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 化学式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物质组成的表示”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的学习内容。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等内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本课时主要学习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方法。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化学式、化合价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本课时的学习非常重要,它既是学生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学情分析学生已接触过一些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元素符号及物质的分类,这都为本节课“化学式”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式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式意义的学习,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述物质的组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语言的独特魅力,增进对化学学科的喜爱。核心素养1.发展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科学思维。2.“元素、分子、原子与物质”作为“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学习主题的核心知识,承载着从宏观认识物质的组成,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构成,从符号视角认识物质组成的表征的多重功能,有利于发展学生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重点难点重点:明白化学式的意义。难点:化学式的书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 【导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展示数学、物理、音乐学科的符号。)化学学科的语言就是化学符号。 学生思考并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引出新课的学习。续表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二:合作探究——化学式的意义 【教师展示】H2、H+、Na+、H2O、H、O、Fe、O2……这些符号中哪些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什么物质 像这些能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叫作化学式,见到化学式你就能够知道它表示哪种物质,而H+、Na+、H等不叫化学式。 化学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教师设问】 (1)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 (2)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 【讨论】H2O能表示哪种物质 除了表示水这种物质之外,还能表示什么其他的意义 ①表示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表示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当堂练习】 说出P2O5、CO2、H2O2的意义。 【拓展】Fe的意义、NaCl的意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微观意义是表示一个某原子。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比如NaCl中右下角标是1∶1,意思是其中Na+和Cl-的离子个数比是1∶1。 【讨论】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思考】怎样表示2个水分子 其化学式中数字2的含义是什么 【总结】(1)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2)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学生回顾过往知识并回答问题,总结出能表示物质的符号。 学生回答:(1)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因为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的。 (2)一种物质只能有一种化学式,不能有多种化学式。 学生根据刚刚学到的化学式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在老师引领下作答。 学生思考,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通过联系已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式将物质组成以宏观、微观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简单明了的表示出来。 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更深层次地了解化学式的意义。 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续表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三:合作探究——化学式的读法及写法 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 (1)单质: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非气态读元素符号的名称,气态读作“某气”。 ②由分子直接构成,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学式,读作“某气”。 (2)化合物: ①氧化物的化学式: 写法:其他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 读法:氧化某或几氧化几某(几代表数字)。 ②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写法:金属元素在前,非金属元素在后。 读法:某化某或几某化几某。 化学式的读写原则:顺写反读。 学生回顾物质的分类,并按照分类标准将化学式分类。 学生尝试总结归纳化学式的读法与写法上的规律。 引导学生从物质分类角度,学习化学式读写的一般规律,并总结。板书设计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 化学式 一、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构成。 二、化学式的读法及书写课堂练习 相关练习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第四单元课题3第1课时。 2.练习与应用第1、3、4题。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