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2023年11月,陈某(4岁)在其监护人何某某的陪同下到某儿童乐园游玩。陈某在该儿童乐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行进入游玩区域。何某某在几分钟后入园,发现陈某的鼻子及嘴巴受伤出血,当即将陈某送往医院治疗。监控显示,陈某受伤系姜某(9岁)手持该儿童乐园内的泡沫小拼图击打所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陈某受伤系姜某击打所致,该儿童乐园不必承担赔偿责任②姜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赔偿陈某损失③该儿童乐园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当依法承担责任④陈某受伤与姜某击打、儿童乐园管理不善之间有因果联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③:根据案情,该儿童乐园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对陈某受伤应当承担一定责任,①不选,③可选。②:姜某(9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②错误。④:陈某受伤的结果系姜某击打、儿童乐园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共同导致,属于“多因一果”,④可选。故本题选D。2. 各品牌店铺全力促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A商家在广告栏上印出“集满10杯即可兑换文创套装一份”。小李带着集满10杯的小卡片到A商家兑换文创套装,A商家称“暂无存货”,让小李一周后再来兑换。一周后,A商家又以“礼品兑换完毕”为由拒绝履行承诺。在这一案例中( )①商家广告属“要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②商家广告属“要约邀请”,故不具有法律效力②作为守约方的小李,可要求商家支付相应违约金④根据合同全面履行原则,商家应履行其约定的承诺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②: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各品牌店铺全力促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A商家在广告栏上印出“集满10杯即可兑换文创套装一份”,这说明商家广告属于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故①正确,故②不选。③:商家行为构成违约,作为守约方的小李可以要求商家继续履行合同或者承担违约责任,但是他们没有约定违约金,所以要求商家支付违约金并无依据,故③不选。④:商家没有履行“集满10杯即可兑换文创套装一份”的承诺,依据合同全面履行原则,商家应履行其约定的承诺,故④正确。故本题选B。3. 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某小区内,一名女童遭唐某饲养的大型犬只袭击,受伤严重。监控视频显示女童及其母亲在小区正常行走,期间并未逗惹该犬只,且该大型犬未拴绳,唐某也不在场。民法典有关“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的条文如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根据上述条文,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该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唐某不在案发现场,女童被狗咬伤,应该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③女童被咬不是因其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唐某应承担责任④唐某认为自己的狗从不咬人,女童被咬伤,与自己无关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该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①正确。②: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唐某因为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不适用于过错推定侵权,②错误。③:监控视频显示女童及其母亲在小区正常行走,期间并未逗惹该犬只,且该大型犬未拴绳,唐某也不在场说明女童被咬不是因其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因此,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承担责任,③正确。④:唐某认为自己的狗从不咬人,女童被咬伤,与自己无关,这是错误的。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导致女童被其狗咬伤,唐某应该承担法律责任,④错误。故本题选A。4. 胡女士在楼下停放自行车时被高空抛下的烟灰缸砸伤头部颅骨。警方虽未能找到肇事方,但实地勘察后,根据烟灰缸抛下的轨迹确定系该居民楼206-706住户所为。据此,胡女士诉至法院,要求六户赔偿自己所受的经济损失8000元以及精神损害赔偿1万元。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胡女士请求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为3年②306住户当日出差在外,有单位出具证明,故无需承担侵权责任③本起伤害属于无过错侵权责任,住户有无过错均应赔偿胡女士损失④经查实,烟灰缸系某一住户家宠物推出窗外,住户无主观过错不承担侵权责任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①正确。②:该起伤害属于过错推定,如行为人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可不承担侵权责任,306住户当日出差在外,有单位出具证明,故无需承担侵权责任,②正确。③:该起伤害属于过错推定而非无过错侵权责任,③排除。④: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属于无过错侵权责任,无论动物饲养人有无过错,均应承担侵权责任,④错误。故本题选C。5. 某天早上,10岁的小明出来遛狗,途经小区门口时,牵引绳断了,狗在奔跑中将散步的老刘绊倒,导致老刘身体多处骨折,入院治疗三个月,因此双方产生纠纷。此案中( )①老刘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受到侵犯②小明的父母应承担赔偿责任③小明无需承担责任,小明的父母应承担补偿责任④老刘有权请求小明的父母支付医疗费护理费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本案中小明的狗将将散步的老刘绊倒,导致老刘身体多处骨折,侵犯老刘的身体权,而未侵犯老刘生命权,①错误。②④:该案中10岁的小明为狗的主人,在遛狗中,牵引绳断,狗在奔跑中将散步的老刘绊倒,导致老刘身体多处骨折,侵犯了老刘的身体权,而小明是未成年人,其父母是其监护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支付张某的医疗费护理费,②④符合题意。③:本案中的小明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其父母根据无过错侵权承担赔偿责任,而不是补偿责任,③错误。故本题选C。6. 丁某与刘某结婚多年,育有一子小丁,今年12岁。丁某与刘某在结婚时书面约定,丁某婚后行使知识产权的所有收益归丁某个人所有。其余财产归属双方未作约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丁某许可画廊展览其画作而取得的报酬,归丁某个人所有②刘某婚后用婚前购得的机动车经营网约车取得的收益,归刘某个人所有③保护小丁是丁某与刘某的义务而非权利④小丁12岁生日时接受表姐赠与他的钢琴,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丁某与刘某在结婚时书面约定,丁某婚后行使知识产权的所有收益归丁某个人所有,所以根据约定,丁某许可画廊展览其画作而取得的报酬,归丁某个人所有,题肢①说法正确;小丁虽然12岁,但是在生日时接受表姐赠与他的钢琴,属于纯获利益的合同,故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题肢④说法正确。根据丁某与刘某在结婚时书面约定,丁某婚后行使知识产权的所有收益归丁某个人所有,其余财产归属双方未作约定,刘某婚后用婚前购得的机动车经营网约车取得的收益不属于行使知识产权的收益,故为二人共同共有,题肢②说法错误;保护小丁既是丁某与刘某的义务又是权利,题肢③说法错误。本题选择D选项。7. 2019年1月,张某在H市购买一处房产。2021年5月,张某与王某结婚,双方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不动产归共同所有,取得的其他财产归各自所有。2021年9月,王某在N市购买一处房产。2022年3月,张某发表小说作品获稿酬5万元,王某获得其父母赠与小车一辆。关于财产的归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市和N市房产归张某、王某共同所有B. H市房产归张某所有,N市房产归王某所有C. 稿酬5万元和小车归张某、王某共同所有D. 稿酬5万元归张某所有,小车归王某所有【答案】D【解析】【详解】A:H市的房产是婚前张某所购财产,应归张某所有;N市房产是婚后财产,应归张某、王某共同所有,A错误。B:N市房产是婚后财产,应归张某、王某所有,B错误。C:按双方约定财产的规定,稿酬5万元归张某所有,C错误。D:稿酬5万元归张某所有,王某获得的父母赠与的小车归王某所有,D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8. 张三、李四夫妇在婚姻存续期内开办了一家水泥制品厂,登记在张三名下。后张三因涉嫌犯罪被限制人身自由,厂子由于李四不善于经营出现亏损。李四代表水泥制品厂与王五签订承包合同,约定由王五经营三年。合同上张三的签名系李四代签,事后未得到张三的追认。王五经营后厂子红红火火,张三认为合同没有得到他的追认,属于无效合同。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该厂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李四有与张三相同的处分权②李四只能处理厂子一半的产权,无权代替张三签字处理财产③王五与李四签订的合同因缺乏张三的追认而无效④合同有效,王五承包厂子没有损害厂子和张三的合法权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水泥制品厂开办于张三、李四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该企业即便登记在张三名下,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李四享有与张三一样的处分权。李四在张三被限制人身自由无法经营管理水泥制品厂,并且水泥制品厂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形下,为了避免损失扩大,与王五签订合同将水泥制品厂承包给其经营三年,并未损害水泥制品厂及张三的利益,该合同有效,①④入选。②③: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一方擅自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另一方可以申请撤销财产处理行为,但受让人善意取得的除外。而且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拥有相同的处分权。在本案中张三因涉嫌犯罪被限制人身自由,李四经营不善,厂子处于亏损状态,为了避免损失扩大,与王五签订合同将水泥制品厂承包给其经营三年,王五属于善意取得,并没有侵害张三的合法权利,因而该合同有效,不需要得到张三的追认,②③不选。故本题选B。9. 楼某和赵某于2016年5月登记结婚。2017,二人贷款50万元购买房屋一套,房屋产权登记在楼某名下。2019年,赵某与楼某感情破裂,楼某起诉离婚。在离婚诉讼期间,赵某与甲公司签署了一份专利转让合同,可获得10万元专利转让费。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贷款所购房屋是楼某个人财产,贷款是其个人债务②贷款所购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贷款是夫妻共同债务③获得的10万元专利转让费是夫妻共同财产④双方选用的离婚方式是协议离婚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二人贷款50万元购买房屋一套,贷款所购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贷款是夫妻共同债务,①错误,②正确。③:获得的10万元专利转让费是二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③正确。④:双方选用的离婚方式是裁判离婚,④错误。故本题选C。10. 2018年,23周岁的小海与同龄女孩小蒙在婚礼后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一直未办理结婚登记。2020年儿子出生,不久小海不幸因交通事故身亡,肇事方支付了死亡赔偿金80万。小海与小蒙共同生活期间两人共有储蓄存款10万。小海父母独自占有了80万赔偿金,小蒙因未能分到赔偿金,丢下小孩,携带10万存款至今不知去向。这一案件中( )A. 赔偿金应由小海父母与小蒙母子共同继承B. 小蒙未能分到赔偿金,可以拒绝抚养小孩C. 小海与小蒙共同的10万存款属夫妻共同财产D. 小蒙有权分割10万存款,但无权分割赔偿金【答案】D【解析】【详解】A:死亡赔偿金不能直接继承,A错误。B: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小蒙不能拒绝抚养小孩,B错误。C:小海与小蒙并非法律规定夫妻关系,小海与小蒙共同的10万存款不属夫妻共同财产,C错误。D:小蒙有权分割共有储蓄存款,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均属于夫妻一方的,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小蒙无权分割,另外,二人未办理婚姻登记,不是夫妻关系,D正确。故本题选D。11. 王杰与李芳是夫妻,王杰身患重症,手术后需进一步治疗观察,相关费用很多是自费。王杰是个“妻管严”,双方的收入都掌握在李芳手中,李芳不同意支付。王杰遂起诉到法院,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用于支付相关费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院会支持王杰的诉讼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支付相关医疗费用②李芳若拒不履行法定的夫妻扶养义务,情节严重时可能构成遗弃罪③若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支付医疗费用,李芳还应当以其个人财产来履行夫妻扶养义务④夫妻间有法定的扶养义务,王杰患病所需支付的医疗费只能由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支付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王杰与李芳是夫妻,并没有离婚,法院不会支持王杰的诉讼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支付相关医疗费用。①错误。②:王杰与李芳是夫妻,法律规定,夫妻之间具有扶养义务,李芳若拒不履行法定的夫妻扶养义务,情节严重时可能构成遗弃罪。②正确。③:王杰与李芳是夫妻,并没有离婚,若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支付医疗费用,李芳还应当以其个人财产来履行夫妻扶养义务。③正确。④:夫妻间有法定的扶养义务,王杰患病所需支付的医疗费也可以由期中任何一方的私人财产进行支付。④错误。故本题选B。12. 李某生有一子李甲(已成年),养育一非婚生子李乙(未成年),请一保姆照顾全家生活。李某早年立有一遗嘱:死后全部财产归李甲。李甲参加工作后,从未回家探望李某,2022年李某身患重病,住院期间口头指定让李乙照料监护,并重新立下遗嘱:死后一半财产归李乙,一半财产归保姆。据此( )①李乙为李某的意定监护人②保姆可以继承其应得的财产③李某的遗嘱应以第二份为准④李甲的法定继承权仍然存在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此案中李乙与李某是直系亲属关系,属于法定监护人,且指定意定监护人必须以书面形式,且意定人必须为成年人,而题干中李某是口头制定让未成年的李乙照料监护,这不属于成年易定监护制度,①不选。②:遗嘱继承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而保姆不属于法定继承人,所以保姆获得财产属于遗赠,不是遗嘱继承,②不选。③: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③正确。④:李甲是不孝,但不具备丧失继承权的事由,所以法定继承权仍然存在,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13. 张某在结婚前花费70万元购置了一套婚房。婚后第二年张某儿子出生,张某的父母考虑到孙子将来的入学问题,便出资购买了一套学区房,过户在张某名下。六年后,张某儿子上学,全家搬至学区房居住,便将原婚房出售,此时该房市场价格涨至200万元。在这个案例中( )①学区房属于张某夫妇的共同财产②出售前的婚房属于张某的个人财产③婚房增值的130万元属于张某夫妇的共同财产④出售婚房所得的200万元属于张某的个人财产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婚房是张某婚前购买的,属于张某的个人财产,出售婚房所得的200万元应属于张某的个人财产,②④正确。①:学区房是张某父母出资购买的,过户至张某名下,属于张某个人财产,而不是张某夫妇的共同财产,除非有公证或遗嘱等可证明是夫妻共同财产,①错误。③:婚房增值的130万元属于张某个人财产,而非张某夫妇的共同财产,③错误。故本题选D。14. 赵某与钱某原系夫妻。2021年,钱某通过微信向孙某借款10万元并约定利息。2023年1月,与钱某离婚后的赵某向孙某出具借条,载明欠孙某12万元,并单独签字。因二人均未向孙某还本付息,孙某诉至法院,要求两人共同偿还本息12万元。本案中( )①若缺失钱某的借款凭证,赵某有可能需一个人偿债②借条上仅有赵某的签字,债务属于赵某的个人债务③尽管赵某与钱某已离婚,但12万元属于共同债务④由于是钱某向孙某借款,理应由钱某偿还12万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2021年,钱某通过微信向孙某借款10万元并约定利息。2023年1月,赵某与钱某离婚后的向孙某出具借条并单独签字,若缺失钱某的借款凭证,赵某有可能需一个人偿债,①正确。②:尽管借条上仅有赵某的签字,但钱某通过微信向孙某借款是在婚姻存续期间,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不是赵某的个人债务,②错误。③④:钱某通过微信向孙某借款在婚姻存续期间,尽管赵某与钱某已离婚,但12万元属于共同债务,不能由钱某自己偿还,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A。15. 李某8岁时父母离婚,李某随母亲王某一起生活,随后其母王某与曾某结婚。后王某因车祸去世,李某一直将曾某视为生父并悉心赡养。时隔10年,曾某因病亡故,李某遂要求与继父儿子曾甲共同继承遗产,其间曾甲将父亲生前一幅价值20万元的名画以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曾甲表弟。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曾甲可以拒绝李某与其共同继承其父遗产的要求②曾甲与其表弟的转让合同因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而无效③李某为曾某的继子,故无继承权④李某可起诉至法院要求曾甲表弟返还名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③:我国民法典规定,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民法典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李某8岁开始与继父曾某共同生活,并尽赡养义务,有权继承曾某遗产,①③错误。②:曾甲将曾某生前一幅价值20万元的名画以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曾甲表弟,该转让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损害李某利益的情形,属于无效合同,②正确。④:李某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曾甲表弟返还名画,④正确。故本题选C。16. 郭某曾立下书面遗嘱,其全部遗产3间房屋和2万元存款由长子郭甲继承。但弥留之际,郭某改变主意宣布自己全部遗产由次子郭乙继承。当时在场人员有护士小王、郭甲、郭乙及郭某的女儿郭丙。郭丙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无业在家。郭某对郭丙很讨厌,故未考虑过给她遗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郭某书面遗嘱部分有效B. 郭某最后的口头遗嘱无效,因为剥夺了郭丙的继承权C. 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郭丙不能继承郭某的财产D. 两份遗嘱以最后为准,书面遗嘱无效,郭甲不能继承财产【答案】A【解析】【详解】ABD: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本案中口头遗嘱无效,因为立口头遗嘱时无利害关系见证人只有护士1人同时,书面遗嘱没有给患有精神疾病无法独立生活的郭丙留有必要的遗产份额,因此,该书面遗嘱部分有效,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C: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但是在继承中,需要给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因而郭丙可以继承郭某的遗产,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 寒假期间,12岁的刘某将积攒的5000多元压岁钱取了出来,瞒着父母到商场买了一台明显高于市场一般价格的电脑。父母知道后很生气,带着他到商场要求退货。遭到商场的拒绝,刘某父亲将商场告上了法院。(1)运用《解析民法基本原则》知识分析售货员做法违反了民法的什么原则?(2)如果你是法院的审判人员,你准备怎么裁决这一纠纷?【答案】(1)售货员的做法违反了民法的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按照我国法律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从事的重大行为由监护人负责行使。(2)判定这是一种无效民事行为,商店应退货并返还货款;商店同时违背了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应该降低其信用评级。【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考点考查:民法基本原则、民事行为的效力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指向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要求调用民法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分析售货员的做法违反了民法的什么原则。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12岁的刘某将积攒的5000多元压岁钱取了出来,瞒着父母到商场买了一台明显高于市场一般价格的电脑→可联系民法基本原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事实依据+当事人年龄12岁,消费5000多元,瞒着父母,电脑价格高于市场一般价格。得分点②:法律依据+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但是,他们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还可以订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如乘坐交通工具等。这会构成有效合同。得分点③:结论+违反了民法的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法院的审判人员,要求调用民事行为的效力、民法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分析怎么裁决题中纠纷。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刘某的行为→可联系民事行为的效力。有效信息②:商店的行为→可联系民法基本原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但是,他们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还可以订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如乘坐交通工具等。这会构成有效合同+刘某的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得分点②:民法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商店同时违背了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得分点③:结论+刘某的行为是一种无效民事行为,商店应退货并返还货款;商店同时违背了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应该降低其信用评级。【点睛】第(1)问,此题考查民事法律关系、民法基本原则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此题知识限定明确,设问角度是分析说明;首先要回顾教材具体内容;其次要认真审读材料,分层找关键词,把握材料有效信息;第三,调动运用教材知识,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指出售货员的做法违反了民法的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接着指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从事的重大行为由监护人负责行使。第(2)问,此题考查民法基本原则、侵权责任,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此题知识限定明确,设问角度是怎么做;首先要回顾教材具体内容;其次要认真审读材料,分层找关键词,把握材料有效信息;第三,调动运用教材知识,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判定这是一种无效民事行为,结合材料指出具体裁决方案:商店应退货并返还货款;商店同时违背了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应该降低其信用评级。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校园欺凌成为校园安全的一大隐患。材料一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初中生黎某,与同学方某因小事产生矛盾,便在网上散布虚假消息,抹黑方某和她的家人,并且公布方某的私人信息,实施“人肉”和网络暴力。材料二 小学生张某今年10岁,是一名农村留守少年,父母几年前到外地打工,只有春节才回家,平时张某由奶奶照管。由于奶奶疏于管教,张某在校园因小事将同学万某打伤,万某花去医药费1768元。于是,万某的父母向张某的父母索要医药费,但张某的父母却以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自己不知情为由拒不支付医药费。无奈之下,万某的父母将张某的父母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医药费。(1)结合材料一,运用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知识分析黎某的行为。(2)假如你是一名法官,对材料二中的医疗费用问题作如何判决,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黎某在网上散布虚假消息抹黑方某和她的家人,影响了方某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社会评价,损害方某名誉。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黎某在网上公布方某的私人信息并煽动“人肉”和网络暴力,是典型的侵害他人个人信息行为。③黎某应该停止侵害方某人身权利行为,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2)未成年人张某侵犯了万某的身体权和健康权。应依法判决由张某的父母支付万某的全部医药费。理由:①《民法典》第1179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②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管职责,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代其承担民事责任,张某的父母作为张某的监护人必须承担万某1768元的赔偿责任。【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校园欺凌案例考点考查: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解析三大诉讼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分析黎某的行为,可结合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黎某在网上散布虚假消息抹黑方某和她的家人→可联系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关键词②:黎某在网上公布方某的私人信息并煽动“人肉”和网络暴力→可联系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关键词③:黎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个人信息,损害了方某的名誉权→可联系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本案中,黎某应该停止侵害方某人身权利行为,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材料二中的医疗费用问题作判决,可结合解析三大诉讼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张某在校园因小事将同学万某打伤→可联系身体权和健康权。本案中,未成年人张某侵犯了万某的身体权和健康权。应依法判决由张某的父母支付万某的全部医药费。关键词②:万某的父母向张某的父母索要医药费→可联系侵害人身权利的责任承担方式。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关键词③:张某的父母却以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自己不知情为由拒不支付医药费→可联系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管职责,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代其承担民事责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老李和老伴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曾因与老李发生争吵闹上法庭,此后多年没有联系,小儿子患有残疾至今未婚,每月的残疾人补助金不足以保障其正常生活医疗支出。老李老两口由二儿子家照顾,多年前二儿子病故,老两口一直与二儿媳共同生活,直至老李去世,老李去世前立下书面遗嘱,将所有财产留给二儿媳。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本案中的继承关系。【答案】(1)从法定继承角度:①法律根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之间的亲疏确定法定继承顺序,其中,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本案中,大儿子和小儿子是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大儿子曾因与老李发生争吵闹上法庭,此后多年没有联系,大儿子没有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小儿子患有残疾至今未婚,每月的残疾人补助金不足以保障其正常生活医疗支出,法律规定,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所以,小儿子可以得到适当照顾。②法律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老李老两口由二儿子家照顾,多年前二儿子病故,老两口一直与二儿媳共同生活,直至老李去世,所以,二儿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以依法继承老李的遗产。(2)从遗嘱继承角度: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遗嘱确定遗产的分配,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本案中,老李去世前立下书面遗嘱,将所有财产留给二儿媳,如果老李的遗嘱有效,则应该按遗嘱继承,二儿媳可以继承老李的所有财产。【解析】【分析】背景素材:遗产继承问题考点考查:薪火相传有继承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分析本案中的继承关系,需调用薪火相传有继承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老李和老伴育有三个儿子→可调用的法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案中,大儿子和小儿子是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关键词②:大儿子曾因与老李发生争吵闹上法庭,此后多年没有联系,小儿子患有残疾至今未婚,每月的残疾人补助金不足以保障其正常生活医疗支出→可调用的法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本案中大儿子曾因与老李发生争吵闹上法庭,此后多年没有联系,大儿子没有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小儿子患有残疾至今未婚,每月的残疾人补助金不足以保障其正常生活医疗支出,小儿子可以得到适当照顾。关键词③:老李老两口由二儿子家照顾,多年前二儿子病故,老两口一直与二儿媳共同生活,直至老李去世→可调用的法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本案中李老两口由二儿子家照顾,多年前二儿子病故,老两口一直与二儿媳共同生活,直至老李去世,所以,二儿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以依法继承老李的遗产。关键词④:老李去世前立下书面遗嘱,将所有财产留给二儿媳→可调用的法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嘱继承,最后是法定继承。本案中,老李去世前立下书面遗嘱,将所有财产留给二儿媳,如果老李的遗嘱有效,则应该按遗嘱继承,二儿媳可以继承老李的所有财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刘先生与肖女士原系夫妻关系,二人1981年登记结婚,后通过拆迁获得房屋一套并登记在肖女士名下。2017年9月,双方诉讼离婚,法院判决房屋归刘先生所有。离婚后,肖女士一直借故拖延办理过户手续。2019年6月,刘先生得知肖女士已以32万元(该房产市场评估值为55万元)的价格将该房屋售予孙某,并办理过户手续。后刘先生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至其名下。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判断法院是否支持刘先生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答案】支持。涉案房屋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诉讼离婚后,依据法院的判决书刘先生可以不经变更登记取得房屋所有权。肖女士未经刘先生同意擅自将涉案房屋出售,属于无权处分。孙某支付肖女士的房款远低于市场评估值,非善意取得,故房屋所有权仍归属刘先生。【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离婚房产纠纷案件考点考查:保障各类物权、违约责任、夫妻地位平等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要求判断法院是否支持刘先生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可调用保障各类物权、违约责任、夫妻地位平等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刘先生与肖女士诉讼离婚,法院判决房屋归刘先生所有。→双方诉讼离婚后,依据法院的判决书刘先生可以不经变更登记取得房屋所有权。关键词②:离婚后,肖女士一直借故拖延办理过户手续,且偷偷将房子卖掉。→肖女士未经刘先生同意擅自将涉案房屋出售,属于无权处分。关键词③:肖女士已以32万元(该房产市场评估值为55万元)的价格将该房屋售予孙某,并办理过户手续。→孙某支付肖女士的房款远低于市场评估值,非善意取得,故房屋所有权仍归属刘先生。 因此,法院支持刘先生的诉讼请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高二年级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2023年11月,陈某(4岁)在其监护人何某某的陪同下到某儿童乐园游玩。陈某在该儿童乐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行进入游玩区域。何某某在几分钟后入园,发现陈某的鼻子及嘴巴受伤出血,当即将陈某送往医院治疗。监控显示,陈某受伤系姜某(9岁)手持该儿童乐园内的泡沫小拼图击打所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陈某受伤系姜某击打所致,该儿童乐园不必承担赔偿责任②姜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赔偿陈某损失③该儿童乐园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当依法承担责任④陈某受伤与姜某击打、儿童乐园管理不善之间有因果联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各品牌店铺全力促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A商家在广告栏上印出“集满10杯即可兑换文创套装一份”。小李带着集满10杯的小卡片到A商家兑换文创套装,A商家称“暂无存货”,让小李一周后再来兑换。一周后,A商家又以“礼品兑换完毕”为由拒绝履行承诺。在这一案例中( )①商家广告属“要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②商家广告属“要约邀请”,故不具有法律效力②作为守约方的小李,可要求商家支付相应违约金④根据合同全面履行原则,商家应履行其约定承诺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 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某小区内,一名女童遭唐某饲养的大型犬只袭击,受伤严重。监控视频显示女童及其母亲在小区正常行走,期间并未逗惹该犬只,且该大型犬未拴绳,唐某也不在场。民法典有关“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的条文如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根据上述条文,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该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唐某不在案发现场,女童被狗咬伤,应该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③女童被咬不是因其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唐某应承担责任④唐某认为自己的狗从不咬人,女童被咬伤,与自己无关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 胡女士在楼下停放自行车时被高空抛下的烟灰缸砸伤头部颅骨。警方虽未能找到肇事方,但实地勘察后,根据烟灰缸抛下的轨迹确定系该居民楼206-706住户所为。据此,胡女士诉至法院,要求六户赔偿自己所受的经济损失8000元以及精神损害赔偿1万元。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胡女士请求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为3年②306住户当日出差在外,有单位出具证明,故无需承担侵权责任③本起伤害属于无过错侵权责任,住户有无过错均应赔偿胡女士损失④经查实,烟灰缸系某一住户家宠物推出窗外,住户无主观过错不承担侵权责任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5. 某天早上,10岁的小明出来遛狗,途经小区门口时,牵引绳断了,狗在奔跑中将散步的老刘绊倒,导致老刘身体多处骨折,入院治疗三个月,因此双方产生纠纷。此案中( )①老刘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受到侵犯②小明的父母应承担赔偿责任③小明无需承担责任,小明的父母应承担补偿责任④老刘有权请求小明的父母支付医疗费护理费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 丁某与刘某结婚多年,育有一子小丁,今年12岁。丁某与刘某在结婚时书面约定,丁某婚后行使知识产权的所有收益归丁某个人所有。其余财产归属双方未作约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丁某许可画廊展览其画作而取得的报酬,归丁某个人所有②刘某婚后用婚前购得的机动车经营网约车取得的收益,归刘某个人所有③保护小丁是丁某与刘某的义务而非权利④小丁12岁生日时接受表姐赠与他的钢琴,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7. 2019年1月,张某在H市购买一处房产。2021年5月,张某与王某结婚,双方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不动产归共同所有,取得的其他财产归各自所有。2021年9月,王某在N市购买一处房产。2022年3月,张某发表小说作品获稿酬5万元,王某获得其父母赠与小车一辆。关于财产的归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市和N市房产归张某、王某共同所有B. H市房产归张某所有,N市房产归王某所有C. 稿酬5万元和小车归张某、王某共同所有D. 稿酬5万元归张某所有,小车归王某所有8. 张三、李四夫妇在婚姻存续期内开办了一家水泥制品厂,登记在张三名下。后张三因涉嫌犯罪被限制人身自由,厂子由于李四不善于经营出现亏损。李四代表水泥制品厂与王五签订承包合同,约定由王五经营三年。合同上张三的签名系李四代签,事后未得到张三的追认。王五经营后厂子红红火火,张三认为合同没有得到他的追认,属于无效合同。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该厂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李四有与张三相同的处分权②李四只能处理厂子一半的产权,无权代替张三签字处理财产③王五与李四签订的合同因缺乏张三的追认而无效④合同有效,王五承包厂子没有损害厂子和张三的合法权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楼某和赵某于2016年5月登记结婚。2017,二人贷款50万元购买房屋一套,房屋产权登记在楼某名下。2019年,赵某与楼某感情破裂,楼某起诉离婚。在离婚诉讼期间,赵某与甲公司签署了一份专利转让合同,可获得10万元专利转让费。对此,下列说法正确是( )①贷款所购房屋是楼某个人财产,贷款是其个人债务②贷款所购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贷款是夫妻共同债务③获得的10万元专利转让费是夫妻共同财产④双方选用的离婚方式是协议离婚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2018年,23周岁的小海与同龄女孩小蒙在婚礼后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一直未办理结婚登记。2020年儿子出生,不久小海不幸因交通事故身亡,肇事方支付了死亡赔偿金80万。小海与小蒙共同生活期间两人共有储蓄存款10万。小海父母独自占有了80万赔偿金,小蒙因未能分到赔偿金,丢下小孩,携带10万存款至今不知去向。这一案件中( )A. 赔偿金应由小海父母与小蒙母子共同继承B. 小蒙未能分到赔偿金,可以拒绝抚养小孩C. 小海与小蒙共同的10万存款属夫妻共同财产D. 小蒙有权分割10万存款,但无权分割赔偿金11. 王杰与李芳是夫妻,王杰身患重症,手术后需进一步治疗观察,相关费用很多是自费。王杰是个“妻管严”,双方收入都掌握在李芳手中,李芳不同意支付。王杰遂起诉到法院,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用于支付相关费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院会支持王杰的诉讼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支付相关医疗费用②李芳若拒不履行法定的夫妻扶养义务,情节严重时可能构成遗弃罪③若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支付医疗费用,李芳还应当以其个人财产来履行夫妻扶养义务④夫妻间有法定的扶养义务,王杰患病所需支付的医疗费只能由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支付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2. 李某生有一子李甲(已成年),养育一非婚生子李乙(未成年),请一保姆照顾全家生活。李某早年立有一遗嘱:死后全部财产归李甲。李甲参加工作后,从未回家探望李某,2022年李某身患重病,住院期间口头指定让李乙照料监护,并重新立下遗嘱:死后一半财产归李乙,一半财产归保姆。据此( )①李乙为李某的意定监护人②保姆可以继承其应得的财产③李某的遗嘱应以第二份为准④李甲的法定继承权仍然存在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3. 张某在结婚前花费70万元购置了一套婚房。婚后第二年张某儿子出生,张某父母考虑到孙子将来的入学问题,便出资购买了一套学区房,过户在张某名下。六年后,张某儿子上学,全家搬至学区房居住,便将原婚房出售,此时该房市场价格涨至200万元。在这个案例中( )①学区房属于张某夫妇的共同财产②出售前的婚房属于张某的个人财产③婚房增值的130万元属于张某夫妇的共同财产④出售婚房所得的200万元属于张某的个人财产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赵某与钱某原系夫妻。2021年,钱某通过微信向孙某借款10万元并约定利息。2023年1月,与钱某离婚后的赵某向孙某出具借条,载明欠孙某12万元,并单独签字。因二人均未向孙某还本付息,孙某诉至法院,要求两人共同偿还本息12万元。本案中( )①若缺失钱某的借款凭证,赵某有可能需一个人偿债②借条上仅有赵某的签字,债务属于赵某的个人债务③尽管赵某与钱某已离婚,但12万元属于共同债务④由于是钱某向孙某借款,理应由钱某偿还12万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 李某8岁时父母离婚,李某随母亲王某一起生活,随后其母王某与曾某结婚。后王某因车祸去世,李某一直将曾某视为生父并悉心赡养。时隔10年,曾某因病亡故,李某遂要求与继父儿子曾甲共同继承遗产,其间曾甲将父亲生前一幅价值20万元的名画以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曾甲表弟。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曾甲可以拒绝李某与其共同继承其父遗产的要求②曾甲与其表弟的转让合同因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而无效③李某为曾某的继子,故无继承权④李某可起诉至法院要求曾甲表弟返还名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6. 郭某曾立下书面遗嘱,其全部遗产3间房屋和2万元存款由长子郭甲继承。但弥留之际,郭某改变主意宣布自己的全部遗产由次子郭乙继承。当时在场人员有护士小王、郭甲、郭乙及郭某的女儿郭丙。郭丙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无业在家。郭某对郭丙很讨厌,故未考虑过给她遗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郭某书面遗嘱部分有效B. 郭某最后的口头遗嘱无效,因为剥夺了郭丙的继承权C. 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郭丙不能继承郭某的财产D. 两份遗嘱以最后为准,书面遗嘱无效,郭甲不能继承财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 寒假期间,12岁的刘某将积攒的5000多元压岁钱取了出来,瞒着父母到商场买了一台明显高于市场一般价格的电脑。父母知道后很生气,带着他到商场要求退货。遭到商场的拒绝,刘某父亲将商场告上了法院。(1)运用《解析民法基本原则》知识分析售货员的做法违反了民法的什么原则?(2)如果你是法院的审判人员,你准备怎么裁决这一纠纷?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校园欺凌成为校园安全的一大隐患。材料一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初中生黎某,与同学方某因小事产生矛盾,便在网上散布虚假消息,抹黑方某和她的家人,并且公布方某的私人信息,实施“人肉”和网络暴力。材料二 小学生张某今年10岁,是一名农村留守少年,父母几年前到外地打工,只有春节才回家,平时张某由奶奶照管。由于奶奶疏于管教,张某在校园因小事将同学万某打伤,万某花去医药费1768元。于是,万某的父母向张某的父母索要医药费,但张某的父母却以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自己不知情为由拒不支付医药费。无奈之下,万某的父母将张某的父母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医药费。(1)结合材料一,运用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知识分析黎某的行为。(2)假如你是一名法官,对材料二中的医疗费用问题作如何判决,并说明理由。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老李和老伴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曾因与老李发生争吵闹上法庭,此后多年没有联系,小儿子患有残疾至今未婚,每月的残疾人补助金不足以保障其正常生活医疗支出。老李老两口由二儿子家照顾,多年前二儿子病故,老两口一直与二儿媳共同生活,直至老李去世,老李去世前立下书面遗嘱,将所有财产留给二儿媳。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本案中的继承关系。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刘先生与肖女士原系夫妻关系,二人1981年登记结婚,后通过拆迁获得房屋一套并登记在肖女士名下。2017年9月,双方诉讼离婚,法院判决房屋归刘先生所有。离婚后,肖女士一直借故拖延办理过户手续。2019年6月,刘先生得知肖女士已以32万元(该房产市场评估值为55万元)的价格将该房屋售予孙某,并办理过户手续。后刘先生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至其名下。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判断法院是否支持刘先生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docx 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