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新授 总课时数: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能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3.知道物距、像距的概念。
【重点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能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智慧先学】(1)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_____,成的是 、 的实像。
(2)投影仪投影胶片时,胶片离镜头比较_____,成的是 、能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的实像。
(3)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_____,成的是 、 的虚像。
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否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什么关系?
(
问案:
)
【智慧导入】1、提出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2、猜想:
3、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下面问题: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 。(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太阳光代替平行光源。)
2、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并尽量的让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心位置上?
思考后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一做,验证你的想法)
3、实验按什么顺序进行?试验中先移动谁,后移动谁可以更快速的找到像?
4、在光具座上,哪一段长度是物距?那一段是像距?
(2)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注意:实验过程中应记录下列现象和数据:物距u、像距v、像的大小、像的倒正和像的虚实,最好自己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
【智慧碰撞】
4、交流展示
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为什么?
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 ;
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
这个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是怎样判断的?观察像的大小、倒正,测出物距,并估测出像距。
你总结一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与同学们交流。
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
物距U 像的特点 像距 应用
与物位置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u=2f
fu=f
U5、归纳总结
分析上表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像的倒正: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说明: ①磁场是客观存在的,而 是假想出来的,不存在的。
②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而且彼此不相交。
③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4磁感线的用法和以前学过的 类似。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这种方法叫 法
【智慧拓展】1.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下图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cm刻线处,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0 cm B.15 cm C.20 cm D.30cm
3.一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能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15cm处时,它的像一定是( )
【智慧盘点】
(
思维导图
)
【智慧达标】
图9-1-11
4.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的文字到透镜的距离( )
A.等于12cm B.大于6cm小于12cm C. 小于6cm D. 大于12cm
5.做“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适当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观察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像,这时测得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凸透镜焦距f的大小关系应是__________,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