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旗下的讲话:给人生以大于零的斜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主题是“给人生以大于零的斜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应当持续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人生轨迹整体上呈现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而不必理会某一时刻某一阶段的波折与起伏;要发自内心的选择我要更好,我要进步,我要更优秀,而不是单纯依靠外界的压力,比如说老师父母的督促,同学间的竞争。怎么做到呢?我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与诸位共勉。一、 从大尺度上把握人生从大尺度上把握人生,可以让我们不囿于一时一地短暂的得失与成败,给自己留足发展的空间。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便不惧一时的坎坷,带梦前行。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大考,决定着我们很多人的命运,所以在面临高考时。有很多人会焦虑、紧张,甚至想过要放弃。为什么会紧张呢?因为我们太过重视它了。但从人生尺度上来看,高考也许会影响我们未来四年的生活,但绝不能决定我们的一生,而这种平视的姿态也许会更有利于我们的备考。如果你未来立志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那么高考不过是对你未来广博学识一个的一个阶段性检测,考察你已经掌握的小部分知识,人生的路还很长。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站在长远角度上看待我们将要面临的一个个坎,他们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跨越。平视他们,不放大困难,我们能更好的克服他们,勇往直前!退一万步考量,即使高考的分数并没有那么理想,没关系,我们能在大学阶段性的努力中找补回来,也许大学的生活也不如意,没关系,考研的时候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短暂的失败无法决定我们的未来。所以,在最后的11天的备考中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敢于放手一搏,敢于平视高考。二、拥有明确的目标铅刀有干将之志,荧烛惜日月之光。现在请大家和我反思一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难道就是高考吗?就是在高考中考到一个670、680分数,然后进入大学后躺平摆摊四年,毕业后碌碌无为一辈子吗?这不是一个积极有为,追求一生精彩的我们所该向往的生活。我们目标可以大,可以小,但一定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为之奋斗,为之倾注热情的目标。不怕梦想远大,就怕没有梦想,整天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靠着周围人的督促,生活。三、热爱学习热爱学习,首先应当知道什么是学习。我们很多人将学习和考试、作业、习题画成等号;将学习与功利化的分数等量齐观,实则大谬!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到现在,一切的改变都是我们学习的结果。从诞生的那一刻,我们就充满了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而这种原始的欲望就是我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董仲舒曾有言“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打开B站,听听东兴苟十三讲的“文人墨客”,陶冶情操;听听科幻世界讲的科幻小说;学习一下各种物理大佬分享的科普知识,各种名师专家开的讲座,讲解的做题方法与经验。这难道不算学习吗?难道只有抱着一本典中典一遍过,从头刷到尾,晕头转向才叫学习吗?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的端正学习态度,知道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四、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它像阳光一样温暖我们的心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感恩朋友的陪伴与支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感恩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恩母校的辛勤培养,让我们得以茁壮成长。同时,我们也要深深感恩国家的庇护,让我们生活在和平与繁荣之中。心怀感恩,珍惜每一天,我们能收获更多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云暮鹏程九万里,雪窗荧光十二年。我们眼前有无限的天地,我们的前方乃芳草萋萋。最后祝愿所有的高三同学们能够考到自己理想的分数,进入自己的理想的大学。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