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掌握元素周期表每个单元格中所包含的信息。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元素周期表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工具,认识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性质。本课时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一个分化点。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个单元一直使用物质的名称来表示物质,对如何使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仅有零散的认识。已有知识及方法:部分物质的名称,元素的名称。未知知识及方法: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规律。教学目标1.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认识并能初步运用元素周期表。2.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4.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核心素养让学生体会基于化学史实进行科学探究——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自主探究元素周期律,发展学生高水平思维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认识并能初步运用元素周期表。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 【引入】同学们,当你去超市购物时,如何快速地找到商品呢 超市的物品摆放都遵守一定的规律,化学上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如何科学地排列这些元素呢 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的不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二:元素周期表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过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表,完成以下问题。 1.总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总结元素分布的规律。 3.总结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4.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单元格中各个符号的含义。 【讲解】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列。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列叫作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2.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依次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3.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作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内容,熟记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各符号的含义。 同学们认真听讲。 同学们交流讨论,展示答案。 倾听教师讲解,完成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观看后尝试说出其他单元格中的信息。 让学生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使学生认识并能初步运用元素周期表。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元素周期表。板书设计 课题3 元素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周期律。课堂练习 相关练习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第三单元课题3第2课时。 2.练习与应用第7、8题。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