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试卷
初三化学 2024年5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N-14 Na-23 Mo-96 Ba-137 Fe-56 S-32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应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工业污水直接排入小清河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随意丢弃快递包装等垃圾 D.滥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下列可回收垃圾的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玻璃瓶 B.旧报纸 C.铝制易拉罐 D.塑料瓶
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汞 B.水 C.金刚石 D.氯化钠
4.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A. 氦气 He2 B.两个氮分子2N C.3个氧原子O3 D.2个镁离子2Mg2+
5.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酒精灯 C.漏斗 D.试管
6.下列家庭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去污: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除去油污 B.鉴伪: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羊毛和蚕丝
C.除垢:用醋酸浸泡热水瓶内胆的水垢 D.急救:用硝酸按、水制备急救冰敷包
7.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测溶液的pH
8.激烈的足球比赛中常会出现运动员受伤的情况,医生常用氯乙烧(CH3CH2Cl)药水喷洒伤口治疗。下列关于氮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乙烷是一种有机物 B.氯乙烷是由碳、氢、氯原子构成的
C.氯乙烷中氯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5:1
9.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净化说法错误的是
A.静置沉淀的目的是使泥沙等密度较大的杂质沉在水底
B.水的消毒过程发生化学变化
C.过滤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D.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盐穴储气”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进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原理如图1所示,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难溶于盐水
C.从m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D.从n端进水可排天然气
11.采集的盐水主要含NaCl和少量MgSO4。根据图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度:MgSO4>NaCl
B.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
12.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子的原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13.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金”中只有铁能与盐酸反应 B.“五金”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金
C 背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小 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14.化学知识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德育:我们的意志像金刚石一样坚硬
B.美育:将硫酸铜溶液滴加到铁板上,制作美丽的金属蚀刻画
C.体育:举重、单杠运动员擦的“镁粉”(碳酸镁)能与酸反应
D.劳育:去农场帮忙,用强碱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15.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医疗上血液制品的储存与运输用到干冰——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具有还原性
C.石墨可作干电池电极——具有导电性
D.用生石灰制作自热盒饭的发热材料——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1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Ag AgCl B. FeFe3O4
C.H2 H2O2 D. CuO CuSO4
17.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
B.装置中发生反应:C+2CuO 2Cu+CO2↑
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
D.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1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9.铁元素的价类图如图,同一条射线上的物质类别相同,同一圆圈上的物质中铁元素化合价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物质的溶液呈黄色
B.c点物质属于氧化物
C.转化b→a,可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D.转化FeO→Fe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20.用太阳能聚热驱动来制备CO和NH3的过程如图所示(Al2O3是总反应的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B.该过程实现了由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C.该过程中需要额外添加氮气和水
D.该过程中NH3和CO的质量比为17:28
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I.舌尖上的化学
(1)吃“背团”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制作青团的糯米粉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
(2)用铁制作成从具,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和_______。
(3)烧烤结束后,用水浇灭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Ⅱ.古籍中的化学
(4)火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为使烟火产生耀眼的白光,可向火药中加入的一种金鼠是_____。
(5)《本草纲目拾迹》中记载:“舶上铁丝…日久起销(锈)…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丝“日久起销”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同时接触导致的。
Ⅲ.环保中的化学
(6)利用KOH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KHCO3溶液,有利于
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7)在密闭容器中,向含有催化剂的KHCO3溶液中通入H2生成HCOO-。
其他条件不变,H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温度在40℃~ 80℃范围内,KHCO3溶液催化加氢的转化率迅速上升,其原因可能是① 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变快;② ________________。
22.(15分)某学习小组以“气体”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I.基础实验
(1)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是学生必备的实验技能,以下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问题。
① 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______。
②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其实验步骤有:① 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② 把导管移出水面:③ 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续均匀留出时开始收集;④ 熄灭酒精灯;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上步骤正确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③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若使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_____(填“c”或“d”)口处进行验满。
Ⅱ.科学探究
(2)如图为中国科学家利用CO2、H2进行人工合成淀粉[(C6H10O3)n]的相关步骤。
① 检验淀粉的原理是利用含有_____的溶液(填化学式)会与淀粉发生作用呈蓝色。
② 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③ 经检测,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在分子组成、结构上一致,实验室中将它们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为________。
(3)基于新材料及3D打印技术,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微胶囊吸收剂能将废气中的CO2以更加安全、廉价和高效的方式处理掉,球形微胶囊内部充入Na2CO3溶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 碳酸钠溶液的pH_____7(填“>”、“=”或“<”),其溶
液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__。
② 这种微胶囊吸收CO2的原理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吸过程是_____(填“吸收”或“放出” )能量的过程。
(4)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和SO2,CO2在电极b处转化为甲酸(HCOOH),原理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废气中CO2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
B.装置1中吸收液A的作用是吸收废气中的CO2和SO2
C.电极a处的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随着反应进行,电极b处溶液的pH会降低
23.(7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含磷酸铁(FePO4)、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鲤电池具有轻便、能量高的突出优点,生产该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为此,科研团队就石墨烯含量对LiFePO4粉末电阻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作为电极材料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到达的离子就嵌入到炭层的微孔中,嵌入的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派在炭层中的摆离子脱出,又运动回另一极。回归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锂离子的化学符号______。
(2) Fe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图中表示电池性能最佳的点为_____(填“A”“B”或“C”)。
解释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锂离子电池中,碳为电池的_____(填“正”或“负”)极。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导电性的化合物
B.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
C.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容量,可以选用更为疏松多孔的碳作为电极材料
24.(10分)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紧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净化时先加入絮凝剂,沉降过滤后,通过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将硬水通过图1所示的阳离子交换柱后可变成软水(图中阴离子未画出,过程中阴离子未改变)交换后的水仍呈电中性。
① 经过阳离子交换柱的“水”中阳离子总数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② 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Na+变少,因失去软化硬水的功能而失效。利用生活中常见物质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20℃时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汽水瓶盖打开前后,CO2的溶解度由图2中的a点变化到______(选填“b”“c”“d”或“e”)点。
(4)用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过滤的原理类似
B.右侧海水中盐类物质含量减小
C.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D.右侧所加压强不能太大,否则淡化膜可能破裂
物质名称 溶解热(kJ/mol)
X 25.69
Y -44.51
Z 34.89
(5)水中富含磷元素会导致污染,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不同条件下可获得不同活性的纳米铁粉,在经过纳米铁粉处理后,地下水的磷残留串如图所示,经过分析:在温度为________时、 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获得的纳米铁粉,去除磷元素效果更好。
(6)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溶解时先将原溶质微粒间作用力破坏,此过程吸热;然后溶质微粒与水分子结合,此过程放热。溶解热=吸热量-放热量,经测定,部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热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_______。
(7)水的存在往往伴随着金属的锈蚀。铜器使用时会产生CuCl,其遇水后会被氧化为Cu2(OH)3Cl, Cu2(OH)3Cl还可表示为aCuO·bCuCl2·cH2O,则a:b:c=_______
25.(12分)铝制是制火箭发动机的重要材料,铝酸钠晶体(Na2MoO4·2H2O)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缓蚀剂。某工厂利用辉钢矿(主要成分MoS2)为原料,制备金属钼和钼酸钠晶体的流程如图:
(1)锻烧过程中,空气从炉底进入,矿石经粉碎后从炉顶进入,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煅烧”尾气为SO2,“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操作的名称为______,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操作1得到的残渣需要进行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图1、图2。
(3)由图1可知要使碳素钢的缓蚀效果最佳,钼酸钠与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比应为_______。
(4)从图2可见,碳素钢在两种酸中所受腐蚀差异较大,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5)某温度下,钼酸根离子会形成BaMOO4沉淀,现取50gNa2MoO4溶液,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纯净固体的质量为2.97g,求该溶液中Na2MoO4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已知Na2MoO4、BaMoO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6、297)
26.(8分)我国开采的天然气除含CH4外,还含有少量的H2S,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使用之前必须对天然气进行脱硫处理。脱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方法一:金属氧化物催化法
Fe2O3 脱硫和 Fe2O3再生的反应如图1所示。
(1)400℃条件下,氧气浓度较大时,氧气会将部分FeS氧化成Fe2(SO4)3,或FeSO4夹杂在脱硫剂中,导致再生后的脱硫剂质量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且所得再生脱硫剂脱硫效果差。
(2)脱硫剂再生时可以用水汽代替O2。700℃条件下用水汽代替O2再生时,生成Fe3O4、H2S和H2,写出水汽作用条件下脱硫剂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热分解法
将H2S和CH4的混合气体通入反应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分别为:
反应1:2H2S 2H2+S2;
反应2:CH4+S2 CS2+2H2;
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容器中H2S、CH4、H2、S2和CS2五种气体分子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
(3)图2中虚线X表示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选填“H2S”或“CH4”)。
(4)温度低于1000℃时,CS2气体的含量几乎为0。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5)在1100℃~1150℃范围内,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温度的升高,
S2气体的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
方法三:光电催化法
(6)光电体化脱除H2S气体的原理如图3,图中总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7)与热分解法相比,光电催化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测稀硫酸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 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D 除去KCl中的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0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