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课件 (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课件 (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物理观念:
通过实验活动,初步了解滑轮,知道滑轮的用途及特点。
在生活中会用滑轮解决问题,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2. 科学态度:
侯斌是怎么上去的?
观察,以下各种滑轮有什么共同之处?


凹槽
滑轮:周边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你知道哪些地方有运用了滑轮?
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1、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好处?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一、实验操作:
(1)分别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
(3)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绳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距离h和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观察重物移动方向和拉力方向。
(4)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绳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 钩码上升的距离h和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观察重物移动方向和拉力方向。
重物重力G/N 拉力大小F/N 重物上升的距离h/m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重物移动方向 拉力
方向
定滑轮
动滑轮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二、实验表格:
1N
1N
1N
0.6N
5cm
5cm
5cm
10cm
向上
向下
向上
向上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三、数据分析:
重物重力G/N 拉力大小F/N
定滑轮
动滑轮
1.能否省力
1N
1N
1N
0.6N
使用定滑轮 省力;
使用动滑轮 省力;
不能
可以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三、数据分析:
2.是否费距离
重物上升的距离h/m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定滑轮
动滑轮
5cm
5cm
5cm
10cm
使用定滑轮 距离;
使用动滑轮 距离;
不费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三、数据分析:
3. 是否能够改变方向
重物移动方向 拉力方向
定滑轮
动滑轮
向上
向下
向上
向上
使用定滑轮 改变方向;
使用动滑轮 改变方向;

不能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四、实验结论:
②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费距离。
①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F = G
O



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定滑轮:
2、动滑轮:
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G
F
O
动滑轮能省力,但要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l1=2l2
F=1/2G总
l1
l2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能省力

F
F
F1
F2
1、定义: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滑轮组。
思考:把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一个滑轮组,有几种组合方式
F1与F2的大小如何呢?
F1
F2
F1
F1
G物+G动
2、受力分析:
G物+G动
F2
F2
F2
1
2
3
4
5
下列F与G总(动滑轮与物体的总重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物量关系:
F1
F2
1
2
3
4
5
n是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
4、n值的找法:
滑轮组中承重绳子股数的判断方法
F
F
F
G
G
G
n=2
n=2
n=3
承重绳子的股数n为绕过动滑轮的绳子股数。
分割法
5、绳子的绕法:
1.确定n的大小;
2.当承重绳子的段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在动滑轮上;
4.在绳的末端画上箭头,标上F。
F
F
滑轮组的绕法
3.当承重绳子的段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轮上;
概括为“奇动偶定”
6、水平拉物体:
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体与接触面摩擦力的几分之一 。
A
F
1.轮轴
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通常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
2.斜面
斜面的原理:
如果不计斜面和物体的摩擦:Gh=FL ;F=Gh/L
斜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1.图所示为学校升旗时的情景,关于旗杆顶端的的滑轮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轮A是动滑轮
B.滑轮A是定滑轮
C.使用滑轮A可以省力
D.使用滑轮A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B
2.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100N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滑轮为 ___________(选填“动”或“定”)滑轮,如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竖直向上施加的拉力F是 ___________N。

50
3.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和F3,使用下列三个装置匀速提起同样的重物,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且不计绳重,则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F3
B.F2<F1<F3
C.F1=F3<F2
D.F1<F2<F3
B
F3=2G
F1=G
F2=(1/2) G
4.一辆汽车陷进了泥潭, 司机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安装滑轮,均能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图甲中的滑轮是 滑轮;图乙中滑轮的作用是 。如果按图乙方式,人拉绳头移动了 0.5m,那么汽车被拉动了 m。

省力
0.25
5.如图所示,A、B两物体挂在滑轮组下,处于静止状态,物体A、B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忽略滑轮自重和摩擦,若G1为20 N,则G2等于(  )
A. 20 N  B. 40 N
C. 10 N D. 15 N
B
6.如图所示,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物体重30N,滑轮重10N,则人所施加的拉力F= N,拉力处速度是 m/s。
70
0.2
7.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 m,手拉绳子的力为 N,拉力的功为 J。
2
80
480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2.完成同步练习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