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之创新驱动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复习课件(27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之创新驱动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复习课件(27张)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专题复习
创新驱动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
核心观点
答题角度 具体内容
我国科技现状 1.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不足: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答题角度 具体内容
创新 1.重要性: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做法
(1)国家: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答题角度 具体内容
创新 (2)企业:①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注重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素质。
(3)青少年:①敢于打破常规,关注他人和社会,在实践中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②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敢于质疑和冒险,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答题模板
适用情境: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顺利入驻空间站等一系列国家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等等。
1.(是什么:说明)我国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说明了什么?
(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2)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3)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5)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适用设问:简要分析……的原因有哪些;……的秘诀/密码是什么。
2.(为什么:原因)我国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事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④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实干精神与创新精神,刻苦攻关,团结合作,开拓创新,默默奉献等。
适用设问:……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反响;……有何重要价值。
3.(为什么:意义)我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有何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3)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自信的中国人。
(4)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5)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为什么:评析)面对我国取得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就,有人认为,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适用设问:请你为……出谋划策;为……我们可以做什么。
5.(怎么做:做法)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1)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增强创新意识,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3)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4)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
热点1 科技创新成就取得新突破
材料:“中国天眼”拓宽观天视野极限 “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能看穿130多亿光年的区域。自启用以来,“中国天眼”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成果。FAST建设和调试的快速成功,离不开其背后的科研团队和建设团队十年如一日奋斗在科研一线的执着和热情。说起自己的团队成员,姜鹏开玩笑说:“有一句最能体现我们团队精神的话,那就是——一群‘傻小子’靠着自己的‘傻’劲把事儿干成了!”
1.(是什么:认识)请谈谈你对“一群‘傻小子’靠着自己的‘傻’劲把事儿干成了”的认识。
(1)科技工作者具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2)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培养敬业精神,要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4)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发扬实干精神,用奋斗和拼搏创造人生辉煌。
2.(为什么:原因)我国科技创新领域成就喜人得益于哪些因素?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实干精神,刻苦攻关,团结合作,开拓创新,默默奉献。
热点2 华为Mate 60 Pro“遥遥领先”
材料一:“中国心”,中国芯 华为突然发售的新手机因其搭载的芯片而备受瞩目,经历了美国四年多的全方位极限打压,华为不仅没有倒下,还在不断壮大,1万多个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成为了一项重要成就。此番华为“上新”如一剂强心针,但不能认为“轻舟已过万重山”。
材料二:华为 Mate 60 Pro 手机掀起抢购热潮 华为最新旗舰机型Mate 60 Pro 支持卫星通话,并接入了盘古人工智能大模型。配置上,它运行着鸿蒙操作系统4.0,电池容量达到5 000 mAh,并支持88W快充。当华为 Mate 60 Pro 手机于2023年9月3日在全渠道开启全款销售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华为门店再次出现了排队购机的盛况,引发了一轮抢购热潮。
1.(是什么:理解)谈谈你对“华为‘上新’如一剂强心针,但不能认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理解。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②但是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③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2.(为什么:原因)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围追堵截的背景下,谈谈华为为何能突出重围。
(1)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2)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3)企业重视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深挖人才资源。
(4)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华为突出重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中国人民具有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强大爱国情怀和必胜的坚定信念。
3.(为什么:原因)华为 Mate 60 Pro 手机为什么能够掀起抢购热潮?
(1)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手机强大功能带给人们全新的用户体验。
(2)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华为创新成果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和丰富多彩。
(3)广大中国人民基于爱国情怀对华为产品的支持。
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 700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机器人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73家,10家机器人企业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这说明( )
①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
②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领先世界
③企业需要做到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④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2.走过又一个日新月异的十年,新时代的中国速度不断刷新。下面表格的内容表明( )
D
中国速度 出行速度 超轶绝尘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
掘进速度 煤海蛟龙 掘进月进尺3 088米煤矿
基建速度 流光快影 8小时拆除一座立交桥
计算速度 神机妙算 天翼云每秒310亿亿次浮点运算
救援速度 洪流铁甲 时速10.8公里动力舟桥
A.我国经济已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B.我国尖端技术均位居世界前列
C.我国的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D.我国驶上创新型国家的快车道
3.把煤变成烯烃的“魔术师”的“最美科技工作者”刘中民说道:“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大量需要烯烃这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但我国石油资源紧缺,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带来很大风险,需要寻找其他物质原料替代石油生产烯烃。”对于这个难题,他的答案是要立足于自己的资源,开辟新的技术路线。这是因为( )
①科技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③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讨不来、买不来的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4.2023年9月,华为 Mate 60 Pro 未发先售引发了国内外拆解热,拆解热的背后是华为手机芯片,尤其是5G部分可以实现国产化。可这完成的只是从0到1的进步,华为 Mate 60 Pro 搭载的芯片距离最先进的技术仍有2—2.5节点的差距。要想让中国制造更具备市场竞争力,企业应该( )
A.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B.大力引进外国的核心技术
C.减少合作,规避风险
D.开拓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D
5.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 )
①提高了教育普及程度,促进了教育公平 
②彰显我国航天科技实力,坚定航天强国建设信心 
③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④旨在让广大青少年都立志投身我国航天事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二、阅读与思考
6.材料一 2023年7月12日,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成功入轨。这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也是国内民商航天首款基于自主研制的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运载火箭,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
材料二 2023年9月23日,首届“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优秀图书推荐书目及“联手创新,共促发展”首都科普好书推荐暨第一批首都科普阅读空间发布仪式,在“全国科普日”北京首钢园举行。在书香校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进一步用“活”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坚持用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努力扩展科学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液氧甲烷火箭的成功入轨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又取得一大突破;②能够推动国内民商航天事业的发展,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③有利于彰显我国的科技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④坚定了我国坚持自主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信心;等等。
(2)请你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