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当代中国的外交一、选择题1.下列两张新中国成立初期发行的邮票反映出当时的外交政策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纪念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求同存异”2.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等,先后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得益于中国(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4. 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时间 事件1980年 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世界银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时期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C.积极参与多种区域性合作组织的活动D.坚持实施“一边倒”政策5.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6.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B.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7.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A.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C.试图去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D.突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8.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稳固 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9.1949年1月,毛泽东指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该指示( )A.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B.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全面实施C.关闭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D.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为了(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C.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D.清除美国势力11.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以前,中国政府就决定在会议之外与英国代表进行接触。会议期间,英方对中方释放出较为友好的态度,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抓住机遇,与英方进行频繁接触,这对1954年6月17日中英两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起了促进作用。这说明中国试图( )A.改变“一边倒”的方针 B.延续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C.在外交上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D.冲破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12.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说:“中国愿启动‘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议:包括再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新冠疫苗无偿援助……帮助东盟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一提议体现出我国( )A.外交政策具有意识形态色彩 B.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C.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82年,邓小平针对中印边界问题说道:“你们让一点,我们让一点,就解决了嘛!……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加强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新时期外交战略思想形成的原因。当代中国的外交一、选择题1.下列两张新中国成立初期发行的邮票反映出当时的外交政策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纪念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求同存异”【答案】C 2.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等,先后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得益于中国(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C3.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答案】D4. 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时间 事件1980年 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世界银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时期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C.积极参与多种区域性合作组织的活动D.坚持实施“一边倒”政策【答案】A 5.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案】A 6.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B.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案】B 7.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A.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C.试图去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D.突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答案】C 8.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稳固 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答案】B 9.1949年1月,毛泽东指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该指示( )A.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B.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全面实施C.关闭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D.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答案】A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为了(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C.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D.清除美国势力【答案】C 11.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以前,中国政府就决定在会议之外与英国代表进行接触。会议期间,英方对中方释放出较为友好的态度,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抓住机遇,与英方进行频繁接触,这对1954年6月17日中英两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起了促进作用。这说明中国试图( )A.改变“一边倒”的方针 B.延续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C.在外交上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D.冲破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答案】D 12.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说:“中国愿启动‘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议:包括再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新冠疫苗无偿援助……帮助东盟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一提议体现出我国( )A.外交政策具有意识形态色彩 B.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C.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答案】B 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82年,邓小平针对中印边界问题说道:“你们让一点,我们让一点,就解决了嘛!……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加强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新时期外交战略思想形成的原因。【答案】(1)外交战略思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加强合作)。(2)原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