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巴楚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每道题4分,共48分)
1.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爆发了。该运动( )
①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强决心
③首次提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以失败告终
④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强决心,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共二大于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③不符合题意。
④: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④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2. 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北平诞生,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最初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增加了“新”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
②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③三座大山的统治被推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形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①错误。
②③: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三座大山的统治被推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③正确。
④: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确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改革,领域逐步拓宽,层次逐步加深。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组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形式更加灵活。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
①通过调整经济基础以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应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①排除。
②:改革开放没有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排除。
③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党建设制度等改革,领域逐步拓宽,层次逐步加深。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组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形式更加灵活。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这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我国已经成功地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我国即将实现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①②正确。
③: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说法错误。
④: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就已经实现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从长征途中的半条被子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从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③致力于扩大阶级基础
④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体现的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涉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②不符合题意。
③:题中举措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扩大阶级基础”说法错误,③不选。
故本题选B。
6.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国情出发提出“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表明( )
①与时俱进是党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法宝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
③实事求是是党有效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④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表明与时俱进是党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法宝,①正确。
②: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②错误。
③:依法治国是党有效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③错误。
④:邓小平从国情出发提出“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表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④正确。
故本题选B。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积极应对港澳内外环境变化,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说明( )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③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科学、最管用的制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说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①正确。
②: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符合题意。
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积极应对港澳内外环境变化,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说明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正确。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科学、最管用的制度夸大了其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8.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擘画现代化新征程上的美好蓝图
②二十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保证
③中国共产党重新确定路线、方针、政策
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擘画现代化新征程上的美好蓝图,说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①④正确。
②:党的二十大并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制度保证,②排除。
③: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并不是重新确定路线、方针、政策,③排除。
故本题选B。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关于自我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自我革命能够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所有问题
②自我革命有利于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③自我革命旨在扩大党的规模,建设世界一流政党
④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②:自我革命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与人民保持密切关系,②符合题意。
④: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点,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④符合题意。
①:自我革命不能解决党在建设中存在的所有问题,①说法错误。
④:自我革命旨在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 2023年2月,M市组织全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推进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 )
①基础在全面,关键在治,要害在严
②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③需要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④能巩固党的主体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①错误。
②③: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需要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②③正确。
④:应该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1. 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一个国家的领导权属于哪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又联合哪些阶级,对哪些阶级实行专政。不同阶级专政的国家,形成不同的国体。下列对我国的国体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国体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②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③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联合农民阶级对剥削阶级实行专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不同阶级专政的国家,形成不同的国体。我国的国体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①③正确。
②: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②错误。
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阶级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联合农民阶级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 从“小院议事厅”,到“屋场恳谈会”;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颠覆了我国以往的民主模式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民主形式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旨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我国以往的民主模式的发展,①表述错误。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是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民主,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民主形式说法错误,②表述错误。
③: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③符合题意。
④:从“小院议事厅”,到“屋场恳谈会”;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旨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二、主观题(共52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
党章修改工作启动后,党中央发出通知,专门就党章修改工作向各地区各部门征求意见。在认真研究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章修改方案。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些执政方式。
【答案】①决议将“八个明确”丰富发展为“十个明确”,是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②党中央在认真研究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提出党章修改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③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分析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些执政方式,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关键词②:党中央在认真研究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章修改方案→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关键词③: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和时政信息相结合。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之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其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思想既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照耀中国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中国共产党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 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 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共享。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党的二十大报告
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关键词①:这一思想与根本宗旨一脉相承→可联系教材知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键词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可联系教材知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图表信息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深入推进之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
材料一 2022年3月,浙江省各级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展开雷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努力建设安全、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提升消费品质、推动改革赋能、夯实消费根基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材料二 为推进全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集约发展、提升发展,再创发展新优势,浙江省A市某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该市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搭乘电子商务快车,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议案,经该市人大充分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等单位承办。日前,该市人大常委会督办组对该建议的实施进行督办,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为什么要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结合材料二,谈谈人大代表如何履职?
【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重视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浙江省各级监管部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职能。浙江省各级监管部门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有利于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④国家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浙江省各级监管部门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履行好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职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2)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审议权和表决权,在该市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议案,并对议案进行审查和表决,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用调查走访等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亚运会
考点考查:人民民主专政、人大代表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为什么要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注意作答主体为政府,需要调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浙江省各级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展开雷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努力建设安全、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可联系教材知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职能。
关键词②:为提升消费品质、推动改革赋能、夯实消费根基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可联系教材知识国家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人大代表如何履职,注意作答主体为人大代表,需要调用人大代表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为推进全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集约发展、提升发展,再创发展新优势,浙江省A市某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该市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搭乘电子商务快车,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议案,经该市人大充分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等单位承办→可联系教材知识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审议权和表决权,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共商国是。决定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
(1)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了哪些职权
(2)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是什么关系
【答案】(1)①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审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
②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2023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③全国人大行使任免权。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④全因人大行使监督权。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考点考查: 人民代表大会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小问1详解】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要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审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立法权;
关键词②: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草案,审查2023年预算报告及草案→决定权;
关键词③: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选举权;
关键词④:审议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监督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简答题,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巴楚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每道题4分,共48分)
1.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爆发了。该运动( )
①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强决心
③首次提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以失败告终
④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北平诞生,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最初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增加了“新”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
②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③三座大山的统治被推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形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改革,领域逐步拓宽,层次逐步加深。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组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形式更加灵活。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
①通过调整经济基础以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这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我国已经成功地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我国即将实现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从长征途中的半条被子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从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立党公、执政为民
②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③致力于扩大阶级基础
④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国情出发提出“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表明( )
①与时俱进是党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法宝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
③实事求是是党有效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④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积极应对港澳内外环境变化,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说明( )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③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科学、最管用的制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擘画现代化新征程上的美好蓝图
②二十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保证
③中国共产党重新确定路线、方针、政策
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关于自我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自我革命能够解决党建设存在的所有问题
②自我革命有利于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③自我革命旨在扩大党的规模,建设世界一流政党
④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2023年2月,M市组织全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推进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 )
①基础在全面,关键在治,要害在严
②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③需要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④能巩固党的主体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一个国家的领导权属于哪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又联合哪些阶级,对哪些阶级实行专政。不同阶级专政的国家,形成不同的国体。下列对我国的国体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国体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②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③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联合农民阶级对剥削阶级实行专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从“小院议事厅”,到“屋场恳谈会”;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颠覆了我国以往的民主模式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民主形式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旨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主观题(共52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
党章修改工作启动后,党中央发出通知,专门就党章修改工作向各地区各部门征求意见。在认真研究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章修改方案。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些执政方式。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之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其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思想既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照耀中国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深入推进之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
材料一 2022年3月,浙江省各级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展开雷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努力建设安全、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提升消费品质、推动改革赋能、夯实消费根基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材料二 为推进全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集约发展、提升发展,再创发展新优势,浙江省A市某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该市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搭乘电子商务快车,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议案,经该市人大充分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等单位承办。日前,该市人大常委会督办组对该建议的实施进行督办,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为什么要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结合材料二,谈谈人大代表如何履职?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共商国是。决定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
(1)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了哪些职权
(2)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是什么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