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玉溪一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思想政治试卷命题人:尹力、飞梦媛 审题人:高2026届备课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描述对象的性状遭遇困难时,人们常常将这一对象拟人化,使之更容易理解。例如,科学家把那些不围绕恒星公转的行星称之为“流氓行星”“游牧行星”或“孤儿行星”。从思维的角度看,这种表述方式表明①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间的区分是相对的②形象性的思维表达方式具有其独特功能③形象思维以跳脱实践的视角来阐明知识④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分别代表了do、re、mi、sol、la。中西方乐音调式不同却表达着相通的音乐之美。音乐就是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关于音乐是什么的这一语句①“音乐”是“艺术”的属概念②是一个定义,揭示了“音乐”的本质属性③把“种差”和“属概念”加起来,形成定义项“音乐”④“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是种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要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下列选项中的划分所犯的逻辑错误类型相同的是①动物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哺乳动物②小数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③现代化分为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④农田里种有芝麻、花生和经济作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名词点击:新质生产力就是新质态的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代表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能级跃迁。以下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解读正确的是①通过划分的方法确定其外延 ②通过下定义的方法确定其内涵③通过矛盾分析法明确其个性 ④通过功能分析明确其所处阶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发表重要讲话。下表为这一讲话启示录的部分内容。内容 启示回顾历史,看“伟大中国” ①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没有理由不自豪!总结成绩,看“坚韧中国” ②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谋划发展,看“活力中国” ③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始终能保持充盈的朝气,大踏步发展下去。瞻望未来,看“团结中国” ④只要我们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属于简单判断,其换质推理为“我们有理由自信,有理由自豪”②属于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与“玉不琢不成器”的逻辑要义一致 ③属于复合判断的联言判断,其为真的前提是各支判断都为真④属于假言判断,其推理的有效式包括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在2024年4月第55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某班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变废为宝”创意大赛、环保主题演讲比赛、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全班男生:如果不参加“变废为宝”创意大赛,就不参加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主题演讲比赛,要么参加环保志愿者服务队。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①参加“变废为宝”创意大赛,同时参加环保志愿者服务队②参加环保主题的演讲比赛,不参加“变废为宝”创意大赛③只参加环保志愿者服务队,不参加“变废为宝”创意大赛④既要参加环保志愿者服务,又要参加环保主题演讲比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我怎么可能是一只猫?”漫画中的小狗或许被它自己的结论弄迷糊了。从演绎推理的角度看,小狗犯了A.“四概念”的错误 B.“中项不周延”的错误C.“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D.“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8.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强调,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总书记指出,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据此,可推导出以下结论为真的是①我们攥紧了中国种子,一定能够实现粮食安全②我们未攥紧中国种子,一定不能实现粮食安全③我们能够实现粮食安全,一定攥紧了中国种子④我们没有实现粮食安全,一定未攥紧中国种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一段话①运用相似属性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采用三段论的推理方式,得出正确的结论③运用完全归纳推理方式,得出正确的结论 ④严格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得出正确的结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英国一家农场曾有近10万只鸡和鸭,由于吃了发霉的花生而患病死去。用这种饲料喂养的羊、猫、鸽子等,也先后患病死去。有人在实验室里观察白鼠吃了发霉花生后的反应,结果,白鼠患了肝病。科学家发现,发霉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素。他们推断:黄曲霉素是致病物质。科学家运用的推理方法是A.共变法 B.求同法 C.求异法 D.求同求异共变法11.有研究称,食用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能够减轻脂肪肝。研究人员曾对100名脂肪肝患者进行研究,患者食用来自玉米的抗性淀粉,四个月后这些患者的脂肪肝得到改善。假设以下陈述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A.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有意增加患者的运动量,对脂肪肝的缓解有帮助B.100名患者中效果最明显的是30位女性,而男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迟缓C.该实验均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无法区分南北方的实验差距D.参与实验的患者杜绝酒精摄入,是脂肪肝改善的主要原因12.屹立于青岛前海一线6000年之久的“石老人”,在2022年的一个雷雨之夜发生坍塌。“石老人”是一座17米高的石柱,因形态酷似一名老人坐在海中而得名,并被赋予老父亲执着守望女儿的凄美传说。其实,它是一种海岸侵蚀地貌,历经千万年风雨海浪“雕琢”而形成,此次坍塌也是因常年风化、海水侵蚀所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把海蚀的石柱神话为“石老人”,属于通过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感性认识②传说让石头成为“有故事”的老人,“石老人”源于人们充满想象的头脑③“石老人”在人们的不舍中“坍塌”,说明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④千万年“雕琢”一朝断裂,证明事物发展变化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中提到,一个初来延安的人,开始他对延安的认识只是一般的、笼统的。当他参观了抗大、女大以及延安的各机关学校之后,把延安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细细地研究。然后再把各部分的研究加以综合,得出整体的延安,这时他对延安就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具体的了解。这一认识过程体现出①全面研究事物需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推动认识进步②“扬弃”是辩证否定的实质,在既肯定又保留的过程中实现发展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④认识发展必须要经历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再到思维抽象的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千古名句。本来一场大风雪带来的是寒冷的冰雪世界,但诗人却说像是春风吹了一夜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以春花喻冬雪,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一片暖意。诗人之所以写“雪”成功,是因为其①运用形象思维,通过联想、想象和幻想反映冬雪和梨花的联系②在分析冬雪的基础上,综合把握梨花和冬雪的内在统一性③思路具有多向性,从另一个方向把握冬雪的特征④通过类比梨花和冬雪,生动形象地刻画大风雪带来的冰雪世界15.无人机航拍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带人领略大千世界,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当前,无人机在公共安全、测绘、能源、农业、环保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无人机已持续深入各细分市场,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着眼无人机行业发展,生产者应①借助联想思维,挖掘市场消费主体共性需求②进行发散思维,开拓无人机个性化应用场景③坚持聚合思维,突破无人机的关键核心技术④具备超前思维,通过调研创造行业发展趋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点火变为没有点火,而是将火炬插入一朵雪花中。由大火到微火,由有各种点燃动作到无点火动作,由回顾各种国家历史文化转为迎向人类共同的未来。这体现了①运用创新思维,开启奥运会开幕式点火方式的变革②运用逆向思维,进行百年奥运史上前所未有的尝试③运用发散思维,围绕点火方式进行思维收敛和集中④运用类比推理,纠正了过去人们对火炬的错误认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期以来,美国自诩为“民主灯塔”“民主教师爷”“民主样板间”,认为自己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顺我者民主,逆我者专制”。如美国政客将发生在本国民众冲击国会山视为暴行,却把反中乱港暴行称为“美丽风景线”,当美国、西欧等国家或地区发生恐袭事件后,美忧心忡忡,并对恐袭受害者表达同情之情,而对包括在中国、俄罗斯、中东等国家或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美国往往很少谴责恐怖分子或组织,反而会借题发挥,指责这些国家或地区存在所谓的“人权问题”。结合材料,从逻辑思维基本要求的角度,揭示“美式民主”的虚伪和双标。(10分)18.阅读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直以来,党和国家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共同富裕的光芒照亮每个角落。对此,某班同学展开热议:甲同学认为: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能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我国一直坚持人民至上,所以一定能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乙同学认为:只有坚持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若背离整体富裕、普遍富裕,搞两极分化,就会违反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材料二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践行初心使命,使我们党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的重要原因是勇于自我革命,百年大党擦亮初心、刀刃向内,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百年跨越,中国共产党交出了彪炳史册的时代答卷。成就的背后,蕴藏着运筹帷幄的胆识,包含着气贯长虹的行进,凝聚着震撼人心的巨变。(1)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别判断甲乙的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2分)(2)材料二指出,“成就的背后,蕴藏着运筹帷幄的胆识,包含着气贯长虹的行进,凝聚着震撼人心的巨变。”请说出这一判断的类型,并从《逻辑与思维》角度分析正确运用这一判断的重要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建的南京长江大桥突然遭遇国外钢材断供。面对桥梁钢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周恩来指示要炼出我们自己的“争气钢”,并将自主研发桥梁钢的任务交给鞍钢。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鞍钢集结全厂力量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人员根据钢材用途的特殊要求,研究并确定桥梁钢的强度、韧性等各项参数,以及碳、锰等元素不同占比对钢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含量的碳和锰能够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但当它们的含量超过一定比例时,会带来钢材塑性、韧性等性能不同程度的下降。技术人员经过不断对比、调整,确定钢材的屈服强度、化学成分及配比。与此同时,他们对生产环节也进行了技术改造,结合一线工人的实践,通过大量实验、反复测试,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研发的成功。工人们日夜奋战,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了“争气钢”,满足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需要,填补了我国建设大跨度桥梁钢种的空白。结合材料,说明技术人员在桥梁钢研发过程中是如何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方法的。(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十二字工作方针,这给未来一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稳和进、立和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行稳才能致远,要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综合施策,兼顾新与旧、稳与进、当前与长远,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有力支撑;以进促稳,就是在已有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基础上,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掌握战略主动、抢占先机,把握好时、度、效,推动转机,增强发展韧性,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预期和新的动力;所谓先立后破,从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角度来说,“立”是确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借助颠覆性和前沿技术,形成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业态;“破”是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资源依赖型、低效率的老旧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经济工作的十二字方针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方法。(12分)玉溪一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政治学科参考答案1—5:ADACC 6—10:BBCDB 11—16:DCACCA17. ①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这就要求遵循同一律的要求。(2分)“美式民主”对自己一个标准,对他国一个标准,偷换概念,混淆视听;(3分)②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这就要求遵循矛盾律(2分)。“美式民主”对发生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类似事件持不同态度,自相矛盾,说明“美式民主”的虚伪和“双标”。(3分)18.(1) ①演绎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二是推理结构正确。(2分)②甲的推理错误,他的推理结构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但是从推理内容上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推理的前提虚假。(4分)③乙的推理正确,坚持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也拓展了人类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之路,推理的前提真实(3分)且正确使用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否定前件式,即前件假,后件一定假。“若背离整体富裕、普遍富裕,搞两极分化”,这是对前件的否定,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后件也一定为假。(3分)(2)①这是一个联言判断。(1分)②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2分)③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加充分地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走向民族复兴的加强政治保证。(3分)19.原题答案(高考题):①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又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为综合做准备。(6分)②技术人员研发过程中,研究并确定桥梁钢的各项参数,再经过不断对比、调整,总结经验,解决了技术难题,取得了研发的成功。(6分)改编答案:①从辩证思维角度看,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新事物进行新的分析。(3分)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对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发展。(3分)②技术人员研发过程中不断对比、调整,确定钢材的屈服强度、化学成分及配比,将研发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做到极致;(3分)与此同时,又将生产环节统筹整合,进行技术升级,攻克技术难题,从而取得了研发的成功。(3分)20.①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矛盾分析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经济工作中的稳和进、立和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4分)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坚持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以进促稳,掌握战略主动、抢占先机,把握好时、度、效,推动转机,增强发展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的动力。(4分)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二者对立统一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立”是确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业态;“破”是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老旧技术和传统产业。(4分)若答出:“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把握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或“整体性和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也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