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时政热点04 “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 课件pptx.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高考时政热点04 “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 课件pptx.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
2024年高考时政热点(冲刺+预测)
政气浩然-2024.5.27
1
千万工程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在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启动“千万工程”,将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因地制宜,盘活集体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助力产业振兴。
通过乡村数字化互联网平台的打造,大大提高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共享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文化方面,通过弘扬主旋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村民的凝聚力。加强对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与普及,繁荣了乡村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治理方面,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使治理更具精准性;引入市场机制,降低治理成本,激活相关主体的内生动力。
“千万工程”推动了乡村产业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明显提高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而且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多种类型就地就近就业与增收的机会。
1
课本上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024中共中央一号文件
202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1
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
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建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2024中共中央一号文件
1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健全党建引领的村级组织体系;强化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治理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机制。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强化农村改革创新。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
2024中央一号文件
2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2.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3.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4.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选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6.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
专业术语积累
7.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8.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9.弘扬主旋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村民的凝聚力。加强对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与普及,繁荣了乡村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10.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11.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12.在治理方面,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使治理更具精准性;引入市场机制,降低治理成本,激活相关主体的内生动力。
13.发展数字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产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14.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和优化产品供给,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引导农民消费升级。
1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粮农领域国际合作,推动粮食进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品种多元化,分散粮食进口高度集中的风险,增强中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主动权,更好维护粮食安全。
16.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3
习题精讲精练
1.2024·福建·一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下列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举措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
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③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提高农业技术现代化水平→形成农业发展新动能
④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做强乡村全面振兴绿色引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2.(2024·山东济南·一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于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传导正确的是( )
①加大农产品种苗补贴力度→支持发展高产品种水平→提高粮食单产增产
②坚持市场导向→动态调整农资价格补贴→降低种粮的生产成本
③完善农产品标准→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满足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
④推进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提高农村社会保险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3.(2024·全国·二模)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CEO”即农村职业经理人,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乡村CEO”作为高素质农民群体的领军人才,是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培育和用好“乡村CEO”的积极作用在于( )
①强化乡村发展人才支撑,保证乡村振兴的实现
②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
③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④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村民的转移性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2024年2月,M村举行“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座谈会。会议围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问题,积极探讨移风易俗改进措施,摸底征询群众关于红白事操办规模、随礼标准等方面意见建议,有序推进该村下一步移风易俗工作开展。近年来,该村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善敬老”等乡风文明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进一步健全“一约四会”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及办事流程;根据正向激励、奖罚结合原则,依托积分超市兑换积分奖励,将无偿的文明行为转变为有形的积分值,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该村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有益尝试。
【答案】
①发挥基层民主协商作用,通过座谈会,让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建议,有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②加强民主管理,将乡风文明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③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结构,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提升村民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
④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治理新机制,通过积分制形成正向激励,调动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治理合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