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 学案 (无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 学案 (无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物态变化》 复习课
一、【复习目标】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3、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4、 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二、【复习重点】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三、【智慧复习】
自主复习:
1、物体的 叫做温度。在物理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温度,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采用的是 温度,读做 。把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人的正常体温是 。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和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3)待温度计的示数 再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4、 是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它的上部把 甩下去,它 离开人体读数。
5、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 热,凝固 热。
6、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 。晶体有: ,非晶体有: 。
7、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 ,同种晶体的 和 相同。非晶体 固定的凝固点。
8、晶体熔化的条件:(1) (2) .
9、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 热。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 热。
10、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液化的方法有  和   。
11、沸腾是液体在一定 下,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腾过程需要 热,温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不同液体的沸点 。水沸腾的条件: , 。
12、在 温度下在液体的 进行的 (剧烈或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 热,所以有 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 。
13、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过程 热;
14、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过程 热。
二、合作交流展示
例题1: 如图1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
(
0
2
4
6
8
10
时间/min
温度/℃
90
94
98
102
(图1)
(图2)
)
(1)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① ;② 。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图2)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3)小明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图像得出如下结论:
a、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你还可以总结出的结论是:b、 ; c、 ;
(4)请你简单描述一下水在沸腾时的现象: ;
物质 凝固点/℃ 熔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例题2根据右图所示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 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
(“酒精” 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3)测沸水的温度用 (“酒精” 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例题3、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冬天,会看到人们的嘴里也能哈出 “白气”。这两个“白气”是什么?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区别?
四、【智慧达标】
(
A
B
C
D
温度
时间
O
温度
时间
O
温度
时间
O
温度
时间
O
)1. 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2、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夏天,自来水管壁“出汗”属于熔化现象 B、大雾消融属于升华现象
C、冰雪消融属于液化现象 D、滴水成冰属于凝固现象
3.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BC段表示的是 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CD段表示的是_______,DE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EF段表的是________,锡必须向外_______,FG表示的是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9-12分钟内锡处于______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
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5.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内壁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6、端午节,小李和小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李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更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
微沸腾即可,也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为什么?
7.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 )( ),这就是云。在一定的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 ),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8、(13泉州中考)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2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2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 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
图22
图2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