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史总结城市兴起的影响:①经济: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②文化:兴办大学,培养人才;③政治: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经济:推动工商业经济发展与庄园农奴制经济的衰败,市民阶层形成(富有的商人们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政治:冲击封建主的力量,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王权强化,促进国家统一与宪政制度的形成。思想:促使大学兴起,理性世俗文化发展;打破教会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总之,对社会制度和近现代文明: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重要作用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二)法国:等级君主制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三级会议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三)英国:议会君主制13世纪初,贵族、骑士和市民迫使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教俗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1265年,召开国会(大贵族、骑士代表、市民代表)。1295年,再次召开。此后,国王不断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议会成为国王与贵族、骑士、市民共商国是的平台。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则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中古欧洲的社会特点:(1)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未真正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性);教权高于王权,王权与教权相互结合巩固着封建统治,又有矛盾和斗争。(2)经济上:封建庄园经济相对封闭独立;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追求自治(3)思想文化上:基督教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控制欧洲文化教育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①1945-1950 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1950—197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 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④1980 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③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世界市场的作用(评价)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②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①确立原因: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丧失原因:a、19 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必横财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5、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四、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1、第一次:19世纪中期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④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位而生2、第二次:1870~1913年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影响: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3、第三次:1923~1929年原因: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 年经济危机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影响: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五、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在工厂手工业时期,因为此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大多数国家仍是封建制国家,因此实行的是重商主义,但这应该不能算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扩大,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机器大生产阶段,这一时期,英国的亚当史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这一主张符合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反对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因此,“自由主义”就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策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同时自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奉行“凯恩斯主义”,即不再完全依赖市场,而是将国家政策渗透于资源配置和生产领域,减小经济危机的冲击,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局面,是凯恩斯主义的一次具体运用。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历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1、新航路开辟,开始打破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走向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在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得到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国家迫切要求开拓海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加快殖民扩展的步伐,在亚非拉广大地区建立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倾销商品,收购原料,扩大了世界贸易范围,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世界几乎瓜分完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完全形成,即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