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初中科学毕业模拟考试卷1.(2024·海曙模拟)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使我们拥有健康。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经常不吃早餐 B.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C.网络成瘾,暴饮暴食 D.染上吸烟、酗酒的习惯2.(2024·海曙模拟)敦煌莫高窟享有世界“东方美术馆”之美誉。科学研究表明,壁画所用颜料大部分取自天然矿物。下列壁画颜料所含主要物质中,加点的元素化合价标注正确的是( )A.白垩: B.赭石:C.炭黑: D.密陀僧:3.(2024·海曙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 D.取少量固体4.(2024·海曙模拟)2024年4月3日在台湾莲花地区发生了7.3级地震,宁波多地震感明显。下列有关地震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可乘坐电梯快速逃生B.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准确预测地震C.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造成的D.此次地震发生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5.(2024·海曙模拟)2023年7月12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中国科学家首次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下列应用中话用超导休的是A.输电线 B.电烤箱C.电熨斗 D.电饭锅6.(2024·海曙模拟)海曙区龙观乡拥有原生态极好的深山峡谷环境,水汽丰沛,是许多蕨类植物生长的理想家园,比如尾叶稀子蕨(如图)。下列关于尾叶稀子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单子叶植物 B.没有根,只有茎和叶C.通过自花传粉进行繁殖 D.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7.(2024·海曙模拟)在余姚海涂水库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它的额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从头到颈是雪白的柔毛,其余部分体羽都是石板灰色。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白头鹤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8.(2024·海曙模拟)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TiO2参与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被氧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纳米TiO2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9.(2024·海曙模拟)小宁想要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图甲:绿叶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有机物B.图乙:叶片一部分用黑纸盖严,其余部分未盖,该变量是有无光照C.图丙:绿叶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溶解叶绿素D.图丁:叶片滴加碘液后,叶片遮光部分变蓝10.(2024·海曙模拟)如图所示,驱动线圈通过开关S与电源连接,待发射小磁体放在绝缘且内壁光滑的发射管内。闭合开关S后,在0~t0时间内驱动线圈的电流Ⅰ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驱动线圈右侧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B.待发射小磁体左侧应该是S极C.0~t0时间内,线圈产生的磁场逐渐变弱D.线圈通电时,磁体对线圈有力的作用11.(2024·海曙模拟)高铁是我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放了一枚直立的硬币,在较长时间内,硬币始终直立(如图),体现了我国高铁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在列车行驶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硬币相对于车窗是静止的B.硬币相对于窗外的地面是运动的C.在列车转弯和变速时,硬币更容易倒下或滚动D.列车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行驶时,硬币受到向前的力12.(2024·海曙模拟)我国产盐主要来源于湖盐和井盐,其比例约占70%,仅茶卡盐湖储盐量达4.48亿吨,可满足全国70年的用盐需求。如图为用食盐水模拟盐湖恒温晒盐获取氯化钠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此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B.图①→图②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图②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图③→图④过程中,溶液的密度不变13.(2024·海曙模拟)扶手电梯通常会在出入口各设置一个紧急制动按钮(如图)。当乘客出现摔伤或踩踏等意外事故时,只要迅速按下任意一个按钮,开关断开,电梯内部电动机立刻停止工作,这样就能避免伤害加重。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电梯工作情况的电路是( )A. B.C. D.14.(2024·海曙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闻气味B 实验室制CO2 用石灰右和稀硫酸反应C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D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A.A B.B C.C D.D15.(2024·海曙模拟)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再现了中国古代画作《千里江山图》的盛景。图甲中左侧表演者呈现出一个优美且难度极大的后仰动作,其简化图如图乙所示。人后仰平衡且静止时,双脚的着地点可看作A点和B点,两个点都受到地面支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线一定经过B点B.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线可能经过B点C.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线可能经过B点右侧D.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线一定经过A点和B点之间16.(2024·海曙模拟)2024年3月25日(农历二月十六),受太阳活动影响,北方多地出现了罕见的极光。(1)由于当天月相为 ,对极光的观赏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太阳活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除耀斑和日珥外,常见的太阳活动还有 (任举一例)。17.(2024·海曙模拟)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炼锌装置剖面图如图所示。(1)火法炼锌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2)“其底铺薪”指利用燃烧的木柴将泥罐外的煤引燃。从煤的燃烧条件分析,用木柴引燃的作用是 。18.(2024·海曙模拟)我国首创人工反射弧重建术,解决了“因控制尿道括约肌的脊髓灰质受损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难题。具体做法: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缝合,如图所示。(1)尿液在 (填器官名称)形成,随后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储存。(2)患者的跟腱被敲击后,膀胱排尿,该过程属于 反射(选填“条件”或“非条件”)。19.(2024·海曙模拟)学校科技节上,小宁演示了“蜡烛嫁接”实验,他将两根大小一样仅颜色不同的蜡烛点燃(左边白色、右边紫色),放置在空玻璃杯的后方,如图甲。给玻璃杯加满水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蜡烛呈现出如图乙所示的“错位嫁接”现象。(1)加满水的玻璃杯在水平方向所起作用与下列____相似(填字母)。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2)看到的水中“错位”蜡烛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20.(2024·海曙模拟)有一种胶囊内窥镜,内部携带高清摄像头,可用于探测人体消化道的情况。患者吞服后,胶囊内窥镜在消化道内拍摄并把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供医生观察诊断。请据此回答:(1)胶囊内窥镜用于胃部检查时,需要在胃中停留约20min,仅由此可推测胶囊外壳的成分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填字母)。A.淀粉 B.蛋白质 C.纤维素(2)检查时,被检查者要多喝水,水分主要通过 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填器官名)。21.(2024·海曙模拟)“绿电”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欢迎,风力发电就是绿色电力。一台中型的风力发电机,在风力稳定的情况下,风机叶片的旋转速度比电风扇慢许多,平均转一圈需3s,风机叶片转200转可以发电250kW·h。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风力发电是将 转化为电能。(2)在风力稳定的情况下,该发电机发电功率为 W。22.(2024·海曙模拟)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CuSO4、ZnSO4、FeSO4。小宁研究废液的处理方案,欲回收部分金属。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中,固体B是 。(2)在上述实验流程中,能证明操作①中锌粉过量的现象是 。(3)滤液A和滤液B均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23.(2024·海曙模拟)如图是我国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演示的钢球碰撞实验:实验中右侧钢球质量为m0,处于悬空静止状态;左侧选用了6种质量不同的钢球,其质量大小关系为。将左侧钢球均以速度v0向右推出,正面撞击右侧钢球,记录撞击后两球的运动状态,撞击后左侧钢球速度大小关系为。实验中钢球均无旋转、无相互摩擦。实验次数 左侧钢球质量 右侧钢球质量 左侧钢球撞击后运动状态 右侧钢球撞击后运动状态1 m1 m0 向右运动,速度v1 向右运动2 m2 m0 向右运动,速度v2 向右运动3 m3 m0 向右运动,速度v3 向右运动4 m4 m0 ▲ 向右运动5 m5 m0 向左运动,速度v5 向右运动6 m6 m0 向左运动,速度v6 向右运动(1)原来静止的右侧钢球被撞击后会运动起来,说明 。(2)根据1、2、3三组实验数据可知:当左侧钢球质量大于右侧钢球质量时,左侧钢球撞击后的运动方向与原运动方向 。(3)请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合理推测:第4次实验中,左侧钢球撞击后的运动状态为 (选填“向右运动”“向左运动”或“静止”)。24.(2024·海曙模拟)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自制装置来验证种子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放出热量。自制装置:由瓶盖挖孔的厚壁玻璃瓶和塑料瓶套在一起,两瓶口接缝处打玻璃胶组成简易保温瓶。塑料瓶内插有探针温度计和氧气传感器。装置各处密封性能良好。实验器材:萌发的绿豆种子、煮熟的萌发的绿豆种子、两套自制装置、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①向两套装置的塑料瓶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萌发的绿豆种子和煮熟的萌发的绿豆种子;②两个小试管分别用细线挂于两个简易保温瓶内部,用来收集简易保温瓶内气体;③将两个装置置于黑暗温暖处一段时间;④观察两组装置中氧气传感器的示数;……(1)实验步骤①起到 作用。(2)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25.(2024·海曙模拟)小宁同学对暖宝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此对它展开了探究。【查阅资料】①暖宝宝的主要成分:铁粉、水、活性炭、氯化钠、蛭石、吸水树脂(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保温材料;吸水树脂是一种吸水、保水能力强的高分子材料)。②暖宝宝的发热是因为铁粉氧化放热。③使用方法:撕开外包装袋,粘贴在衣服上。【验证成分】实验内容 化学方程式 结论Ⅰ 用磁铁吸引暖宝宝内固体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固体粉末中有铁粉Ⅱ 用酒精灯加热少量暖宝宝内固体粉末,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于火焰上方,观察到 ▲ 固体粉末中有活性炭Ⅲ 另取少量暖宝宝内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 固体粉末中有氯化钠实验Ⅱ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Ⅲ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小宁注意到铁在自然状态下氧化放热并不明显。暖宝宝为什么能够迅速升温 【获取证据】将①-⑤组中的药品分别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测出加入药品前后1分钟锥形瓶内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组别 药品 温度变化① 10g铁粉、6g水 21℃→21℃② 10g铁粉、6g水、6g氯化钠 21℃→21℃③ 10g铁粉、6g水、6g活性炭 21℃→21℃④ 10g铁粉、6g氯化钠、6g活性炭 21℃→21℃⑤ 10g铁粉、6g水、6g氯化钠、6g活性炭 21℃→55℃【作出解释】暖宝宝能迅速升温的原因是 的共同作用下加速了铁粉与氧气的反应。【交流反思】结合暖宝宝及其探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金属的氧化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益无害B.暖宝宝须妥善保存,避免外袋破损而失效C.可以回收氧化铁并还原,实现原料的重复利用D.暖宝宝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26.(2024·海曙模拟)小宁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按照如图甲连接好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第一次实验:依次接入阻值为4Ω、5Ω的电阻,测得两组数据,在图乙中描出a、b两点。更换成10Ω电阻,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均无法完成实验。经检查,发现电压表在接入电路前未调零。小宁断开开关,将电压表调零并进行第二次实验:测得三组数据,在图乙中描出A、B、C三点(实验中,其他仪器均正常)。(1)分析图乙中A、B、C三组数据,实验中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为 V。(2)两次实验都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指针指在同样示数。请分析图乙,未调零的电压表在接入电路前,指针所指的刻度值为 V。(3)小宁在本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可能是如下的____(填字母)。A.10Ω 2A B.15Ω 1A C.25Ω 3A D.35Ω 1.5A27.(2024·海曙模拟)“七仔”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圈养棕白色大熊猫。“七仔”的父母是两只正常的黑白色大熊猫。(1)大熊猫繁殖和抚育后代的方式是 。(2)“七仔”的棕白色性状由 决定。(3)“七仔”的毛色性状与父母不同,属于 (选填“遗传”或“变异”)。28.(2024·海曙模拟)2024年3月,宁波出现流感感染高峰,磷酸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能有效治疗甲型、乙型流感。求:(1)1个磷酸奥司他韦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2)磷酸奥司他韦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 。(3)提前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 。29.(2024·海曙模拟)2024年春节期间,湖北等地遭遇极端冻雨天气,高铁轨道上方的承力索上挂冰严重,导致高铁不能正常运行。如图是高铁线路上用于固定承力索的滑轮装置。正常情况下,接承力索端需获得24000N的拉力F。(1)由于天气极冷承力索收缩,导致接承力索端向右移动5cm,则配重会上升 cm。(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配重质量至少需要多少千克 30.(2024·海曙模拟)家住海边的小宁,发现如下现象:往往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而夜晚则相反。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31.(2024·海曙模拟)小宁家新买了一台自动擦窗机器人,解决了高层擦窗的难题。机器人的质量为1.2kg,研究发现它的“腹部”有吸盘,工作时,电动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使其能吸在竖直玻璃表面,如图甲所示。某次机器人擦窗时,大气压为1.0×105Pa,小宁观察其工作情况并绘制出路程s与时间t图象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得吸盘内气压p与时间t图象如图丙。(1)其中运动阶段,机器人沿玻璃表面竖直向上运动。求机器人在4~7s内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2)吸盘与玻璃接触总面积为0.05m2,在0~4s内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 N.(3)0~4s与7~10s对比,自动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32.(2024·海曙模拟)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因敞口放置可能已潮解、变质的NaOH固体产生了兴趣。该小组将140g7.3%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再称取16g样品平均分成4份,依次加入到稀盐酸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第四次实验后测得溶液pH=7。求: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所加样品的总质量/g 4 8 12 16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0.88 1.76 2.64 3.52(1)第一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2)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3)样品中水的质量。33.(2024·海曙模拟)学习小组开展“水位自动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活动,希望在水位上升至设定位置时能产生报警信号。提供材料:导线、电源3V、小灯泡(2.5V0.5A)、滑动变阻器(20Ω20.6A)、电流表(0~0.6A)等。小组设计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一 能报警,电路简洁 能报警,电路复杂 无法实现报警指标二 通过声音和光线同时报警 通过声音或光线报警 不能通过声音或光线报警小组成员设计了电路与浮沉装置,其中浮沉装置总质量50g自下而上包括125cm3的立方体泡沫、10cm高的塑料连杆、薄铜片(厚度忽略不计)。整个装置简图如下图所示,各部分连接良好。当水位上升,铜片与电路中的触点接触,电路接通。求:(1)电路接通,小灯泡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2)电路未接通,浮沉装置在水中静止时,立方体泡沫浸入水中的深度。(3)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若当水位刚达到12cm时能实现水位自动报警功能,触点开关距离容器底的理论高度为 。(4)评价产品:结合评价表,对产品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指标二”为良好。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使“指标二”达到优秀。(可采用文字或电路图说明)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解析】【分析】根据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解答。【解答】A.经常不吃早餐不利于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A错误;B.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利于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B正确;C.网络成瘾,暴饮暴食不利于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C错误;D.染上吸烟、酗酒的习惯不利于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D错误。故答案为:C。2.【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据此解答。【解答】A.在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A错误;B.在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B错误;C.炭黑是一种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C错误;D.在氧化亚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正确。故答案为:D。3.【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进行解答;B.根据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方法进行解答;C.根据加热液体的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取少量固体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于试管口的正上方,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与水平面夹角约为45°,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取少量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缓慢竖直,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答案】C【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解答】发生地震时,不能乘电梯逃生,地震会导致电梯断电或被破坏,发生危险,A错误;现代科技手段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B错误;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造成的,C正确;台湾省东临太平洋,此次地震发生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错误。故答案为:C。5.【答案】A【知识点】半导体和超导体【解析】【分析】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用来制作输电线,可以大大降低电能损失;不能用来制作发热体。【解答】A.输电线用超导体作材料,电阻为零,可以大大减小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故A符合题意;BCD.电烤箱、电熨斗、电饭锅都是电热器,它们的发热体不能用超导体才制作,故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答案】D【知识点】孢子植物;生态系统的成分【解析】【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解答】A.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不是单子叶植物,故A错误。B.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故B错误。C.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不能进行开花和传粉,故C错误。D.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故D正确。故答案为:D。7.【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根据白头鹤的特点进行解答。【解答】白头鹤是脊椎动物,并且体温恒定,体外有羽毛,故它所在的位置是乙。故答案为:B。8.【答案】A【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一定条件下甲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答】A.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纳米TiO2是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即水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答案】D【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答】A.天竺葵在黑暗中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用黑纸片遮光的叶片与未遮光的叶片之间形成对照,这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去除叶片中的叶绿素,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此实验证明绿叶在光下可制造淀粉,因此叶片没有遮光部分变蓝,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答案】D【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先判断出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再判断出线圈的N极和S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确定待发射的小磁体的两极。【解答】A.根据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确定出线圈中电流的方向,用右手螺旋定则可判断出线圈的右端为N极,则右侧磁场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故A错误;B.由于线圈右侧为N极,为了使小磁体能够发射出去,因此小磁体左右为N极,故B错误;C.从乙图看出,在0~t0时间内,电流逐渐增大,因此线圈产生的磁场逐渐增强,故C错误;D.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线圈通电时,线圈对磁体有力的作用,磁体对线圈有反作用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答案】D【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是运动,位置不变是静止的;(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解答】AB.硬币相对于车窗位置不变,是静止的,相对于窗外的地面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A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在列车转弯和变速时,硬币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更容易倒下或滚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列车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行驶时,硬币与窗台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而不受摩擦力,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答案】D【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根据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图②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图③中溶液和图④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在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A错误。B.图①→图②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B错误。C.图②中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故C错误。D.图③→图④过程中,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的密度不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答案】A【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解析】【分析】从串联电路中,各元件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而在并联电路中,各元件之间是互不影响的,据此解答。【解答】A.从图中看出,S1和S2串联在电路中,任何一个断开都可以使电机停止工作,故A符合题意;B.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机与S2并联,又与S1串联,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路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C.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开关并联后又与电机串联,只有2个开关都断开时,电机才会停止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可以看出,S2与电机串联后,又与S1并联,当S1闭合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4.【答案】B【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A.根据浓盐酸与浓硫酸的鉴别方法进行解答;B.根据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进行解答;C.根据除去氯化镁的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够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因此可用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在实验室中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氯化镁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可用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镁,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水电解后生成氢气与氧气,通过检验生成的气体,即可得出水的组成,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答案】D【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地面在A点和B点对人的支持力只能向上,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答】人后仰平衡且静止时,双脚的着地点可看作A点和B点,两个点都受到地面支持力,地面在A点和B点对人的支持力只能向上,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线一定经过A点和B点之间,否则表演者受力不平衡会摔倒。故答案为:D。16.【答案】(1)满月(2)太阳黑子【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解答】(1)农历二月十六当天月相为满月,对极光的观赏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常见的太阳活动还有耀斑、太阳黑子和日珥。故答案为:(1)满月;(2)太阳黑子。17.【答案】(1)置换(2)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知识点】燃烧与灭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1)这个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所以属于置换反应;(2)用木柴引燃煤时可以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故答案为:(1)置换;(2)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18.【答案】(1)肾(2)非条件【知识点】泌尿系统;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2、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1)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可见,尿液在肾形成,随后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储存。(2)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患者的跟腱被敲击后,膀胱排尿,该过程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故答案为:(1)肾;(2)非条件。19.【答案】(1)A(2)实像【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1)加满水的玻璃杯在水平方向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正确;(2)蜡烛呈现出如图乙所示的“错位嫁接”现象,这属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1)A;(2)实像。20.【答案】(1)B(2)小肠【知识点】食物与营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解析】【分析】(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包括: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纤维素;(2)水是通过小肠进入循环系统的。【解答】(1)胃能初步蛋白质,不能消化淀粉和纤维素。胶囊内窥镜用于胃部检查时,需要在胃中停留约20min,仅由此可推测胶囊外壳的成分不可能是蛋白质。故选:B。(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检查时,被检查者要多喝水,水分主要通过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故答案为:(1)B;(2)小肠。21.【答案】(1)风能(2)【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能量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据此解答。【解答】(1)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2)风机叶片转200转所需要的时间:,则该发电机的电功率为:。故答案为:(1)风能;(2)1.5×106。22.【答案】(1)Fe(2)固体C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3)ZnSO4【知识点】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向含有CuSO4、ZnSO4、FeSO4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CuSO4反应完,锌才能与Fe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铁能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向含有CuSO4、ZnSO4、FeSO4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过量的锌先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CuSO4反应完,锌才能与Fe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则固体A是铜、铁、锌,铁能被磁铁吸引,铜、锌不能,则固体B是铁。(2)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在上述实验流程中,能证明操作①中锌粉过量的现象是固体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3)滤液A中的溶质是硫酸锌、硫酸亚铁;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滤液B中的溶质是硫酸锌、硫酸,滤液A和滤液B均含有的溶质为ZnSO4。故答案为:(1)铁;(2)固体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3)ZnSO4。23.【答案】(1)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相同(3)静止【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1)原来静止的右侧钢球被撞击后会运动起来,说明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根据1、2、3三组实验数据可知:当左侧钢球质量大于右侧钢球质量时,左侧钢球撞击后的运动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3)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推测,第4次实验中,左侧钢球撞击后的运动状态为静止。故答案为:(1)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相同;(3)静止。24.【答案】(1)对照(2)⑤观察两组装置中探针温度计示数;⑥分别取出两个小试管,并向小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能够放出二氧化碳,据此进行解答。【解答】(1)实验步骤①起到对照的作用;(2)实验步骤如下:①向两套装置的塑料瓶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萌发的绿豆种子和煮熟的萌发的绿豆种子;②两个小试管分别用细线挂于两个简易保温瓶内部,用来收集简易保温瓶内气体;③将两个装置置于黑暗温暖处一段时间;④观察两组装置中氧气传感器的示数;⑤观察两组装置中探针温度计示数;⑥分别取出两个小试管,并向小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25.【答案】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氯化钠和活性炭;BCD【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硝酸银能够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解答】 【验证成分】 在实验Ⅱ中能够观察到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碳在燃烧时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在实验Ⅲ中硝酸银能够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作出解释】通过实验验证可知:暖宝宝能够迅速升温是由于水、氯化钠和活性炭的共同作用下加速了铁粉与氧气的反应;【交流反思】A.金属的氧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既有益又有害,故A错误;B.暖宝宝的外袋破损后容易使铁粉被氧化而失效,故B正确;C.氧化铁可以被还原成铁,可以实现原料的重复利用,故C正确;D.铁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所以暖宝宝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D正确;故选BCD。26.【答案】(1)2(2)0.5(3)C【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U=IR得出实验中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值;(2)根据图乙中可以得出,未调零的电压表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值;(3)先根据第二次实验时,定值电阻的分压为2V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小值,再根据第一次实验时,定值电阻的实际分压为1.5V,计算出其阻值为25Ω时,用10Ω的定值电阻无法让其电压为1.5V,由此得出正确答案。【解答】(1)从图乙中可知,A点对应的电压值:UA=IARA=0.5A×4Ω=2V,B点对应的电压值UB=IBRB=0.4A×5Ω=2V,c点对应的电压值UC=ICRC=0.2A×10Ω=2V,故实验中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2)从图乙中可知,b点对应的电压值为:Ub=Ib×Rb=0.3A×5Ω=1.5V,因此未调零的电压表接入电路前指针的刻度值为:U0=U-Ub=0.5V;(3)若小宁使用4Ω的定值电阻,则电路中的电流为0.5A,则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为4V,则变阻器的阻值为:,故AB错误;在第一次实验时,定值电阻的实际侵夺为1.5V,则滑动变阻器的实际分压为4.5V,则电路中的实际电流为:,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1)2;(2)0.5;(3)C。27.【答案】(1)胎生哺乳(2)基因(3)变异【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遗传和变异现象【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是胎生哺乳。【解答】(1)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它繁殖与抚育后代的方式是:胎生哺乳;(2)”七仔”的父母是正常的黑白色大熊猫,而七仔是棕白色的,这是由基因决定的;(3)“七仔”的毛色性状与父母不同,属于变异。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2)基因;(3)变异。28.【答案】(1)58(2)48:7(3)保护易感人群【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原子构成的,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情况,并且能够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比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1)1个磷酸奥司他韦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个磷原子及8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一共是有16+31+2+1+8=58个原子;(2) 磷酸奥司他韦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答案为:(1)58;(2)48:7;(3)保护易感人群。29.【答案】(1)15(2)解:【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计算出配重上升的高度;(2)根据滑轮组的特点先计算出配重的重力,然后计算出其质量。【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滑轮组中,n=3,则配重上升的高度为:;(2)不计绳生和摩擦,配重的重力为:,再根据G=mg的变形公式计算出配重的质量。30.【答案】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白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使陆地上方气压变小,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导致形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知识点】比热容;风【解析】【分析】根据水的热容比沙子的热容大,白天吸热慢,晚上放热慢进行解答。【解答】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白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使陆地上方气压变小,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导致形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31.【答案】(1)(2)4840(3)不变。由图乙可知,这两个时间段内擦窗机器人都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机器人所受摩擦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摩擦力不变。【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W=Fs=Gh计算出机器人在4~7s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2)从图丙中找出在0~4s内,吸盘内气压的大小,由此得出吸盘对玻璃的压强,由此得出再根据F=pS得出吸盘对玻璃的压力的大小;(3)根据机器人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由此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解答】(1)根据W=Fs=Gh计算出机器人在4~7s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2)从图丙中可知,0~4s内,吸盘内的气压为3200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强为:p=1.0×105Pa-3200Pa=96800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为:F=pS=96800Pa×0.05m2=4840N;(3)由图乙可知,这两个时间段内擦窗机器人都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机器人所受摩擦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摩擦力不变。32.【答案】(1)(2)解:设样品中质量为(3)解:设碳酸钠反应消耗的盐酸溶液质量为y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溶液质量为140g-80g=60g设氢氧化钠质量为z【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第二次放入8g样品生成气体的质量,由此判断第一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2)根据化学方程式及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根据化学方程式及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反应消耗的盐酸的溶液的质量,然后计算出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溶液的质量,根据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最终计算出样品中水的质量。【解答】(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第二次时放入8g样品,生成1.76g的气体,由此可知,第一次放入4g样品,稀盐酸有剩余,则第一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HCl、NaCl;(2)根据化学方程式及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根据化学方程式及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反应消耗的盐酸的溶液的质量,然后计算出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溶液的质量,根据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最终计算出样品中水的质量。33.【答案】(1)解:(2)解:(3)25cm(4)小灯泡串联或并联一个电铃【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液体的压强;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P=UI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2)根据G=mg计算出立方体泡沫的重力,再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计算出立方体泡沫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计算出立方体泡沫浸入水中的深度;(3)先计算立方体泡沫的连长,再计算当水位为0时,立方体泡沫底部到铜片的高度,则水位达到12cm时,立方体泡沫上升的高度为12cm-2cm=10cm,由此得出触点开关距离容器底的理论高度;(4)根据评价的指标及测试的结果对电路进行改进。【解答】(1)根据P=UI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2)根据G=mg计算出立方体泡沫的重力,再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计算出立方体泡沫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计算出立方体泡沫浸入水中的深度;(3)立方体泡沫的边长为:,当水位为0时,立方体泡沫底部到铜片的距离为:5cm+10cm=15cm,当水位达到12cm时,铜片接触触点开关,而立方体泡沫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铜片实际上升的高度为:12cm-2cm=10cm,则触点开关距离容器底的理论高度为:15cm+10cm=25cm;(4)指标一的优秀是能报警,电路简洁,而指标二的良好是通过声音或光线报警,要使指标二达到优秀,可以让小灯泡串联或并联一个电铃。1 / 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初中科学毕业模拟考试卷1.(2024·海曙模拟)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使我们拥有健康。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经常不吃早餐 B.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C.网络成瘾,暴饮暴食 D.染上吸烟、酗酒的习惯【答案】B【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解析】【分析】根据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解答。【解答】A.经常不吃早餐不利于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A错误;B.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利于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B正确;C.网络成瘾,暴饮暴食不利于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C错误;D.染上吸烟、酗酒的习惯不利于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D错误。故答案为:C。2.(2024·海曙模拟)敦煌莫高窟享有世界“东方美术馆”之美誉。科学研究表明,壁画所用颜料大部分取自天然矿物。下列壁画颜料所含主要物质中,加点的元素化合价标注正确的是( )A.白垩: B.赭石:C.炭黑: D.密陀僧:【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据此解答。【解答】A.在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A错误;B.在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B错误;C.炭黑是一种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C错误;D.在氧化亚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正确。故答案为:D。3.(2024·海曙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 D.取少量固体【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进行解答;B.根据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方法进行解答;C.根据加热液体的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取少量固体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于试管口的正上方,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与水平面夹角约为45°,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取少量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缓慢竖直,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2024·海曙模拟)2024年4月3日在台湾莲花地区发生了7.3级地震,宁波多地震感明显。下列有关地震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可乘坐电梯快速逃生B.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准确预测地震C.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造成的D.此次地震发生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答案】C【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解答】发生地震时,不能乘电梯逃生,地震会导致电梯断电或被破坏,发生危险,A错误;现代科技手段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B错误;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造成的,C正确;台湾省东临太平洋,此次地震发生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错误。故答案为:C。5.(2024·海曙模拟)2023年7月12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中国科学家首次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下列应用中话用超导休的是A.输电线 B.电烤箱C.电熨斗 D.电饭锅【答案】A【知识点】半导体和超导体【解析】【分析】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用来制作输电线,可以大大降低电能损失;不能用来制作发热体。【解答】A.输电线用超导体作材料,电阻为零,可以大大减小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故A符合题意;BCD.电烤箱、电熨斗、电饭锅都是电热器,它们的发热体不能用超导体才制作,故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2024·海曙模拟)海曙区龙观乡拥有原生态极好的深山峡谷环境,水汽丰沛,是许多蕨类植物生长的理想家园,比如尾叶稀子蕨(如图)。下列关于尾叶稀子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单子叶植物 B.没有根,只有茎和叶C.通过自花传粉进行繁殖 D.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答案】D【知识点】孢子植物;生态系统的成分【解析】【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解答】A.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不是单子叶植物,故A错误。B.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故B错误。C.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不能进行开花和传粉,故C错误。D.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故D正确。故答案为:D。7.(2024·海曙模拟)在余姚海涂水库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它的额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从头到颈是雪白的柔毛,其余部分体羽都是石板灰色。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白头鹤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根据白头鹤的特点进行解答。【解答】白头鹤是脊椎动物,并且体温恒定,体外有羽毛,故它所在的位置是乙。故答案为:B。8.(2024·海曙模拟)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TiO2参与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被氧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纳米TiO2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答案】A【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一定条件下甲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答】A.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纳米TiO2是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即水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2024·海曙模拟)小宁想要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图甲:绿叶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有机物B.图乙:叶片一部分用黑纸盖严,其余部分未盖,该变量是有无光照C.图丙:绿叶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溶解叶绿素D.图丁:叶片滴加碘液后,叶片遮光部分变蓝【答案】D【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答】A.天竺葵在黑暗中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用黑纸片遮光的叶片与未遮光的叶片之间形成对照,这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去除叶片中的叶绿素,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此实验证明绿叶在光下可制造淀粉,因此叶片没有遮光部分变蓝,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2024·海曙模拟)如图所示,驱动线圈通过开关S与电源连接,待发射小磁体放在绝缘且内壁光滑的发射管内。闭合开关S后,在0~t0时间内驱动线圈的电流Ⅰ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驱动线圈右侧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B.待发射小磁体左侧应该是S极C.0~t0时间内,线圈产生的磁场逐渐变弱D.线圈通电时,磁体对线圈有力的作用【答案】D【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先判断出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再判断出线圈的N极和S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确定待发射的小磁体的两极。【解答】A.根据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确定出线圈中电流的方向,用右手螺旋定则可判断出线圈的右端为N极,则右侧磁场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故A错误;B.由于线圈右侧为N极,为了使小磁体能够发射出去,因此小磁体左右为N极,故B错误;C.从乙图看出,在0~t0时间内,电流逐渐增大,因此线圈产生的磁场逐渐增强,故C错误;D.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线圈通电时,线圈对磁体有力的作用,磁体对线圈有反作用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2024·海曙模拟)高铁是我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放了一枚直立的硬币,在较长时间内,硬币始终直立(如图),体现了我国高铁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在列车行驶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硬币相对于车窗是静止的B.硬币相对于窗外的地面是运动的C.在列车转弯和变速时,硬币更容易倒下或滚动D.列车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行驶时,硬币受到向前的力【答案】D【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是运动,位置不变是静止的;(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解答】AB.硬币相对于车窗位置不变,是静止的,相对于窗外的地面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A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在列车转弯和变速时,硬币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更容易倒下或滚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列车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行驶时,硬币与窗台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而不受摩擦力,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2024·海曙模拟)我国产盐主要来源于湖盐和井盐,其比例约占70%,仅茶卡盐湖储盐量达4.48亿吨,可满足全国70年的用盐需求。如图为用食盐水模拟盐湖恒温晒盐获取氯化钠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此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B.图①→图②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图②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图③→图④过程中,溶液的密度不变【答案】D【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根据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图②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图③中溶液和图④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在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A错误。B.图①→图②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B错误。C.图②中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故C错误。D.图③→图④过程中,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的密度不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2024·海曙模拟)扶手电梯通常会在出入口各设置一个紧急制动按钮(如图)。当乘客出现摔伤或踩踏等意外事故时,只要迅速按下任意一个按钮,开关断开,电梯内部电动机立刻停止工作,这样就能避免伤害加重。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电梯工作情况的电路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解析】【分析】从串联电路中,各元件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而在并联电路中,各元件之间是互不影响的,据此解答。【解答】A.从图中看出,S1和S2串联在电路中,任何一个断开都可以使电机停止工作,故A符合题意;B.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机与S2并联,又与S1串联,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路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C.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开关并联后又与电机串联,只有2个开关都断开时,电机才会停止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可以看出,S2与电机串联后,又与S1并联,当S1闭合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4.(2024·海曙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闻气味B 实验室制CO2 用石灰右和稀硫酸反应C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D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A.根据浓盐酸与浓硫酸的鉴别方法进行解答;B.根据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进行解答;C.根据除去氯化镁的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够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因此可用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在实验室中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氯化镁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可用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镁,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水电解后生成氢气与氧气,通过检验生成的气体,即可得出水的组成,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2024·海曙模拟)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再现了中国古代画作《千里江山图》的盛景。图甲中左侧表演者呈现出一个优美且难度极大的后仰动作,其简化图如图乙所示。人后仰平衡且静止时,双脚的着地点可看作A点和B点,两个点都受到地面支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线一定经过B点B.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线可能经过B点C.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线可能经过B点右侧D.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线一定经过A点和B点之间【答案】D【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地面在A点和B点对人的支持力只能向上,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答】人后仰平衡且静止时,双脚的着地点可看作A点和B点,两个点都受到地面支持力,地面在A点和B点对人的支持力只能向上,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线一定经过A点和B点之间,否则表演者受力不平衡会摔倒。故答案为:D。16.(2024·海曙模拟)2024年3月25日(农历二月十六),受太阳活动影响,北方多地出现了罕见的极光。(1)由于当天月相为 ,对极光的观赏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太阳活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除耀斑和日珥外,常见的太阳活动还有 (任举一例)。【答案】(1)满月(2)太阳黑子【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解答】(1)农历二月十六当天月相为满月,对极光的观赏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常见的太阳活动还有耀斑、太阳黑子和日珥。故答案为:(1)满月;(2)太阳黑子。17.(2024·海曙模拟)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炼锌装置剖面图如图所示。(1)火法炼锌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2)“其底铺薪”指利用燃烧的木柴将泥罐外的煤引燃。从煤的燃烧条件分析,用木柴引燃的作用是 。【答案】(1)置换(2)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知识点】燃烧与灭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1)这个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所以属于置换反应;(2)用木柴引燃煤时可以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故答案为:(1)置换;(2)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18.(2024·海曙模拟)我国首创人工反射弧重建术,解决了“因控制尿道括约肌的脊髓灰质受损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难题。具体做法: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缝合,如图所示。(1)尿液在 (填器官名称)形成,随后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储存。(2)患者的跟腱被敲击后,膀胱排尿,该过程属于 反射(选填“条件”或“非条件”)。【答案】(1)肾(2)非条件【知识点】泌尿系统;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2、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1)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可见,尿液在肾形成,随后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储存。(2)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患者的跟腱被敲击后,膀胱排尿,该过程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故答案为:(1)肾;(2)非条件。19.(2024·海曙模拟)学校科技节上,小宁演示了“蜡烛嫁接”实验,他将两根大小一样仅颜色不同的蜡烛点燃(左边白色、右边紫色),放置在空玻璃杯的后方,如图甲。给玻璃杯加满水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蜡烛呈现出如图乙所示的“错位嫁接”现象。(1)加满水的玻璃杯在水平方向所起作用与下列____相似(填字母)。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2)看到的水中“错位”蜡烛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答案】(1)A(2)实像【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1)加满水的玻璃杯在水平方向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正确;(2)蜡烛呈现出如图乙所示的“错位嫁接”现象,这属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1)A;(2)实像。20.(2024·海曙模拟)有一种胶囊内窥镜,内部携带高清摄像头,可用于探测人体消化道的情况。患者吞服后,胶囊内窥镜在消化道内拍摄并把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供医生观察诊断。请据此回答:(1)胶囊内窥镜用于胃部检查时,需要在胃中停留约20min,仅由此可推测胶囊外壳的成分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填字母)。A.淀粉 B.蛋白质 C.纤维素(2)检查时,被检查者要多喝水,水分主要通过 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填器官名)。【答案】(1)B(2)小肠【知识点】食物与营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解析】【分析】(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包括: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纤维素;(2)水是通过小肠进入循环系统的。【解答】(1)胃能初步蛋白质,不能消化淀粉和纤维素。胶囊内窥镜用于胃部检查时,需要在胃中停留约20min,仅由此可推测胶囊外壳的成分不可能是蛋白质。故选:B。(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检查时,被检查者要多喝水,水分主要通过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故答案为:(1)B;(2)小肠。21.(2024·海曙模拟)“绿电”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欢迎,风力发电就是绿色电力。一台中型的风力发电机,在风力稳定的情况下,风机叶片的旋转速度比电风扇慢许多,平均转一圈需3s,风机叶片转200转可以发电250kW·h。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风力发电是将 转化为电能。(2)在风力稳定的情况下,该发电机发电功率为 W。【答案】(1)风能(2)【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能量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据此解答。【解答】(1)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2)风机叶片转200转所需要的时间:,则该发电机的电功率为:。故答案为:(1)风能;(2)1.5×106。22.(2024·海曙模拟)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CuSO4、ZnSO4、FeSO4。小宁研究废液的处理方案,欲回收部分金属。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中,固体B是 。(2)在上述实验流程中,能证明操作①中锌粉过量的现象是 。(3)滤液A和滤液B均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答案】(1)Fe(2)固体C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3)ZnSO4【知识点】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向含有CuSO4、ZnSO4、FeSO4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CuSO4反应完,锌才能与Fe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铁能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向含有CuSO4、ZnSO4、FeSO4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过量的锌先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CuSO4反应完,锌才能与Fe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则固体A是铜、铁、锌,铁能被磁铁吸引,铜、锌不能,则固体B是铁。(2)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在上述实验流程中,能证明操作①中锌粉过量的现象是固体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3)滤液A中的溶质是硫酸锌、硫酸亚铁;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滤液B中的溶质是硫酸锌、硫酸,滤液A和滤液B均含有的溶质为ZnSO4。故答案为:(1)铁;(2)固体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3)ZnSO4。23.(2024·海曙模拟)如图是我国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演示的钢球碰撞实验:实验中右侧钢球质量为m0,处于悬空静止状态;左侧选用了6种质量不同的钢球,其质量大小关系为。将左侧钢球均以速度v0向右推出,正面撞击右侧钢球,记录撞击后两球的运动状态,撞击后左侧钢球速度大小关系为。实验中钢球均无旋转、无相互摩擦。实验次数 左侧钢球质量 右侧钢球质量 左侧钢球撞击后运动状态 右侧钢球撞击后运动状态1 m1 m0 向右运动,速度v1 向右运动2 m2 m0 向右运动,速度v2 向右运动3 m3 m0 向右运动,速度v3 向右运动4 m4 m0 ▲ 向右运动5 m5 m0 向左运动,速度v5 向右运动6 m6 m0 向左运动,速度v6 向右运动(1)原来静止的右侧钢球被撞击后会运动起来,说明 。(2)根据1、2、3三组实验数据可知:当左侧钢球质量大于右侧钢球质量时,左侧钢球撞击后的运动方向与原运动方向 。(3)请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合理推测:第4次实验中,左侧钢球撞击后的运动状态为 (选填“向右运动”“向左运动”或“静止”)。【答案】(1)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相同(3)静止【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1)原来静止的右侧钢球被撞击后会运动起来,说明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根据1、2、3三组实验数据可知:当左侧钢球质量大于右侧钢球质量时,左侧钢球撞击后的运动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3)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推测,第4次实验中,左侧钢球撞击后的运动状态为静止。故答案为:(1)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相同;(3)静止。24.(2024·海曙模拟)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自制装置来验证种子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放出热量。自制装置:由瓶盖挖孔的厚壁玻璃瓶和塑料瓶套在一起,两瓶口接缝处打玻璃胶组成简易保温瓶。塑料瓶内插有探针温度计和氧气传感器。装置各处密封性能良好。实验器材:萌发的绿豆种子、煮熟的萌发的绿豆种子、两套自制装置、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①向两套装置的塑料瓶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萌发的绿豆种子和煮熟的萌发的绿豆种子;②两个小试管分别用细线挂于两个简易保温瓶内部,用来收集简易保温瓶内气体;③将两个装置置于黑暗温暖处一段时间;④观察两组装置中氧气传感器的示数;……(1)实验步骤①起到 作用。(2)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答案】(1)对照(2)⑤观察两组装置中探针温度计示数;⑥分别取出两个小试管,并向小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能够放出二氧化碳,据此进行解答。【解答】(1)实验步骤①起到对照的作用;(2)实验步骤如下:①向两套装置的塑料瓶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萌发的绿豆种子和煮熟的萌发的绿豆种子;②两个小试管分别用细线挂于两个简易保温瓶内部,用来收集简易保温瓶内气体;③将两个装置置于黑暗温暖处一段时间;④观察两组装置中氧气传感器的示数;⑤观察两组装置中探针温度计示数;⑥分别取出两个小试管,并向小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25.(2024·海曙模拟)小宁同学对暖宝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此对它展开了探究。【查阅资料】①暖宝宝的主要成分:铁粉、水、活性炭、氯化钠、蛭石、吸水树脂(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保温材料;吸水树脂是一种吸水、保水能力强的高分子材料)。②暖宝宝的发热是因为铁粉氧化放热。③使用方法:撕开外包装袋,粘贴在衣服上。【验证成分】实验内容 化学方程式 结论Ⅰ 用磁铁吸引暖宝宝内固体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固体粉末中有铁粉Ⅱ 用酒精灯加热少量暖宝宝内固体粉末,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于火焰上方,观察到 ▲ 固体粉末中有活性炭Ⅲ 另取少量暖宝宝内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 固体粉末中有氯化钠实验Ⅱ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Ⅲ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小宁注意到铁在自然状态下氧化放热并不明显。暖宝宝为什么能够迅速升温 【获取证据】将①-⑤组中的药品分别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测出加入药品前后1分钟锥形瓶内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组别 药品 温度变化① 10g铁粉、6g水 21℃→21℃② 10g铁粉、6g水、6g氯化钠 21℃→21℃③ 10g铁粉、6g水、6g活性炭 21℃→21℃④ 10g铁粉、6g氯化钠、6g活性炭 21℃→21℃⑤ 10g铁粉、6g水、6g氯化钠、6g活性炭 21℃→55℃【作出解释】暖宝宝能迅速升温的原因是 的共同作用下加速了铁粉与氧气的反应。【交流反思】结合暖宝宝及其探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金属的氧化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益无害B.暖宝宝须妥善保存,避免外袋破损而失效C.可以回收氧化铁并还原,实现原料的重复利用D.暖宝宝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答案】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氯化钠和活性炭;BCD【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硝酸银能够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解答】 【验证成分】 在实验Ⅱ中能够观察到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碳在燃烧时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在实验Ⅲ中硝酸银能够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作出解释】通过实验验证可知:暖宝宝能够迅速升温是由于水、氯化钠和活性炭的共同作用下加速了铁粉与氧气的反应;【交流反思】A.金属的氧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既有益又有害,故A错误;B.暖宝宝的外袋破损后容易使铁粉被氧化而失效,故B正确;C.氧化铁可以被还原成铁,可以实现原料的重复利用,故C正确;D.铁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所以暖宝宝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D正确;故选BCD。26.(2024·海曙模拟)小宁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按照如图甲连接好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第一次实验:依次接入阻值为4Ω、5Ω的电阻,测得两组数据,在图乙中描出a、b两点。更换成10Ω电阻,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均无法完成实验。经检查,发现电压表在接入电路前未调零。小宁断开开关,将电压表调零并进行第二次实验:测得三组数据,在图乙中描出A、B、C三点(实验中,其他仪器均正常)。(1)分析图乙中A、B、C三组数据,实验中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为 V。(2)两次实验都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指针指在同样示数。请分析图乙,未调零的电压表在接入电路前,指针所指的刻度值为 V。(3)小宁在本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可能是如下的____(填字母)。A.10Ω 2A B.15Ω 1A C.25Ω 3A D.35Ω 1.5A【答案】(1)2(2)0.5(3)C【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U=IR得出实验中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值;(2)根据图乙中可以得出,未调零的电压表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值;(3)先根据第二次实验时,定值电阻的分压为2V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小值,再根据第一次实验时,定值电阻的实际分压为1.5V,计算出其阻值为25Ω时,用10Ω的定值电阻无法让其电压为1.5V,由此得出正确答案。【解答】(1)从图乙中可知,A点对应的电压值:UA=IARA=0.5A×4Ω=2V,B点对应的电压值UB=IBRB=0.4A×5Ω=2V,c点对应的电压值UC=ICRC=0.2A×10Ω=2V,故实验中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2)从图乙中可知,b点对应的电压值为:Ub=Ib×Rb=0.3A×5Ω=1.5V,因此未调零的电压表接入电路前指针的刻度值为:U0=U-Ub=0.5V;(3)若小宁使用4Ω的定值电阻,则电路中的电流为0.5A,则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为4V,则变阻器的阻值为:,故AB错误;在第一次实验时,定值电阻的实际侵夺为1.5V,则滑动变阻器的实际分压为4.5V,则电路中的实际电流为:,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1)2;(2)0.5;(3)C。27.(2024·海曙模拟)“七仔”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圈养棕白色大熊猫。“七仔”的父母是两只正常的黑白色大熊猫。(1)大熊猫繁殖和抚育后代的方式是 。(2)“七仔”的棕白色性状由 决定。(3)“七仔”的毛色性状与父母不同,属于 (选填“遗传”或“变异”)。【答案】(1)胎生哺乳(2)基因(3)变异【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遗传和变异现象【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是胎生哺乳。【解答】(1)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它繁殖与抚育后代的方式是:胎生哺乳;(2)”七仔”的父母是正常的黑白色大熊猫,而七仔是棕白色的,这是由基因决定的;(3)“七仔”的毛色性状与父母不同,属于变异。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2)基因;(3)变异。28.(2024·海曙模拟)2024年3月,宁波出现流感感染高峰,磷酸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能有效治疗甲型、乙型流感。求:(1)1个磷酸奥司他韦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2)磷酸奥司他韦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 。(3)提前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 。【答案】(1)58(2)48:7(3)保护易感人群【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原子构成的,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情况,并且能够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比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1)1个磷酸奥司他韦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个磷原子及8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一共是有16+31+2+1+8=58个原子;(2) 磷酸奥司他韦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答案为:(1)58;(2)48:7;(3)保护易感人群。29.(2024·海曙模拟)2024年春节期间,湖北等地遭遇极端冻雨天气,高铁轨道上方的承力索上挂冰严重,导致高铁不能正常运行。如图是高铁线路上用于固定承力索的滑轮装置。正常情况下,接承力索端需获得24000N的拉力F。(1)由于天气极冷承力索收缩,导致接承力索端向右移动5cm,则配重会上升 cm。(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配重质量至少需要多少千克 【答案】(1)15(2)解:【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计算出配重上升的高度;(2)根据滑轮组的特点先计算出配重的重力,然后计算出其质量。【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滑轮组中,n=3,则配重上升的高度为:;(2)不计绳生和摩擦,配重的重力为:,再根据G=mg的变形公式计算出配重的质量。30.(2024·海曙模拟)家住海边的小宁,发现如下现象:往往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而夜晚则相反。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答案】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白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使陆地上方气压变小,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导致形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知识点】比热容;风【解析】【分析】根据水的热容比沙子的热容大,白天吸热慢,晚上放热慢进行解答。【解答】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白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使陆地上方气压变小,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导致形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31.(2024·海曙模拟)小宁家新买了一台自动擦窗机器人,解决了高层擦窗的难题。机器人的质量为1.2kg,研究发现它的“腹部”有吸盘,工作时,电动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使其能吸在竖直玻璃表面,如图甲所示。某次机器人擦窗时,大气压为1.0×105Pa,小宁观察其工作情况并绘制出路程s与时间t图象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得吸盘内气压p与时间t图象如图丙。(1)其中运动阶段,机器人沿玻璃表面竖直向上运动。求机器人在4~7s内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2)吸盘与玻璃接触总面积为0.05m2,在0~4s内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 N.(3)0~4s与7~10s对比,自动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答案】(1)(2)4840(3)不变。由图乙可知,这两个时间段内擦窗机器人都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机器人所受摩擦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摩擦力不变。【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W=Fs=Gh计算出机器人在4~7s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2)从图丙中找出在0~4s内,吸盘内气压的大小,由此得出吸盘对玻璃的压强,由此得出再根据F=pS得出吸盘对玻璃的压力的大小;(3)根据机器人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由此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解答】(1)根据W=Fs=Gh计算出机器人在4~7s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2)从图丙中可知,0~4s内,吸盘内的气压为3200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强为:p=1.0×105Pa-3200Pa=96800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为:F=pS=96800Pa×0.05m2=4840N;(3)由图乙可知,这两个时间段内擦窗机器人都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机器人所受摩擦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摩擦力不变。32.(2024·海曙模拟)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因敞口放置可能已潮解、变质的NaOH固体产生了兴趣。该小组将140g7.3%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再称取16g样品平均分成4份,依次加入到稀盐酸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第四次实验后测得溶液pH=7。求: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所加样品的总质量/g 4 8 12 16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0.88 1.76 2.64 3.52(1)第一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2)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3)样品中水的质量。【答案】(1)(2)解:设样品中质量为(3)解:设碳酸钠反应消耗的盐酸溶液质量为y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溶液质量为140g-80g=60g设氢氧化钠质量为z【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第二次放入8g样品生成气体的质量,由此判断第一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2)根据化学方程式及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根据化学方程式及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反应消耗的盐酸的溶液的质量,然后计算出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溶液的质量,根据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最终计算出样品中水的质量。【解答】(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第二次时放入8g样品,生成1.76g的气体,由此可知,第一次放入4g样品,稀盐酸有剩余,则第一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HCl、NaCl;(2)根据化学方程式及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根据化学方程式及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反应消耗的盐酸的溶液的质量,然后计算出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溶液的质量,根据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最终计算出样品中水的质量。33.(2024·海曙模拟)学习小组开展“水位自动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活动,希望在水位上升至设定位置时能产生报警信号。提供材料:导线、电源3V、小灯泡(2.5V0.5A)、滑动变阻器(20Ω20.6A)、电流表(0~0.6A)等。小组设计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一 能报警,电路简洁 能报警,电路复杂 无法实现报警指标二 通过声音和光线同时报警 通过声音或光线报警 不能通过声音或光线报警小组成员设计了电路与浮沉装置,其中浮沉装置总质量50g自下而上包括125cm3的立方体泡沫、10cm高的塑料连杆、薄铜片(厚度忽略不计)。整个装置简图如下图所示,各部分连接良好。当水位上升,铜片与电路中的触点接触,电路接通。求:(1)电路接通,小灯泡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2)电路未接通,浮沉装置在水中静止时,立方体泡沫浸入水中的深度。(3)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若当水位刚达到12cm时能实现水位自动报警功能,触点开关距离容器底的理论高度为 。(4)评价产品:结合评价表,对产品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指标二”为良好。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使“指标二”达到优秀。(可采用文字或电路图说明)【答案】(1)解:(2)解:(3)25cm(4)小灯泡串联或并联一个电铃【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液体的压强;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P=UI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2)根据G=mg计算出立方体泡沫的重力,再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计算出立方体泡沫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计算出立方体泡沫浸入水中的深度;(3)先计算立方体泡沫的连长,再计算当水位为0时,立方体泡沫底部到铜片的高度,则水位达到12cm时,立方体泡沫上升的高度为12cm-2cm=10cm,由此得出触点开关距离容器底的理论高度;(4)根据评价的指标及测试的结果对电路进行改进。【解答】(1)根据P=UI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2)根据G=mg计算出立方体泡沫的重力,再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计算出立方体泡沫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计算出立方体泡沫浸入水中的深度;(3)立方体泡沫的边长为:,当水位为0时,立方体泡沫底部到铜片的距离为:5cm+10cm=15cm,当水位达到12cm时,铜片接触触点开关,而立方体泡沫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铜片实际上升的高度为:12cm-2cm=10cm,则触点开关距离容器底的理论高度为:15cm+10cm=25cm;(4)指标一的优秀是能报警,电路简洁,而指标二的良好是通过声音或光线报警,要使指标二达到优秀,可以让小灯泡串联或并联一个电铃。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初中科学毕业模拟考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初中科学毕业模拟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