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7张PPT)+2视频-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7张PPT)+2视频-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1.政治认同:关心公共事务,关心社会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
2.道德修养: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
3.法治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处理好社会关系;遵守社会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4.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作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认真阅读课本P1-6页内容,思考本课教学基本问题(时间:5分钟)
第一部分
感受社会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受一下古人的生活!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现在宅男宅女的生活
家里宅电视
单位宅电脑
路上宅手机
“宅男宅女”们有没有脱离社会呢?
你去了哪些有趣的地方?
发生了哪些趣事?
你还参加了哪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活动一 社会生活我参与:假期畅谈
1.社会生活的特点和表现
特点: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表现: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②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想一想:我们了解社会的途径有哪些?
走亲访友
外出旅游
看报纸
看电视电影
社会实践活动
上互联网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
5月20日,甘肃天水教育局发布《关于禁止学生玩“烟卡”游戏的倡议书》,详细列举了“烟卡”游戏有形危害和无形危害,提醒家长不主动向孩子提供“烟卡”,不要让孩子带“烟卡”进校园,学校一旦发现学生带“烟卡”进校,或发现学生在校内进行“烟卡”游戏,将立即制止并没收“烟卡”。
近日,日本某电机研发的机器人用时0.305秒成功复原魔方,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报道称,0.305秒的成绩也打破了此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保持的0.38秒的纪录。
你看新闻吗?你知道哪些热点新闻事件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持续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0
01

开始/重置
0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2
03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活动二 社会热点我来探
2024年上半年你还关注了哪些社会热点事件,谈谈你的感受。(提示:从个人、社区、国家等角度)请你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
学生小组交流并记录讨论结果。
2.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②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个人角度)
③我们会更加关注社会治理,并献计献策;(社会角度)
④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国家角度)
第二部分
我们都是
社会的一员
根据视频内容,思考:个人与社会是怎样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活动三 情景演绎:身份大揭秘
1.结合参加的社会活动做自我介绍。
感受一下,在不同的场合不同身份所代表的社会关系。
2.根据自己的不同身份绘制一张关系网图。
3.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0
01

开始/重置
0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2
03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0
01

开始/重置
0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2
03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由于婚姻或生育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亲戚关系。
地缘关系:由于地域上的邻近和日常生活的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活动四 试一试:请判断下列的社会关系
1.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从北京回来陪爷爷奶奶一起过节。
2.中秋夜,小区里的老乡、邻居们共同举办赏月活动,庆祝中秋佳节。
3.工厂给没有子女陪伴的老人准备了月饼等礼物。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1.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网络图中能够发现,我们既是老师的学生,也是爸妈的儿女,同时还是同学的伙伴……这反映了(   )
A. 每个人的身份都多得数不清
B. 我们的社会关系只有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C. 个人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替代
D.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1.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网络图中能够发现,我们既是老师的学生,也是爸妈的儿女,同时还是同学的伙伴……这反映了(   )
A. 每个人的身份都多得数不清
B. 我们的社会关系只有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C. 个人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替代
D.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2.社会关系不同,我们身份也不一样。以下情境中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合适的是( )
A. 未曾谋面的亲戚:叔叔您好,我是XX班的学生小深
B. 爸爸的同事:阿姨您好,我是您同事XX的女儿小深
C. 同学的父母:叔叔您好,我是XX学校学生会的主席小文
D. 学校的校工:阿姨您好,我是XX小区XX栋的住户小明
B
3.随着高考、中考的陆续结束,毕业旅行、减压游等旅游项目预订达到高峰,线路产品包括滨海、游学、山水、主题公园等。全国不少地区的景区都对中、高考考生实行免费开放措施。下列关于中、高考毕业旅行说法错误的是(   )
A.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会越来越多
B.体验国家的发展会更为之自豪
C.摆脱父母的管教约束早日独立
D.感到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C
4.习近平总书记以垃圾分类作出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生活中,小铃同学发现社区内的垃圾箱少且没有分类回收的功能。对此,她打算( )
A、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B、束之高阁,等待下次参加志愿服务时解决
C、积极向社区献计献策,建议增设分类式垃圾箱
D、向社区提出强烈抗议,要求立即更换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