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浙江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押题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学(浙江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押题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押题【浙江卷】
科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B A D A D D C D A D B A B
16.750 低于
17. 不变 电压表
18. Cu(OH)2 Cu+2AgNO3=Cu(NO3)2+2Ag
19. 小灯泡短路 小灯泡断路
20. 3C Fe2O3 2Cl- SO4 2- Al2O3
21.有性 液泡 变异
22. 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钙 BaCO3 + 2HNO3 = Ba(NO3)2 + H2O + CO2↑ 3
23. 乙、丁、丙 实验前后丙装置的质量 偏大 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随二氧化碳气体一起进入丙装置,跟氢氧化钠反应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偏大
24.
50Ω 0.5A 0.8 把小灯泡更换为阻值不同的几个定值电阻
25. 1 下沉 a 2.7×103
26.能 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开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 2 将木块换成小车
27.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叶绿素 ADF ACEF
28. C4H8 6:1 1:2 42
29.1)4.4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资料为x
=
x=10g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0%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3)解: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
y=11.1g
答:反应中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
30.排开液体的体积 7 7×10-4m3
大大增加小肠的表面积,可以充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肠液、胆汁、胰液 Ⅲ
32. (1)2∶1;(2)2W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押题卷【浙江卷】
(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
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

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 (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科学·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
[ A ] [ B ] [ C ] [ D ]
2
.
[ A ] [ B ] [ C ] [ D ]
3
.
[ A ] [ B ] [ C ] [ D ]
4
.
[ A ] [ B ] [ C ] [ D ]
5
.
[ A ] [ B ] [ C ] [ D ]
6
.
[ A ] [ B ] [ C ] [ D ]
7
.
[ A ] [ B ] [ C ] [ D ]
8
.
[ A ] [ B ] [ C ] [ D ]
9
.
[ A ] [ B ] [ C ] [ D ]
10
.
[ A ] [ B ] [ C ] [ D ]
11
.
[ A ] [ B ] [ C ] [ D ]
1
2
.
[ A ] [ B ] [ C ] [ D ]
1
3
.
[ A ] [ B ] [ C ] [ D ]
1
4
.
[ A ] [ B ] [ C ] [ D ]
1
5
.
[ A ] [ B ] [ C ] [ D ]
)
(
填空题(
本大题包括
7
小题,
每空2分。

40


16.
(1)
(2)

17

(1)
(2)
18.
(1)
(2)

19.
(1)
(2)
20.
(1)
(2)
(3



4



5


6



21.
(1)
(2)

)第Ⅱ卷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2.
(1)
(2)

(3)



实验探究

本大题包括
5
小题,
每空2分,

4
0分

23

(1)

(2)

(3)

24.
(1)
(2)

(3)
图上书写


4


25.
(1)
(2)

(3)
26.
(1)
(2)

(3)

27.
(1)
(2)

(3)


4


四、
解答题

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5

第28题4分,第29,30,31题各6分,第32题13分

28.
29.
30.
31.
32.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押题卷【浙江卷】
科学 全解全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B A D A D D C D A D B A B
1.D
【详解】A、①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Fe>Cu;③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Cu;该组合无法得出Cu、Ag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
B、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④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H;该组合无法得出Fe、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
C、④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H;⑤中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银;该组合无法得出Fe、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
D、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③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Cu;该组合能得出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A
【详解】读题可知,2020年 6月 20 日是农历五月廿九,月相应该是接近新月(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月相和农历日期的关系,比较简单。
3.B
【详解】A. 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这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电子为8的稳定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
B. 钠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呈电中性,而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的,所以钠离子显电性,故B符合题意;
C. 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带上一个单位负电荷,形成氯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1-42%-40%-10%)=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1-70%-14%-10%)=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属于化合反应,丙一定不是单质,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C、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故选A。
5.D
【详解】A.研究板块的碰撞时,将两本科学书相对放在一起,然后向中间移动,属于模拟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时,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反复摇晃,属于模拟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地球形状时,用篮球和铅笔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
D.研究分子扩散时,把红墨水注入清水中,观察现象,属于转换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分析】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高大,羽毛颜色鲜艳,尾羽较长,这些特征是公鸡的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属于第二特征。
【详解】公鸡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睾丸是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因此,该公鸡将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也消失。
故选A。
7.D
【详解】A.由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两盏灯的电流相等,故A错误;
D.由知道,“”的电阻
“”的电阻
由于串联电流相等,甲灯电阻小,根据公式P=I2R知道,“”灯的实际功率大,故D正确;
B.两盏灯串联后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由于两盏灯的电压都低于额定电压,所以,都不能正常发光,故B错误;
C.由知道,串联后,电路的总功率
所以,串联后,电路的总的亮度比原来只用一盏灯时要暗一点,故C错误。
故选D。
8.D
【详解】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加水无法生成酸或碱,不符合题意。
B、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与水反应,不符合题意。
C、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水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D、钙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盐,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A.由图象可知,当R1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的电流为0.4A,由可得
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R1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1为定值电阻,而R2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所以电阻R2不是定值电阻,故B错误;
C.将R1、R2串联且电路中电流为0.2A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均为0.2A,由图象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1′=1V,U2=2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U=U1′+U2=1V+2V=3V
电路的总电阻
故C正确;
D.将R1、R2并联且电源电压为2V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2V,由图象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I1′=0.4A,I2=0.2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
I′=I1′+I2=0.4A+0.2A=0.6A
故D错误。
故选C。
10.D
【分析】(1)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
(2)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
(3)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
【详解】南美洲鲈鱼形如败叶,鲈鱼的形态和败叶相似,属于拟态。
生活在北极的白熊毛色纯白,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
钴蓝箭毒蛙拥有极强的毒性,幽蓝的身体让它们特别的显眼,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
钩线青尺蛾能随季节变化自己的颜色,伪装成嫩芽,钩线青尺蛾的形态和嫩芽相似,属于拟态。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特点。
11.A
【详解】A.当只闭合S1时,L0正常发光,说明电路是通路,L0正常发光,其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故障是L1短路,故A正确;
B.只闭合S2时,L0和L2都呈暗红色,说明电路是通路,根据串联电路特点知道,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小于电源电压,所以两盏灯都成暗红色,该电路是正常的,故B错误;
C.当只闭合S3时,L0不亮,说明L3所在电路断路,故C错误;
D.综上所述,同时闭合S1、S2、S3,灯泡L1短路,则只有L0正常发光。故D错误。
故选A。
12.D
【详解】甲中浸入手指后,水溢出,液面的高度不变,故水对底部的压强不变,压力也不变,故台秤所受压力不变,示数不变;
乙中浸入手指后,液面高度升高,液体对底部压强变大,故压力变大,台秤的示数变大,故D正确,ACD错误。
13.B
【详解】设混合物中Mg与NaH(NaH也相当于Mg,因为相对质量Mg=NaH=24)的质量分数为X
故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14.A
【详解】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0和R1并联后与R2串联,电流表测R0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因为流入干路电流恒定,根据U=IR可知电阻R2两端电压U2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等于电阻R1两端电压的变化量;设当变阻器R0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R1两端电压的变化量,总电流为I,电流表示数为I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1两端电压为

所以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5.B
【详解】A.由题知,A、B、C三个小球的体积相同; A、B、C三个小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为:,根据可知,浮力的大小关系为,故A错误;
B.因小球分别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说明容器中小球的重力等于小球排开水的重力,即可以理解为,容器中小球的重力补充了它排开的水的重力,能看出三个容器内总重力相等;由于容器相同,所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 ,故B正确;
C.由图可知,A、B漂浮,C悬浮,则由浮沉条件可知:,,,由于,则;由可知,,故C错误;
D.小球静止时,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即h相同,水的密度一定,根据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故D错误。
故选B。
16. 750 低于
【详解】[1]图中水银柱的垂直高度是750mm,说明它产生的压强与此时大气压大小相等,即此时大气压是75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由于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所以,此时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低于100℃。
17. 不变 电压表
【详解】(1)[1]由图可知,电阻R0和变阻器R0串联,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移动时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拉力F增大时,变阻器的阻值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
(2)[2]由于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由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不变,所以不能用电流表改装成一个可以显示拉力大小的测力计;电压表测量滑片右边部分的电阻两端的电压,拉力F增大时,滑片向左移动,滑片右边部分的电阻变大,由U=IR可知这部分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可以用电压表改装成一个可以显示拉力大小的测力计。
18. Cu(OH)2 Cu+2AgNO3=Cu(NO3)2+2Ag
【详解】(1)据图可知,图中“?”处物质属于碱,故其化学式为Cu(OH)2。
(2)要一步实现图中“Cu-Cu2+”的转化,可将铜加入适量的某种盐溶液中,因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Cu+2AgNO3=Cu(NO3)2+2Ag。
19. 小灯泡短路 小灯泡断路
【详解】①[1]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没有发生断路,而小灯泡不亮,说明故障是小灯泡短路。
②[2]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发生断路,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电压表示数为3V,说明除小灯泡以外的电路没有断路,故是小灯泡断路。
20. 3C Fe2O3 2Cl- SO4 2- Al2O3
【详解】(1)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碳原子表示为:3C;
(3)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化合价总体为零,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氯离子表示为:2Cl-;
(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 2-;
(6)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
21. 有性 液泡 变异
【分析】(1)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2)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1)西瓜用种子繁殖后代,由于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有生殖细胞参与,因此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西瓜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以描述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结构组成中没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2)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液泡。
(3)亲代西瓜果肉都是红色的,子代却出现了黄色果肉,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
【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22. 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钙 BaCO3 + 2HNO3 = Ba(NO3)2 + H2O + CO2↑ 3
【分析】取该样品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说明不存在沉淀和有颜色的物质,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所以不能含有硫酸铜,又因为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不能含有氯化钙;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有溶于酸的沉淀,有不溶于酸的沉淀,不溶于酸的沉淀有硫酸钡和氯化银;所给物质中没有银离子,所以只能是硫酸钡沉淀,所以含有硫酸钠。
【详解】(1)取50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一定不含有硫酸铜,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一定不含有碳酸钙,由于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一定不含有氯化钙,故由第一步实验可知,原样品中一没有: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钙。
(2)BC段减少的沉淀是碳酸钡,化学方程式为:BaCO3 + 2HNO3 = Ba(NO3)2 + H2O + CO2↑ 。
(3)第二步实验结束后,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钡、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的氯化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和过量的稀硝酸,其中属于盐的有:硝酸钡、氯化钠和氯化钡三种。
23. 乙、丁、丙 实验前后丙装置的质量 偏大 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随二氧化碳气体一起进入丙装置,跟氢氧化钠反应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偏大
【详解】(1)要测定碳酸钠样品的纯度,需将碳酸钠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乙装置,固液反应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水蒸气,要先通过干燥剂洗去,故应先通过丁装置除去水蒸气,然后通过丙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实验装置从右到右组装排列为乙、丁、丙;
(2)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丙装置的质量,反应后比反应前增重的质量即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从而求出其质量分数。要用天平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是实验前后丙装置的质量;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浓硫酸又不能吸收氯化氢,则氯化氢气体随二氧化碳气体一起进入丙装置,跟氢氧化钠反应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偏大,求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大。
24. 50Ω 0.5A 0.8 把小灯泡更换为阻值不同的几个定值电阻
【详解】(1)[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为
因为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必须大于这个数值,所以应该选择“50Ω 0.5A”的变阻器。
(2)[2]观察发现,电压表被串联在了电路中,因此需要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如下图:
(3)[3]由图丙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32A,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4)[4]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故应把小灯泡更换为阻值不同的几个定值电阻。
25. 1 下沉 a 2.7×103
【详解】(1)[1]在图A、B中,根据称重法测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F浮水=G-F=2.7N-1.7N=1N
[2]若此时剪断细绳,因2.7N>1N,该金属块在水中将下沉。
(2)[3]因F=ρ液gV排,在浸没前,金属块的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增大导致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金属块所受浮力随金属块的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增增大而变大;
当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3)[4]因金属块浸没水中浮力为1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ρ水gV排可得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为
26. 能 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开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 2 将木块换成小车
【详解】(1)[1]因为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2)[2]为了验证两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保持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不变,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松开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
(3)[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是G,当他在左边挂1个钩码,右边挂2个钩码时,木块可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物体受到的这三个力为平衡力;即
F右=F左+f
所以
f=F右-F左=2G-G=G
如果物体要向左匀速滑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物体受到的力仍是平衡力,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即有
F左′=F右+f′
F左′=2G+G=3G
所以需要再在左边增加2个钩码。
(4)[4]木块在桌面上受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对实验影响较大,可以将木块换成小车,减小摩擦力。
27.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叶绿素 ADF ACEF
【分析】(1)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
(2)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变量是光;丙叶的白斑部分和绿色部分,变量是叶绿体;乙瓶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丁瓶中放的是清水,乙和丁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详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室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绿色部分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
(3)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甲叶中未被铝箔覆盖的部分,能够见光,也就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淀粉;而被铝箔覆盖的部分,不能见光,也就不能生成淀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乙叶所在的玻璃瓶中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致使乙叶得不到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丁叶能获得二氧化碳,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丙叶有白斑的地方,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因此,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是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丙叶的绿色部分、丁叶。
故选ADF。
(4)通过本实验甲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丙叶的白斑部分和绿色部分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通过乙和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通过产物遇碘变蓝,得出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故选ACEF。
28. C4H8 6:1 1:2 42
【详解】(1)根据乙烯为C2H4、丙烯为C3H6,戊烯为C5H10,得到烯类物质化学通式:CnH2n,丁烯的化学式:C4H8;
(2)烯类物质化学通式:CnH2n,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n):(1×2n)=6:1;
(3)乙烯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4=1:2;
(4)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6=42。
29.(1)4.4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资料为x
=
x=10g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0%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3)解: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
y=11.1g
答:反应中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
【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50g+12.5g 158.1g=4.4g,故填4.4。
(2)见答案
(3)见答案
30. 排开液体的体积 7 7×10-4m3
【详解】(1)[1]观察分析图乙可知,当h小于12cm时,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随着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逐渐减小,故物体A所受浮力不断变大;当h等于或大于12cm时,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不再随着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再变化,故物体A所受浮力不再变化,因此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2]分析图像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即物体重力为9N;
由图像乙可知:当h等于14cm时,物体A完全浸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2N,所以此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9N-2N=7N。
(3)[3]由图可知,当h等于16cm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仍为7N,

31. 大大增加小肠的表面积,可以充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肠液、胆汁、胰液 Ⅲ
【分析】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图乙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Ⅰ曲线代表淀粉的消化,Ⅱ曲线代表蛋白质的消化,Ⅲ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
【详解】(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2)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中除有肠内壁的肠腺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可见Ⅲ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
32.(1)2∶1;(2)2W
【详解】解:(1)S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1、R2的功率为P2、RA的功率为PA;S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2、RB的功率为PB。

由功率公式P=UI知道,开关S断开与闭合后,电路电流之比
(2)由知道,开关S断开与闭合后,电路电流之比



由①②③解得
答:(1)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示数之比2∶1;
(2)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A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是2W。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押题卷【浙江卷】
科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考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Al-27 K-39 Ca-40 Ag-108 Ba-137 g=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某科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下列组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①②
2.2020年 6月 20 日(农历五月廿九)是“世界难民日”。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钠原子失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4.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
A.丙一定不是单质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物质
5.“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研究板块的碰撞时,将两本科学书相对放在一起,然后向中间移动
B.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时,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反复摇晃
C.研究地球形状时,用篮球和铅笔实验
D.研究分子热运动时,在清水中滴入红墨水,观察现象
6.公鸡具有鸡冠高大、羽毛鲜艳、好斗等第二性征,若将公鸡的睾丸切除,那么公鸡将(  )
A.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B.仍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C.丧失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D.仍有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7.把“”和“”两盏灯串联到家庭电路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灯的实际电流要大于另一盏灯
B.其中的能正常发光,的不能正常发光
C.串联后,电路的总的亮度比原来只用一盏灯时要亮一点
D.串联后,额定功率“”的灯较暗
8.能实现下列物质类别间直接转化的单质是(  )
A.氢气 B.铜 C.铁 D.钙
9.如图所示为电阻R1和R2的I-U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电阻R1两端电压为2伏时,R1=0.4欧
B.电阻R2为定值电阻
C.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安时,电路总电阻为15欧
D.如图丙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伏时,电路总电流为0.4安
10.南美洲鲈鱼形如败叶;生活在北极的白熊毛色纯白;钴蓝箭毒蛙拥有极强的毒性,幽蓝的身体让它们特别的显眼;钩线青尺蛾能随季节变化自己的颜色,伪装成嫩芽。这四种现象分别是(  )
A.保护色 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B.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保护色
C.拟态 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D.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11.一条刚接好的家庭电路,安装了三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当开关闭合,保险丝熔断。为了检测线路故障,将同规格的灯泡L0接在装保险丝的两个接线柱上(如图)。当只闭合S1时,L0正常发光:当只闭合S2时,L0和L2发光都偏暗;当只闭合S3时,L0不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L1所在支路短路
B.灯泡L2所在支路断路
C.灯泡L3所在支路正常
D.同时闭合S1、S2、S3,四盏灯泡均能发光
12.如图所示,甲图台秤上放一只装满水的溢水杯,乙图台秤上放一只未装满水的烧杯。现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底、壁均不接触,在手指浸入水的过程中,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甲变小,乙变大 B.甲变大,乙不变
C.甲变小,乙不变 D.甲不变,乙变大
13.由MgS、MgSO3、NaHSO4组成的混合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无论电路中的电阻如何变化,设定流入电路的总电流I始终保持恒定,当变阻器R0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则(  )
A.R1 B.R2 C.R1+R2 D.R2-R1
15.水平桌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放的容器内,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
C.小球的质量大小
D.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6.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17.如图所示,硬质弹簧右端固定,左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R1的右端。闭合开关,拉力F增大时,会使金属滑片P向左移动。
(1)拉力F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若将电路中的某一电表改装成一个可以显示拉力大小的测力计,应该选用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1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的物质之间反应规律的相关知识,建构的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图。
(1)写出图中“?”处物质的化学式 。
(2)要一步实现图中“Cu-Cu2+”的转化,可将铜加入适量的某种盐溶液中,请写出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小滨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时(图中电流表、电压表未画出)发现小灯泡不亮,为寻找原因,他想进行如下操作,并画出思维导图,请将小滨的分析过程补充完整。
① ;② 。
20.按要求用化学符号或者数字或者中文表示。
(1)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
(2)3个碳原子 ;
(3)氧化铁 ;
(4)2个氯离子 ;
(5)硫酸根离子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21.夏日炎炎,人们喜欢吃西瓜消暑解渴。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瓜用种子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2)吃西瓜时,香甜的西瓜汁液主要来自于细胞中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
(3)亲代西瓜果肉是红色的,子代却出现果肉黄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 。
22.某碳酸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步:取50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第二步:再向第一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先后逐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第一步实验可知,原样品中一没有 。
(2)请写出BC段沉淀减少的化学方程式 。
(3)第二步实验结束后,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中属于盐的有 种。
三、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3.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厂生产的纯碱包装袋上标有“”字样。为判断该产品中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称取5.0g样品进行检验,可供选取的装置如下图。其中,丙装置中装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丁装置中装浓硫酸,戊装置中装水。(提示: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1)你选择的实验装置从右到右组装排列为(填编号) 。
(2)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不考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较准确地计算“含量95%”是否真实,该实验除称取样品质量外,还要用天平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是 。
(3)若乙装置中加入浓盐酸,会是测量结果 (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 。
24.一个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8Ω。小金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1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和“5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1)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他应选用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图乙是小金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乙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
(3)小金正确连线后,继续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4)若要继续完成“电流与电阻关系”的探究实验,针对上述提供器材应做的更换或调整是 。
25.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烧杯、适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进行了探究。
(1)在图A、B中,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N,若此时剪断细绳,该金属块在水中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如图D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图像能够表示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为 (选填“a”或“b”)。
(3)小明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求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26.如图甲所示是小五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假如小五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你认为能否用小五的装置进行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
(2)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是否要作用于同一直线,小五接下来的操作是 。
(3)为探究同一问题,小强设计了乙图的实验方案。实验中,当他在左边挂1个钩码,右边挂2个钩码时,木块可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原有钩码都不变,使木块最终可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案是:在左边再加 个钩码。
(4)请你对小强的实验装置提出改进建议 。
27.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将此装置经暗处理一昼夜,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2)把经过处理的牵牛花植株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移到光下数小时,再将甲、乙、丙、丁四叶片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 溶解到酒精中。
(3)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是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4)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水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E.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F.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G.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四、解答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5分 第28题4分,第29,30,31题各6分,第32题13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8.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措施之一就是少外出、戴口罩等,而口罩生产所需的重要物质之一就是熔喷布。熔喷布是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材料属于烯类。已知烯类的化学式如下:乙烯、丙烯为、丁烯、戊烯为…请你根据烯类的化学式特点寻找规律并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丁烯的化学式 。
(2)烯类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均为 。
(3)乙烯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 。
(4)列式计算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 。
29.学校八年级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杂质中不含钙元素)。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 应 前 反 应 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
150g 12.5g 158.1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反应中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30.如图甲,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小王将测量记录的数据绘制成乙图所示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乙通过分析F和h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 有关。
(2)由图乙可知,实心圆柱形物体A的浸入14厘米时,所受浮力为 N。
(3)当h等于16cm时,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大小为多少 ?(g=10N/kg)
31.图甲是小肠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小肠绒毛,这种结构的优点: ;
(2)小肠中的消化液有 ;
(3)图乙中,代表脂肪的曲线是 。
3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A时,电阻R2和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之和为8W,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U1∶U2=5:4;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B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5W,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且U2′∶U2=5∶4.求:
(1)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示数之比;
(2)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A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