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1.1.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1.1.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通过分析与对比,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养成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知识点的习惯。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基本概念,知识点难度不大,但需注意与物质的变化进行区分。
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已经能较好地进行区分,但认识化学性质时需要从一些关键点入手,分析比较困难,尤其当变化和性质连续学习时易发生混淆。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判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分析和对比,养成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整理的习惯。
3.学会从生活中观察、思考,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核心素养
形成化学观念,能对物质变化和性质进行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体验化学实验是获取知识和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
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性质。
难点:区分变化和性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首先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这两个概念。   学生准备:复习上一节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生积极发言。   对上一节内容进行简要复习,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环节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同学们已经对物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咱们再一起对物质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我这里有一杯水和一杯酒精,因为标签掉了,所以需要用某种方法把他们区分开来,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小组合作讨论,看哪个小组得到的方法更多。 【合作探究】刚才各个小组的成员都集思广益,得到了很多种区分水和酒精的方法,其中每一种方法体现出来的就是物质的一个性质。请同学们思考,在你们说出来的这些性质当中,哪些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哪些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引出新概念】同学们刚刚根据“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把物质的性质分成了两类。可以得到如下概念: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它的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能燃烧、能生锈、能助燃、能与某某物质反应等。 【课堂小练】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性质 哪些是化学性质 1.青铜器易产生铜锈。 2.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3.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各组方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做笔记。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思考,总结。    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开拓逻辑思维,引出新课。 引导学生自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 给出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并举例具体性质使学生理解。 立即运用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知识拓展】大家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那么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下面哪些属于物质的变化 哪些属于物质的性质 1.木炭在燃烧;木炭能燃烧。 2.铁生锈;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3.酒精在挥发;酒精易挥发。 通过大家的分析,“变化”与“性质”在描述上有什么区别 【总结】性质是物质固有的能力、特性,一般会用“会”“能”“是”“难”“易”“可以”等词描述。 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变化过程中可能导致物质某些性质的改变。   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    结合上节课内容,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 明确知识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环节三:性质决定用途 【实验】教师拿来了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请同学们通过观察教师做的演示实验,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引入新概念】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很多事实,如水和二氧化碳能灭火、氧气能供给呼吸等,这些都说明了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并记录、思考。   提高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
环节四:归纳提升 【归纳总结】 1.物理性质的概念。 2.化学性质的概念。 3.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区分。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学生自主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把握。
板书设计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一、概念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二、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区分 三、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课堂练习 相关练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第一单元课题1第2课时。 2.练习与应用第4~6题。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