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4八下·苍南期中)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眼球结构
C.新冠病毒 D.节约用水
2.(2024八下·苍南期中)“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是公民应具备的安全意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  )
A.在楼道内给电瓶车充电
B.既不触碰也不靠近高压箱
C.用湿手拔用电器插头
D.带金属外壳的电水壶不用三脚插头
3.(2024八下·苍南期中)化学式中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H2O 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元素+2
B.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
C.2SO3中的“2”表示2种三氧化硫气体
D.Cu2+中的“2+” 表示铜离子中含有2个质子
(2024八下·苍南期中)我国首段光伏路面已投入运营,电动汽车可在光伏路面上移动充电。如图所示,光伏路面中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流经连续发射线圈时,产生电磁场。汽车底盘中的接收线圈接收电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并充入车载电池中,实现电动汽车边行驶边充电。回答下列小题。
4.电动车接受线圈中产生电流的现象与下列教材示意图中涉及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奥斯特实验
B.安培定则
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D.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5.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汽车充电速度的是(  )
A.减小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 B.降低汽车行驶速度
C.增加接收线圈匝数 D.增大光伏路面的粗糙程度
(2024八下·苍南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素养。某物质X在降温和通电的条件下分别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请回答下列小题。(模型中,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6.下列模型中,能用来说明保持X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的是(  )
A. B.
C. D.
7.图2反映的是一个化学变化,理由是(  )
A.微观上看,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微观上看,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宏观上看,物质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宏观上看,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8.下列模型能代表单质的是(  )
A. B. C. D.
9.(2024八下·苍南期中)学习了家庭电路相关知识后,小灵对设计如图所示家庭电路(虚线方框甲或乙中连入开关)及其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丝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B.在方框乙处连接开关
C.灯泡L 与三孔插座串联在电路中
D.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使用测电笔测试a、b、c和d四点时氖管均发光,则该电路的故障为进户的火线断路
10.(2024八下·苍南期中)如图是小灵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主要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若将此装置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C.开关闭合后,AB 棒来回反复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是直流电
D.若要改变产生的电流方向,可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 第11题6分, 第12题6分, 第13题4分, 第14题8分, 第15题6分, 第16题8分, 第17题6分, 第18题8分, 第19题8分, 第20题10分, 共70分)
11.(2024八下·苍南期中)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填空。
氢元素   ; 氢气   : 硫酸根离子   ;
水分子   ; 金属镁   ; 碳酸钠   。
12.(2024八下·苍南期中)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图。
(1)根据图甲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极和S极,并用箭头画出a点和b点的磁感线方向。
(2)磁体旁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图乙所示,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磁体的N、S极。
(3)在丙的括号中标出磁体的磁极(用“N”或“S”表示)和在 A 点标出磁感线方向。
13.(2024八下·苍南期中)如图所示,小灵用条形磁铁顺着一个方向反复摩擦缝衣针,再将其放在水中漂浮的一片树叶上,制成一个简易指南针。他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针尖总是指向南方。
(1)简易指南针的   (选填“针尖”或“针尾”)为南极。
(2)简易指南针能自动指示方向,这是因为受到   对其的磁力作用。
14.(2024八下·苍南期中)嫦娥五号带着月球土壤顺利返回,月球土壤中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其中铁元素显+2价。
(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2)组成FeTiO3的元素中,在元素周期表内,位于其所在周期靠近尾部位置的元素是   。
(3)钛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种化合价,已知氧化钛中钛元素显+3价,请写出氧化钛的化学式   。
(4)如图为钛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钛为金属元素
B.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C.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D.符号“Ti”可以表示钛元素、1个钛原子,还可以表示物质钛
15.(2024八下·苍南期中)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电磁限流器,如图所示为示意图,其中的C、D为动触点。要求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它能切断电路,断开后需手动闭合。其中甲、乙两个电磁限流器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是   。说说你的理由:   。
16.(2024八下·苍南期中)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一)。
现象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图一为a粒子轰击金箔时的运动轨迹,请在图一中补全A 处a粒子的后半段大致运动轨迹。
(2)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a粒子数量,得到如图二,其中能说明“原子内存在一个质量很大的原子核”的数据是   点(用字母表示)。
(3)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产生了两种新粒子——氧原子和另一种粒子,其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4)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 、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原子示意图中,属于同位素原子的是   。
17.(2024八下·苍南期中)项目学习小组拟设计一个电动遮光帘:通过电动机带动遮光帘自动上升与下降,使得室内亮度适宜,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连时遮光帘上升,与“2”相连时遮光帘下降。他们制作的产品评价表如下: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遮光帘上升和下降时速度都可调 遮光帘只有上升时速度可调或只有下降时速度可调 遮光帘上升和下降时速度都不可调
指标二 拨动一次开关,就能控制遮光帘自动上升或下降,且能自动停止 拨动开关能控制遮光帘自动上升或下降, 但需要再次拨动开关才能停止 拨动开关,遮光帘无法上升或下降
(1)通过切换单刀双掷开关S,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向的原因是   。
(2)在图乙电路中,若要提升遮光帘上升的速度,该如何操作?
(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结合评价表,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为   。
18.(2024八下·苍南期中)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校科学兴趣小组小灵同学对“奥斯特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重温教材】
(1)如图甲所示,小灵将小磁针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导线。闭合开关一瞬间,电路短路通过直导线电流较大,小磁针的N极   偏转(选填:“垂直纸面向外”或“垂直纸面向里”)。
(2)【改进实验】
直接短路干电池与我们所学的电学知识相矛盾。为此,小灵在甲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如图乙所示改进,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直流电流下小磁针的偏转情况,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表1:不同直流电流下,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直流电流 小磁针偏转情况
0.1A 小磁针不偏转
0.2A 小磁针不偏转
0.4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10°
0.8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 25°
1.6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50°
2.0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70°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小磁针不是一通电就发生偏转,而是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小磁针才发生偏转。
(3)请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4)【拓展延伸】
小灵同学将接在直流电源上的用电器(36V,1.1A)的两根导线移到小磁针的正上方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后,用电器正常工作,但发现小磁针并未发生偏转。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丙图实验中小磁针未发生偏转的原因。
19.(2024八下·苍南期中)前段时间,流感高发导致苍南人们医院人满为患,奥司他韦作为抗流感药物成为了家中的常备药品。如图是奥司他韦干颗粒的相关信息,请计算:
(1)奥司他韦中C、H元素的质量比。
(2)312g奥司他韦中N元素的质量。
(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剂量表”服用“奥司他韦”。
体重 小于等于15kg 15~23kg 23~40kg 大于40kg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75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0kg,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奥司他韦”颗粒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服用多少包?
20.(2024八下·苍南期中)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某项目化小组同学研究了空气净化器模型后,为其增设了可根据空气质量指数自动控制风机是否开启以及档位大小自动调节装置。如下表是根据空气质量指数K 划分的空气质量等级。风机增设部分内部工作原理如图1 所示,包括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两个部分,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电压U1=12V,调控电阻R0的阻值大小可调,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K的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L为磁控开关,当气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随之发生变化,当电流大于或等于100mA 时,L的两个由铁制成的弹片相互吸合,工作电路的电动机启动第一档工作模式;当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电磁铁吸引衔铁,触点ab接通,工作电路的电动机启动第二档工作模式。工作电路两端电压为U2,线圈、磁控开关L 以及电动机的电阻均不计。
空气质量指数 K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等级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1)闭合开关S时,图1中线圈的左端P相当于条形磁体的   极
(2)开关闭合后,磁控开关L的两个弹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吸合,请你说说它涉及《电与磁》的哪些知识?
(3)若要求控制空气质量等级至少为良,则调控电阻R0的阻值范围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在保证风机工作的情况下,若要在空气质量指数K更低时开启风机第二档工作,则以下调整可以实现的是(  )
A.减小调控电阻R0的阻值 B.适当降低控制电路电源电压
C.增加电磁铁线圈匝数 D.适当增加衔铁和线圈的距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A.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A错误;
B.此图为眼球结构模型,故B错误;
C.此图为新冠病毒模型,故C错误;
D.此图为节约用水符号,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1)充电器内电子元件长时间充电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容易引发火灾;
(2)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生活用水是导体;
(4)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A.电动车在楼道内长时间充电,易引发火灾,故A错误;
B.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故B正确;
C.用湿手拔用电器插头,因生活用水是导体,故更容易造成触电,故C错误;
D.将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中,电水壶的金属外壳与插座中的地线相连,这样即使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也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原子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在一个微粒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2)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3)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
(4)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在一个离子中带的正负电荷数。
【解答】A.H2O中的2表示在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A错误;
B.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正确;
C. 2SO3中的2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故C错误;
D. Cu2+中的2+表示每个铜离子中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4.D
5.C
【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点评】能够辨别电磁感应的现象,并且知道提高汽车充电速度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电动汽车边行驶边充电就是电磁感应的现象;
A.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直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
B.安培定则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方向,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
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不是电磁感应的现象,故C错误;
D.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A.减小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会降低汽车充电的速度,故A错误;
B.降低汽车行驶的速度会降低汽车充电的速度,故B错误;
C.增加接收线圈的匝数能够提高汽车充电的速度,故C正确;
D.增大光伏路面的粗糙程度不能提高汽车充电的速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6.A
7.B
8.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点评】能够根据所提供的微粒符号判断出微粒是单质还是化合物,还是混合物,记住化学变化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能够保持X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这种物质的分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新物质或生成新分子;
A.从微观上看,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不能反映图2是一个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就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能够反映图2是一个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宏观上看,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
D.宏观上看,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A.图中是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由2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图中是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B错误;
C.图中是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
D.图中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并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在家庭电路中,各电器元件并联在电路中,电灯在连接的时候,把开关连接到火线上,在连接三孔插座时,按左零右火中地线的顺序连接。
【解答】A.保险丝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并接在火线上,故A正确;
B.开关接在火线上,因此在方框甲处连接开关,故B错误;
C.灯泡L与三孔插座并联在电路中,故C错误;
D.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使用测电笔测试a、b、c和d四点时氖管均发光,则该电路的故障为进户零线断路,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C
【知识点】电磁感应;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解析】【分析】产生感应电流必须满足2个条件:一是在闭合的电路中,二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切割磁感线。
【解答】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主要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若将此装置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就可以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即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AB 棒来回反复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的方向会不断改变,产生的是交流电,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若要改变产生的电流方向,可以仅改变AB棒运动的方向,也可以仅将磁体N、S极对调,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H;H2;SO42-;H2O;Mg;Na2CO3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符号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氢元素用大写字母H来表示;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H2;
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其化学符号为:SO42-;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H2O;
镁是一种金属,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为:Mg;
碳酸钠是一种盐,由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其化学式为:Na2CO3。
故答案为:H;H2;SO42-;H2O;Mg;Na2CO3。
12.【答案】(1)
(2)
(3)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由于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故可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解答】(1)如图甲所示,小磁针北极指向为磁感线方向,磁感线指向S极,所以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方向如图所示:

(2)如图乙所示,小磁针北极指向为磁感线方向,磁感线指向S极,所以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3)如图丙所示,磁感线从N极出,小磁针N极指向与磁感线方向相同,所以A点标出磁感线方向向右,如图所示:

13.【答案】(1)针尖
(2)地磁场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1)指南针在水平位置静止指南的是S极,指北的是N极。
(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但是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3)在对针进行磁化时,最终离开的部位与最终离开的磁极磁性是相反的。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对针进行磁化时,针尖为S极,针尾为N极,则简易指南针的针尖为南极;
(2)简易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对其的磁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1)针尖;(2)地磁场。
14.【答案】(1)+4
(2)氧 (O)
(3)Ti2O3
(4)A;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根据元素的名称可以判断元素的种类;通过元素周期表能够知道元素的名称、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及元素符号。
【解答】(1)FeTi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则x=+4;
(2)FeTiO3是由铁元素、钛元素与氧元素组成,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其所在周期靠近尾部位置的元素是氧(O);
(3)假设氧化钛的化学式为:TiaOb,则(+3)×a+(-2)×b=0,则a:b=2:3,故其化学式为:Ti2O3;
(4)A.钛元素的名称中带钅,因此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故B错误;
C.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故C错误;
D.Ti可以表示钛元素,也可以表示1个钛原子,由于钛是一种金属,它还可以表示钛这种物质,故D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1)+4;(2)氧(O);(3)Ti2O3;(4)AD。
15.【答案】甲;对甲进行分析: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的磁场增强,将衔铁B向左吸引,此时卡扣被拉开,在弹簧1的拉力作用下,C、D两个触点断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排除故障后,电磁铁的磁场减小,此时卡扣也不会自动闭合,需手动完成。(或对乙进行分析:当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磁场增强,将衔铁吸下来,断开电路,此时弹簧伸长;当电路断开后,电磁铁没有了磁性,在弹簧2拉力的作用下,开关又自动闭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可以通过电流的大小来控制,通电磁继电器当电流变小或断电时,又能把开关闭合,而不能在排除故障之前断电。
【解答】对甲进行分析: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的磁场增强,将衔铁B向左吸引,此时卡扣被拉开,在弹簧1的拉力作用下,C、D两个触点断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排除故障后,电磁铁的磁场减小,此时卡扣也不会自动闭合,需手动完成。(或对乙进行分析:当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磁场增强,将衔铁吸下来,断开电路,此时弹簧伸长;当电路断开后,电磁铁没有了磁性,在弹簧2拉力的作用下,开关又自动闭合。)故甲符合设计要求。
16.【答案】(1)
(2)A
(3)质子数不同
(4)AB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
【解答】(1)用α粒子轰击金箔时,在A处的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

(2)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a粒子数量,得到如图二,其中能说明“原子内存在一个质量很大的原子核”的数据是A点;
(3)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产生了两种新粒子——氧原子和另一种粒子,其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4)同一类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属于同一类原子的为ABC。
故答案为:(1);(2)A;(3)质子数不同;(4)ABC。
17.【答案】(1)改变通过电动机中的电流方向
(2)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连并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3)合格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电动机的转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电动机的转速与电流大小有关;
(3)根据指标要求分析。
【解答】(1)由于上下的电源正负极相反,通过切换单刀双掷开关S,可以改变电流方向,因而电动机转向的原因是改变通过电动机中的电流方向。
(2)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1”连接,将滑动变阻器向上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动机转速增大,从而提升遮光帘上升的速度;
(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拨动开关能控制遮光帘自动上升或下降,不能自动停止,需要再次拨动开关才能停止,故为合格。
故答案为:(1)改变通过电动机中的电流方向;(2)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连并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3)合格。
18.【答案】(1)垂直纸面向外
(2)小磁针受到摩擦和地磁场的影响。
(3)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流越大,小磁针的最大偏转角度越大。
(4)小磁针上方两根导线距离接近,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小磁针受到的磁力相互抵消。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确定小磁针偏转方向;
(2)小磁针受到摩擦力,还受到地磁场的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4)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解答】(1)小磁针上方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从右向左,根据安培定则可知,下方的磁场方向向外,因此小磁针的N极垂直纸面向外偏转;
(2)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但由于小磁针受到摩擦和地磁场的影响,不是一通电就发生偏转,而是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小磁针才发生偏转;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流越大,小磁针的最大偏转角度越大;
(4)丙图中所示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小磁针上方距离接近的两根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小磁针受到的磁力相互抵消,所以小磁针并未发生偏转。
故答案为:(1)垂直纸面向外;(2)小磁针受到摩擦和地磁场的影响;(3)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流越大,小磁针的最大偏转角度越大;(4)小磁针上方两根导线距离接近,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小磁针受到的磁力相互抵消。
19.【答案】(1)48:7
(2)m(N)=312g×=28g
(3)20包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2)某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乘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计算出该患儿一个疗程需服用的颗粒的包数。
【解答】(1)奥司他韦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2)312g奥司他韦中N元素的质量=奥司他韦的质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儿童一次服用量为60mg,一天2次,则5天需要服用的质量为:
60mg×2×5=600mg,
则服用的包数为:。
20.【答案】(1)S
(2)电流的磁效应、磁化、磁极间相互作用等(合理即可)。
(3)由图2可知,当K=100时, R=60Ω。已知当电流 I≥100mA=0.1A 时, 两弹片吸合工作电路工作。控制电路总电阻R总 =12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0=120Ω-60Ω=60Ω调控电阻R0的阻值范围0~60Ω。
(4)A;C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线圈中电流的方向,然后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线圈的两极;
(2)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等知识进行解答;
(3)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计算出控制电路的总电阻,从而得出R0的阻值范围;
(4)由图2可知,空气质量指数更低的时候,R的阻值就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当开关闭合后,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由此判断出绕圈的左端P相当于S极;
(2)开关闭合后,磁控开关L的两个弹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吸合,涉及的知识包括:电流的磁效应、磁化现象及磁极间相互作用即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等;
(3)先从图2中查出,当K=100时,R=60Ω,根据电流的取值范围得出电流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再得出R0的取值范围;
(4)从图2中可以看出,K取值降低,则R阻值变大,要开启风机的第二档工作,
A.减小调控电阻R0的阻值,可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增强电磁铁磁性,可以开启风机的第二档工作,故A符合题意;
B.降低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会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会降低电磁铁的磁性,不能开启风机的第二档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可以增强电磁铁的弹性,能够开启风机的第二档工作,故C符合题意;
D.增加衔铁和线圈的距离会减弱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不能开启风机的第二档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 / 1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4八下·苍南期中)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眼球结构
C.新冠病毒 D.节约用水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A.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A错误;
B.此图为眼球结构模型,故B错误;
C.此图为新冠病毒模型,故C错误;
D.此图为节约用水符号,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4八下·苍南期中)“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是公民应具备的安全意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  )
A.在楼道内给电瓶车充电
B.既不触碰也不靠近高压箱
C.用湿手拔用电器插头
D.带金属外壳的电水壶不用三脚插头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1)充电器内电子元件长时间充电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容易引发火灾;
(2)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生活用水是导体;
(4)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A.电动车在楼道内长时间充电,易引发火灾,故A错误;
B.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故B正确;
C.用湿手拔用电器插头,因生活用水是导体,故更容易造成触电,故C错误;
D.将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中,电水壶的金属外壳与插座中的地线相连,这样即使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也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4八下·苍南期中)化学式中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H2O 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元素+2
B.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
C.2SO3中的“2”表示2种三氧化硫气体
D.Cu2+中的“2+” 表示铜离子中含有2个质子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原子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在一个微粒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2)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3)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
(4)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在一个离子中带的正负电荷数。
【解答】A.H2O中的2表示在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A错误;
B.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正确;
C. 2SO3中的2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故C错误;
D. Cu2+中的2+表示每个铜离子中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八下·苍南期中)我国首段光伏路面已投入运营,电动汽车可在光伏路面上移动充电。如图所示,光伏路面中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流经连续发射线圈时,产生电磁场。汽车底盘中的接收线圈接收电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并充入车载电池中,实现电动汽车边行驶边充电。回答下列小题。
4.电动车接受线圈中产生电流的现象与下列教材示意图中涉及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奥斯特实验
B.安培定则
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D.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5.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汽车充电速度的是(  )
A.减小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 B.降低汽车行驶速度
C.增加接收线圈匝数 D.增大光伏路面的粗糙程度
【答案】4.D
5.C
【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点评】能够辨别电磁感应的现象,并且知道提高汽车充电速度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电动汽车边行驶边充电就是电磁感应的现象;
A.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直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
B.安培定则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方向,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
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不是电磁感应的现象,故C错误;
D.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A.减小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会降低汽车充电的速度,故A错误;
B.降低汽车行驶的速度会降低汽车充电的速度,故B错误;
C.增加接收线圈的匝数能够提高汽车充电的速度,故C正确;
D.增大光伏路面的粗糙程度不能提高汽车充电的速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八下·苍南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素养。某物质X在降温和通电的条件下分别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请回答下列小题。(模型中,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6.下列模型中,能用来说明保持X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的是(  )
A. B.
C. D.
7.图2反映的是一个化学变化,理由是(  )
A.微观上看,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微观上看,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宏观上看,物质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宏观上看,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8.下列模型能代表单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6.A
7.B
8.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点评】能够根据所提供的微粒符号判断出微粒是单质还是化合物,还是混合物,记住化学变化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能够保持X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这种物质的分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新物质或生成新分子;
A.从微观上看,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不能反映图2是一个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就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能够反映图2是一个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宏观上看,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
D.宏观上看,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A.图中是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由2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图中是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B错误;
C.图中是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
D.图中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并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2024八下·苍南期中)学习了家庭电路相关知识后,小灵对设计如图所示家庭电路(虚线方框甲或乙中连入开关)及其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丝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B.在方框乙处连接开关
C.灯泡L 与三孔插座串联在电路中
D.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使用测电笔测试a、b、c和d四点时氖管均发光,则该电路的故障为进户的火线断路
【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在家庭电路中,各电器元件并联在电路中,电灯在连接的时候,把开关连接到火线上,在连接三孔插座时,按左零右火中地线的顺序连接。
【解答】A.保险丝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并接在火线上,故A正确;
B.开关接在火线上,因此在方框甲处连接开关,故B错误;
C.灯泡L与三孔插座并联在电路中,故C错误;
D.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使用测电笔测试a、b、c和d四点时氖管均发光,则该电路的故障为进户零线断路,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2024八下·苍南期中)如图是小灵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主要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若将此装置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C.开关闭合后,AB 棒来回反复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是直流电
D.若要改变产生的电流方向,可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
【答案】C
【知识点】电磁感应;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解析】【分析】产生感应电流必须满足2个条件:一是在闭合的电路中,二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切割磁感线。
【解答】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主要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若将此装置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就可以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即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AB 棒来回反复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的方向会不断改变,产生的是交流电,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若要改变产生的电流方向,可以仅改变AB棒运动的方向,也可以仅将磁体N、S极对调,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 第11题6分, 第12题6分, 第13题4分, 第14题8分, 第15题6分, 第16题8分, 第17题6分, 第18题8分, 第19题8分, 第20题10分, 共70分)
11.(2024八下·苍南期中)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填空。
氢元素   ; 氢气   : 硫酸根离子   ;
水分子   ; 金属镁   ; 碳酸钠   。
【答案】H;H2;SO42-;H2O;Mg;Na2CO3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符号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氢元素用大写字母H来表示;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H2;
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其化学符号为:SO42-;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H2O;
镁是一种金属,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为:Mg;
碳酸钠是一种盐,由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其化学式为:Na2CO3。
故答案为:H;H2;SO42-;H2O;Mg;Na2CO3。
12.(2024八下·苍南期中)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图。
(1)根据图甲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极和S极,并用箭头画出a点和b点的磁感线方向。
(2)磁体旁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图乙所示,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磁体的N、S极。
(3)在丙的括号中标出磁体的磁极(用“N”或“S”表示)和在 A 点标出磁感线方向。
【答案】(1)
(2)
(3)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由于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故可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解答】(1)如图甲所示,小磁针北极指向为磁感线方向,磁感线指向S极,所以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方向如图所示:

(2)如图乙所示,小磁针北极指向为磁感线方向,磁感线指向S极,所以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3)如图丙所示,磁感线从N极出,小磁针N极指向与磁感线方向相同,所以A点标出磁感线方向向右,如图所示:

13.(2024八下·苍南期中)如图所示,小灵用条形磁铁顺着一个方向反复摩擦缝衣针,再将其放在水中漂浮的一片树叶上,制成一个简易指南针。他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针尖总是指向南方。
(1)简易指南针的   (选填“针尖”或“针尾”)为南极。
(2)简易指南针能自动指示方向,这是因为受到   对其的磁力作用。
【答案】(1)针尖
(2)地磁场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1)指南针在水平位置静止指南的是S极,指北的是N极。
(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但是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3)在对针进行磁化时,最终离开的部位与最终离开的磁极磁性是相反的。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对针进行磁化时,针尖为S极,针尾为N极,则简易指南针的针尖为南极;
(2)简易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对其的磁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1)针尖;(2)地磁场。
14.(2024八下·苍南期中)嫦娥五号带着月球土壤顺利返回,月球土壤中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其中铁元素显+2价。
(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2)组成FeTiO3的元素中,在元素周期表内,位于其所在周期靠近尾部位置的元素是   。
(3)钛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种化合价,已知氧化钛中钛元素显+3价,请写出氧化钛的化学式   。
(4)如图为钛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钛为金属元素
B.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C.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D.符号“Ti”可以表示钛元素、1个钛原子,还可以表示物质钛
【答案】(1)+4
(2)氧 (O)
(3)Ti2O3
(4)A;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根据元素的名称可以判断元素的种类;通过元素周期表能够知道元素的名称、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及元素符号。
【解答】(1)FeTi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则x=+4;
(2)FeTiO3是由铁元素、钛元素与氧元素组成,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其所在周期靠近尾部位置的元素是氧(O);
(3)假设氧化钛的化学式为:TiaOb,则(+3)×a+(-2)×b=0,则a:b=2:3,故其化学式为:Ti2O3;
(4)A.钛元素的名称中带钅,因此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故B错误;
C.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故C错误;
D.Ti可以表示钛元素,也可以表示1个钛原子,由于钛是一种金属,它还可以表示钛这种物质,故D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1)+4;(2)氧(O);(3)Ti2O3;(4)AD。
15.(2024八下·苍南期中)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电磁限流器,如图所示为示意图,其中的C、D为动触点。要求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它能切断电路,断开后需手动闭合。其中甲、乙两个电磁限流器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是   。说说你的理由:   。
【答案】甲;对甲进行分析: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的磁场增强,将衔铁B向左吸引,此时卡扣被拉开,在弹簧1的拉力作用下,C、D两个触点断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排除故障后,电磁铁的磁场减小,此时卡扣也不会自动闭合,需手动完成。(或对乙进行分析:当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磁场增强,将衔铁吸下来,断开电路,此时弹簧伸长;当电路断开后,电磁铁没有了磁性,在弹簧2拉力的作用下,开关又自动闭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可以通过电流的大小来控制,通电磁继电器当电流变小或断电时,又能把开关闭合,而不能在排除故障之前断电。
【解答】对甲进行分析: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的磁场增强,将衔铁B向左吸引,此时卡扣被拉开,在弹簧1的拉力作用下,C、D两个触点断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排除故障后,电磁铁的磁场减小,此时卡扣也不会自动闭合,需手动完成。(或对乙进行分析:当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磁场增强,将衔铁吸下来,断开电路,此时弹簧伸长;当电路断开后,电磁铁没有了磁性,在弹簧2拉力的作用下,开关又自动闭合。)故甲符合设计要求。
16.(2024八下·苍南期中)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一)。
现象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图一为a粒子轰击金箔时的运动轨迹,请在图一中补全A 处a粒子的后半段大致运动轨迹。
(2)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a粒子数量,得到如图二,其中能说明“原子内存在一个质量很大的原子核”的数据是   点(用字母表示)。
(3)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产生了两种新粒子——氧原子和另一种粒子,其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4)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 、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原子示意图中,属于同位素原子的是   。
【答案】(1)
(2)A
(3)质子数不同
(4)AB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
【解答】(1)用α粒子轰击金箔时,在A处的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

(2)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a粒子数量,得到如图二,其中能说明“原子内存在一个质量很大的原子核”的数据是A点;
(3)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产生了两种新粒子——氧原子和另一种粒子,其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4)同一类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属于同一类原子的为ABC。
故答案为:(1);(2)A;(3)质子数不同;(4)ABC。
17.(2024八下·苍南期中)项目学习小组拟设计一个电动遮光帘:通过电动机带动遮光帘自动上升与下降,使得室内亮度适宜,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连时遮光帘上升,与“2”相连时遮光帘下降。他们制作的产品评价表如下: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遮光帘上升和下降时速度都可调 遮光帘只有上升时速度可调或只有下降时速度可调 遮光帘上升和下降时速度都不可调
指标二 拨动一次开关,就能控制遮光帘自动上升或下降,且能自动停止 拨动开关能控制遮光帘自动上升或下降, 但需要再次拨动开关才能停止 拨动开关,遮光帘无法上升或下降
(1)通过切换单刀双掷开关S,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向的原因是   。
(2)在图乙电路中,若要提升遮光帘上升的速度,该如何操作?
(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结合评价表,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为   。
【答案】(1)改变通过电动机中的电流方向
(2)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连并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3)合格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电动机的转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电动机的转速与电流大小有关;
(3)根据指标要求分析。
【解答】(1)由于上下的电源正负极相反,通过切换单刀双掷开关S,可以改变电流方向,因而电动机转向的原因是改变通过电动机中的电流方向。
(2)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1”连接,将滑动变阻器向上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动机转速增大,从而提升遮光帘上升的速度;
(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拨动开关能控制遮光帘自动上升或下降,不能自动停止,需要再次拨动开关才能停止,故为合格。
故答案为:(1)改变通过电动机中的电流方向;(2)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连并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3)合格。
18.(2024八下·苍南期中)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校科学兴趣小组小灵同学对“奥斯特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重温教材】
(1)如图甲所示,小灵将小磁针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导线。闭合开关一瞬间,电路短路通过直导线电流较大,小磁针的N极   偏转(选填:“垂直纸面向外”或“垂直纸面向里”)。
(2)【改进实验】
直接短路干电池与我们所学的电学知识相矛盾。为此,小灵在甲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如图乙所示改进,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直流电流下小磁针的偏转情况,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表1:不同直流电流下,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直流电流 小磁针偏转情况
0.1A 小磁针不偏转
0.2A 小磁针不偏转
0.4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10°
0.8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 25°
1.6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50°
2.0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70°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小磁针不是一通电就发生偏转,而是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小磁针才发生偏转。
(3)请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4)【拓展延伸】
小灵同学将接在直流电源上的用电器(36V,1.1A)的两根导线移到小磁针的正上方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后,用电器正常工作,但发现小磁针并未发生偏转。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丙图实验中小磁针未发生偏转的原因。
【答案】(1)垂直纸面向外
(2)小磁针受到摩擦和地磁场的影响。
(3)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流越大,小磁针的最大偏转角度越大。
(4)小磁针上方两根导线距离接近,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小磁针受到的磁力相互抵消。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确定小磁针偏转方向;
(2)小磁针受到摩擦力,还受到地磁场的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4)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解答】(1)小磁针上方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从右向左,根据安培定则可知,下方的磁场方向向外,因此小磁针的N极垂直纸面向外偏转;
(2)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但由于小磁针受到摩擦和地磁场的影响,不是一通电就发生偏转,而是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小磁针才发生偏转;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流越大,小磁针的最大偏转角度越大;
(4)丙图中所示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小磁针上方距离接近的两根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小磁针受到的磁力相互抵消,所以小磁针并未发生偏转。
故答案为:(1)垂直纸面向外;(2)小磁针受到摩擦和地磁场的影响;(3)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流越大,小磁针的最大偏转角度越大;(4)小磁针上方两根导线距离接近,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小磁针受到的磁力相互抵消。
19.(2024八下·苍南期中)前段时间,流感高发导致苍南人们医院人满为患,奥司他韦作为抗流感药物成为了家中的常备药品。如图是奥司他韦干颗粒的相关信息,请计算:
(1)奥司他韦中C、H元素的质量比。
(2)312g奥司他韦中N元素的质量。
(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剂量表”服用“奥司他韦”。
体重 小于等于15kg 15~23kg 23~40kg 大于40kg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75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0kg,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奥司他韦”颗粒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服用多少包?
【答案】(1)48:7
(2)m(N)=312g×=28g
(3)20包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2)某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乘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计算出该患儿一个疗程需服用的颗粒的包数。
【解答】(1)奥司他韦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2)312g奥司他韦中N元素的质量=奥司他韦的质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儿童一次服用量为60mg,一天2次,则5天需要服用的质量为:
60mg×2×5=600mg,
则服用的包数为:。
20.(2024八下·苍南期中)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某项目化小组同学研究了空气净化器模型后,为其增设了可根据空气质量指数自动控制风机是否开启以及档位大小自动调节装置。如下表是根据空气质量指数K 划分的空气质量等级。风机增设部分内部工作原理如图1 所示,包括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两个部分,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电压U1=12V,调控电阻R0的阻值大小可调,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K的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L为磁控开关,当气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随之发生变化,当电流大于或等于100mA 时,L的两个由铁制成的弹片相互吸合,工作电路的电动机启动第一档工作模式;当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电磁铁吸引衔铁,触点ab接通,工作电路的电动机启动第二档工作模式。工作电路两端电压为U2,线圈、磁控开关L 以及电动机的电阻均不计。
空气质量指数 K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等级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1)闭合开关S时,图1中线圈的左端P相当于条形磁体的   极
(2)开关闭合后,磁控开关L的两个弹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吸合,请你说说它涉及《电与磁》的哪些知识?
(3)若要求控制空气质量等级至少为良,则调控电阻R0的阻值范围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在保证风机工作的情况下,若要在空气质量指数K更低时开启风机第二档工作,则以下调整可以实现的是(  )
A.减小调控电阻R0的阻值 B.适当降低控制电路电源电压
C.增加电磁铁线圈匝数 D.适当增加衔铁和线圈的距离
【答案】(1)S
(2)电流的磁效应、磁化、磁极间相互作用等(合理即可)。
(3)由图2可知,当K=100时, R=60Ω。已知当电流 I≥100mA=0.1A 时, 两弹片吸合工作电路工作。控制电路总电阻R总 =12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0=120Ω-60Ω=60Ω调控电阻R0的阻值范围0~60Ω。
(4)A;C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线圈中电流的方向,然后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线圈的两极;
(2)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等知识进行解答;
(3)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计算出控制电路的总电阻,从而得出R0的阻值范围;
(4)由图2可知,空气质量指数更低的时候,R的阻值就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当开关闭合后,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由此判断出绕圈的左端P相当于S极;
(2)开关闭合后,磁控开关L的两个弹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吸合,涉及的知识包括:电流的磁效应、磁化现象及磁极间相互作用即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等;
(3)先从图2中查出,当K=100时,R=60Ω,根据电流的取值范围得出电流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再得出R0的取值范围;
(4)从图2中可以看出,K取值降低,则R阻值变大,要开启风机的第二档工作,
A.减小调控电阻R0的阻值,可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增强电磁铁磁性,可以开启风机的第二档工作,故A符合题意;
B.降低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会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会降低电磁铁的磁性,不能开启风机的第二档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可以增强电磁铁的弹性,能够开启风机的第二档工作,故C符合题意;
D.增加衔铁和线圈的距离会减弱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不能开启风机的第二档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