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2.2 直线的方程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内容索引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学 习 目 标1. 掌握直线的两点式(截距式)方程,了解截距式是两点式的特殊情况.2. 能够根据条件选择适当的方程形式求直线的方程.活 动 方 案活动一 探究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 巩固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解析】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y-y0=k(x-x0)(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y=kx+b).练习 已知直线l经过两点P1(1,2),P2(3,5),求直线l的方程.思考1 已知直线l经过两点P1(x1,y1),P2(x2,y2),其中x1≠x2,y1≠y2.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直线l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说,对于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P(x,y),它的坐标与点P1,P2的坐标之间具有唯一确定的关系,这一关系是什么呢?结论: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解析】 若x1=x2或y1=y2,则直线P1P2没有两点式方程.当x1=x2时,这两点的直线方程为x=x1;当y1=y2时,这两点的直线方程为y=y1.思考2 若点P1(x1,y1),P2(x2,y2)中有x1=x2或y1=y2,此时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是什么?【解析】 表示曲线上的点在运动时,动点和一个定点的连线的斜率始终等于两定点连线的斜率,它表示的图形是一条直线(不包含点(x1,y1)).思考3 【解析】 不是.后者表示的图形是经过两点P1(x1,y1),P2(x2,y2)的直线,前者为这条直线除去点P1.(3)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能否表示所有的直线?是否可以通过适当变形适合所有直线呢?【解析】 两点式不适用于与两坐标轴垂直的直线.变形之后可以适合所有直线.活动二 根据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求直线方程例1 已知直线l经过两点A(a,0),B(0,b),其中ab≠0,求直线l的方程.【解析】 适合已知截距a(与x轴的交点(a,0))及截距b(与y轴的交点(0,b)),不适合过原点的直线.思考4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适用的范围是什么?例2 已知三角形的顶点A(-5,0),B(3,-3),C(0,2),试求这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解析】 略思考5 根据已知条件,如何选择恰当的形式求直线的方程?活动三 截距概念的辨析例3 求过点P(3,2),并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变式 把“截距相等”改为“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结果如何?检 测 反 馈24513【解析】 由M,N两点的坐标可知,直线与x轴平行,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2.1. 经过M(3,2)与N(6,2)两点的直线的方程为( )A. x=2 B. y=2C. x=3 D. x=6【答案】 B24513A. 6 B. 6或-6C. -6 D. 2或12【答案】 B245313. (多选)(2024舟山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直线x-y-2=0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2C. 过点(1,4)的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则该直线方程为x-y+3=024531【答案】 AB245314. 过点A(5,6)和B(-1,2)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245315. (2023东莞中学阶段练习)在△ABC中,已知点A(4,0),B(-3,4),C(1,2).(1) 求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l的方程.(2) 已知直线l2过点B,且l2在y轴上的截距是在x轴上的截距的2倍,求直线l2的方程.2453124531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 掌握直线的两点式(截距式)方程,了解截距式是两点式的特殊情况.2. 能够根据条件选择适当的方程形式求直线的方程.活动一 探究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 巩固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练习 已知直线l经过两点P1(1,2),P2(3,5),求直线l的方程.思考1 已知直线l经过两点P1(x1,y1),P2(x2,y2),其中x1≠x2,y1≠y2.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直线l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说,对于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P(x,y),它的坐标与点P1,P2的坐标之间具有唯一确定的关系,这一关系是什么呢?结论: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思考2 若点P1(x1,y1),P2(x2,y2)中有x1=x2或y1=y2,此时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是什么?思考3 (1) 方程=(其中x1≠x2)的左、右两边各具有怎样的几何意义?它表示什么图形?(2) 方程=(其中x1≠x2)和方程=(其中x1≠x2,y1≠y2)表示同一个图形吗?(3)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能否表示所有的直线?是否可以通过适当变形适合所有直线呢?活动二 根据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求直线方程 例1 已知直线l经过两点A(a,0),B(0,b),其中ab≠0,求直线l的方程.定义:由直线l在两条坐标轴上的截距a,b确定的方程+=1叫做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简称截距式.思考4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适用的范围是什么?例2 已知三角形的顶点A(-5,0),B(3,-3),C(0,2),试求这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思考5 根据已知条件,如何选择恰当的形式求直线的方程?活动三 截距概念的辨析 例3 求过点P(3,2),并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直线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直接考虑截距式方程+=1,也可以由图形性质,得到k=-1时截距相等,从而选用点斜式.解题时特别要注意截距都是0的情况,这时选用方程y=kx.变式 把“截距相等”改为“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结果如何?1. 经过M(3,2)与N(6,2)两点的直线的方程为( )A. x=2 B. y=2 C. x=3 D. x=62. (2024全国专题练习)已知直线3x+4y=b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则实数b的值为( )A. 6 B. 6或-6 C. -6 D. 2或123. (多选)(2024舟山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线x-y-2=0的倾斜角为B. 直线x-y-2=0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2C. 过点(1,4)的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则该直线方程为x-y+3=0D. 过(1,4),(x0,y0)两点的直线方程为=4. 过点A(5,6)和B(-1,2)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5. (2023东莞中学阶段练习)在△ABC中,已知点A(4,0),B(-3,4),C(1,2).(1) 求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l的方程.(2) 已知直线l2过点B,且l2在y轴上的截距是在x轴上的截距的2倍,求直线l2的方程.【参考答案与解析】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活动方案】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y-y0=k(x-x0)(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y=kx+b).练习:由题意,得y-2=(x-1),化简,得y=x+.故直线l的方程为y=x+.思考1:因为x1≠x2,所以直线的斜率k=,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y-y1=(x-x1).因为y1≠y2,所以方程可以写成=.故点P(x,y)的坐标与点P1,P2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结论:=(其中x1≠x2,y1≠y2).思考2:若x1=x2或y1=y2,则直线P1P2没有两点式方程.当x1=x2时,这两点的直线方程为x=x1;当y1=y2时,这两点的直线方程为y=y1.思考3:(1) 表示曲线上的点在运动时,动点和一个定点的连线的斜率始终等于两定点连线的斜率,它表示的图形是一条直线(不包含点(x1,y1)).(2) 不是.后者表示的图形是经过两点P1(x1,y1),P2(x2,y2)的直线,前者为这条直线除去点P1.(3) 两点式不适用于与两坐标轴垂直的直线.变形之后可以适合所有直线.例1 因为直线l经过两点A(a,0),B(0,b),代入两点式,得=,即+=1.思考4:适合已知截距a(与x轴的交点(a,0))及截距b(与y轴的交点(0,b)),不适合过原点的直线.例2 因为直线AB过A(-5,0),B(3,-3)两点,由两点式,得=,整理,得直线AB的方程为3x+8y+15=0.因为直线BC过B(3,-3),C(0,2)两点,斜率k==-,由点斜式,得y-2=-(x-0),整理,得直线BC的方程为5x+3y-6=0.因为直线AC过A(-5,0),C(0,2)两点,由截距式,得+=1,整理,得直线AC的方程为2x-5y+10=0.思考5:略例3 当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a=b=0时,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kx,将点P(3,2)代入,得2=3k,解得k=,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x;当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a=b≠0时,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1,则解得a=b=5,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1,即x+y-5=0.综上,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x或x+y-5=0.变式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x或x-y-1=0或x+y-5=0.【检测反馈】1. B 由M,N两点的坐标可知,直线与x轴平行,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2.2. B 令x=0,得y=;令y=0,得x=,即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在y轴上的截距为,故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解得b=±6.3. AB 对于A,直线x-y-2=0的斜率为1,其倾斜角为,故A正确;对于B,直线x-y-2=0分别交x轴,y轴于点(2,0),(0,-2),该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2×2=2,故B正确;对于C,过点(1,4)与原点(0,0)的直线y=4x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为0,符合题意,即过点(1,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的直线可以是直线y=4x,故C错误;对于D,当x0=1,y0≠4时或当y0=4,x0≠1时,直线方程不能用=表示,故D错误.故选AB.4. = 由题意,得AB不和坐标轴垂直,符合两点式方程的使用条件,当直线经过点(x1,y1),(x2,y2)时,两点式方程为=,所以直线AB的两点式方程为=.5. (1) 由题意,得点B(-3,4),C(1,2),所以线段BC的中点D的坐标为(-1,3).又线段BC所在直线的斜率为=-,所以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l的斜率为2,且过点D,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3=2(x+1),即y=2x+5.(2) 当直线l2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均为0时,设直线l2的方程为y=kx,且直线过点B(-3,4),则4=-3k,解得k=-,此时直线l2的方程为y=-x;当直线l2在x 轴和 y 轴上的截距均不为 0时,设直线l2的方程为+=1,将点B(-3,4)代入,得+=1, 解得m=-1,此时直线l2的方程为+=1, 即y=-2x-2.综上,直线l2的方程为y=-x或y=-2x-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学案课件(共30张PPT).pptx 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学案(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