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3.1.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分子和原子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3.1.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分子和原子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能够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些现象;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微观概念,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是前面两个单元学习了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之后学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课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为本课时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已经接触了分子和原子,但对于分子和原子微观角度的理解,缺乏准确的认识,建立概念较难。
已有知识及方法: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性质。
未知知识及方法: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常见的化学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能够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核心素养
建立化学观念: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原子的含义。
难点:分子的构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 提问:你能说出五氧化二磷、氮气、二氧化碳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吗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思考后回答。   通过有关的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思考。
环节二:分子、原子的概念 【板书】一、分子的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展示“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模型。 请你试着说出它们都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 1.氧气分子是由    构成的。 一个氧气分子由    构成的。 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有什么不同 动画模拟: 水蒸发: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没有变成其他分子,物质没有变,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水电解: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一种物质的分子变成新的分子,水变成氢气和氧气,分子种类改变,物质种类也改变了,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也改变了。    学生观察模型,分析得出答案。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思考。    构建微观模型,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质。 体会分子和原子之间的联系。 体会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分子、原子的定义 分析:通过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总结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板书】二、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思考】用分子的观点如何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观察水的蒸发和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板书】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混合物 学生观看图例,从微观的角度理解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以下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练习】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该变化中分子的种类    (填“改变”或“不变”); 物质的化学性质    (填“改变”或“不变”); 原子的种类    (填“改变”或“不变”); 还有原子的    不变。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观察微观示意图,思考、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学生体会,小组讨论,总结纯净物、混合物的微观概念。 学生思考,完成填空。 学生总结,完成知识的梳理。 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利用微观示意图使学生能更清楚地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从而可以更好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和不变的微粒。 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一、分子的构成 二、分子、原子的概念 三、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纯净物、混合物
课堂练习 相关练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第三单元课题1第2课时。 2.练习与应用第1~4题。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