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科学问卷1.(2023八下·杭州期中) 仔细观察图中的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A.v B.C. D.【答案】A【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根据模型分析;【解答】A、此图是符号,不属于模型,选项错误;B、此图为化学分子结构模型,选项正确;C、此图为物理电路模型,选项正确;D、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选项正确;故选:A。2.(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的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消失B.如图乙,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C.如图丙,此实验装置原理与发电机原理相同D.如图丁,实验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解析】【分析】(1)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但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3)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制成的。(4)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在导体中将产生电流,叫电磁感应。【解答】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将小磁针移走,磁场仍存在,故A错误。B、根据图中电源的正极在右侧,可知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是由右侧进入左侧流出,故利用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故B正确。C、图中有电源,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探究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D、图中没有电源,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B。3.(2023八下·杭州期中)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图中符合安全用电与保护原则的是( )A.在落地高压线附近行走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C.控制用电器的开关接零线D.电水壶接三孔插座【答案】D【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1)不接近高压带电物体。(2)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过高,否则引起电流过大而引发火灾。(3)开关应控制火线。(4)所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等,应按产品使用要求,装有接地线的插座。【解答】A、在落地高压线附近行走,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与保护原则,故A错误。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会使得通过插座的电流变大,容易发生火灾,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错误。C、开关接在灯泡和零线之间,当断开开关,火线和灯泡还处于连接状态,人接触灯泡的金属部分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错误。D、电水壶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应采用用三脚插头及三孔插座,可以防止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正确。故答案为:D。4.(2023八下·杭州期中)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 )A.+7 B.+6 C.+5 D.+4【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解答】在化学式 Na2MoO4 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到:(+1)×2+x+(-2)×4=0,解得:x=+6。故选B。5.(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动机通电后不转,一定是电路断路B.线圈连续转动是靠电磁继电器来实现的C.将磁体的磁极对调一下可以使电动机的转速增大D.改变磁场方向可以改变线圈转动的方向【答案】D【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1)电动机通电后不转原因:电流太小、磁场磁性太弱、断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2)线圈连续转动是靠换向器。(3)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和与磁场的强弱、电流的大小有关。(4)线圈转动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改变其中的一者,线圈转动方向改变,同时改变两者线圈转动方向不变。【解答】A、电动机通电后不转原因:电流太小、磁场磁性太弱、断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故A错误。B、换向器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能使线圈连续转动下去,故B错误。C、对调磁极只会将线圈受力反向,不会改变线圈受力的大小,线圈转动的速度将不变,故C错误。D、线圈转动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改变其中的一者,线圈转动方向改变,同时改变两者线圈转动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可以改变线圈转动方向,故D正确。故答案为:D。6.(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能正确表示条形磁铁周围磁感线分布的是( )A B C D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据此判断条形磁铁周围磁感线分布。【解答】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7.(2023八下·杭州期中)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为-(1/3)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分析。【解答】A、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所以质子是由 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故答案为:C。8.(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表示两个钠元素B.:“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C.:“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D.:“”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答案】A【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A、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2”表示两个钠原子,选项错误;B、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选项正确;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选项正确;D、数字在元素符号正上方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选项正确;故选:A。9.(2023八下·杭州期中) 对于如图所示的部分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零线B.之间的电压为C.间接入两孔插座后,则电路都不能正常工作D.测电笔测试插座右孔,氖管会发光【答案】D【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2)零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V。(3)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与插座互不影响,是并联关系。(4)测电笔接触火线氖管会发光,接触零线不发光。【解答】 A、由图知,开关接在导线a上,所以a是火线,b是零线,故A错误。B、导线b是零线,导线c是地线,零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故B错误。C、间接入两孔插座后,则电路能正常工作 ,故C错误。D、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所以测电笔插入插座的右插孔氖管发光,故D正确。故答案为:D。10.(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属于单质B.反应生成的乙物质类别属于化合物C.化学反应前后两种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D.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答案】D【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该反应可以表示为据此分析;【解答】A、根据分析,甲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错误;B、根据分析,反应生成的乙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错误;C、根据分析,反应前是A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反应后生成的分别是由A元素组成的单质和B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为0,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选项错误;D、根据分析,一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选项正确;故选:D。11.(2023八下·杭州期中)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铷的核电荷数是37 B.铷的中子数为37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根据左上角数字是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分析;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分析C、根据元素种类和名称的偏旁部首关系分析;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分析【解答】A、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且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如图所示, 铷的核电荷数是37 ,选项正确;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因此 铷的中子数 =85-37=48,选项错误;C、 铷的偏旁部首是“钅”属于金属元素 ,选项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单位是1,不是“g”,选项错误;故选:A。12.(2023八下·杭州期中) “○”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B. C. D.【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以及水的化学式分析示意图;【解答】水的化学式是 ,即一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分子构成,如图所示,故选:C。13.(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钮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针尖能指北,是受到磁感线的作用B.针尖指的是地磁场的南极C.针尾是指南针的N极D.针尾所指方向,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答案】B【知识点】地磁场【解析】【分析】(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放入地磁场的磁体都受到地磁场的作用。(2)放入磁场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解答】ABC、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针尖指北,所以针尖是N极,针尖所指是地磁南极,故AC错误、B正确。D、针尖是指南针的N极,所以针尖所指方向,就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故D错误。故答案为:B。14.(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呈电中性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很小,所以没有质量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也可以再分【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分析;【解答】A、分子和原子都不带电,离子是带电的原子,选项错误;B、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选项正确;C、分子虽然很小,但是有质量,选项错误;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选项错误;故选:B。15.(2023八下·杭州期中)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可以写成。1个的质量为,1个的质量为,若以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B. C. D.【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分析;【解答】根据题意, 1个中氧原子的质量是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可知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选:A。16.(2023八下·杭州期中) 小科一家利用手机导航自驾前往森林公园,途中小科不禁好奇在没有导航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磁场,如图所示是部分地磁场的示意图,根据图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磁场是实际存在的,所以磁感线也是实际存在的B.A点磁场方向等于静止在该处的小磁针南极所指的方向C.A点的磁场强度比B点的磁场强度弱D.放在A、B两处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不同的【答案】D【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磁感线中各点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一致;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场客观存在,磁感线是假想的存在于磁体周围空间的封闭曲线,实际上不存在。【解答】A、磁场客观存在,磁感线是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故A错误。B、A点磁场方向就是静止在该处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故B错误。C、由图可知,A点的磁感线更密集一些,所以磁场强度更强一些,故C错误。D、磁场中不同位置的方向一般是不同的,所以放在AB两处的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不同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D。17.(2023八下·杭州期中) 电磁铁,主要由通电螺线管和铁芯两部分构成,下列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北极的标注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从电源入手,先判断电流的流向,再利用安培定则可确定螺母管的极性,最后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解答】A、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故A错误。B、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B正确。C、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C错误。D、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故D错误。故答案为:B。18.(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是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B.图示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将电池正负极对调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D.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N极将指向地磁的北极【答案】D【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解答】A、据图可知,该实验是用于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故A正确。B、该实验中,若给导线通电,下面的小磁针会转动,即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B正确。C、由于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所以将电池正负极对调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故C正确。D、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由于地磁场的缘故,即N极将指向地理的北极,而不是地磁的北极,故D错误。故答案为:D。19.(2023八下·杭州期中) 图为测电笔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使用测电笔时,人必须站在绝缘地面上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C.使用测电笔时,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火线D.金属笔卡只是装饰,可以换成塑料笔卡【答案】C【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测电笔的构造:笔尖金属体,阻值很大的电阻,氖管,弹簧,笔尾金属体。(2)正确使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零线或火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3)测电笔的工作原理:人站在大地上,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火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是220V,测电笔和人是串联的,串联的电阻起分担电压的作用,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测电笔的电阻很大,分担的电压很大,人分担的电压很小,电压不高于36V,对人没有危害。此时在测电笔和人体中都有电流,电流微弱不会对人造成危害。这个微弱的电流可以使氖管发光。人站在大地上,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零线,零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是0V,在测电笔和人体中都没有电流通过,氖管不发光。【解答】A、使用测电笔时,人必须站在大地上,当笔尖接触火线时,有电流通过测电笔,测电笔的氖管才会发光,故A错误;B、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故B错误。C、使用测电笔时,氖管发光说明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故C正确。D、金属笔卡是笔尾金属体,测量火线时,有电流通过金属笔卡,换成塑料笔卡是绝缘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测电笔不亮,会造成误判断,故D错误。故答案为:C。20.(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对其按如下顺序检测:①闭合开关S1,灯L1亮;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灯L2不亮;再用测电笔测试a、b两点,发现只有测a点时,氖管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A.a、b两点间断路 B.b点左侧的零线断路C.灯L2短路 D.灯L2断路【答案】A【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解答】A、a.b两点间断路,开关S1闭合时,灯泡L1正常与火线和零线相连,会正常发光。而开关S2闭合时,L2只与火线连通,没有与零线连通,因此不会发光。a点虽然接在零线上,但是通过灯泡L2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接触时发光,故A正确。B、b点左侧的零线断路入时,灯泡L1与零线断开,则 开关S1闭合时,它不会发光,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灯L2短路时,一旦闭合开关S2,保险丝就会熔断,此时测电笔接触a点也不会发光,故C错误。D、灯L2断路,闭合开关S2时,a点不能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接触时不会发光,故D错误。故答案为:A。21.(2023八下·杭州期中)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5个钾原子: ;2个氮气分子: ;3个碳酸根离子: ;氯化钡中正二价的钡元素: ;碳酸钠: ;臭氧: 。【答案】;;;;;【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用语分析;【解答】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5个钾原子表示为:;数字在分子式前表示分子个数, 2个氮气分子 表示为;数字在离子符号前表示离子个数, 3个碳酸根离子 表示为; 氯化钡中正二价的钡元素表示为 ;碳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 ;臭氧的化学式是:。22.(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氮,⑤澄清石灰水,⑥五氧化二磷;用正确序号填空: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答案】①⑤;②④【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解答】①食盐水含有食盐和水,属于混合物,②水银即金属汞,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③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即纯净物,且是由多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④液态氮是一种物质,且只含氮元素属于单质,⑤澄清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的混合物,⑥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物质且含有多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混合物是:①⑤ ;单质是:②④ 。23.(2023八下·杭州期中) 若使和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和的质量比是 。若使和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氢元素,则和的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18:17;1:1【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计算;【解答】根据题意,氧元素质量相等,则氧原子个数也相等; 一个H2O与H2O2的分子中氧原子个数比为1: 2,要氧原子个数相等,所需H20与H2O2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用2: I分别乘以H2O与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比18: 34, 则有36: 34=18: 17;由于氢元素质量相等,则氢原子个数也相等,一个H2O与H2O2的分子中氢原子个数比为1: I, 要氢原子个数相等,所需H2O与H2O2的分子个数比为1: 1。24.(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当乙从甲的左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若两根钢棒间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 棒有磁性;若两钢棒间吸引力先由大变小,然后由小变大,则 棒有磁性。【答案】乙;甲【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条形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根据这条规律进行判断。【解答】如图,当乙从甲的左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若两根钢棒间吸引力的大小不变,说明是乙的磁极吸引不具有磁性的钢棒,所以甲没有磁性,乙具有磁性;若两钢棒间吸引力先由大变小,然后由小变大,说明是具有磁性的甲两端磁性最强,对钢棒乙的吸引中间最弱,两端最强,所以甲有磁性,乙没有磁性。故答案为:乙;甲。25.(2023八下·杭州期中) 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微型吊扇研究“电磁转换”的实验。(1)小明将微型电扇的插头接入家庭电路,电扇旋转,如图甲所示、使微型电扇转动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过程中,电扇主要将 能转化为 能;(2)小明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入一只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现二极管发光,如图乙所示,此时微型电扇如同一台 (填“电动机”或”发机”),其工作原理是 。【答案】(1)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机械(2)发电机;电磁感应【知识点】电磁感应;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解答】(1)电扇里面有一个小型的电动机,使微型电扇转动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此时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电扇的内部有磁铁和线圈,当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一只发光二极管,线圈转动时,做了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故能产生电流;此时微型电扇如同一台发电机,原理就是电磁感应。故答案为:(1)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机械;(2)发电机;电磁感应。26.(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学校综合实践小组用一段漆包线绕成线圈,用小刀刮去两端的漆皮,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只刮去半周,把线圈放在用硬金属丝做成的支架上,并按图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就开始转动。若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则线圈的转动方向与原来 (填“相同”或“相反”),原因是 ;若在开关和电源之间串联一个电阻,线圈的转速将 (填“变快”“不变”或“变慢”)。【答案】相同;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磁场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变慢【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与电流大小和磁场的强弱有关。【解答】由图可知,电流是从电磁铁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闭合开关,用手轻推一下线圈,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由于受到磁力的作用会持续转动,这就是简易的电动机的原理;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则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磁场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则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不改变,线圈转动方向会与原来的转动方向相同。若在开关和电源之间串联一个电阻,闭合开关后,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了,则线圈受到的磁场力将变小,转速将变慢。故答案为:相同;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磁场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变慢。27.(2023八下·杭州期中)现有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2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除以整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x100%;对于一份物质来说,其所有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解答】分析Na2SO4、Na2SO3、Na2S 三个化学式的特点可知,不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如何,其中的钠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2∶1;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公式可得,该混合物中钠元 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2)∶(32×1)=46∶32;又因为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所以该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6%; 因此,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46%-32%=22%;28.(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表是图中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请回答下列问题:A B C质子数 12 12 17中子数 12 12 18电子数 10 12 18(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用字母序号表示)。(3)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a,b表示)。【答案】(1)24.31(2)AB(3)(4)【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含义分析(2)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3)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由化合价确定化学式。【解答】(1)根据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2)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由表格中A和B的质子数都是12 ,说明A和B属于同种元素(3)根据题意可知AC是镁元素和氯元素,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即29.(2023八下·杭州期中)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按表中信息填空:族 周期 0一 1H 1.008 2 4.003二 3 6.941 4 9.012 5B 10.81 ① 7X 14.01 8O 16.00 9F 19.00 10 20.18三 11 22.99 ② 13 26.98 14 28.09 ③ 16S 32.06 17 35.45 18 39.95(1)周期表中的①②③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①是 (填名称)元素,②所代表的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或“失去”)电子;③所代表的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2)氕、氘、氚分别表示氢元素三种原子,其原子中 数目不相等(选填“质子”、“中子”或“电子”)。(3)②和氯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答案】(1)碳;金属;失去;族(2)中子(3)离子【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分析;(2)根据同位素分析;(3)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 ①是 6号元素即碳元素,故填:碳; ②所代表的元素是12号元素即镁元素,偏旁部首是“钅”属于 金属元素;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2,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因此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③所代表的元素与氮元素 在同一纵行,因此属于同一族;(2)根据 氕、氘、氚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即属于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同;(3) ②元素即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氯化镁,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因此石油离子构成。30.(2023八下·杭州期中) 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有的甚至几乎达到,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A. B. C.(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填序号)。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玻尔的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答案】(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2)不会(3)C(4)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实验分析;【解答】(1)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粒子不会遇到大质量的原子核而反生明显的“反弹"现象,也就不会出现极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3)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在原子内部有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原子核,同时,原子核外空间很大,因此,图C的原子结构最为符合,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 不断修正的过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因此选项ABD说法符合题意,玻尔的原子模型的建立并没有达到完美的境界,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BD。31.(2023八下·杭州期中)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控制磁场方向相同,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1)步骤一:导体水平向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这是因为 ;(2)步骤二:导体竖直向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这是因为 ;(3)步骤三:导体水平向左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综合上面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 。【答案】(1)不发生;开关没有闭合(2)不发生;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解答】 (1)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因为开关没有闭合。(2)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因为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由此可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故答案为:(1)不发生;开关没有闭合;(2)不发生;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2.(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为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除了与是否带铁芯有关系之外,还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作了以下猜想: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度可能与电流大小有关;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度可能与____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猜测②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2)小明在A、B两个铁钉的下方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闭合开关观察到A吸引的铁屑要比B多,可以得出结论 ;(3)像本实验这样将不易观察的磁场强弱通过观察比较吸引铁屑的数量来体现的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实验中运用了相同方法的是____。A.研究分子的特性时,用黄豆和米粒混合实验B.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C.研究电流的特点时,通过类比水流帮助理解【答案】(1)线圈匝数(2)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B【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2)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电流越大,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无法准确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能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解答】(1)猜想: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度可能与线圈匝数有关。(2)A、B两电磁铁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通过A和B的电流是相同的,A的匝数多,吸引的大头针的个数多,说明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A、研究分子的特性时,用黄豆和米粒混合实验,说明间隙的存在,采用的是类比法,故A错误。B、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通过小灯泡是否发光反映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采用的是转换法,故B正确。C、研究电流的特点时,通过类比较水流帮助理解,采用的是类比法,故C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线圈匝数;(2)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B。33.(2023八下·杭州期中) 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请计算:(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4)16.4g丁香油酚中含 g氧元素(结果精确到0.1g)。【答案】(1)164(2)30:3:8(3)73.2%(4)3.2【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分析;【解答】(1) 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 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4) 16.4g丁香油酚中氧元素的质量是34.(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甲所示是一家庭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R1的阻值与燃气的浓度的关系如图乙。出厂预设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报警,出厂测试时,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S1、S2, 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工作电路中相应的灯亮起而报警。(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1)当报警器报警时, 灯亮。(选填L1或L2)(2)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有多大 ?(3)某场地安装该报警器后,想在燃气浓度达到3%时就报警,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如何移动,请简述其中的科学原理 。【答案】(1)L2(2)60Ω(3)应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原理:报警时电路电流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当燃气浓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报警器报警时,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由图甲可知发光的灯泡。(2)由甲电路图可知,控制电路中R1、R2串联,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根据图乙可知读出气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欧姆定律的应用求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3)根据图乙可知,当燃气浓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为保证报警时电路电流仍为0.03A,由欧姆定律可知,需控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据此可知滑动变阻器调节的方向。【解答】(1)报警器报警时,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由电路图可知,L2灯亮。(2)闭合开关,左侧控制电路两电阻串联接入,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根据图乙可知,气敏电阻的阻值为40Ω,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因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2=R总-R1=100Ω-40Ω=60Ω。(3)根据图乙可知,当燃气浓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为保证报警时电路电流仍为0.03A,由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一定时,需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因此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故将滑片向下移动。答:(1)L2。(2)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0Ω。(3)应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原理:报警时电路电流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当燃气浓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1 / 1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科学问卷1.(2023八下·杭州期中) 仔细观察图中的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A.v B.C. D.2.(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的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消失B.如图乙,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C.如图丙,此实验装置原理与发电机原理相同D.如图丁,实验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3.(2023八下·杭州期中)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图中符合安全用电与保护原则的是( )A.在落地高压线附近行走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C.控制用电器的开关接零线D.电水壶接三孔插座4.(2023八下·杭州期中)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 )A.+7 B.+6 C.+5 D.+45.(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动机通电后不转,一定是电路断路B.线圈连续转动是靠电磁继电器来实现的C.将磁体的磁极对调一下可以使电动机的转速增大D.改变磁场方向可以改变线圈转动的方向6.(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能正确表示条形磁铁周围磁感线分布的是( )A B C DA.A B.B C.C D.D7.(2023八下·杭州期中)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为-(1/3)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8.(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表示两个钠元素B.:“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C.:“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D.:“”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9.(2023八下·杭州期中) 对于如图所示的部分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零线B.之间的电压为C.间接入两孔插座后,则电路都不能正常工作D.测电笔测试插座右孔,氖管会发光10.(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属于单质B.反应生成的乙物质类别属于化合物C.化学反应前后两种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D.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11.(2023八下·杭州期中)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铷的核电荷数是37 B.铷的中子数为37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2023八下·杭州期中) “○”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B. C. D.13.(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钮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针尖能指北,是受到磁感线的作用B.针尖指的是地磁场的南极C.针尾是指南针的N极D.针尾所指方向,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14.(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呈电中性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很小,所以没有质量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也可以再分15.(2023八下·杭州期中)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可以写成。1个的质量为,1个的质量为,若以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B. C. D.16.(2023八下·杭州期中) 小科一家利用手机导航自驾前往森林公园,途中小科不禁好奇在没有导航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磁场,如图所示是部分地磁场的示意图,根据图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磁场是实际存在的,所以磁感线也是实际存在的B.A点磁场方向等于静止在该处的小磁针南极所指的方向C.A点的磁场强度比B点的磁场强度弱D.放在A、B两处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不同的17.(2023八下·杭州期中) 电磁铁,主要由通电螺线管和铁芯两部分构成,下列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北极的标注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18.(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是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B.图示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将电池正负极对调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D.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N极将指向地磁的北极19.(2023八下·杭州期中) 图为测电笔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使用测电笔时,人必须站在绝缘地面上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C.使用测电笔时,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火线D.金属笔卡只是装饰,可以换成塑料笔卡20.(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对其按如下顺序检测:①闭合开关S1,灯L1亮;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灯L2不亮;再用测电笔测试a、b两点,发现只有测a点时,氖管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A.a、b两点间断路 B.b点左侧的零线断路C.灯L2短路 D.灯L2断路21.(2023八下·杭州期中)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5个钾原子: ;2个氮气分子: ;3个碳酸根离子: ;氯化钡中正二价的钡元素: ;碳酸钠: ;臭氧: 。22.(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氮,⑤澄清石灰水,⑥五氧化二磷;用正确序号填空: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23.(2023八下·杭州期中) 若使和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和的质量比是 。若使和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氢元素,则和的分子个数比为 。24.(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当乙从甲的左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若两根钢棒间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 棒有磁性;若两钢棒间吸引力先由大变小,然后由小变大,则 棒有磁性。25.(2023八下·杭州期中) 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微型吊扇研究“电磁转换”的实验。(1)小明将微型电扇的插头接入家庭电路,电扇旋转,如图甲所示、使微型电扇转动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过程中,电扇主要将 能转化为 能;(2)小明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入一只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现二极管发光,如图乙所示,此时微型电扇如同一台 (填“电动机”或”发机”),其工作原理是 。26.(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学校综合实践小组用一段漆包线绕成线圈,用小刀刮去两端的漆皮,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只刮去半周,把线圈放在用硬金属丝做成的支架上,并按图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就开始转动。若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则线圈的转动方向与原来 (填“相同”或“相反”),原因是 ;若在开关和电源之间串联一个电阻,线圈的转速将 (填“变快”“不变”或“变慢”)。27.(2023八下·杭州期中)现有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下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表是图中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请回答下列问题:A B C质子数 12 12 17中子数 12 12 18电子数 10 12 18(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用字母序号表示)。(3)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a,b表示)。29.(2023八下·杭州期中)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按表中信息填空:族 周期 0一 1H 1.008 2 4.003二 3 6.941 4 9.012 5B 10.81 ① 7X 14.01 8O 16.00 9F 19.00 10 20.18三 11 22.99 ② 13 26.98 14 28.09 ③ 16S 32.06 17 35.45 18 39.95(1)周期表中的①②③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①是 (填名称)元素,②所代表的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或“失去”)电子;③所代表的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2)氕、氘、氚分别表示氢元素三种原子,其原子中 数目不相等(选填“质子”、“中子”或“电子”)。(3)②和氯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30.(2023八下·杭州期中) 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有的甚至几乎达到,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A. B. C.(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填序号)。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玻尔的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31.(2023八下·杭州期中)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控制磁场方向相同,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1)步骤一:导体水平向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这是因为 ;(2)步骤二:导体竖直向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这是因为 ;(3)步骤三:导体水平向左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综合上面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 。32.(2023八下·杭州期中) 为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除了与是否带铁芯有关系之外,还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作了以下猜想: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度可能与电流大小有关;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度可能与____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猜测②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2)小明在A、B两个铁钉的下方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闭合开关观察到A吸引的铁屑要比B多,可以得出结论 ;(3)像本实验这样将不易观察的磁场强弱通过观察比较吸引铁屑的数量来体现的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实验中运用了相同方法的是____。A.研究分子的特性时,用黄豆和米粒混合实验B.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C.研究电流的特点时,通过类比水流帮助理解33.(2023八下·杭州期中) 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请计算:(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4)16.4g丁香油酚中含 g氧元素(结果精确到0.1g)。34.(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甲所示是一家庭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R1的阻值与燃气的浓度的关系如图乙。出厂预设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报警,出厂测试时,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S1、S2, 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工作电路中相应的灯亮起而报警。(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1)当报警器报警时, 灯亮。(选填L1或L2)(2)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有多大 ?(3)某场地安装该报警器后,想在燃气浓度达到3%时就报警,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如何移动,请简述其中的科学原理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根据模型分析;【解答】A、此图是符号,不属于模型,选项错误;B、此图为化学分子结构模型,选项正确;C、此图为物理电路模型,选项正确;D、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选项正确;故选:A。2.【答案】B【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解析】【分析】(1)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但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3)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制成的。(4)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在导体中将产生电流,叫电磁感应。【解答】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将小磁针移走,磁场仍存在,故A错误。B、根据图中电源的正极在右侧,可知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是由右侧进入左侧流出,故利用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故B正确。C、图中有电源,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探究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D、图中没有电源,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B。3.【答案】D【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1)不接近高压带电物体。(2)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过高,否则引起电流过大而引发火灾。(3)开关应控制火线。(4)所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等,应按产品使用要求,装有接地线的插座。【解答】A、在落地高压线附近行走,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与保护原则,故A错误。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会使得通过插座的电流变大,容易发生火灾,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错误。C、开关接在灯泡和零线之间,当断开开关,火线和灯泡还处于连接状态,人接触灯泡的金属部分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错误。D、电水壶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应采用用三脚插头及三孔插座,可以防止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正确。故答案为:D。4.【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解答】在化学式 Na2MoO4 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到:(+1)×2+x+(-2)×4=0,解得:x=+6。故选B。5.【答案】D【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1)电动机通电后不转原因:电流太小、磁场磁性太弱、断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2)线圈连续转动是靠换向器。(3)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和与磁场的强弱、电流的大小有关。(4)线圈转动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改变其中的一者,线圈转动方向改变,同时改变两者线圈转动方向不变。【解答】A、电动机通电后不转原因:电流太小、磁场磁性太弱、断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故A错误。B、换向器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能使线圈连续转动下去,故B错误。C、对调磁极只会将线圈受力反向,不会改变线圈受力的大小,线圈转动的速度将不变,故C错误。D、线圈转动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改变其中的一者,线圈转动方向改变,同时改变两者线圈转动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可以改变线圈转动方向,故D正确。故答案为:D。6.【答案】C【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据此判断条形磁铁周围磁感线分布。【解答】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7.【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分析。【解答】A、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所以质子是由 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故答案为:C。8.【答案】A【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A、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2”表示两个钠原子,选项错误;B、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选项正确;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选项正确;D、数字在元素符号正上方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选项正确;故选:A。9.【答案】D【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2)零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V。(3)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与插座互不影响,是并联关系。(4)测电笔接触火线氖管会发光,接触零线不发光。【解答】 A、由图知,开关接在导线a上,所以a是火线,b是零线,故A错误。B、导线b是零线,导线c是地线,零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故B错误。C、间接入两孔插座后,则电路能正常工作 ,故C错误。D、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所以测电笔插入插座的右插孔氖管发光,故D正确。故答案为:D。10.【答案】D【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该反应可以表示为据此分析;【解答】A、根据分析,甲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错误;B、根据分析,反应生成的乙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错误;C、根据分析,反应前是A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反应后生成的分别是由A元素组成的单质和B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为0,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选项错误;D、根据分析,一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选项正确;故选:D。11.【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根据左上角数字是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分析;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分析C、根据元素种类和名称的偏旁部首关系分析;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分析【解答】A、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且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如图所示, 铷的核电荷数是37 ,选项正确;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因此 铷的中子数 =85-37=48,选项错误;C、 铷的偏旁部首是“钅”属于金属元素 ,选项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单位是1,不是“g”,选项错误;故选:A。12.【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以及水的化学式分析示意图;【解答】水的化学式是 ,即一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分子构成,如图所示,故选:C。13.【答案】B【知识点】地磁场【解析】【分析】(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放入地磁场的磁体都受到地磁场的作用。(2)放入磁场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解答】ABC、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针尖指北,所以针尖是N极,针尖所指是地磁南极,故AC错误、B正确。D、针尖是指南针的N极,所以针尖所指方向,就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故D错误。故答案为:B。14.【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分析;【解答】A、分子和原子都不带电,离子是带电的原子,选项错误;B、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选项正确;C、分子虽然很小,但是有质量,选项错误;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选项错误;故选:B。15.【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分析;【解答】根据题意, 1个中氧原子的质量是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可知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选:A。16.【答案】D【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磁感线中各点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一致;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场客观存在,磁感线是假想的存在于磁体周围空间的封闭曲线,实际上不存在。【解答】A、磁场客观存在,磁感线是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故A错误。B、A点磁场方向就是静止在该处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故B错误。C、由图可知,A点的磁感线更密集一些,所以磁场强度更强一些,故C错误。D、磁场中不同位置的方向一般是不同的,所以放在AB两处的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不同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D。17.【答案】B【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从电源入手,先判断电流的流向,再利用安培定则可确定螺母管的极性,最后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解答】A、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故A错误。B、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B正确。C、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C错误。D、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故D错误。故答案为:B。18.【答案】D【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解答】A、据图可知,该实验是用于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故A正确。B、该实验中,若给导线通电,下面的小磁针会转动,即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B正确。C、由于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所以将电池正负极对调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故C正确。D、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由于地磁场的缘故,即N极将指向地理的北极,而不是地磁的北极,故D错误。故答案为:D。19.【答案】C【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测电笔的构造:笔尖金属体,阻值很大的电阻,氖管,弹簧,笔尾金属体。(2)正确使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零线或火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3)测电笔的工作原理:人站在大地上,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火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是220V,测电笔和人是串联的,串联的电阻起分担电压的作用,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测电笔的电阻很大,分担的电压很大,人分担的电压很小,电压不高于36V,对人没有危害。此时在测电笔和人体中都有电流,电流微弱不会对人造成危害。这个微弱的电流可以使氖管发光。人站在大地上,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零线,零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是0V,在测电笔和人体中都没有电流通过,氖管不发光。【解答】A、使用测电笔时,人必须站在大地上,当笔尖接触火线时,有电流通过测电笔,测电笔的氖管才会发光,故A错误;B、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故B错误。C、使用测电笔时,氖管发光说明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故C正确。D、金属笔卡是笔尾金属体,测量火线时,有电流通过金属笔卡,换成塑料笔卡是绝缘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测电笔不亮,会造成误判断,故D错误。故答案为:C。20.【答案】A【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解答】A、a.b两点间断路,开关S1闭合时,灯泡L1正常与火线和零线相连,会正常发光。而开关S2闭合时,L2只与火线连通,没有与零线连通,因此不会发光。a点虽然接在零线上,但是通过灯泡L2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接触时发光,故A正确。B、b点左侧的零线断路入时,灯泡L1与零线断开,则 开关S1闭合时,它不会发光,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灯L2短路时,一旦闭合开关S2,保险丝就会熔断,此时测电笔接触a点也不会发光,故C错误。D、灯L2断路,闭合开关S2时,a点不能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接触时不会发光,故D错误。故答案为:A。21.【答案】;;;;;【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用语分析;【解答】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5个钾原子表示为:;数字在分子式前表示分子个数, 2个氮气分子 表示为;数字在离子符号前表示离子个数, 3个碳酸根离子 表示为; 氯化钡中正二价的钡元素表示为 ;碳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 ;臭氧的化学式是:。22.【答案】①⑤;②④【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解答】①食盐水含有食盐和水,属于混合物,②水银即金属汞,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③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即纯净物,且是由多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④液态氮是一种物质,且只含氮元素属于单质,⑤澄清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的混合物,⑥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物质且含有多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混合物是:①⑤ ;单质是:②④ 。23.【答案】18:17;1:1【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计算;【解答】根据题意,氧元素质量相等,则氧原子个数也相等; 一个H2O与H2O2的分子中氧原子个数比为1: 2,要氧原子个数相等,所需H20与H2O2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用2: I分别乘以H2O与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比18: 34, 则有36: 34=18: 17;由于氢元素质量相等,则氢原子个数也相等,一个H2O与H2O2的分子中氢原子个数比为1: I, 要氢原子个数相等,所需H2O与H2O2的分子个数比为1: 1。24.【答案】乙;甲【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条形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根据这条规律进行判断。【解答】如图,当乙从甲的左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若两根钢棒间吸引力的大小不变,说明是乙的磁极吸引不具有磁性的钢棒,所以甲没有磁性,乙具有磁性;若两钢棒间吸引力先由大变小,然后由小变大,说明是具有磁性的甲两端磁性最强,对钢棒乙的吸引中间最弱,两端最强,所以甲有磁性,乙没有磁性。故答案为:乙;甲。25.【答案】(1)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机械(2)发电机;电磁感应【知识点】电磁感应;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解答】(1)电扇里面有一个小型的电动机,使微型电扇转动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此时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电扇的内部有磁铁和线圈,当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一只发光二极管,线圈转动时,做了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故能产生电流;此时微型电扇如同一台发电机,原理就是电磁感应。故答案为:(1)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机械;(2)发电机;电磁感应。26.【答案】相同;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磁场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变慢【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与电流大小和磁场的强弱有关。【解答】由图可知,电流是从电磁铁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闭合开关,用手轻推一下线圈,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由于受到磁力的作用会持续转动,这就是简易的电动机的原理;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则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磁场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则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不改变,线圈转动方向会与原来的转动方向相同。若在开关和电源之间串联一个电阻,闭合开关后,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了,则线圈受到的磁场力将变小,转速将变慢。故答案为:相同;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磁场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变慢。27.【答案】2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除以整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x100%;对于一份物质来说,其所有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解答】分析Na2SO4、Na2SO3、Na2S 三个化学式的特点可知,不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如何,其中的钠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2∶1;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公式可得,该混合物中钠元 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2)∶(32×1)=46∶32;又因为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所以该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6%; 因此,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46%-32%=22%;28.【答案】(1)24.31(2)AB(3)(4)【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含义分析(2)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3)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由化合价确定化学式。【解答】(1)根据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2)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由表格中A和B的质子数都是12 ,说明A和B属于同种元素(3)根据题意可知AC是镁元素和氯元素,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即29.【答案】(1)碳;金属;失去;族(2)中子(3)离子【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分析;(2)根据同位素分析;(3)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 ①是 6号元素即碳元素,故填:碳; ②所代表的元素是12号元素即镁元素,偏旁部首是“钅”属于 金属元素;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2,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因此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③所代表的元素与氮元素 在同一纵行,因此属于同一族;(2)根据 氕、氘、氚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即属于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同;(3) ②元素即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氯化镁,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因此石油离子构成。30.【答案】(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2)不会(3)C(4)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实验分析;【解答】(1)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粒子不会遇到大质量的原子核而反生明显的“反弹"现象,也就不会出现极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3)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在原子内部有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原子核,同时,原子核外空间很大,因此,图C的原子结构最为符合,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 不断修正的过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因此选项ABD说法符合题意,玻尔的原子模型的建立并没有达到完美的境界,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BD。31.【答案】(1)不发生;开关没有闭合(2)不发生;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解答】 (1)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因为开关没有闭合。(2)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因为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由此可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故答案为:(1)不发生;开关没有闭合;(2)不发生;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2.【答案】(1)线圈匝数(2)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B【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2)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电流越大,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无法准确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能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解答】(1)猜想: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度可能与线圈匝数有关。(2)A、B两电磁铁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通过A和B的电流是相同的,A的匝数多,吸引的大头针的个数多,说明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A、研究分子的特性时,用黄豆和米粒混合实验,说明间隙的存在,采用的是类比法,故A错误。B、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通过小灯泡是否发光反映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采用的是转换法,故B正确。C、研究电流的特点时,通过类比较水流帮助理解,采用的是类比法,故C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线圈匝数;(2)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B。33.【答案】(1)164(2)30:3:8(3)73.2%(4)3.2【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分析;【解答】(1) 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 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4) 16.4g丁香油酚中氧元素的质量是34.【答案】(1)L2(2)60Ω(3)应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原理:报警时电路电流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当燃气浓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报警器报警时,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由图甲可知发光的灯泡。(2)由甲电路图可知,控制电路中R1、R2串联,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根据图乙可知读出气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欧姆定律的应用求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3)根据图乙可知,当燃气浓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为保证报警时电路电流仍为0.03A,由欧姆定律可知,需控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据此可知滑动变阻器调节的方向。【解答】(1)报警器报警时,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由电路图可知,L2灯亮。(2)闭合开关,左侧控制电路两电阻串联接入,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根据图乙可知,气敏电阻的阻值为40Ω,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因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2=R总-R1=100Ω-40Ω=60Ω。(3)根据图乙可知,当燃气浓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为保证报警时电路电流仍为0.03A,由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一定时,需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因此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故将滑片向下移动。答:(1)L2。(2)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0Ω。(3)应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原理:报警时电路电流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当燃气浓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科学问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科学问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