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新授 总课时数: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 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先学】课前知识储备1.根据 ρ=m/V 可以求得:物体的密度,应用:鉴别物质种类、物质纯度、是否实心。2.根据 m=ρV ,可以求得:物体的质量,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质量。3.根据 V=m/ρ可以求得:物体的体积,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体积。【智慧导入】1.奥运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2.不用尺量,如何得知一卷铜线的长度?3.如何得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质量?4.装满水的密封瓶子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问案【智慧碰撞】任务一:例1:一个瓶子至多盛1千克的水,用这个瓶子至多盛多少千克煤油?任务二:二、密度的变化1.密度随温度的变化(1)物体的热膨胀:多数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当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m不变,体积V变大根据 ,所以密度ρ变小; 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__ 。(2)风的形成是空气的热胀冷缩所致; 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后体积________。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___________的影响最大。 综上可知,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________(3)水在0℃—4℃之间的反常膨胀 ①在4℃时水的密度_________ ②在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_______ ③在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________。2.密度随物态的变化例2:1m3的冰完全熔化成水,体积多大?3.气体密度的变化(1)当气体被压缩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2)当气体膨胀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例3:一瓶氧气用掉一半后,氧气 ( ) A.质量减半 B.体积减半 C.密度减半 D.条件不足任务三:密度的应用例4: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现配制了0.5 dm3的盐水,称出其质量为0.6 kg,试求 (1)配制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 (2)若不符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 (3)应加盐或加水多少克?【智慧拓展】例5: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 g,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 g。将瓶里的水倒出,先在瓶内装入一些金属的颗粒,称出瓶和金属的总质量为878 g,然后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 318 g,求瓶内金属的密度。【智慧盘点】(思维导图)【智慧达标】1.一块冰化成水后 ( )A.密度不变,质量变小 B.体积不变,质量变大C.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不变,体积变小2.杯里有一些水,完全凝固成冰后,体积比原来( )A.增大1/10 B.减小1/10C.增大1/9 D.减小1/93.小丽发现妈妈炼制的满满一碗液体猪油,在第二天凝固后中间居然凹了下去,这表明固态猪油的体积减小 ,密度 了。(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2016广西梧州二模)热气球是通过对球内空气进行加热,使球内的空气密度(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5.农民选谷种时,常要比较谷种的质量好坏(“质量好”指稻谷中空瘪的颗粒数较少,饱满的颗粒数较多),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体积相同,比质量 B.质量相同,比体积C.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 D.比较颗粒的大小 6.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 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上面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 7.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和盐水(ρ盐水>ρ水>ρ煤油)。关于三种液体液面的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水的液面最高 B.煤油的液面最高C.盐水的液面最高 D.三个液面一样高8.(2015江苏徐州沛县期中)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她测出了下列的物理量:①积雪的厚度;②脚印的面积;③脚印的深度;④冰的厚度。其中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D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9.空调送出冷气和暖气时,送风口可以控制送气方向。为让房间尽快降温和升温,一些操作合理的是(B ) A.向下送冷气,向上送暖气B.向上送冷气,向下送暖气C.送冷气、暖气均向上D.送冷气、暖气均向下10.一个质量为54 g的铝球,它的体积为25 cm3,则:(1)通过计算后说明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2)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 (3)若把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测得铝球的总质量为58 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已知ρ铝=2.7×103 kg/m3)答案(1)空心 (2)5 cm3 (3)0.8 g/cm3·推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