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一节 天气【课时】一课时【作者】滕州尚贤中学 任祥燕【课型】新授课【课标】●区分“天气”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教学目标】区分描述天气的语言,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说出天气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风向与风级图(重点)掌握识别卫星云图及预报天气预报图的能力。(难点)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教学模式】自学探究、合作竞学【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启发诱导【教具准备】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从而导入新课。 在老师的引导下初布认识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感性上认识到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能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天气与生活10′ ●知识储备(一):学生阅读第一部分并独立思考:1、什么是天气?2、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利用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天气以及多媒体展示图片1、2、引导学生认识到天气是:短时间 多变的 检测:练练吧!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各抒己见: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多媒体展示图片使学生认识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天气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如何提前知道天气状况,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呢?展示图片:如何获取天气预报? 阅读课本56-57页 积极展示自己,说说自己喜欢的天气,从而掌握天气的概念。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描述某时的天气,而感知天气的要素 能区分出描述天气的语言 通过学生展示和 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要关心天气变化,使学生认识天气对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多媒体展示明确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通过语言描述和图片展示认识天气的概念及要素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衔接过渡 天气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在军事上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诸葛亮以观天象而能决胜千里,我们同学想不想学这个本领? 看图识天气17′ ●知识储备(二):什么是卫星云图?怎么看卫星云图? 常用的天气符号有哪些? ●闯关一:个人展示1、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出北京和青藏高原的天气状况,并说明得出结论的原因。(过渡语:如何来表示卫星云图的内容呢,这就需要表示天气的符号,你记住了多少呢?)2、看图抢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及读法 2、闯关二:合作共赢以个人为单位在小组内推选小小播报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推选小小播报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城市的天气情况,学生依据信息进行播报,对优秀小组的代表鼓掌表扬,在播报的过程中教师逐渐加深难度。教师视情况引导点拨知识点: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风向风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认真阅读课本58-60页,进行知识储备。 积极展示自我,运用所学得出结论 白色表示云层,云层越厚,降水越大绿色表示陆地,晴朗蓝色表示海洋,晴朗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以及读法 3、积极展现自己并踊跃参与小组合作,运用所学为组出力,通过合作使学生会看会读天气预报图。 生依据多媒体的动态展示明确风向风级的知识点 1、利用学生对诸葛亮的崇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设计闯关活动首先是个人闯关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然后是小组合作闯关,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在闯关的过程中知识也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逐渐接受消化。衔接过渡 那么天气预报主持人是如何播报天气预报的呢?(播放山东省的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再一次巩固知识的同时,了解空气质量,导入下一节关注空气质量7′ 多媒体展示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到空气污染对人身体健康的损害,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那么空气质量的优劣如何表示呢?自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60-61页思考多媒体展示关系对照图(挑战自己,快速记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一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读图,从图中得出结论。 1、学生观看图片认识到空气污染的破坏性和严重性,得出要保护大气环境,爱护地球。 2、自学课本60-61页(阅读、理解)。得出结论空气质量的优劣一般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1、污染指数小,空气质量好2、污染指数大,空气质量差 挑战自己,快速记忆 自学展示:抢答,补充、修正同学答案。 1、通过图片和老师介绍认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让我们的听天空更蓝。 2、通过挑战自己快速记忆的活动培养学生开展竞争的意识 培养学生看图读图的能力课堂建构分享收获3′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依据板书学生自述) 板书设计 天气天气与生活 看图识天气 关注空气质量 【当堂达标】5′(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此,本课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感性易懂的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和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悟层层递进使学生由易到难逐渐接受,化解难点。借助擂台赛的形式设计了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预报天气的比赛。以及挑战自己,快速记忆的比赛形成竞争氛围,对课堂教学十分有利,力求达到紧张高效的目标。测试题则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和学生层次,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展现,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http: / / www.21cnjy.com )专题定位 本专题用三讲时分别解决选修3-3、3-4、3-5中高频考查问题,高考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有:选修3-3:①分子大小的估算;②对分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论内容的理解;③物态变化中的能量问题;④气体实验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⑤固、液、气三态的微观解释和理解;⑥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⑦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等内容.选修3-4:①波的图象;②波长、波速和频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其相互关系;③光的折射及全反射;④光的干涉、衍射及双缝干涉实验;⑤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振动图象;⑥电磁波的有关性质.选修3-5: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②原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级跃迁;③原子核的衰变规律;④核反应方程的书写;⑤质量亏损和核能的计算;⑥原子物理部分的物理学史和α、β、γ三种射线的特点及应用等.应考策略 选修3-3内容琐碎、考查点多,复习中应以四块知识(分子动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为主干,梳理出知识点,进行理解性记忆.选修3-4内容复习时,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抓住波的传播和图象、光的折射定律这两条主线,强化训练、提高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能力.选修3-5涉及的知识点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多是科技前沿的知识,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因此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抓住动量守恒定律和核反应两条主线,强化典型题目的训练,提高分析综合题目的能力.第1讲 热 学高考题型1 热学基本知识解题方略1.分子动理论(1)分子大小①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②分子体积:V0=(占有空间的体积).③分子质量:m0=.④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d=.(2)分子热运动的实验基础: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①扩散现象特点:温度越高,扩散越快.②布朗运动特点:液体内固体小颗粒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颗粒越小、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①分子力: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间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均增大,但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得快.②分子势能: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当分子间距为r0(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的合力为0)时,分子势能最小.2.固体和液体(1)晶体和非晶体的分子结构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出的物理性质不同.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所处的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流动性,在光学、电学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3)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跟液面相切.例1 关于热学基本知识的易错点辨析(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会越激烈( )(4)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分子运动的不规则性( )(5)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6)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7)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8)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9)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0)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11)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 )(12)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13)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 )(14)扩散现象不仅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固体中也可以( )(15)“酒香不怕巷子深”与分子热运动有关( )(16)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 )(17)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说明此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 )(18)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19)将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无限靠近另一个分子,则这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 )(20)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少,斥力增大( )(21)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合力为斥力( )(22)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2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24)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25)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26)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 )(27)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28)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 )(29)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30)大颗粒的盐磨成了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31)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32)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3)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相同,体现为各向同性( )(34)单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35)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36)漂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的观察是圆形的,是油滴液体呈各向同性的缘故( )(37)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38)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39)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40)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41)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42)肥皂水的水面能托住小的硬币主要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43)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44)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45)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46)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47)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快( )(48)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49)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种气体的密度,就可以求出该种气体的分子质量( )(50)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V,再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NA,就可以求出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 )(51)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52)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种气体的密度,就一定可以求出该种气体的分子质量( )(53)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热量( )(54)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55)温度升高时物体内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增大( )(56)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57)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58)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 )(59)相同质量0 ℃的水的分子势能比0 ℃的冰的分子势能大( )(60)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61)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62)气体的压强是由于大量分子频繁撞击器壁产生的( )(63)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6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 )(65)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只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 )(66)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发生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都有关( )(67)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预测1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预测2 (2015·东北三省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压强也一定增大C.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都是相同的D.完全失重状态下悬浮的水滴呈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E.分子动理论认为,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但是大量分子的运动仍然有一定规律高考题型2 热力学定律的理解解题方略1.物体内能变化的判定:温度变化引起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体积变化,分子间的分子力做功,引起分子势能的变化.2.热力学第一定律(1)公式:ΔU=W+Q;(2)符号规定:外界对系统做功,W ( http: / / www.21cnjy.com )>0;系统对外界做功,W<0.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0;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Q<0.系统内能增加,ΔU>0;系统内能减少,ΔU<0.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①热量不能自发地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按热传递的方向性表述).②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按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方向性表述).③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例2 关于热力学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外界对系统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 )(2)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5)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下降( )(6)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外界对其做功,瓶内空气内能增加( )(7)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导到高温物体( )(8)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 )(9)自然界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 )(10)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11)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 )(12)不断改进工艺,热机的效率可能达到100%( )(13)热量不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是因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14)“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15)“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预测3 (2015·呼伦贝尔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冷机的制冷温度可以降到-280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D.无论科技怎样发展,第二类永动机都不可能实现E.无论科技怎样发展,都无法判断一温度升高的物体是通过做功还是热传递实现的预测4 (2015·湖北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联考)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V-T图象如图1所示,Pa、Pb、Pc分别表示状态a、b、c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http: / / www.21cnjy.com )图1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B.Pc=Pb>PaC.过程bc中分子势能不断增大D.过程bc中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减小E.过程ca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高考题型3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解题方略1.气体实验定律(1)等温变化:pV=C或p1V1=p2V2;(2)等容变化:=C或=;(3)等压变化:=C或=;(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或=.2.应用气体实验定律的三个重点环节:(1)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对于变质量问题要保证研究质量不变的部分;对于多部分气体问题,要各部分独立研究,各部分之间一般通过压强找联系.(2)列出各状态的参量:气体在初、末状态,往往会有两个(或三个)参量发生变化,把这些状态参量罗列出来会比较准确、快速的找到规律.(3)认清变化过程:准确分析变化过程以便正确选用气体实验定律.例3 (2015·新课标全国Ⅰ·33) 如图2,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1=2.50 kg,横截面积为S1=80.0 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 kg,横截面积为S2=40.0 c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为l=40.0 cm;汽缸外大气的压强为p=1.00×105 Pa,温度为T=303 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495 K.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 10 m/s2.求:( http: / / www.21cnjy.com )图2(ⅰ)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汽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ⅱ)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预测5 (2015·烟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模) 如图3所示,一汽缸质量为M=60 kg(汽缸的厚度忽略不计且透热性良好),开口向上放在水平面上,汽缸中有横截面积为S=100 cm2的光滑活塞,活塞质量m=10 kg.汽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此时气柱长度为L1=0.4 m.已知大气压为p0=1×105 Pa.现用力缓慢向上拉动活塞,若使汽缸能离开地面,气柱的长度至少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http: / / www.21cnjy.com )图3 预测6 (2015·黄冈市4月模拟)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4,上粗下细且上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封住密闭气体,横截面积分别为S1=1 cm2、S2=2 cm2,细管内水银长度为h1=4 cm,封闭气体长度为L=6 cm.大气压强为p0=76 cmHg,气体初始温度为T1=288 K,上管足够长.( http: / / www.21cnjy.com )图4(1)缓慢升高气体温度,求水银刚好全部进入粗管内时的温度T2;(2)气体温度保持T2不变,为使封闭气体长度变为8 cm,需向开口端注入的水银柱的体积为多少? 高考题型4 热学中的综合问题例4 (2015·新课标全国Ⅱ·33(2)) 如图5,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 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 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 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 cmHg.( http: / / www.21cnjy.com )图5(ⅰ)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ⅱ)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预测7 (2015·石家庄二模) 1 ( http: / / www.21cnjy.com )mol 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6所示.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为p0,体积为V0,热力学温度为T0,在状态B时的压强为2p0,体积为2V0,AB为直线段.已知该气体内能与温度成正比U=CVT(CV为比例系数).求:( http: / / www.21cnjy.com )图6(1)气体在B状态时的热力学温度;(2)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预测8 (2015·日照二模)在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车祸,车祸系轮胎爆胎所致.已知汽车行驶前轮胎内气体压强为2.5 atm,温度为27 ℃,爆胎时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 ℃,轮胎中的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1)求爆胎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 (2)从微观上解释爆胎前胎内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3)爆胎后气体迅速外泄,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判断此过程胎内原有气体内能如何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提醒:完成作业 专题八 第1讲学生用书答案精析专题八 选考部分(3-3、3-4、3-5)第1讲 热 学高考题型1 热学基本知识例1 (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46)× (47)× (48)√ (49)× (50)×(51)× (52)× (53)× (54)√ (55)×(56)× (57)√ (58)× (59)√ (60)√(61)× (62)√ (63)√ (64)√ (65)×(66)√ (67)×预测1 BCD预测2 ADE高考题型2 热力学定律的理解例2 (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预测3 BDE预测4 ABE高考题型3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例3 (ⅰ)330 K (ⅱ)1.01×105 Pa解析 (ⅰ)大小活塞在缓慢下移过程中,受力情况不变,汽缸内气体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初状态V1=(S1+S2),T1=495 K末状态V2=lS2代入可得T2=T1=330 K(ⅱ)对大、小活塞受力分析则有m1g+m2g+pS1+p1S2=p1S1+pS2可得p1=1.1×105 Pa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得=T3=T=303 K解得p2=1.01×105 Pa预测5 1.1 m解析 初状态p1=p0+=1.1×105 Pa,V1=0.4S汽缸脱离地面有F=mg+Mg=700 Np2=p0+-=0.4×105 Pa,V2=L2S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解得L2=1.1 m即气柱的长度至少是1.1 m.预测6 (1)468 K (2)37 cm3解析 (1)初状态:p1=p0+ph1,V1=LS1末状态:p2=p0+ph2,V2=(L+h1)S1又有:S1h1=S2h2根据=由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T2=468 K.(2)气体等温变化有:p2V2=p3V3解得p3=97.5 cmHg,设此时水银柱的液面高度差为h3,有:h3=97.5 cm-76 cm=21.5 cm注入的水银柱体积V注=(21.5-2)×2 cm3+2×1 cm3-4×1 cm3=37 cm3.高考题型4 热学中的综合问题例4 (ⅰ)12.0 cm (ⅱ)13.2 cm解析 (ⅰ)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气柱长度l=10.0 cm时的压强为p;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 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得pl=p1l1①由力学平衡条件得p=p0+h②打开开关K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0,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h1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1=p0-h1③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l1=12.0 cm④(ⅱ)当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2,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得pl=p2l2⑤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2=p0⑥联立②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l2=10.4 cm⑦设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Δh,依题意得Δh=2(l1-l2)+h1⑧联立④⑦⑧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Δh=13.2 cm预测7 (1)4T0 (2)3CVT0+解析 (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得TB=4T0.(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根据图象可知W=-,ΔU=CV(4T0-T0)解得:Q=3CVT0+.预测8 (1)3 atm (2)(3)见解析解析 (1)初状态:p1=2.5 atm,T1=(27+273) K=300 K末状态:T2=(87+273) K=360 K爆胎之前气体状态变化为等容变化,由气体实验定律得,=,解得p2=3 atm.(2)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分子的平均撞击力增大,所以气体压强增大.(3)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但短时间内与外界几乎不发生热量传递,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ΔU<0,气体的内能减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