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政治学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犯罪记录是国家司法机关对犯罪人员曾经犯罪情况的书面记载。近十年来,人民法院判处的刑事案件中,84.6%的案件都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刑案件。这些轻罪罪犯因为“有前科”“有案底”,终身都要承受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有法律专家建议修改刑法或制定刑法修正案(十二),建立有限的“窄口径”犯罪记录消除制度。该建议有利于( )
①实现司法程序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彰显宽容人道理念,构建和谐社会
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立良善之法
④健全公众沟通机制,规范执法程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下列案件主要体现法的政治职能的是( )
①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王立科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②影视演员潘某因违法代言广告行为被罚款25.7万余元
③扬州非法营运网约车司机拒不配合检查,驾车逃跑时拖拽执法人员被行政拘留
④香港警方破获本年度最大宗可卡因贩毒案,在行动中拘捕一名45岁男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广东公安机关扎实推进新法宣传,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截至12月17日,广东公安机关共适用新法破获案件416起,对犯罪分子形成有力的震慑。材料表明( )
①互联网无序发展是诱发网络诈骗犯罪的动因
②广东用法治安邦固本,形成良法善治好势头
③电信网络诈骗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应予严惩
④广东公安机关推进普法与执法工作协同共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央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这段解说词,道出了全民守法对法治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要求( )
①立法、司法和守法方面一律平等
②鼓励和支持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诉求
③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④利用多种普法方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一首歌曲《哲学有点甜》在网上广为流传。“海风吹拂过,爱琴海群星闪烁,世界本原是水是数是火。未经反思生活,值不值得一过……谢谢哲学教我如何生活。”之所以要“谢谢哲学”是因为( )
A.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 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的智慧
6.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 )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促进作用
④实践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习近平总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从哲学上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①立足实践,为我国革命和建设提供具体路径
②与时俱进,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④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下侧漫画《“跟”》主要讽刺了( )
A. 忽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B. 只看到物质性而忽视运动性的现象
C. 不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现象
D. 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现象
9. 2023年9月8日,沪宁沿江高铁江阴高铁站开通。江阴高铁站的启用不仅使得江阴市成为区域内的交通枢纽,也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随着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江阴站在区域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更加凸显。作为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江阴站将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全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上述材料表明( )
①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激发了江阴高铁站对促进全国高铁事业的贡献
②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科学地把握好事物内部之间的联系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立足局部,发挥江阴高铁站作为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习近平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其中蕴含的道理是( )
①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是中国共产党奋斗成功的根本保证
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③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指导中国革命
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书写中国革命篇章是中国革命的航标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伽利略的两个铁球为什么能同时着地。其背景是:两个不同质量(重量)的铁球在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所以高度相同,必然同时落地。 h=gt ,初速度为0,g是常数,所以铁球自由落体只和时间有关。这告诉我们( )
A. 间接经验往往是不可靠的
B. 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
C. 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认识才会更深刻
12. 自由落体是指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物理模型。(free-fal1)是任何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至少在最初,只有重力为唯一力量条件下产生惯性轨迹,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由于此定义未明确初速度的方向,它也适用于对象最初向上移动。这表明( )
①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③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④科学认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昭示着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事物矛盾的关键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矛盾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4. 在牢牢把握中国经济的“时”与“势”的基础上,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切实做好“六保”工作,其中保居民就业位于“六保”之首,要全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这体现了( )
①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
②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事物性质
③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下列各项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与“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③“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长江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部江河流域保护标志性法律的出台,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长江源头,来自青海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的护鱼员多门久说:“以前有人来长江源头放生外来鱼种,对生态危害极大,我们只能口头劝告教育。长江保护法施行后,放生外来鱼种对长江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这是用法治力量护佑长江万里生态长麻的生动体现。
滚滚长江水,浩荡向东流。依法做好水资源文章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强化协同治理确保长江岁岁安澜,正在奏响新时代“长江合奏曲”,这是中华民族治理长江史上的新篇章。
(1)结合材料《长江保护法》的出台,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应如何奏响新时代“长江合奏曲”。
(2)《长江保护法》的制定实施是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请概括说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主义认为,在认识论中存在两条认识的路线。一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主张物质引起感觉、思想,从客观到主观;一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张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这两种认识路线的不同。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蓝图鼓舞人心,谋新篇踔厉前行。
1964年底,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我党确定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70年代末,在“四个现代化”基础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2022年10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概括: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运用《哲学与文化》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国的昨天,总结了中国的今天,宣示了中国的明天,亿万中华儿女无不为此激情澎湃、热血满腔。
材料一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昨天,70年沧桑巨变,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明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这当中凝聚着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每一个人的辛勤汗水,蕴含着每一个人的巨大牺牲。只有全国各族人民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觉服从大局,不放过任何细节,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始终发扬奋斗精神,才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人民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机器及ChatHPT火爆全网。它能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进行自然语言对话,跟人类聊天时遇到敏感问题会“打太极”,还能替打工人生成颇具幽默感的辞职信。可以说,ChataPT打开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商业化落地且成为消费端爆棚的大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也面临一些伦理挑战:ChatEPT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生成错误信息的能力远超人类;它还会被人类不当使用,比如学生拿它写作业,黑客拿它写代码用于网络攻击,诈骗犯拿它开设“杀猪盘”等。AI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数据、算法、算力,中国在这三方面都有良好基础。中国版ChatePT并不遥远,已有百度等多家公司宣布将进入此赛道。面对ChetGPT 这个新晋AI网红,我们应清醒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以优补劣,推进我国AI技术的发展。
(1)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ChatGPT发展
(2)运用《哲学与文化》其他知识,就如何发展中国版ChatGPT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政治学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犯罪记录是国家司法机关对犯罪人员曾经犯罪情况的书面记载。近十年来,人民法院判处的刑事案件中,84.6%的案件都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刑案件。这些轻罪罪犯因为“有前科”“有案底”,终身都要承受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有法律专家建议修改刑法或制定刑法修正案(十二),建立有限的“窄口径”犯罪记录消除制度。该建议有利于( )
①实现司法程序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彰显宽容人道理念,构建和谐社会
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立良善之法
④健全公众沟通机制,规范执法程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这些轻罪罪犯因为“有前科”“有案底”,终身都要承受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有法律专家建议修改刑法或制定刑法修正案(十二),建立有限的“窄口径”犯罪记录消除制度。该建议有利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降低犯罪记录所施加的污名风险及其伴随的不利效应,立良善之法彰显宽容人道理念,构建和谐社会,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材料强调修改立法以降低犯罪记录所施加的污名风险及其伴随的不利效应,不强调实现司法程序公正,也不强调健全公众沟通机制和规范执法程序,①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2. 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下列案件主要体现法的政治职能的是( )
①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王立科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②影视演员潘某因违法代言广告行为被罚款25.7万余元
③扬州非法营运网约车司机拒不配合检查,驾车逃跑时拖拽执法人员被行政拘留
④香港警方破获本年度最大宗可卡因贩毒案,在行动中拘捕一名45岁男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王立科以受贿罪判处死刑,香港警方破获本年度最大宗可卡因贩毒案,在行动中拘捕一名45岁男子,这均属于法的政治职能,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影视演员因违法代言广告行为被罚款,非法营运网约车司机拒不配合检查,驾车逃跑时拖拽执法人员被行政拘留,这均属于法的社会职能,②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 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广东公安机关扎实推进新法宣传,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截至12月17日,广东公安机关共适用新法破获案件416起,对犯罪分子形成有力的震慑。材料表明( )
①互联网无序发展是诱发网络诈骗犯罪的动因
②广东用法治安邦固本,形成良法善治好势头
③电信网络诈骗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应予严惩
④广东公安机关推进普法与执法工作协同共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题干反映的是广东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不涉及诱发网络诈骗犯罪的动因。故①不选。
②:广东公安机关严格执法,推进全民守法,有力震慑犯罪分子,表明广东用法治安邦固本,形成良法善治好势头。故②符合题意。
③:电信网络诈骗是否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应如何惩治,应视具体情节和相关法律规定而定,且题干只涉及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并未对电信网络诈骗定性,故③不选。
④:广东公安机关扎实推进新法宣传,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表明推进普法与执法工作协同共进。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央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这段解说词,道出了全民守法对法治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要求( )
①立法、司法和守法方面一律平等
②鼓励和支持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诉求
③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④利用多种普法方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的平等,①说法错误。
②:公民必须以合法方式表达诉求,而不是以各种方式,②说法错误。
③④: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要求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利用多种普法方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5. 一首歌曲《哲学有点甜》在网上广为流传。“海风吹拂过,爱琴海群星闪烁,世界本原是水是数是火。未经反思生活,值不值得一过……谢谢哲学教我如何生活。”之所以要“谢谢哲学”是因为( )
A.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 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的智慧
【答案】D
【解析】
【详解】D:“谢谢哲学教我如何生活”强调了哲学的作用,体现了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的智慧,D符合题意。
AB:材料中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哲学的起源、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AB不符合题意。
C: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C错误。
故本题选D。
6.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 )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促进作用
④实践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①错误。
②④:“真正推动他们前进,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些论断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也说明实践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②④符合题意。
③: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非所有哲学都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促进作用,况且材料的主旨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C。
7. 习近平总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从哲学上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①立足实践,为我国革命和建设提供具体路径
②与时俱进,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④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不提供具体路径,而是揭示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①错误。
②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且能与时俱进,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④: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④错误。
故本题选C。
8. 下侧漫画《“跟”》主要讽刺了( )
A. 忽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B. 只看到物质性而忽视运动性的现象
C. 不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现象
D. 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C:漫画《跟》反映了不管前面路况如何,盲目跟从,这主要讽刺了“不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现象”,C符合题意。
A:漫画反映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排除A。
BD:漫画的主旨强调的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讽刺“只看到物质性而忽视运动性的现象”、“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现象”,BD排除。
故本题选C。
9. 2023年9月8日,沪宁沿江高铁江阴高铁站开通。江阴高铁站的启用不仅使得江阴市成为区域内的交通枢纽,也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随着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江阴站在区域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更加凸显。作为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江阴站将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全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上述材料表明( )
①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激发了江阴高铁站对促进全国高铁事业的贡献
②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科学地把握好事物内部之间的联系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立足局部,发挥江阴高铁站作为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江阴高铁站的启用不仅使得江阴市成为区域内的交通枢纽,也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说明部分的重要性,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激发了江阴高铁站对促进全国高铁事业的贡献,①正确。
②:江阴站将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全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强调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正确。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③错误。
④: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局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 习近平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其中蕴含的道理是( )
①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是中国共产党奋斗成功的根本保证
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③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指导中国革命
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书写的中国革命篇章是中国革命的航标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奋斗成功的根本保证,①排除。
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表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②正确。
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表明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指导中国革命,③正确。
④:中国革命篇章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革命实践书写的,不是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书写,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1. 伽利略的两个铁球为什么能同时着地。其背景是:两个不同质量(重量)的铁球在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所以高度相同,必然同时落地。 h=gt ,初速度为0,g是常数,所以铁球自由落体只和时间有关。这告诉我们( )
A. 间接经验往往是不可靠的
B. 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
C. 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认识才会更深刻
【答案】D
【解析】
【详解】A:间接经验是他人实践所得,并非所有的间接经验都不可靠,A错误。
B:材料不是强调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B不符合题意。
C: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认识属于真理性认识,而被实践检验为错误的认识则是谬误,C错误。
D:伽利略通过落体实验分析得出铁球自由落体只和时间有关,说明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认识才会更深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 自由落体是指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物理模型。(free-fal1)是任何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至少在最初,只有重力为唯一力量条件下产生惯性轨迹,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由于此定义未明确初速度的方向,它也适用于对象最初向上移动。这表明( )
①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③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④科学认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自由落体是指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运动,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表明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也说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条件和适用范围,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材料强调真理是客观的,是有条件的,并没有强调丰富和完善真理,也没有强调科学认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昭示着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事物矛盾的关键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矛盾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现代化道路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也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①②正确。
③:材料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不同的事物。而不是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③与题意不符。
④: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没有涉及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14. 在牢牢把握中国经济的“时”与“势”的基础上,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切实做好“六保”工作,其中保居民就业位于“六保”之首,要全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这体现了( )
①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
②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事物性质
③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居民就业位于“六保”之首,要全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这说明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①正确。
②:材料强调抓主要矛盾,未强调矛盾主要方面。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未涉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不符合题意。
④:牢牢把握中国经济的“时”与“势”,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5. 下列各项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与“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③“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体现了静止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①不符合题意。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指人生病了会感到害怕,害怕了可能会感觉世界有鬼,感觉世界有鬼是因为生病了,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符合题意。
③: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体现唯物主义观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③符合题意。
④:生死由命,富贵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体现矛盾观点,属于辩证法观点,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长江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部江河流域保护标志性法律的出台,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长江源头,来自青海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的护鱼员多门久说:“以前有人来长江源头放生外来鱼种,对生态危害极大,我们只能口头劝告教育。长江保护法施行后,放生外来鱼种对长江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这是用法治力量护佑长江万里生态长麻的生动体现。
滚滚长江水,浩荡向东流。依法做好水资源文章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强化协同治理确保长江岁岁安澜,正在奏响新时代“长江合奏曲”,这是中华民族治理长江史上的新篇章。
(1)结合材料《长江保护法》的出台,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应如何奏响新时代“长江合奏曲”。
(2)《长江保护法》的制定实施是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请概括说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
【答案】(1)立法机关要尊重生态发展规律,立足长江发展实际,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促进长江可持续发展;执法(行政)机关应严格、规范、科学履行生态建设职能,护佑长江生态长廊;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坚决打击破坏生态行为;广大公民应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生态法治观念,自觉投身依法治理长江的生态实践,为其贡献力量;多元主体共同推进黄河治理,谱写发展新篇章。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考点考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设问要求是如何奏响新时代“长江合奏曲”,需要调用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可联系教材知识科学立法。
关键词②:在长江源头,来自青海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的护鱼员多门久说:“以前有人来长江源头放生外来鱼种,对生态危害极大,我们只能口头劝告教育。长江保护法施行后,放生外来鱼种对长江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这是用法治力量护佑长江万里生态长麻的生动体现→可联系教材知识严格执法;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广大公民应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概括说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需要调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这部江河流域保护标志性法律的出台,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可联系教材知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②: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可联系教材知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③:依法做好水资源文章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强化协同治理确保长江岁岁安澜,正在奏响新时代“长江合奏曲”,这是中华民族治理长江史上的新篇章→可联系教材知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主义认为,在认识论中存在两条认识的路线。一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主张物质引起感觉、思想,从客观到主观;一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张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这两种认识路线的不同。
【答案】第一条路线主张“物质引起感觉、思想、从客观到主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在的主观映像。
第二条路线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感觉思想派生物质”,坚持的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没能揭示出意识的本质。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认识路线,需要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来回答。
【详解】材料中,第一条路线主张物质引起感觉、思想,是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表现,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材料中,第二条路线主张感觉思想派生物质,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表现,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蓝图鼓舞人心,谋新篇踔厉前行。
1964年底,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我党确定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70年代末,在“四个现代化”基础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2022年10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概括: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运用《哲学与文化》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
【答案】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艰辛和逐步完善的过程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并将这个认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深化发展。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④所以,我们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
考点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角度。本题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设问指向要求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通过分析,具体可运用认识活动的特点、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的知识来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1964年底,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我党确定四个现代化;20世纪70年代末,在“四个现代化”基础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2022年10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概括→可联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国的昨天,总结了中国的今天,宣示了中国的明天,亿万中华儿女无不为此激情澎湃、热血满腔。
材料一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昨天,70年沧桑巨变,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明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这当中凝聚着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每一个人的辛勤汗水,蕴含着每一个人的巨大牺牲。只有全国各族人民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觉服从大局,不放过任何细节,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始终发扬奋斗精神,才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人民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答案】(1)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正是由于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在此基础上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2)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团结协作,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辛勤汗水和巨大牺牲都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的实现。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考点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国人民”, 需要调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 “中国人民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回答原因意义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有效信息②: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正是由于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得分点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在此基础上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我国”, 需要调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我国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回答措施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充分解读材料信息,在给定范围内,对单一原理进行合理分层,逐层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有效信息②:这当中凝聚着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每一个人的辛勤汗水,蕴含着每一个人的巨大牺牲→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整体统率着部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团结协作,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得分点②: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辛勤汗水和巨大牺牲都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的实现。
【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机器及ChatHPT火爆全网。它能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进行自然语言对话,跟人类聊天时遇到敏感问题会“打太极”,还能替打工人生成颇具幽默感的辞职信。可以说,ChataPT打开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商业化落地且成为消费端爆棚的大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也面临一些伦理挑战:ChatEPT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生成错误信息的能力远超人类;它还会被人类不当使用,比如学生拿它写作业,黑客拿它写代码用于网络攻击,诈骗犯拿它开设“杀猪盘”等。AI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数据、算法、算力,中国在这三方面都有良好基础。中国版ChatePT并不遥远,已有百度等多家公司宣布将进入此赛道。面对ChetGPT 这个新晋AI网红,我们应清醒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以优补劣,推进我国AI技术的发展。
(1)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ChatGPT的发展
(2)运用《哲学与文化》其他知识,就如何发展中国版的ChatGPT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1)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ChatGPT是人类AI技术发展的新产品,代表科技发展新方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主流;同时,它也面临一些伦理挑战等支流。因此,我们要支持科技发展的新方向新成就,扶持新事物的成长,同时也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不良因素的积累。
(2)建议: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提升算法、算力水平;或完善相关伦理法规;或开发自动判别并警示AI 生成有害信息的技术等。
理由:矛盾具有特殊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客观多样的联系。如果举法律法规的例子,原理可用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等。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ChatGPT的发展
考点考查: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ChatGPT的发展 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ChataPT打开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商业化落地且成为消费端爆棚的大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要看到它也面临一些伦理挑战→可联系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有效信息②:它能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进行自然语言对话,跟人类聊天时遇到敏感问题会“打太极”,还能替打工人生成颇具幽默感的辞职信。但是也面临一些伦理挑战:ChatEPT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生成错误信息的能力远超人类;它还会被人类不当使用,比如学生拿它写作业,黑客拿它写代码用于网络攻击,诈骗犯拿它开设“杀猪盘”等→可联系看待事物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支持科技发展的新方向新成就,扶持新事物的成长,同时也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不良因素的积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开放试题,要求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就如何发展中国版的ChatGPT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属于建议类、理由类主观题。参考角度:完善伦理法规—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加强数据建设提升算法算力水平—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