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新质生产力(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新质生产力(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2024年中考热点专题:新质生产力
【热点背景】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新质生产力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因素在人才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的科技人才,还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
1.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1.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⑤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们推进高质量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⑥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⑦有利于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高质量发展:⑧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至上:⑨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其他:⑩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综合国力。
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④我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
⑤要弘扬创新精神。
生态文明: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高质量发展:⑦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高质量发展。
其他: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实战训练
1.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畅销全球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这说明我国
①正努力建设制造强国
②新兴产业已经取代传统产业
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④已经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2.“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向“新"而行,要求我国
①依靠科技创新积蓄发展动能
②依靠国外核心技术抢占发展制高点
③通过转换增长动力促进发展
④通过改革巩固科技创新强国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3.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作为热词备受关注。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做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要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
④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转变发展方式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D
4.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通过改革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B.完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作为各项工作中心
C.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D.科技创新增进人类福祉,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C
实战训练
(8分) 答案:可以从科技创新、全面深化改革、中华文化、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等角度作答。
①“济南强势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表明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
②“济南不断提升主导产业能级,探索产业振兴”,表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济南打造网红城市品牌,文旅经济持续发力”,表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④“济南厚植发展生态底色,推动绿色发展”,表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富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⑤“济南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寻找新的经济推动力,以“+经济” 的创新模式打造新发展势能”,表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每一要点2分,满分8分。材料与结论对应准确,得2分;对应错误或不结合材料,0分。
参考答案:可从学习、诚信、独立思考、合理使用网络等角度作答。
(1)不能过度使用 AI 原因:
①沉迷“AI+作业”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学习能够扩展生命阅历,让生命
得到滋养,我们应树立自觉主动的态度,让学习伴我们成长。
②作业“偷懒”欺瞒老师是不诚信行为,诚信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在学习中我们应树立诚信意识。
③过度使用 AI 会产生依赖,影响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我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创造潜力。
(2)科学使用 AI 建议:
①网络是把双刃剑,应合理利用网络。
②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
取新知,开拓视野,实现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提高。
③可以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每一要点 2 分,满分 6 分。原因 4 分;建议 2 分。
【 聚 焦 国 家 发 展 推 动 提 质 增 效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在党的领导下,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共融共舞”;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淘汰落后产能,方能做到稳中求进;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
基础制度。
21.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8 分)
21.①“习近平总书记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在党的领导下,”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说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说明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我国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向绿色化迈进”说明了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⑤“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说明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0位,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进一步迈进。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截至2022年,中国企业参与的海外光伏项目投资分布在40多个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达16.8吉瓦……中国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转化为全球共享的机遇,而开放的中国大市场也日益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新三样”的发展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④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⑤要弘扬创新精神。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生态文明: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世界舞台:⑦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刻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趋势,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怎样 以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绿量”?
参考答案:
科技创新: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④我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
⑤要弘扬创新精神。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生态文明: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