种子;发展智能农业;采用精准化和自动化管理;培育良种;提高单产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为农业提供服务,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和农业生产材料的代购等。
17. 【跨学科学习】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学习主题:弘扬长征精神振兴革命老区
探究一知万里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重温长征峥嵘岁月。红军长征起点是瑞金,一路上翻山越岭,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转折点,说出遵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及其简称。
(2)“金沙水拍云崖暖”表示湍急的河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说出金沙江穿行的山脉名称,并简析该河段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扬长征精神
吴起镇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当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苹果色泽艳丽、甜度大。近年来,吴起镇以革命精神为引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苹果种植产业,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同时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红色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拓展经济增量的同时提升质量效益,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3)简析吴起镇所在地区发展苹果种植产业的优势条件。
(4)结合革命老区特色,为吴起镇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答案】(1)行政区:贵州省;简称:贵或黔
(2)山脉:横断山脉;原因:该河段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等。
(3)吴起镇所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黄土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当地农业劳动力成本较低;种植苹果历史较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等。
(4)发挥革命老区特色,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水土流失;用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发展多元化经济;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省级行政区域、主要山脉、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的优势条件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遵义所在省级行政区是贵州省,其简称是贵或黔,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小问2详解】
金沙江穿过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流经地区经过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险峻,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小问3详解】
吴起镇所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黄土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当地经济水平较落后,农业劳动力成本较低;种植苹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加上政策的支持等,苹果产业发达。
【小问4详解】
吴起镇要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应该发挥革命老区特色,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水土流失;用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减少工业污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提高品牌效益,提高人们的收入;发展多元化经济,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等。
18. 【地理实践】为提高同学们的地理观测和动手实践能力,太原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参观气象台和利用校园气象站,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实践主题:天气预报的制作
任务一走进气象台
实践过程:同学们参观气象台,了解制作流程,感受“天气预报的美”。
(1)将上面右侧标签与左侧制作流程对号入座。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任务二探究气温奥秘
实践过程:将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图1),选择某日的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图2),并记录观测结果。
(2)根据观测结果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并结合生活体验,说出太原市一天中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任务三感悟降水影响
实践过程:把雨量器和量筒(图3)安置在室外相对开阔、受影响较少的地方,并保持水平位置。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筒,并记录测量结果。
(3)举例说明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答案】(1) ①. 观测大气温度 ②. 测量降水量 ③. 测量风向风速 ④. 分析采集数据
(2)日平均气温:(4+6+15+11)/4=9℃
最高气温:午后2点左右(或14时左右)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3)降水可以提供淡水资源;适度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度降水可缓解旱情;降水能调节气候;降水多少影响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降水过多易引发洪灾;降水过少易引发旱灾;降水天气会影响出行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理实践活动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用百叶箱、温度计可以观测大气温度;用雨量器、量筒可以测量降水量;用测风仪可以测量风向风速;然后分析采集数据,天气预报工作制作流程才算完成。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当日四次测定气温分别是:4℃、6℃、15℃和11℃,该日平均气温为(4+6+15+11)/4=9℃。一天当中,我国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或14时左右)最低气温: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小问3详解】
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降水可以提供淡水资源;适度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度降水可缓解旱情;降水能调节气候;降水多少影响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不利影响:降水过多导致洪涝灾害;降水过少易引发旱灾;冬季降水过多,道路易结冰,降水影响人们的出行等。太原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地理
(考试时间:下午2:30—3:3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地处我国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甘孜州乡城县,分布着大量外墙为白色、房屋整体为梯形的白藏房。白藏房不仅美观实用,还具有抗震、防火和隔音等功能,是乡城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下图示意白藏房居民点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高原 B. 山地、丘陵 C. 高原、山地 D. 丘陵、盆地
2. 白藏房居民点主要分布在( )
A. 山脊 B. 河谷 C. 山坡 D. 陡崖
3. 白藏房墙体厚、门窗较小,其主要目的是( )
A. 阻挡沙尘 B. 防御野兽 C. 通风透气 D. 防寒保暖
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泰国以“可持续发展推动业务”为主题参会,并组织了多家食品和饮料企业参展,重点展示泰国食品产业潜力。泰中罗勇工业园区是中国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泰国在本次进博会上参展的特色产品可能是( )
A 面粉、苹果 B. 椰枣、核桃 C. 香米、咖啡 D. 大豆、甜菜
5. 泰国农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得益于该国( )
A. 雨热同期的气候 B. 山河相间的地形
C. 质地疏松的土壤 D. 丰富多样的矿产
6. 吸引中国企业在罗勇工业园区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达,购买力强 B. 资源丰富,劳动力密集
C.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D. 科技先进、高度市场化
2024年进入春季以来,由于气温快速上升加快冰雪消融,乌拉尔河水位远超当地9.3米的水位警戒线,刷新有水文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使得俄罗斯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北部遭遇大规模洪灾。下图示意乌拉尔河水系。完成下面小题。
7. 乌拉尔河两侧的大洲分别是( )
A. 亚洲、非洲 B. 欧洲、北美洲 C. 亚洲、欧洲 D. 非洲、南美洲
8. 乌拉尔河的水源补给主要靠( )
A. 湖泊水 B. 冰雪融水 C. 地下水 D. 大气降水
9. 一年中,乌拉尔河径流量最大值通常出现( )
A. 12~1月 B. 2~3月 C. 4~5月 D. 6~7月
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习总书记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下图示意台湾省。完成下面小题。
10. “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海峡是指( )
A. 台湾海峡 B. 白令海峡 C. 琼州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11. 台湾的城市、铁路多环岛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理位置 B. 气候分布 C. 地形地势 D. 河流湖泊
12. 台湾是祖国“宝岛”,拥有众多的美誉,包括( )
A. 世界屋脊 B. 天然动物园 C. 丝茶之府 D. 天然植物园
2024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应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3. 分布在我国季风区的商品粮基地是( )
A. 丙和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乙 D. 甲和丙
14. 对甲~丁四个基地农业生产条件描述正确是( )
A. 甲地比乙地热量条件优越 B. 乙地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C. 丁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D. 丙地比乙地气温日较差大
15.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科技兴农,培育良种 B. 兴修水利,大水漫灌
C. 陡坡垦殖,扩大耕地 D.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5分。)
16. 【谱写农业合作新篇章】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4月14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应邀对华进行正式访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农业大国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该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与食品出口国,也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谷物产品、牛奶及奶制品、肉类及加工产品等。
(1)从纬度和海陆两方面,描述德国的地理位置。
(2)说出德国畜牧业主要分布的地区,并简析其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探究二务实合作
德国总理此访期间,两国达成的共识之一是双方将共同落实《中德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8)》,并于年内举行第十届中德农业周。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利用农业信息和数据库发展智能农业,达到精准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该国总人口的1%,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
(3)举例说出德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及该国在农业发展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17. 【跨学科学习】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学习主题:弘扬长征精神振兴革命老区
探究一知万里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重温长征峥嵘岁月。红军长征起点是瑞金,一路上翻山越岭,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说出遵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及其简称。
(2)“金沙水拍云崖暖”表示湍急的河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说出金沙江穿行的山脉名称,并简析该河段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扬长征精神
吴起镇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当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苹果色泽艳丽、甜度大。近年来,吴起镇以革命精神为引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苹果种植产业,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同时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红色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拓展经济增量的同时提升质量效益,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3)简析吴起镇所在地区发展苹果种植产业的优势条件。
(4)结合革命老区特色,为吴起镇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18. 【地理实践】为提高同学们的地理观测和动手实践能力,太原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参观气象台和利用校园气象站,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实践主题:天气预报的制作
任务一走进气象台
实践过程:同学们参观气象台,了解制作流程,感受“天气预报的美”。
(1)将上面右侧标签与左侧制作流程对号入座。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任务二探究气温奥秘
实践过程:将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图1),选择某日的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图2),并记录观测结果。
(2)根据观测结果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并结合生活体验,说出太原市一天中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任务三感悟降水影响
实践过程:把雨量器和量筒(图3)安置在室外相对开阔、受影响较少的地方,并保持水平位置。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筒,并记录测量结果。
(3)举例说明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