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语 文
注意: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考 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 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 、积累与运用(共22分)
班级拟开展“2024美在河南”主题活动,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
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小豫从河南文旅官方网站找到的资料,请帮他判断。(4分)
【甲】河南文旅宣传口号“老家河南越来豫好”灵感来原于歌唱家宋祖 英,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过的,风靡全国、传唱大江南
北的歌曲《越来越好》 , 【乙】 。把其中一个“越”字改为河南的简利 “豫”字,就形成了八个字的口号:“老家河南越来豫好”,言简意赅、出口成 章、容易记住,【丙】很好地将河南历史的厚重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尽情展 现给广大观众和游客,
(1)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注意因音近造成的误写,如文段中加点词“来原”应写成“来源”。
B. 注意纠正习惯性发音造成的误读,如“风靡(fēng mí)”不要读成“风靡 (lēng mó)”
C. 注意形近字的正确读音,如“言简意赅”中的“赅”字应当读“gāi”
D. 注意词语的正确运用,如文段中加横线成语“出口成章”使用无误。 (2)下面是某同学对这段话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在语言表述中,要注意表达的连贯,可以将“这是一首表达人们内心
喜悦与希望充满正能量的歌曲”填写在文段的乙处。
B.在语言表达中,恰当使用修辞方法,会使语言更有感染力。语段中画 线句子丙可改写成“河南历史的厚重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春雨般 洒向广大观众和游客”。
C. 在语言表述中,要注意恰当使用标点,画线句子甲标点使用无误。
D. 在语言表述中,要注意语言表达得体,小莉在为队员们做完讲解后,
说道:“谢谢大家提出拙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2.小豫想在宣传活动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8分)
历史上河南名人辈出,让我们走近他们,欣赏其锦绣文采,体会其情 怀。庄子笔下大鹏腾空而起时“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① ”(《北冥有鱼》),凭借大风直上云天;
刘禹锡虽久遭贬谪却精神婴铄,悟出人生哲理“②
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木兰功成名就却
不贪恋权贵“④ ,⑤ ”(《木兰 诗》);韩愈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渴望受人赏识“世有伯乐,⑥
”(《马说》);李商隐笔下用通俗的比喻写出了对爱情 的至死不渝“⑦ ,⑧ ”(《无题》)。 3.小豫的爷爷是书法爱好者,爷爷说家乡风景这么好,我们就以这个为主题 写一副对联吧,上联是“冬去山明水秀”,你来拟个下联吧。春天来了,此 刻屋前的小鸟在唱歌,院中的花儿正开放,小豫想了想,提笔写下下联。
语 文 试 卷 第 1 页 ( 共 6 页 )
如果你是小豫。你会写什么呢 根据以上材料补写下联。(3分)
上 联:冬去山明水秀
下联:
4.小豫找到了河南旅游 logo, 请你帮他解读其中的寓意。(4分)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小豫想为家乡美食“胡辣汤”写一篇推荐语,请你根据图文帮他完成吧。 ( 3 分 )
胡辣汤,是河南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该汤以小麦面粉和熟 牛、羊肉为主,位以砂仁、花椒、胡椒、桂皮、白芷、山楂、甘草、木香、豆蔻、 良姜、草果、大茴、小茴、丁香等近30余种纯天然植物药料,根据不同的配 比综合熬制而成。
2021年6月,西华县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推荐语: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16分)
”巡山笔记
①大潘笼着袖子,在瞭望塔的塔顶上站了一会儿,眼睛突然有些潮湿, 就快退休了,突然舍不下山中的这一切。
②梁王山是滇中第一高峰,大潘所在的林区老君殿,是梁王山最高峰, 海拔2820米,年平均气温11.7摄氏度,是梁王山管护站条件最艰苦的林区。 三十多年了,梁王山上的一草一木, 一乌一兽,都被他爱过了一遍。
③有一年,下了一场大雪。 一早起来,大雪封门,门板被雪埋了一半。 被雪覆盖的梁王山显得更加辽远空旷,看上去,显得有些陌生。森林里,随 处可见被大雪压断的树枝,正在咔嚓咔嚓断裂。
④大潘继续往森林深处走去,雪地上,有一串脚印, 一朵一朵的梅花状。 左边的脚印明显比右边的脚印浅。凭经验,大潘猜测,这应该是一只受伤的 狗,刚刚从雪地上走过去。大潘尾随着脚印, 一路往森林里寻觅。果不其 然, 一只小奶狗倒卧在雪地上,伸出长长的舌头,正在舔伤口。大潘上前,拍 拍它的身子,贴卧在雪地上的那一半身子,已经冻僵了。小奶狗的左脚受了 伤,小奶狗有一双清激的眼睛。可能是因为腿伤,也可能生性如此,它的眼 晴温顺得让大潘生出无端的怜爱,感觉那个伤口像是划在了自己的身上。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也是最懂得报恩的动物。看小狗的眼睛,就知道 它有多善良。
⑤大潘将小奶狗抱回护林站,给它包扎了伤口。从此,小狗成为了大潘 的伙伴,天天跟着他去巡山。小狗从一个小不点,长成了一条皮毛金黄的大 狗。大潘给它取了个名字“闪电”。
⑥大潘之所以给它取名“闪电”,是因为它以闪电般的速度,救了大潘一 条命。夏天,雨水多。常常一道闪电扯过,响雷就从天下砸下来。大潘所在 的瞭望塔,常常是雷电重灾区。瞭望塔刚建起来时,没有安装避雷设备。瞭 望塔被雷击过很多次,机器设备均遭雷击,烧坏过很多次。 一天,大潘巡完 山,回到瞭望台,雷升火闪,大雨铺天盖地落下来。累了一天的大潘,坐在一 只小木凳上,抱着一只水烟筒,正嘴对嘴,手接腰,咕噜咕噜吸得快活。闪电
突然一纵跳起来,扑向大潘。 一个大炸雷砸下来,火星四溅,噼噼啪啪在屋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子里炸裂。待大潘反应过来,小木凳已经着火。闪电这一扑,比天上的闪电 还快。大潘爬起来, 一把抱紧闪电,像是抱住自己的一个亲人。闪电的眼睛 里,同样盛满了亮晶晶的光泽。大潘在雪地里救了它一命,闪电是来报思 了。
⑦ 狗的寿命大概是13年-16年。在大潘的心里,闪电始终健壮有力、 精力充沛,永远处于壮年。闪电陪伴了大潘十三年,它跟着大潘每天巡山, 听风沐雨,赏花看云。有时,找不到人说话的时候,大潘就跟闪电说话,像是 说给闪电听,也像是说给自己听。彼此,心心相印。坦诚、依赖,有时也会彼 此任性,闹点小别扭。大潘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敞开给闪电,闪电也一样,回 应大潘的方式,就是一纵跳起来,将前爪搭在他的肩头上,鼻息间,呼出潮湿 热烈的气息。
⑧ 万物都不可避免地老去。 一些树木一年一年茂密葱翠, 一些树木老 了,倒伏下来,变成泥土的一部分。大潘的头发一年白几根,现在,几乎全白 了。闪电,也在不可避免地老去。
⑨ 闪电是无疾而终的,闪电走的那个夜晚,朗月当空。夜空下,闪电仰 头,对着一轮明月叫了几声,平静地倒下去,闭上了眼睛。那时,大潘正在熟 睡。
⑩大潘将闪电埋在了一棵松树下。十几年过去,松树已经由一棵小树 苗长成了大树。树冠伸向天空, 一年长高一点。风一吹,金黄的松针落下, 盖在闪电小小的土堆上。巡山的时候,大潘常常会绕道过来陪闪电坐上一 阵子,和闪电说说巡山碰到的一些趣事。
⑩ 现在,大潘已经退休,回到了石门村。每天, 一抬头,就是梁王山。他 在满山的葱翠里,分辨出了年轻时的自己。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弓着 身,搬起一块石头,正在盖一间守山的房子。他看起来心情不错,他成为了 梁王山的一部分。现在,他伸手摸摸满头的白发,仿佛已经被这一部分耗尽 了身体所有的鲜活。他眼睛里溢出的亮晶晶的液体,却又成为了更鲜活的 另一部分。
华山松结籽了,风吹落些落在泥土里,长出了很多小树苗。不消几 年,又是一片葱翠的树林。
6.结合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谈谈你对该句的理解。(4分)
有时,找不到人说话的时候,大潘就跟闪电说话,像是说给闪电听,也 像是说给自己听。
7.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请从表达方式和表 达效果上分析本文结尾的特点。(4分)
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大潘的人物形象。(4分)
9.语文老师想将此文作为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请结 合单元目录,帮语文老师撰写推荐理由。(4分)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已选课文:《猫《动物笑谈《狼》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2分)
文本 一
热爱,就是天赋
① 如果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很有成就, 一定有不少人会说,他很有这方面 的天赋。的确,无论干什么,天赋都很重要。
② 关于天赋,有位作家曾说过,天赋分两种, 一种是“出厂设置”的硬天 赋, 一种是因心而生、慢慢长成的软天赋。“软天赋”,其实可以理解为我们 常说的热爱和坚持。如果说“硬天赋”是上天的赏赐,那么“软天赋”就是我 们后天的自我加持。
③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夸青年演员黄轩很有演戏天赋。可黄轩
却笑着说:“我承认自己是有天赋的,如果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对一件事无比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地热爱,我认为那就是一种天赋。”觉得一件事情有意思,且它一直在吸引着 你靠近,即使天分不足也要创造一切条件去实现,这就是高出绝大多数人的 热爱 。
④因为对一件事特别地热爱,你才有热情,才会去投入,才会愿意为之 持续付出时间、精力。其实这时候,并不需要你一定具备超出常人的天赋, 因为热爱本身就是一种天赋。所以,只要满怀热情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假 以时日,你就会变得很有天赋。正如摩西奶奶所说:“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 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
⑤“我不是为了参加奥运会而滑雪,我最初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喜欢, 然后顺便开始比赛,顺便开始赢;这让我更喜欢它,再接着去做;我喜欢去做 不同的滑雪动作,而不是去获奖……”从一个年长的人的口中说出这些话, 可能是谦虚,可能是低调,也可能是“凡尔赛”,而从18岁的谷爱凌口中说出 这些话,所有人都觉得她滑雪、获奖,就是因为热爱。
⑥ 谷爱凌自己也曾坦言,自己仅有1%的天赋,但付出了99%的热爱。 所以,天赋可能很多时候就是披着热情和兴趣的外衣,让你不知不觉地热爱 它,想要从事它,然后长久地坚持下去。
⑦ 不平凡的人生,大抵是能够在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上,发光发亮。发自 肺腑的热爱,让你收获了人生中最好的天赋;可持续的热爱,让你拥有了用、 之不竭的能量;深到骨子里的热爱,让你在平凡中成就了不平凡的坚持…… 由此可见,投身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变被动为主动,才是通往成功的上上策。
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热爱,每个人皆 可在生活中找到乐趣,遇见更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掘自己 真正的热爱,并坚持到极致,你就一定会与众不同!正如麦家所说:“我坚信 什么叫有天赋,热爱就是天赋。我相信这种热爱的程度越深,你对这个事情 的天赋也就越大。”
⑨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是没有天赋,而是因为不够热爱而错失了天赋。
文本二
“樊锦诗星”展现热爱与专注的力量
① 有一颗星,扎根于大地,闪辉于苍穹。近日,“敦煌女儿”樊锦诗再为 敦煌事业捐资千万元的消息冲上热搜榜,引全网热烈追星。而在距地球4亿 多千米的浩瀚星空中, 一颗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樊锦计星”正静 静运转。
② 六十年一甲子,樊锦诗缘何守一不移、只此敦煌 热爱可抵岁月漫 长。莫高窟洞内是佛国仙境、艺术殿堂,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都是国家 珍品、世界瑰宝,它们诉说着千年的时光,展现着文化的自信。樊锦诗从繁 华旖旎的都市走向黄沙漫天的大漠,只为做一件事——用爱和生命守护莫 高窟。正如她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白天想敦煌,晚上梦敦煌。只要一息 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樊锦诗所言即所感。
③如果说满腔热爱为长帆,那勇于担当则为长桨,“敦煌女儿”坚定航 行,用力痴守。莫高窟洞外是满眼戈壁、飞沙走石,初来乍到的樊锦诗伴着 大漠孤烟、土屋青灯为国家守护文化根脉、绵延中华文明,书写了一份份精 彩的答卷。“打不走的莫高窟人”为何如此固执 正如她面对镜头时所说 的:“国家把这么重要的遗产交给我们,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祖宗,对 得起历史。”樊锦诗所言即所行,
④莫高窟浓缩千年精粹,用力痂守只为更深地研究、更好地传承。就像 研究历史必看二十四史,研究石窟也必看考古报告。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 发,时光的流逝并未消磨掉她的初心,即撰写好莫高窟的考古报告。历经几
十年的精心打磨,《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终于在樊锦诗73岁那年面世。正
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用樊锦诗的话来说:“没把考古报告做好,我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这一辈子到敦煌干什么来了 ”樊锦诗所言即所思。
⑤“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是莫高精神的16字箴 言,更是以“敦煌女儿”为代表的“守窟人”的真实写照。就“开拓进取”而言, 从持续推动莫高窟保护的法治化、制度化,到组织开展游客承载量的研究, 再到正式运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一系列创新性举措,离不开莫高窟人的 辛勤付出。“莫高精神,难在凝结,贵在薪火相伶”,代代守望终使千年瑰宝 于盛世重光。
⑥“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博大精深,需要毕生精力才能见成效、 出成果”,樊锦诗如此描述自己所挚爱的敦煌事业。 一腔爱, 一洞画;择一 事,终一生。这颗“星”让我们看到了热爱与专注的力量,指引我们奔赴所向 往的“诗与远方”。
10.下列对文本一、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两个文本都是议论性文本,都提出各自的观点,而且都很好地论证了各
自的观点。
B. 作者在文本一第③段中引用黄轩的话的主要目的是引出中心论点:热 爱就是一种天赋。
C. 文本二的中心论点是:“樊锦诗星”展现热爱与专注的力量。
D. 文本一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而文本二第② 段主要运用的是比喻论证。
11.在文本二中,作者多次引用樊锦诗的话,请结合文本中画线的句子说一 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2.文本一和文本二中提到了“热爱”与“专注”。除了运用的论证方法,请比 较一下两个文本还有何不同。(4分)
三、古诗文阅读(15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
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
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 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袁峻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焉。自课①,日五十纸,纸数不
登②则不止。柳仲郢①退公布卷①,不含昼夜。九经三史, 一抄,魏晋南北史, 再抄。手书分门三十卷,号“柳氏自备”。小楷精谨,无一字肆笔⑤。东坡少 时,乎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成则变一体空之学成。今时读书,有力者必
雇请①佣史,其或不得已而抄,又潦草成行;而其贫者,又直诿①于无书可抄。 手抄之益,今之不解也久矣。读书者当观此。 (选自《读书止观录》) 【注释】①课: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这里指自己规定。②登:这里指达到规 定。③柳仲郢:唐朝大臣。④退公:公馀休息,这里指闲暇时间。布卷:读 书。⑤肆笔:纵笔,不端正。⑥雇请:出钱雇请。⑦诿:推脱。
13.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3分)
文言语句 方 法 提 示 解释
益慕圣贤之道 词语推断法:精益求精
卒获有所闻 查阅词典法:①士兵②最终③死(摘 自《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
其或不得已而 抄 课内迁移法:或王命急宣(《三峡》)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14.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2处)(2分)
每 一 书 成 则 变 一 体 卒 之 学 成 。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6.甲文作者大篇幅写老师很严厉,用意何在 (2分)
17.结合甲乙两文,说一说怎样做才能做到学有所成 (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4分)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替。
18.清代评论家吴见思在《杜诗论文》中点评本诗:“杜诗有点一字而神理俱
出者。”请结合本诗首联试“点一字”进行赏析。
19.诗中什么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请找出一个并说明这个词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四、名著阅读(5分)
20.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分)
(1)老舍先生写作的《骆驼祥子》给我们展示了旧北京一个底层平民祥子
的悲苦一生,令人爱恨交加,假设祥子没有遇到虎妞,他能得到自己想要
的幸福吗 为什么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历来为人所喜爱的人物形象,请结合相关情
节分析孙悟空为人所喜爱的原因所在。
五、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1)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下的晚景确实很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光总是太匆
匆, 一如生命之花在最后时刻也要绚烂如霞。
这首诗能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
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 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简析】
山不需要多高峻,有仙自会有名气;水不需要多深邃,有龙自会有灵
气;居所虽然简陋,但却因主人的有“德”而“磬”。
凡事不能光看外表,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浮华的外表犹如罢
花一现,只有内在美才是真的美,永恒的美!
读完以上文字,请以“真美”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 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语 文 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本道大题接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根据“基础型学习群”的能力要求,合理
安排试题。所有题采用河南省近三年的中考真题形式命题。1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别能力。2考查学
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3-5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图文转化的能力和语言运
用的考查。五道试题在层级的划分上逐层递增。综合、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素养。
1.(1)D (2)D
2.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可汗问所欲 ⑤木兰不用尚书郎 ⑥ 然后有千里马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 ⑧蜡炬成灰泪始干
3.春来鸟语花香
4.以行书写就的“老家河南”寓意着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心灵故乡,老家河南”8个字更能勾起 远在四面八方的河南游子的思乡之情;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logo 中间“中原”的篆刻印章代表着 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给人以文化神韵,让人不禁起了去河南看看的念头。
5.示例一:胡辣汤汤汁浓郁醇厚,带着一点咸辣,暖胃又暖心;品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感受人间烟火气。 示例二:当晨曦初破,河南的大街小巷弥漫着熟悉的香味,那是属于胡辣汤的独特气息,温暖而辛辣。 对于河南人来说, 一碗正宗的胡辣汤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灵魂的唤醒。 一碗胡辣汤下肚,顿时暖意 融融。
6.大潘无人说话时,将心里话向“闪电”倾诉,“闪电”就像是大潘的朋友、伙伴,所以两个“像”字强烈地表 达出大潘对“闪电”的信任和依赖,也侧面体现了巡山的孤独。
7.结尾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大潘想象华山松结籽后,生长成一片树林的情景,体现了梁王山管护工作将不 断传承,也表达了大潘对“闪电”无尽的思念之情。
8.①爱护动物,爱护自然。梁王山上的一草一木, 一鸟一兽,都被他爱着;对小狗“闪电”精心呵护,和小 狗“闪电”成为互相信赖的朋友。
②热爱巡山工作,对巡山工作尽职尽责。每天仔细巡山,防止安全隐患发生;退休时,不舍梁王山中的 一切;退休后,挂念梁王山的一切。
9.该单元的文章都写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既增进了学生们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也 让同学们增强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本文讲述了梁王山管护员大潘与被救小狗“闪电”的感人 故事,以及大潘对梁王山一草一木的热爱与守护,与该单元文章主旨相似。因此,我推荐本文作为该单 元的拓展阅读材料。
10.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文本一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 法,而文本二第②段主要运用的是道理论证,樊锦诗从城市走向大漠,只为专注做一件事,并用她的话 来佐证。
11.在文本二中,作者多次引用樊锦诗的话,尤其是第②③④段中的画线句子,均作为道理论据,充分有力 地论证了各自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更具权威性。具体来说,在第②段中,作者引用樊锦诗的 话,论证“樊锦诗从繁华旖旎的都市走向黄沙漫天的大漠,只为做一件事——用爱和生命守护莫高 窟”。在第③段中,作者引用樊锦诗的话,论证“初来乍到的樊锦诗伴着大漠孤烟、土屋青灯为国家守 护文化根脉、绵延中华文明,书写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在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樊锦诗的话,论证
“莫高窟浓缩千年精粹,用力痴守只为更深地研究、更好地传承”。(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答题时先分析樊锦诗的话,是道理论据,作用是使论证充分有力, 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然后具体分析论证的观点是什么即可。
12.①论点不同:文本一的中心论点是“热爱就是一种天赋”;而文本二的中心论点是“樊锦诗星”展现热 爱与专注的力量”。②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不同:文本一从点出天赋重要、解释天赋说起,用黄轩的话 引出中心论点;而文本二标题即是论点,再多次引用樊锦诗的话证明论点。(意思对即可)
13.更加 ② 有时
14.每一书成/则变一体/卒之学成。
15.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16.以老师的严厉来烘托作者恭敬和谦虚的求学态度,突出表现他求学之难。
17.努力克服求学中的困难,采用合适的方法学习,向老师求教时要谦虚恭敬。
18.[示例一]“破”,残破,凝练传神地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与本应明媚的“春”对比,表达出 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奠定了沉郁悲怆的基调。
[示例二]“深”,茂盛,凝练传神地写出草木茂盛、满目荒芜凄然的景象,与本应明媚的“春”对比,表达 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奠定了沉郁悲怆的基调。
19.示例:抵万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20.(1)不能。因为祥子本身具有性格缺陷。他“无法抵挡诱惑”:在诱惑面前,祥子几乎毫无抵抗力;“把 钱看得很重”:在祥子眼里,钱比什么都重要,无论是生命还是爱情。祥子的悲剧, 一半是时代的因素, 一半是人性的丑恶。
(2)①有责任心,敢作敢当:在各种难关前,总是有孙悟空站出来,唐僧被妖怪抓了,大家都不知道该 怎么办的时候,是孙悟空跑到玉帝那里求助,也是孙悟空甘愿忍受被唐僧念咒的疼痛, 一次次承受痛 苦,却没有拂袖离去。
②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在看到百姓受灾受难的时候,孙悟空会设身处地的解救人们脱离水深火热的 处境。甚至不惜得罪玉帝大闹天宫,甚至如来佛祖。
③勇于牺牲:作为“圣僧”的高徒,每遇妖魔鬼怪,或遭阴谋诡计,他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与邪恶势 力搏斗在最前线,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孙悟空的身影。
21.略。
作文评分标准
项 目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一类 (46 - 50分) 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 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 准确生动 结构严谨,层 次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 卷面整洁
二类 (40-45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 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 较好 结构完整,层 次比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 卷面较整洁
三类 (35-39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 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病 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 别字,少量涂改
四类 (30 - 34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 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 病句不太多 结构不够完整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 多,卷面不整洁
五类 (0 - 29分) 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不 具体,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病 句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 字多,卷面很不整洁
说明:
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
3.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分50分为止。
(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构思巧妙。
(4)有文采。
4.没写题目扣2分。
5.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表述简洁严谨(40分)。论据充分(+2分)。结构完整(+2分),逻辑能自洽 (+4~6分)。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