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七下知识点训练:撒哈拉以南非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七下知识点训练:撒哈拉以南非洲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七下知识点训练: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选择题
(2023七下·昆明期中)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特称不是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  )
A.“三洲五海之地” B.“天然野生动物园”
C.“世界原料仓库” D.“高原大陆”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其原因不包括(  )
A.长期的殖民统治 B.国际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C.人口、粮食、环境矛盾突出 D.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3.如图所示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进出口产品示意图,这体现了该地区的经济特征为(  )
①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②以进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③单一商品经济 ④经济以农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A
2.D
3.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为于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90%以上为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关系非常不和谐,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都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合理放牧和种植,保护环境,加强团结与合作,互利共赢,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
1.三洲五海之地指的是中东地区;
故答案为:A。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率非常高,导致了人口、粮食和环境的不协调,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故答案为:D。
3.读图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商品经济类型单一,使得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符合题意的是③④,故答案为:C。
(2024七下·澧县期中)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下图示意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1月至次年3月,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
A.由马赛马拉向北迁徙 B.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
C.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 D.由塞伦盖蒂向南迁徙
5.引起东非高原上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A.降水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化
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地势的空间差异
6.下列关于非洲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洲主要的野生动物有非洲象、狮子、长颈鹿、大熊猫等
B.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其中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C.非洲有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名贵树种
D.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富饶大陆”
【答案】4.B
5.A
6.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点评】非洲气候类型:呈明显的东西带状分布,且以赤道为中心,具有南北对称、季节相反的特点。根据各地区气候的不同特征,非洲的气候主要可以分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地中海式气候四个类型。
4.由降水量图可知,11月至次年3月,马赛马拉降水稀少,为干季;塞伦盖蒂降水多,为湿季,因此角马会从马赛马拉向塞伦盖蒂迁徙。
故答案为:B。
5.该地区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因此造成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湿降水的季节差异比较大。
故答案为:A。
6.非洲的野生动物有狮子、非洲象、非洲水牛、鬣狗等。大熊猫湿我国特有的动物。
故答案为:A。
(2024七下·仁寿期中)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7.该地区所在大洲的景观有(  )
①湿热茂密的雨林 ②广阔无垠的草原 ③星罗棋布的海岛
④一望无际的沙漠 ⑤陡峭幽深的峡湾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
8.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产生的问题有(  )
①旱情严重 ②粮食不足 ③酸雨现象严重 ④草原退化,加剧荒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7.D
8.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点评】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长受旱灾威胁的热带草原地区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7.该大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有明显的干湿季,粮食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可知该地区为撒哈拉以南非洲,非洲赤道附近刚果盆地分布着湿热茂密的雨林,①正确,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②正确;非洲海岸线平直,没有星罗棋布的海岛,③错误;非洲北部分布着世界最大的沙漠,④正确;陡峭幽深的峡湾一般指的是北欧地区,⑤错误。
故答案为:D
8.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干季的时候降水少,旱灾多发,使得粮食不足,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人民开垦草原,砍伐树木,加剧草原的退化,①②④正确,和酸雨的发生无关,③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七下·文山月考)下图为游客在某地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该照片拍摄于(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10.图中山体顶部有冰川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少 B.海拔高 C.纬度高 D.降雪量大
【答案】9.D
10.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点评】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等大型高原,海拔较高。相比之下,西北部地势较为低平,主要是大型波状起伏的高原台地地形。非洲大陆平均海拔为650米,因此可以说非洲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大陆。
9.D、读图可知,图示有大象、草地等景观,属于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符合非洲热带草原气候,D正确;
故答案为:D。
10.A、由于存在冰川,所以山顶植被稀少, A错误;
B、图示山体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山顶存在一定冰川,B正确;
C、区域纬度低,C错误;
D、区域降水少,降雪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B。
11.(2023七下·丹江口期末)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下列哪一人种最多(  )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数量多,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故答案为: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为于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90%以上为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023七下·朝阳月考)小朋友拉比的家乡面临大西洋,居民基本是黑种人,种植大面积的可可,粮食供应不足。据此完成问题。
12.判断拉比的家乡位于(  )
A.中东地区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美国 D.欧洲西部
13.关于拉比的家乡所在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天然野生动物园 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14.有人称该国所在的区域是集“富饶大陆”和“饥饿大陆”为一体,这是因为(  )
A.富人和穷人并存
B.自然资源丰富,而粮食供应不足
C.不同国家贫富悬殊
D.人口多而经济落后
【答案】12.B
13.D
14.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点评】(1)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连;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称亚撒哈拉地区,泛指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这里是黑色人种的故乡,黑色人种占总人口绝大部分。
(2)非洲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表现为东西带状分布,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由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非洲矿物资源丰富,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储量大。目前已知的石油、铜、金、金刚石、铝土矿、磷酸盐、铌和钴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占有很大比重; 非洲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居世界首位;名贵树种有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
1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拉比的家乡临大西洋,居民基本是黑种人,种植大面积的可可,粮食供应不足。因此可以判断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拉比的家乡临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该地区:
A.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A不符合题意;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不符合题意;
C. 大型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天然野生动物园,C不符合题意;
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国所在的区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因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但又因为粮食供应不足被称为“饥饿大陆”。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抚顺期末)下图为非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多数居民属于(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16.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园我们找不到的动物是(  )
A.狮子 B.大象 C.长颈鹿 D.牦牛
17.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丰富 B.世界第一长河
C.含沙量大 D.结冰期长
【答案】15.C
16.D
17.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非洲是一个地域广阔、多样性极高的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非洲地形多样,包括撒哈拉沙漠、大裂谷、喀麦隆山脉和尼罗河等。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而大裂谷是非洲东部的一条长而陡峭的地缝,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地质奇观之一。非洲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热带雨林到沙漠和草原等。撒哈拉沙漠的气候干燥炎热,而赤道地区的气候湿润多雨。非洲北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气候较为温和,而东非和南部非洲的高原地区气候凉爽宜人。非洲被认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陆之一。非洲拥有大量独特的野生动植物品种,包括非洲象、狮子、长颈鹿、河马、犀牛和各种猿猴等。非洲的草原、热带雨林和河流等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使得这里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非洲也面临着一些自然灾害的挑战,如干旱、洪水和沙漠化等。干旱和沙漠化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而洪水和风暴往往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5.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大多数居民属于黑种人。
故答案为:C。
16.ABC、狮子、大象、长颈鹿都生活在热带草原地区,ABC不符合题意;
D、牦牛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地高天寒,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A、甲为刚果河,刚果河流经刚果盆地,地势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A说法正确;
B、世界第一长河是非洲的尼罗河,甲是刚果河,B说法错误;
C、刚果河含沙量小,C说法错误;
D、刚果河无结冰期,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七下·高州期末)加纳位于非洲西部沿海,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图示意加纳主要进出口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加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一般被称为(  )
A.东西对话 B.东西合作 C.南北对话 D.南南合作
19.加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  )
A.资源匮乏 B.劳动力短缺
C.海运不便 D.过分依赖初级产品生产
20.下列做法,不利于加纳经济持续发展的是(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加强国际合作
C.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D.加大矿产开采与出口
【答案】18.C
19.D
20.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点评】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丰富,有着世界原材料仓库的称号,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落后,发展单一的商品经济。
18.加纳属于发展中国家, 加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一般被称为南北对话。
故答案为:C
19.加纳位于非洲西部沿海,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ABC错误,加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 加纳技术水平低,过分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在国家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D正确。
故答案为:D
20.加纳的经济发展可以加强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加强国际合作,ABC正确,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D
(2023七下·高州期末)萨赫勒地区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据此读萨赫勒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萨赫勒地区(  )
A.地处撒哈拉沙漠中心 B.横跨尼罗河和刚果河
C.是草原向雨林的过渡地带 D.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
22.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使得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萨赫勒地区面临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严重 B.土地荒漠化
C.工业废水污染 D.洪水泛滥
【答案】21.D
22.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点评】非洲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
21.A、萨赫勒地区处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端,A错误;
B、萨赫勒地区没有横跨刚果河,B错误;
C、萨赫勒地区是沙漠向草原的过渡带,C错误;
D、萨赫勒地区的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D正确。
故答案为:D
22.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和非洲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紫金期末)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3.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表状况
24.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具有的特点是(  )
A.分布零乱,没有规律 B.只有热带,缺失寒带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关于赤道,南北对称
25.导致图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比较贫穷的主要原因是(  )
A.野生动物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 B.过分依赖出口工业制成品
C.长期的殖民统治 D.矿产资源短缺
【答案】23.B
24.D
25.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大部分位于热带,热带气候分布广泛,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落后。
23.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因此非洲有着“热带大陆”的称号。
故答案为:B
24.非洲北部和南部分别被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穿过,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故答案为:D
25.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比较贫穷的主要原因是 长期的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交城期末)“西非经济巨人”——尼日利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读尼日利亚主要经济作物和矿产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尼日利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尼日尔河三角洲和沿海大陆架 B.尼日尔河上游地区
C.太平洋沿岸地区 D.乔斯高原周边地区
27.尼日利亚北部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减少 B.草原退化 C.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28.尼日利亚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有(  )
①加快转型,改变单一出口农矿产品的经济模式②大力发展采矿业,加大矿产资源的出口量
③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人才、管理经验④控制人口数量,重视教育﹐发展科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26.A
27.B
28.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非洲主要考察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及经济落后的原因。在气候类型的考察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南半球气候资料图的分辨。
26.读图可知,尼日利亚石油资源丰富,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赤道几内亚湾尼日尔河三角洲和沿海大陆架,故答案为:A。
27.尼日利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地表植被主要是热带草原,因此,尼日利亚北部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可能会造成草原退化。故答案为:C。
28.尼日利亚要想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就要改变原本单一商品经济的模式,完善产业结构,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提高人口素质。故答案为:D。
二、图文材料题
29.(2024七下·高州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中国在基建、能源、农业及制造业等诸多领域与非洲国家开展广泛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图1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加纳进出口产品比例图。
(1)人口问题是非洲贫困的根源之一,这里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2)读图1,概括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以热带气候为主;非洲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如果湿季降水偏少,这里就会发生   (气象灾害)。
(3)撒哈拉以南非洲以   人种为主,简述甲地气候类型   。
(4)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的地势特征为   。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表面最大的疤痕”,预测未来这里会形成新的海洋,由此推断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   。
(5)非洲大陆物产丰富,被称为“富饶的大陆”。但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许多国家形成了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矿产、木材、牲口、经济作物等)的“单一产品经济”。试指出非洲三种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以及非洲“单一产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方面。
【答案】(1)人口增长速度快
(2)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旱灾
(3)黑;热带草原气候
(4)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形成
(5)农产品:咖啡、可可、剑麻等;不利方面:出口商品价格低廉、严重依赖一两种商品等。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非洲的物产
【解析】【分析】(1)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粮食供应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
(2)读图1,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非洲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如果湿季降水偏少,这里就会发生旱灾。
(3)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种人为主,被称为“黑人的故乡”。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为干湿两季。
(4)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因此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从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西北部是低缓的撒哈拉沙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是由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5)非洲大陆物产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有咖啡、可可、剑麻等。由于长期殖民统治,过分依赖于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形成单一产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方面。“单一产品经济”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廉,技术含量低;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故答案为:(1)人口增长快(2)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旱灾(3)黑;热带草原气候(4)东南高、西北低;由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5)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有咖啡、可可、剑麻等;“单一产品经济”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廉,技术含量低;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点评】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线;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0.(2023七下·朔城期末)【人地和谐共同发展】
资料1:雨燕迁徙
图为雨燕迁徙路线及部分板块图、相关景观组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探究一:北京雨燕沿“北京——中亚——西亚——非洲南部”一路迁徙,写出雨燕跨越的两个大洲的名称。
(2)请说出雨燕在迁徙途中所经过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名称及该半岛主要居住的人种和信仰的宗教。
资料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对外贸易示意图
(3)探究二:归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对外贸易特点。
(4)说出困扰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
【答案】(1)亚洲 非洲
(2)阿拉伯半岛 白色人种 伊斯兰教
(3)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 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吃亏(或不利)地位
(4)人口 粮食 环境
【知识点】中东的位置和范围;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 雨燕跨越亚洲和非洲。
(2)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的是伊斯兰教。
(3)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着人口、粮食和环境三大问题。
【点评】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国家的经济来源依靠出口一直或者几种初级产品,发展单一的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七下知识点训练: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选择题
(2023七下·昆明期中)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特称不是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  )
A.“三洲五海之地” B.“天然野生动物园”
C.“世界原料仓库” D.“高原大陆”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其原因不包括(  )
A.长期的殖民统治 B.国际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C.人口、粮食、环境矛盾突出 D.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3.如图所示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进出口产品示意图,这体现了该地区的经济特征为(  )
①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②以进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③单一商品经济 ④经济以农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七下·澧县期中)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下图示意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1月至次年3月,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
A.由马赛马拉向北迁徙 B.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
C.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 D.由塞伦盖蒂向南迁徙
5.引起东非高原上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A.降水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化
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地势的空间差异
6.下列关于非洲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洲主要的野生动物有非洲象、狮子、长颈鹿、大熊猫等
B.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其中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C.非洲有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名贵树种
D.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富饶大陆”
(2024七下·仁寿期中)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7.该地区所在大洲的景观有(  )
①湿热茂密的雨林 ②广阔无垠的草原 ③星罗棋布的海岛
④一望无际的沙漠 ⑤陡峭幽深的峡湾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
8.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产生的问题有(  )
①旱情严重 ②粮食不足 ③酸雨现象严重 ④草原退化,加剧荒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七下·文山月考)下图为游客在某地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该照片拍摄于(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10.图中山体顶部有冰川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少 B.海拔高 C.纬度高 D.降雪量大
11.(2023七下·丹江口期末)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下列哪一人种最多(  )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2023七下·朝阳月考)小朋友拉比的家乡面临大西洋,居民基本是黑种人,种植大面积的可可,粮食供应不足。据此完成问题。
12.判断拉比的家乡位于(  )
A.中东地区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美国 D.欧洲西部
13.关于拉比的家乡所在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天然野生动物园 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14.有人称该国所在的区域是集“富饶大陆”和“饥饿大陆”为一体,这是因为(  )
A.富人和穷人并存
B.自然资源丰富,而粮食供应不足
C.不同国家贫富悬殊
D.人口多而经济落后
(2023七下·抚顺期末)下图为非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多数居民属于(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16.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园我们找不到的动物是(  )
A.狮子 B.大象 C.长颈鹿 D.牦牛
17.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丰富 B.世界第一长河
C.含沙量大 D.结冰期长
(2023七下·高州期末)加纳位于非洲西部沿海,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图示意加纳主要进出口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加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一般被称为(  )
A.东西对话 B.东西合作 C.南北对话 D.南南合作
19.加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  )
A.资源匮乏 B.劳动力短缺
C.海运不便 D.过分依赖初级产品生产
20.下列做法,不利于加纳经济持续发展的是(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加强国际合作
C.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D.加大矿产开采与出口
(2023七下·高州期末)萨赫勒地区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据此读萨赫勒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萨赫勒地区(  )
A.地处撒哈拉沙漠中心 B.横跨尼罗河和刚果河
C.是草原向雨林的过渡地带 D.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
22.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使得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萨赫勒地区面临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严重 B.土地荒漠化
C.工业废水污染 D.洪水泛滥
(2023七下·紫金期末)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3.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表状况
24.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具有的特点是(  )
A.分布零乱,没有规律 B.只有热带,缺失寒带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关于赤道,南北对称
25.导致图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比较贫穷的主要原因是(  )
A.野生动物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 B.过分依赖出口工业制成品
C.长期的殖民统治 D.矿产资源短缺
(2023七下·交城期末)“西非经济巨人”——尼日利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读尼日利亚主要经济作物和矿产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尼日利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尼日尔河三角洲和沿海大陆架 B.尼日尔河上游地区
C.太平洋沿岸地区 D.乔斯高原周边地区
27.尼日利亚北部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减少 B.草原退化 C.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28.尼日利亚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有(  )
①加快转型,改变单一出口农矿产品的经济模式②大力发展采矿业,加大矿产资源的出口量
③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人才、管理经验④控制人口数量,重视教育﹐发展科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图文材料题
29.(2024七下·高州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中国在基建、能源、农业及制造业等诸多领域与非洲国家开展广泛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图1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加纳进出口产品比例图。
(1)人口问题是非洲贫困的根源之一,这里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2)读图1,概括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以热带气候为主;非洲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如果湿季降水偏少,这里就会发生   (气象灾害)。
(3)撒哈拉以南非洲以   人种为主,简述甲地气候类型   。
(4)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的地势特征为   。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表面最大的疤痕”,预测未来这里会形成新的海洋,由此推断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   。
(5)非洲大陆物产丰富,被称为“富饶的大陆”。但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许多国家形成了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矿产、木材、牲口、经济作物等)的“单一产品经济”。试指出非洲三种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以及非洲“单一产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方面。
30.(2023七下·朔城期末)【人地和谐共同发展】
资料1:雨燕迁徙
图为雨燕迁徙路线及部分板块图、相关景观组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探究一:北京雨燕沿“北京——中亚——西亚——非洲南部”一路迁徙,写出雨燕跨越的两个大洲的名称。
(2)请说出雨燕在迁徙途中所经过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名称及该半岛主要居住的人种和信仰的宗教。
资料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对外贸易示意图
(3)探究二:归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对外贸易特点。
(4)说出困扰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D
3.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为于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90%以上为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关系非常不和谐,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都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合理放牧和种植,保护环境,加强团结与合作,互利共赢,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
1.三洲五海之地指的是中东地区;
故答案为:A。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率非常高,导致了人口、粮食和环境的不协调,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故答案为:D。
3.读图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商品经济类型单一,使得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符合题意的是③④,故答案为:C。
【答案】4.B
5.A
6.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点评】非洲气候类型:呈明显的东西带状分布,且以赤道为中心,具有南北对称、季节相反的特点。根据各地区气候的不同特征,非洲的气候主要可以分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地中海式气候四个类型。
4.由降水量图可知,11月至次年3月,马赛马拉降水稀少,为干季;塞伦盖蒂降水多,为湿季,因此角马会从马赛马拉向塞伦盖蒂迁徙。
故答案为:B。
5.该地区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因此造成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湿降水的季节差异比较大。
故答案为:A。
6.非洲的野生动物有狮子、非洲象、非洲水牛、鬣狗等。大熊猫湿我国特有的动物。
故答案为:A。
【答案】7.D
8.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点评】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长受旱灾威胁的热带草原地区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7.该大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有明显的干湿季,粮食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可知该地区为撒哈拉以南非洲,非洲赤道附近刚果盆地分布着湿热茂密的雨林,①正确,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②正确;非洲海岸线平直,没有星罗棋布的海岛,③错误;非洲北部分布着世界最大的沙漠,④正确;陡峭幽深的峡湾一般指的是北欧地区,⑤错误。
故答案为:D
8.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干季的时候降水少,旱灾多发,使得粮食不足,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人民开垦草原,砍伐树木,加剧草原的退化,①②④正确,和酸雨的发生无关,③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9.D
10.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点评】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等大型高原,海拔较高。相比之下,西北部地势较为低平,主要是大型波状起伏的高原台地地形。非洲大陆平均海拔为650米,因此可以说非洲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大陆。
9.D、读图可知,图示有大象、草地等景观,属于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符合非洲热带草原气候,D正确;
故答案为:D。
10.A、由于存在冰川,所以山顶植被稀少, A错误;
B、图示山体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山顶存在一定冰川,B正确;
C、区域纬度低,C错误;
D、区域降水少,降雪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B。
11.【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数量多,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故答案为: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为于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90%以上为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答案】12.B
13.D
14.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点评】(1)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连;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称亚撒哈拉地区,泛指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这里是黑色人种的故乡,黑色人种占总人口绝大部分。
(2)非洲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表现为东西带状分布,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由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非洲矿物资源丰富,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储量大。目前已知的石油、铜、金、金刚石、铝土矿、磷酸盐、铌和钴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占有很大比重; 非洲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居世界首位;名贵树种有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
1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拉比的家乡临大西洋,居民基本是黑种人,种植大面积的可可,粮食供应不足。因此可以判断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拉比的家乡临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该地区:
A.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A不符合题意;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不符合题意;
C. 大型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天然野生动物园,C不符合题意;
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国所在的区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因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但又因为粮食供应不足被称为“饥饿大陆”。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5.C
16.D
17.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非洲是一个地域广阔、多样性极高的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非洲地形多样,包括撒哈拉沙漠、大裂谷、喀麦隆山脉和尼罗河等。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而大裂谷是非洲东部的一条长而陡峭的地缝,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地质奇观之一。非洲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热带雨林到沙漠和草原等。撒哈拉沙漠的气候干燥炎热,而赤道地区的气候湿润多雨。非洲北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气候较为温和,而东非和南部非洲的高原地区气候凉爽宜人。非洲被认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陆之一。非洲拥有大量独特的野生动植物品种,包括非洲象、狮子、长颈鹿、河马、犀牛和各种猿猴等。非洲的草原、热带雨林和河流等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使得这里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非洲也面临着一些自然灾害的挑战,如干旱、洪水和沙漠化等。干旱和沙漠化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而洪水和风暴往往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5.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大多数居民属于黑种人。
故答案为:C。
16.ABC、狮子、大象、长颈鹿都生活在热带草原地区,ABC不符合题意;
D、牦牛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地高天寒,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A、甲为刚果河,刚果河流经刚果盆地,地势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A说法正确;
B、世界第一长河是非洲的尼罗河,甲是刚果河,B说法错误;
C、刚果河含沙量小,C说法错误;
D、刚果河无结冰期,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8.C
19.D
20.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点评】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丰富,有着世界原材料仓库的称号,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落后,发展单一的商品经济。
18.加纳属于发展中国家, 加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一般被称为南北对话。
故答案为:C
19.加纳位于非洲西部沿海,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ABC错误,加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 加纳技术水平低,过分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在国家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D正确。
故答案为:D
20.加纳的经济发展可以加强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加强国际合作,ABC正确,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21.D
22.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点评】非洲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
21.A、萨赫勒地区处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端,A错误;
B、萨赫勒地区没有横跨刚果河,B错误;
C、萨赫勒地区是沙漠向草原的过渡带,C错误;
D、萨赫勒地区的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D正确。
故答案为:D
22.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和非洲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23.B
24.D
25.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大部分位于热带,热带气候分布广泛,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落后。
23.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因此非洲有着“热带大陆”的称号。
故答案为:B
24.非洲北部和南部分别被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穿过,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故答案为:D
25.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比较贫穷的主要原因是 长期的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故答案为:C
【答案】26.A
27.B
28.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非洲主要考察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及经济落后的原因。在气候类型的考察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南半球气候资料图的分辨。
26.读图可知,尼日利亚石油资源丰富,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赤道几内亚湾尼日尔河三角洲和沿海大陆架,故答案为:A。
27.尼日利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地表植被主要是热带草原,因此,尼日利亚北部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可能会造成草原退化。故答案为:C。
28.尼日利亚要想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就要改变原本单一商品经济的模式,完善产业结构,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提高人口素质。故答案为:D。
29.【答案】(1)人口增长速度快
(2)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旱灾
(3)黑;热带草原气候
(4)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形成
(5)农产品:咖啡、可可、剑麻等;不利方面:出口商品价格低廉、严重依赖一两种商品等。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非洲的物产
【解析】【分析】(1)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粮食供应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
(2)读图1,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非洲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如果湿季降水偏少,这里就会发生旱灾。
(3)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种人为主,被称为“黑人的故乡”。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为干湿两季。
(4)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因此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从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西北部是低缓的撒哈拉沙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是由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5)非洲大陆物产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有咖啡、可可、剑麻等。由于长期殖民统治,过分依赖于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形成单一产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方面。“单一产品经济”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廉,技术含量低;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故答案为:(1)人口增长快(2)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旱灾(3)黑;热带草原气候(4)东南高、西北低;由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5)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有咖啡、可可、剑麻等;“单一产品经济”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廉,技术含量低;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点评】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线;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0.【答案】(1)亚洲 非洲
(2)阿拉伯半岛 白色人种 伊斯兰教
(3)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 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吃亏(或不利)地位
(4)人口 粮食 环境
【知识点】中东的位置和范围;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 雨燕跨越亚洲和非洲。
(2)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的是伊斯兰教。
(3)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着人口、粮食和环境三大问题。
【点评】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国家的经济来源依靠出口一直或者几种初级产品,发展单一的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