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难点:理解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时空定位】
【概念解析】
1.“宏观调控”一词首先是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其含义为: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 滞胀:在经济学,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 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3.“新经济”: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当时,美国的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这一概念由此问世。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
【自主学习】
第一遍看书:快速浏览本课的内容,包括图片、小字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第二遍看书:再次细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作出标记。
1.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变化的原因?
2.梳理二战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完成表格,并分析其实质。(国内)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框架图。(国际)
4.分析背社会结构新变化景和实质。
5.概括福利国家制度的措施,分析其目的与实质,归纳福利国家建立会产生什么影响?
6.战后西方社会运动频繁兴起有哪些表现?为什么战后西方社会运动频繁兴起,其结果如何?
【本课小结】
【当堂检测】
1、1952 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3、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4、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5、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最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7、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
1950年 1970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拓展学习】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其他新变化:
(1)调整企业经营方式,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①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起到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使资本社会化。②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新中间阶层”迅速壮大。(老板和经理的区别)
(2)“新经济”的兴起: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代表:美国)。
2、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1)20世纪50-70年代初:高速发展,黄金时期。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革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2)20世纪70年代:“滞胀”。原因:石油危机(直接);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产销矛盾日益突出;西欧、日本同美国的竞争。
(3)20世纪80年代:复苏,低速增长。原因:里根总统采取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以刺激投资,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20世纪90年代:繁荣,空前持续增长。原因:克林顿总统执政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重要目标;扶持高新产业,发展知识经济。
3.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时间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重要推动因素 经济思想
1500年前后-18世纪中期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重商主义
18世纪60年代-19C中期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由主义/自由放任政策
19世纪60年代,尤其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30年代后,尤其二战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