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温故知新:什么是哲学?(全面把握哲学)
(1)从本义看:
(2)从起源看:
(3)从与时代关系看:
(4)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5)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
(6)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全面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握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能够准确判定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能够区分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0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心动?风动?幡动?
心动: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意识)
幡动、风动: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物质)(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
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
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考:佛真的存在吗?为什么一些人喜欢逛寺庙拜佛?它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吗?
最近有一个段子特别火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
在做题和作弊之间,选择了做法·····
月老殿前爱搭不理 财神庙里长跪不起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的思想如:理论、理念、计划、经验 思想、 观点、感觉、方针政策、目标等主观性的东西。(思维/意识)
思维以外的一切事物、客观实在的事物。如太阳、地球、月亮、国情、磁场等可见或不可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的事物。(存在/物质)
思维
存在
意识
物质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哲学的基本问题
练一练:请判断下列哪些属于思维(意识)或存在(物质)?
1.温柔的政治老师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生产力、生产关系
4.十四五规划
5.秦始皇兵马俑
6.声音、阳光、空气
存在(物质)
思维(意识)
存在(物质)
思维(意识)
存在(物质)
存在(物质)
当我们上了半天课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会就会有饿的感觉。
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
饿了才空

空了才饿

存在
思维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先有饿的感觉后肚子空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唯心主义
先肚子空后有饿的感觉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
对何者是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第一性问题)
(1)谁先谁后;(2)谁决定谁;
(3)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4)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两大阵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思考:我们能否知道鱼的感受呢?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能——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
不能——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不可知论
人不知鱼之乐
鱼不可以被认识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
人知鱼之乐
鱼可以被认识
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
可知论
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同一性” 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
知识小结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先谁后、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
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康德、休谟)

没有
3.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达方式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P8相关连接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哲学 P8-2
辨一辨:可知论VS不可知论
1、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实验,验证了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
2、股票市场变化莫测,要想把握股市变化是徒劳的。
3、悬而未决的命案,19年后警方通过DNA锁定了凶手。
4、人不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5、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的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
02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决 定
根据病人的病情
医生开什么处方
存在
思维
制定学习计划
决 定
根据学习实际
根据天、地、苗等
农民施什么肥
决 定
思考:生活中,人们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从生活实践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P9-1
二、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客观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
唯实论
唯名论
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
无神论
有神论
中国南北朝形神之辩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始人之一恩格斯
古今中外不同哲学流派都会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
(2)从哲学研究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P9-2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P9-1
(一)从生活实践看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P9-2
(二)从哲学研究看
二、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0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辨析
荀子
王充
人病则忧惧
忧惧则鬼出
惠能
英国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和观点 P10-1
派 别 分歧
观点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不存在第三个基本派别,二元论最终滑向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P10相关链接-2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某些具体物质形态出发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局限性:这就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①中国: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②古希腊: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本原,虽克服了原先的朴素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进步性),但它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拉美特利:人就是机器,人不过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
伽森狄: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
2、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P10相关链接-2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比如法国分子生物学家莫诺说,生命是一架化学机器。霍布斯把人的心脏比作钟表上的发条
形而上学性:往往采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与辩证法中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看问题,正好相反。
历史观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是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认为是神或者英雄创造了世界,否认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事务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2、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P10相关链接-2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知识小结: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形态 基本观点 合理性 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1、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据以上学习,判断下列名言为何种观点。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4、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费尔巴哈)
5、不仅动物是机器,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人是一架不停息的钟表,按一定时序运动。(拉美特利)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容做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猜想。
——出自《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篇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疑邻偷斧的樵夫认为:
决定客观事实
感觉
这属于 唯心主义
主观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P10相关链接-3
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 共同点(根本观点) 评价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把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进步性:
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以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局限性:
不结果实的花,不符合客观实际,在指导实践中会犯错误。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两种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典型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王守仁:心外无物 ③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④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⑤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 ⑥慧能:仁者心动 ⑦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⑧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⑨王阳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①子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②柏拉图:“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子
③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④老子:道生一,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⑤朱熹:“理生万物"“理在事先”“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1、存在即被感知,物质观念的集合。
2、神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我思故我在。
6、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学习教材10—11页“相关链接”,判断下列名言为何种观点。
1 3 5 7
2 4 6
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无用的!(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笼统地说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唯心主义虽然华而不实,但它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就其局部作用而言,唯心主又哲学也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P11相关链接
注意
唯物主义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也有作用。
判断正误
4.两个派别(阵营)与“两个对子”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
辩证法
形而上学
(根本的、最重要)
(从属)
哲学基本派别
马哲
黑格尔
近代
对立
对立
刻舟求剑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提示: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小结:
1、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3、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客观实在
从独立的基本派别上看,哲学只有两大阵营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是什么
为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
有无同一性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根本观点
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
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两大基本派别的分歧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谁先谁后;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本课小结
1.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易错提醒
纠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纠正: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3.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纠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
   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易错提醒
4.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
易错提醒
纠正: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识是世
   界的本原。
5.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观点各不相同,没有共同点。
纠正: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共同点是:都承认物质是本原的,意
   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易错提醒
1、(2022·湖南怀化五中期中考试)“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形势将发生重大转折。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材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世界的本原之一 
③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 ④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牛刀小试
根据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调整生育政策,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①④正确。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②错误。
存在是第一性的,不依赖思维,思维依赖于存在,③错误。
答案解析
2、(2022·浙江6月选考)下列观点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有
①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牛刀小试
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意思是世界的本原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正确。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排除。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③正确。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意思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处理问题,属于辩证唯物主义,④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解析
同学们辛苦了!
下节课我们接着探讨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