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素养检测考生须知:1. 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有4大题3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 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试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3. 答题时,把试题卷I的答案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规定区城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4. g取10N/kg试题卷I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 1000 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中华秋沙鸭的生殖方式是(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2.一个重500牛的物体,当受到500牛竖直向上的拉力时(不计空气阻力),该物体( )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一定处于匀速上升状态C.一定处于匀速下降状态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3.目前有的国家已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C.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D.“三亲试管婴儿”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4.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的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B.物体在3~5s内通过的路程是0~1s内通过路程的2倍C.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D.物体在1~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纸板由可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ON始终垂直于镜面。小金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BO是AO的反射光线B.经过该次实验,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C.倾斜纸板使ON不垂直于镜面,无法证明光的反射定律D.以ON为轴向后旋转纸板F,反射光线将消失6.下列是一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全部为真的一组是( )①听到大风呼啸 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 ④拍了一张照片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⑥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⑦“袋鼠式”走路A.②③⑥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⑦ D.②③④⑤7.ICSI 技术是利用显微操作系统,在母体外将单个精子注入卵细胞进行受精,再将早期胚胎置于女性的 子宫内继续发育的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相对于传统试管婴儿,该技术A.可以提高受精的成功率 B.形成的受精卵有两个细胞核C.涉及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D.不会产生道德和伦理问题8.如图所示,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逐渐变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C.听不见铃声,是由于玻璃罩反射了声波D.听到铃声逐渐变响,是由于闹钟振动逐渐变强9.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 B.C. D.10.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动水龙头和自动烘手机,我们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或烘手机的下方,水龙头或烘手机就启动工作。它们都是利用人体能辐射出哪种光波的特征( )A.紫外线 B.红光 C.红外线 D.紫光11.某人剥开一个黄豆豆荚,看到里面有4粒黄豆。下列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一朵花中有4个子房 B.一朵花中有4个胚珠C.此豆荚由4朵花结出 D.一朵花的一个胚珠中有4个卵细胞12.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下列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配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图中的( )A.乙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甲和丙13.“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方案。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14.“祝融号”登陆火星,中国火星样本采集预计在2028年实施。火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公转周期约为地球的两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星上也有昼夜交替现象B.火星上一昼夜时长与地球基本相同C.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D.火星上一年时长与地球基本相同1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A、B,C三个物体,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情况是( )A.A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 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 D.地面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试题卷Ⅱ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32分)16.听觉的形成过程。 (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放大并传导)→ (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 (产生听觉)。17.“科学就在身边”,请解释下列生活现象。(1)每年4月份,周边城区到处都是成片的油菜花,油菜花主要靠 传粉的。(填“风力”或“昆虫”)(2)这个季节大批的枇杷上市,一个枇杷中往往有很多粒种子,说明其花的一个子房内有多个 。(3)铁 皮石斛生态基地通过组织培养方法进行育种苗 ,组 织培养在生殖类型上属于(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18. 如图所示是四类欲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与②的主要区别是①中没有 。(2)②的生殖方式是 , ③的生殖方式是 。(3)③在生物学分类上不属于植物其原因是细胞中没有 。19. 开车用导航时,会用到HUD (抬头显示)投影模式,将手机置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下方,就可 以将导航的信息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影到正前方,避免因低头看仪表而造成事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驾驶员在挡风玻璃上看到的399米是由于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2)如图所示, HUD 投影模式显示右转,那么在手机上显示的应该是下列 选项。(3)同一晴天的白天和晚上, (选填“白天”或“晚上”)时候使用该功能效果比较好。20.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名初中生,母亲的作用居功至伟。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的A 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2)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图甲中的 (选填字母)。(3)图乙是人体部分器官随年龄变化的生长速率示意图,其中能表示生殖器官的曲线是 (选填序号)(4)男生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如下变化,属于第二性征的有.____ (选填字母)。A.长出胡须 B.长青春痘 C.肺通气量增大21.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向下的,人们常利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 ,也可以用带有重锤的水平仪检测桌面是否水平。22.如图为地球自转的示意图。(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是 转动的(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2)图中地球一半处于白昼,一半处于黑夜,其原因是 。(3)ABC曲线表示的是 (选填“晨线”或“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曲线相对于杭州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23. 蜜蜂的数量和健康与人类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稳定息息相关。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蜜蜂数量大幅下降,其原因主要有蜂螨的影响、栖息地的丧失和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1)蜜蜂之所以跟粮食和生态息息相关,是由于它们能帮助植物完成 过程,促进了植物的繁衍。(2)如图为中华蜜蜂的发育过程,其中 (选填字母)是其发育的起点。(3)蜂群中的雄蜂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的,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与孤雌生殖相比,有性生殖需要卵细胞与. 结合形成受精卵。(4)蜂螨在蜂巢中产卵,寄生于幼虫、蛹及成蜂体表,并传播病毒。蜂螨的发育过程分为卵、若螨和成螨,与____(选填字母)类似。A.蚕 B.蝗 虫 C.菜粉蝶24.如图所示,是拓展活.动的一个项目:徒手爬杆,就是指手脚并用,沿着杆子从地面爬到顶端。(1)甲、乙两位同学重力相同,比赛爬杆时,若两者均匀速爬杆,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11、v2,且v1>v2,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 (填“>”“=”或“<”)f2.(2)若甲同学的重力为G,当甲同学匀速爬杆时,甲同学对杆的摩擦力f (填“>”“=”或“<")G。25. 2023年4月20日,上演了一次特殊的日食日全环食。日食发生时,人们在某些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在某些地区可以看到日全食。(1)图中是某地出现的日环食,挡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可能是 。(2)当天的月相是____。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2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 Pa,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B。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7.小新同学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萌发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为探究“环境条件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实验,种子的萌发情况如表格所示:实验设置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萌发率(%)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B 4 潮湿 有光 100 0C 25 干燥 有光 100 0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1)从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2)在适宜的条件下,表格中A、D 两组仍有未萌发的种子,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小新同学设计的实验都使用了100颗种子,这样做的原因是 。28.小东站在试衣镜前,离镜子近时感觉看到自己在镜内的像就大些,离镜子远时感觉看到自己在镜内的像就小些。基于上述生活经验,小东同学借助家中常见生活物品来探究平面镜成像大小的特点。(1)[建立假设]平面镜成像时, . (2)[器材选择]厨房与客厅之间的玻璃门、拖鞋若干等。[方案设计]①将左拖鞋放在客厅的某一位置(如图甲);②将另一只拖鞋移至厨房,将其放到合适的位置:③观察移至厨房的鞋与左拖鞋所成的像是否完全重合:.④多次改变左拖鞋到玻璃门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交流讨论]器材选择时,小科应选择 (填“方案1”或”方案2”)两只拖鞋做实验。(3)实验过程中,若像与左拖鞋不能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有 (____ _)A.厨房地面比客厅高B.平面镜成的是虚像C.玻璃门与地面不垂直D.玻璃门下端有金属框影响,不能完整成像(4)若出现成像较暗,不易辨识的现象,你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是 .29.在“观察物体间力的作用”活动中,小宁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量程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B放在水平位置,抽动刻度板调零后把它们的挂钩勾在一起,用手分别拉住测力计的圆环,水平向外拉。当测力计A示数分别为1.0N、2.0N、3.0N时,读取测力计B的示数。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 测力计A示数/N 测力计B示数/N1 1.0 1.02 2.0 2.03 3.0 3.0小宁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 。老师告诉小宁,从本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具有普适性。[实验2]将两个测力计A、B竖直悬挂、调零,如图乙所示;把它们的挂钩勾在一起后悬挂起来,竖直向下拉测力计B的圆环,如图丙所示。小宁发现:当测力计A的示数为2.0N时,测力计B的示数为1.8N;此时,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多少?为什么? 。30.小金和同桌小徐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进行了如图实验:(1)小金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 的径迹,小徐想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 ;(2)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 OF 后,小金以 ON 为轴旋转该纸板。如图乙,观察纸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 ;(3)小金让光沿 FO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 OE 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4)小徐测出一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后,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于是准备整理器材,但小金告诉小徐,实验还未结束,你认为小徐还要怎么做?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31题4分,33、35每小题各6分,32、34每小题各8分,共32分)31.2022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1)当天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填“AB”“BC”“CD”或“DA")区域之间。(2)当天晚上的月相接近图乙中的 。(3)这一天阳光直射点位于 ,浙江各地昼夜情况 。32. 在空碗的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向碗中倒入一些水后,又 能看见硬币了(如图乙)。(1)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原因是由于 造成的。(2)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位置变 的虚像(填“浅”或“深”)(3)能正确反映再次看到硬币的光路是____。A. B.C. D.(4)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与本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同,例如: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太阳。请结合以下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解释该现象。资料1:光在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会向密度较大的物质弯折。资料2 : 随省海拔的升高,大气密度逐渐降低。3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乙图为不同季节正午杆影长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一年中,正午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总是朝北。因此,他处于 半球;(4)据甲图可知,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 (填“长”或“短”),太阳高度角最 (填“大”或“小”);(5)据乙图可知,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底层住户的阳台全年都会被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日的楼影来计算。34.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 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 (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 相等。(2)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弹簧测力计 B的示数为2.8 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若增大拉力,当A 的示数为4.5 N时,B的示数为 N。35.相关法规规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能超过7×105帕。一辆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货车,车与货物的总质量为1.3×104千克,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3米2,g取10牛/千克。则:(1)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按照规定的标准,这辆货车是否超载?(2)若要使货车对路面的压强符合规定的标准,则至少需要从这辆货车上卸下多少千克的货物?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的生殖一般可以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其中以有性生殖为主。例如,狮子、青蛙、昆虫等生物的生殖过程中,都要经历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而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中,按受精方式不同可分为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两类。许多无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在生殖季节,将精子和卵细胞直接排到水中,精子在水里活泼地游动,遇到卵细胞就与之结合,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陆生的动物,如许多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雌性动物的卵细胞成熟后不排出体外,而是通过交配由雄性动物将精子送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这种受精过程在体内进行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内受精;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三种。卵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主要依靠卵细胞自身所含的物质为营养,所以卵生动物的卵细胞一般较大,含卵黄较多。卵生的动物很多。昆虫、鸟、绝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鱼都是卵生的;有些哺乳动物也是卵生的(如鸭嘴兽)。胎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胎生动物的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直至出生时为止。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卵胎生是指受精卵虽在母体内发育,但其营养仍主要依靠卵细胞自身所含的物质供给,与母体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营养联系的生殖方式。卵胎生的动物很少,如鲨、蝮蛇等。 【解答】中华秋沙鸭是属于鸟类,雌性动物的卵细胞成熟后不排出体外,而是通过交配由雄性动物将精子送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这种受精过程在体内进行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内受精;昆虫、鸟、绝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鱼都是卵生的。故答案为:A。2.【答案】D【解析】【分析】当物体受到平衡力时肯定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解答】一个重500N的物体,当受到500N竖直向上的拉力时,重力竖直向下,拉力竖直向上,二者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那么它们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将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可以是静止状态,也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方向不定,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3.【答案】A【解析】【分析】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解答】A.“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和父亲的精子,而不仅仅是来自母亲,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卵黄),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所以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试管婴儿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答案】A【解析】【分析】AB.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然后进行判断;C.根据图像确定5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根据计算平均速度;D.根据图像的形状分析1-3s内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故A正确;B.物体在3~5s内通过的路程是:2m-1m=1m,0~1s内通过路程为1m,则二者路程相等,故B错误;C.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C错误;D.物体在1~3s内的路程保持不变,因此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a.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c.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A.BO是反射光线;B.多次试验才能得到普遍结论;C.ON不垂直于镜面时,反射光线往外面了,无法再观察;D. 以ON为轴向后旋转纸板F,反射光线不消失,只是观察不到。故答案为:C6.【答案】C【解析】【分析】月球上的特点是没有空气和水,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结合这些特点和相关的物理知识可逐做出判断。【解答】①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故听到大风呼啸是不真实的;②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故人会跳得很高,故跳过4米高的横杆可能是真实的;③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物体的质量虽然不变,但重力会变小,故举起200千克的石头可能是真实的;④拍照片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规律,阳光能够射到月球上,月球也能够反射太阳光,故拍照片可能是真实的;⑤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当然也就没有大气压,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是不可能的,故是不真实的;⑥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植物不能生长,故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是不真实的;⑦月球对人的吸引力变小,故袋鼠式”走路是真实的。故答案为:C。7.【答案】A【解析】【分析】 受精卵只有一个细胞核,有受精卵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解答】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技术可以在母体外将单个精子注入卵细胞中进行受精,所以它能够提高受精的成功率。该生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属于有性生殖,形成的受精卵只有一个细胞核,这种技术会产生道德和伦理问题。故答案为:A。8.【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分析判断。【解答】如图所示,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逐渐变响,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9.【答案】D【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依据“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这一原理制成的,这种变化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是成正比的,一旦超过,弹簧就无法恢复原状,而且不同的弹簧,弹性限度也不同,所受拉力相同,伸长也会不同。【解答】由于拉力能大小不变的被固体传递到每一匝弹簧上,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应该是均匀拉伸,图中只有D图是均匀拉伸的。故答案为:D。10.【答案】C【解析】【分析】在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存在一种看不到的光,叫红外线;只要是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且温度越高,红外线越强烈,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水龙头或烘手机就启动工作。它们都是利用人体能辐射出红外线,从而感知到人手的存在,启动相关功能,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1.【答案】B【解析】【分析】花粉受柱头分泌的粘液的刺激,萌发成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内有精子,达到胚珠,精子与其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解答】 某人剥开一个黄豆豆荚,看到里面有4粒黄豆。 黄豆是种子,是由花中的胚珠发育而来的,所以一朵花中有4个胚珠;故答案为:B1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症状分析王老师眼睛的问题,并确定相应的矫正方法。【解答】王老师看近处的文字不清楚,应该为远视眼,它的晶状体偏薄,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弱,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应该用凸透镜矫正,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3.【答案】D【解析】【分析】可以模拟实验条件,并实际完成的实验叫实验事实,而不能模拟实验条件,不能实际完成的实验,利用推理得到的是实验推论。【解答】由图可知,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上的运动是实际实验,小车在光滑表面上的运动是推理,是理想实验;所以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4.【答案】D【解析】【分析】火星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也有昼夜交替;火星也要发生公转,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因此火星上一年相当于地球上两年。【解答】火星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有昼夜交替,火星的一天与地球的一天相近;故AB正确;火星绕着太阳公转,所以有季节变化;故C正确;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因此火星上一年相当于地球上两年;故D错误。故答案为:D。15.【答案】D【解析】【分析】对A受力分析,确定AC间摩擦力;对整体受力分析确定地面与C之间的摩擦力;对B受力分析,确定BC间摩擦力情况。【解答】A、对A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物体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故f=F,故A对C有向左的静摩擦力,故A错误。B、对B受力分析,由于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故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C、对C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C压力、B对C压力,地面对C支持力,A对C向左的静摩擦力和地面对C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即物体C受到二个摩擦力的作用,故C错误。D、对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所以地面对C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故答案为:D。16.【答案】耳廓;耳蜗;大脑【解析】【分析】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分析解答。【解答】听觉的形成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放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17.【答案】(1)昆虫(2)胚珠(3)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根据植物花朵的授粉方式解答;(2)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3)根据无性生殖的特点解答。【解答】 (1)油菜花属于虫媒花,主要靠昆虫传粉的;(2)受精完成后,花瓣、花萼等先后凋落后萎缩.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它内部的胚珠将发育成种子,一个枇杷中往往有 很多粒种子,说明其花的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3)组织培养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18.【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2)出芽生殖;孢子生殖(3)叶绿体【解析】【分析】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细菌,酵母菌,蘑菇,酵母菌和蘑菇是真菌。【解答】(1)真菌的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通过出芽生殖繁殖后代,蘑菇通过孢子生殖繁殖后代。(3)蘑菇在生物学分类上不属于植物,原因是细胞中没有叶绿体。19.【答案】(1)反射;虚像(2)B(3)晚上【解析】【分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由于玻璃有一定厚度,所以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分析解答。【解答】(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可知,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虚像;(2)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故答案为:D。(3) 因为白天车外光线太阳会透过玻璃,导致不容易看到像,所以晚上使用该功能效果比较好。20.【答案】(1)卵巢(2)B(3)③(4)A【解析】【分析】在人体外表上,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 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青春期男性和女性在外表上的不同变化,即第二性征的出现。【解答】(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2)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输卵管即B(3) 示生殖器官的曲线是③:未进入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缓慢,进入青春期,快速发育;(4) 长出胡须 喉结等为第二性征。21.【答案】竖直;竖直【解析】【分析】根据重力方向的知识和应用解答。【解答】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人们常利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也可以用带有重锤的水平仪检测桌面是否水平。22.【答案】(1)逆时针(2)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一半被太阳照亮,一般背对太阳,因此地球一般是昼半球,一半是夜半球(3)晨线;运动【解析】【分析】晨昏线分成晨线和昏线,晨线是指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交界线,昏线是昼半球到夜半球的交界线【解答】(1)地球会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是逆时针转动的,简单的记忆为南顺北逆。(2)地球一半处于白昼,一半处于黑夜,其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一半被太阳照亮,一般背对太阳,因此地球一般是昼半球,一半是夜半球。(3) 位于ABC线上的会随地球自转从地球的暗面到亮面,是一天中的早晨,因此是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曲线会逐渐靠近或者远离杭州,因此相对于杭州是运动的。故答案为:(1)逆时针 (2)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一半被太阳照亮,一般背对太阳,因此地球一般是昼半球,一半是夜半球 (3)晨线 运动23.【答案】(1)传粉(2)d(3)精子(4)B【解析】【分析】完全变态发育的生物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仅幼虫和成虫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差别大,而且在两者之间出现了蛹期。与家蚕不同,蝗 虫、蟋蟀、蝼蛄、臭 虫、螳螂等昆虫的一生 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 成虫三个时期,不经历蛹期。【解答】(1)蜜蜂能帮助植物完成传粉过程,促进了植物的繁衍。(2)中华蜜蜂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起点是受精卵,即图中的d。(3)有性生殖需要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而孤雌生殖则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新个体。(4)蜂螨的发育过程分为卵、若螨和成螨,与蝗虫类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24.【答案】(1)=(2)=【解析】【分析】(1)运动员匀速爬杆的过程都受力平衡,合力为零,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摩擦力等于重力。(2)沿着杆匀速向上爬时,在竖直方向均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力的大小,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解答】(1)甲、乙两位同学重力相同,比赛爬杆时,若两者均匀速爬杆,所受摩擦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则摩擦力均等于其重力,重力相等,则甲、乙所受摩擦力相等;(2)人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匀速向上爬,那么在竖直方向均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爬杆受到的摩擦力都等于受到的重力,即f=G。故答案为:(1)=;(2)=。25.【答案】(1)月球(2)A【解析】【分析】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是指太阳、月球、地球处在同一直线上,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辉。【解答】(1)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故三大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太阳、月球、地球,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2)日食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中间时,且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是不透光的球体,遮蔽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从而发生日食现象。发生日食的时间一定是农历初一,月相是新月,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6.【答案】2.0×103;大于【解析】【分析】(1)容器A、B的重力不计,B对桌面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相等,受力面积和B的横截面积相等,根据求出B对桌面的压强。(2)圆柱形容器A、B的重力不计,加入水的重力相等,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力相等,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则A的受力面积小于B的受力面积,根据比较两者对桌面压强的关系。【解答】(1)由题知,容器A、B的重力不计,则B对桌面的压力:F=G水=10N,B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S=5.0×10-3m2,则B对桌面的压强:;(2)圆柱形容器A、B的重力不计,加入水的重力相等,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力相等,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则A的受力面积小于B的受力面积,由可知,A对桌面的压强大于B对桌面的压强。故答案为:2000;大于。27.【答案】(1)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2)种子自身原因(种子不完整)(种子胚已死亡)(种子处于休眠期)(合理即可给分)答出一点即可。(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解答】(1)从表格中通过比较寻找变量,由A、B可知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由A、C可知需要一定的水分,由A、D可知不需要光照。(2)种子萌发除受外界因素影响,还受种子内部的因素影响,比如种子不完整、种子胚已死亡、种子处于休眠期等。(3)选择实验对象数量多,可以避免由单个特殊情况导致结论的偶然性。28.【答案】(1)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到平面的距离有关(2)方案1(3)A;C(4)客厅灯打开或厨房灯关闭【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推测影响像的大小的因素;(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像和物体左右相反;(3)根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析解答;(4)物体和环境对比度大,像清晰一些。【解答】(1)离镜子近时感觉看到自己在镜内的像就大些,离镜子远时感觉看到自己在镜内的像就小些,猜想:像的大小可能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2)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用两个完全相同但左右相反的拖鞋,故小明应选择方案1的两只鞋做实验;(3)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门不竖直放置或厨房地面与客厅地面高度不同,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拖鞋都不可能与前面拖鞋的像完全重合,故选AC;(4)若出现成像较暗,不易辨识的现象,可以客厅灯打开或厨房灯关闭。29.【答案】相等2.0N。测力计A的示数为2.0N,说明测力计B对A的拉力大小为2.0N,由于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2.0N。【解析】【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相互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解答】 【实验1】小宁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实验2】小宁发现:当测力计A的示数为2.0N时,测力计B的示数为1.8N,两个测力计的示数不相等,这是因为弹簧B自身的重力造成的。测力计A的示数为2.0N,说明测力计B对测力计A的拉力为2.0N,因为测力计B对测力计A的拉力和测力计A对测力计B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时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也为2.0N。故答案为:(1)相等;(2)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2.0N,因为测力计B对测力计A的拉力和测力计A对测力计B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30.【答案】(1)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2)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可逆(4)改变入射角的度数,多做几次实验【解析】【分析】(1)沿着光的传播路程用笔画出对应的直线记录下来,是方便后面研究的好方法;(2)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解答;(4)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完成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解答】(1)小金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 的径迹,小徐想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一个保留的方法: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2)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 OF 后,小金以 ON 为轴旋转该纸板,则此时左右两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上,那么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小金让光沿 FO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 OE 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4)小徐测出一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后,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于是准备整理器材,但小金告诉小徐,实验还未结束,我认为小徐还要:改变入射角的度数,多做几次实验。31.【答案】(1)BC(2)上弦月(3)北半球;昼长夜短【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1)地球公转到甲段为冬至与春分之间,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至3月21日前后;乙段为春分与夏至之间,日期在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丙段为夏至与秋分之间,日期在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丁段为秋分与冬至之间,日期在9月23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2022年4月5日,日期在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在春分与夏至之间,当天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BC区域之间。(2)2022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五),月相接近图乙中的上弦月。(3)2022年4月5日,在春分与夏至之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32.【答案】(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2)浅(3)D(4)太阳光进入大气层时,由于海拔的升高,大气密度逐渐降低。光会向地面偏折。 进入人眼睛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成太阳的虚像,位于地平线的上方。【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人眼睛和被看的物体之间如果有障碍物挡住,人就看不到物体了;如果由于反射或折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人就可能再看到物体.【解答】(1)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这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2) 水里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由于折射,使人感觉到水里物体的像变高了即位置变浅。(3)硬币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且空气中的角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角,故答案为:D。(4)结合所给材料以及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分析。 由于海拔的升高,大气密度逐渐降低。光会向地面偏折 ,人眼接收到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即可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太阳。33.【答案】(1)地球自转(2)地球公转长;该日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地表物体影子越长,地表吸收热量越少,气温越低。(3)北(4)短;大(5)冬至【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解答】(1)一天之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使得日光与立杆处角度发生变化。(2)一年之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公转轨道与地球自转轨道有一夹角,该夹角使得一年之中太阳与立杆处的照射角度发生变化。(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北方,因此,他处于北半球。(4)从图甲可以看出,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5)据乙图可知,要使底层住户的阳台全年都会被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冬至日的楼影来计算,该节气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大,楼房的影子最长。34.【答案】(1)不一定;一定(2)2.8;2.8【解析】【分析】(1)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才等于拉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据此分析解答。(2)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当拉力增大时,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知识分析解答。【解答】(1) 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 很难保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木块很难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不一定相等。图乙中,无论下面的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上面的木块B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一定相等。(2)根据丙图可知,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B的拉力相等,即摩擦力为2.8N。当增大测力计A的示数时,木块对木板的拉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不变,还是2.8N,那么测力计B的示数还是2.8N。35.【答案】(1)解:货车对路面的压力F=G-mg=1.3×104千克×10牛/千克=1.3×105牛,货车对路面的压强帕,因为1×106帕>7×105帕,所以这辆货车超载。(2)解:若要使货车对路面的压强符合规定的标准,则货车对路面的压力F'=p'S=7×105帕×0.13米2=9.1×104牛,至少需要从这辆货车上卸下的货物受到的重力△G=△F=F-F'=1.3×105牛-9.1×104牛=3.9×104牛,则至少需要从这辆货车上卸下的货物的质量△m==3.9×103千克。【解析】【分析】(1)根据F=G=mg计算货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计算货车对地面的压强,最后与规定压强进行比较即可;(2)首先根据F'=p'S计算符合规定标准时货车对路面的压力,再根据 △G=△F=F-F' 计算需要从上面卸下的货物重力,最后根据 计算需要卸下的货物质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