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3五上·华龙期末)通常情况下会选择用金属做锅具是因为( )性能好。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2.(2023五上·华龙期末)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属于海水的( )现象。A.凝结 B.沸腾 C.蒸发3.(2023五上·华龙期末)一般来说,实验室地下管道使用的材质是( ),因为它( )。A.金属,不易变形 B.塑料,不易碎 C.陶瓷,不易腐蚀4.(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能减少泥石流发生的方法是( )。A.围湖造田 B.开山修路 C.植树造林5.(2023五上·华龙期末)( )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A.地壳运动 B.地幔运动 C.地核运动6.(2023五上·华龙期末)由于大量降水而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突发性急流,称为( )。A.泥石流 B.山体滑坡 C.洪水7.(2023五上·华龙期末)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 )。A.地幔 B.地壳 C.地核8.(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使用的是定滑轮的是( )。A. B. C.9.(2023五上·华龙期末)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温( ),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A.下降 B.上升 C.无变化10.(2023五上·华龙期末)加热水时,水的运动方式是( )。A.冷水上升,热水下降B.冷水下降,热水上升C.冷水不动,热水上升11.(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传递热的方式,选项正确的是( )。A.接触、导热B.热传导、热吸收、热辐射C.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12.(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安全标识,表示“当心触电”的是( )。A. B. C.13.(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材料中,( )导热性最强。A.木材 B.陶瓷 C.金属14.(2023五上·华龙期末)既能够导热又可以漂浮的材料是( )。A.易拉罐 B.泡沫板 C.塑料勺子15.(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操作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A.老虎钳拧螺母 B.老虎钳剪铁丝 C.老虎钳敲钉子16.(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面三个斜坡高度一样,要将同一个球推上斜坡,最省力的是( )。A.B.C.17.(2023五上·华龙期末)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龙、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 )。A.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螺等B.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C.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18.(2023五上·华龙期末)铁、铝、铜四种金属,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顺序依次是( )。A.铜、铝、铁 B.铁、铜、铝 C.铝、铁、铜19.(2023五上·华龙期末)旗杆、桅杆顶端的装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叫( )。A.轮轴 B.斜面 C.滑轮20.(2023五上·华龙期末)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疏,旋进木头时( )。A.越费力 B.越省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21.(2023五上·华龙期末)用轮带动轴转动时,下列方法可使轮轴更省力的是( )。A.轮减小,轴不变 B.轮减小,轴增大 C.轮增大,轴减小22.(2023五上·华龙期末)热在空气和水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23.(2023五上·华龙期末)在大小、形状相同的三个水杯中,水凉的最快的是( )。A.不锈钢杯 B.塑料杯 C.陶瓷杯24.(2023五上·华龙期末)现在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如下图),妙妙想要把跷跷板压下去应该( )。A.奇奇离支点更远一些B.妙妙离支点更近一些C.妙妙离支点更远一些25.(2023五上·华龙期末)一般来说,热可以沿着物体( )。A.从温度低的部分传递到温度高的部分B.从温度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低的部分C.任意传递26.(2023五上·华龙期末)我们看到的热水冒出来的“白气”就相当于自然界中的( )。A.水蒸气 B.云和雾 C.雪和霜27.(2023五上·华龙期末)当地壳运动破坏了地下的平衡时,岩浆受到挤压,向上运动,遇到薄弱的地壳就会喷出地表,形成( )。A.泥石流 B.火山 C.地震28.(2023五上·华龙期末)走马灯其实就是利用了( )的原理制作的。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29.(2023五上·华龙期末)经过水流搬运的生物残骸、泥沙最后沉积下来形成的岩石被称为(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30.(2023五上·华龙期末)汽车方向盘是由轮带动轴,所以它是( )。A.费力轮轴 B.不费力也不省力 C.省力轮轴31.(2023五上·华龙期末)家用保温瓶胆抽成真空是为了防止( )。A.传导和辐射 B.传导和对流 C.对流和辐射32.(2023五上·华龙期末)人对事物的整体认知路径是( )。A.物体刺激→感觉器官 神经传递→大脑→感知物体B.声音→刺激耳朵→大脑→感知物体C.气味→刺激鼻腔→大脑→感知物体33.(2023五上·华龙期末)我们通常夸赞一个人会说他“眼疾手快”,这说明他( )。A.肌肉发达 B.反应很快 C.视力很好34.(2023五上·华龙期末)保温瓶的软木塞是(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 C.导热性35.(2023五上·华龙期末)为保障身心健康,正确的生活习惯是( )。A.暴饮暴食B.遇事积极乐观C.坚持锻炼,雨雪天气也要去室外跑步二、主观题36.(2023五上·华龙期末)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保护我们的脑呢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说明脑保健的主要措施。37.(2023五上·华龙期末)探探想研究不同结构对热传递的影响,请根据你课堂上的实验经历,帮他完成实验研究单。(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瓶(1大2小)橡皮泥温水温度计(2支)计时器实验步骤:①用大塑料瓶套小塑料瓶的方法,制作 ②分别在双层瓶和单层瓶内倒入 ,记录 ③用橡皮泥将温度计固定在测量的位置。④每 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共观察 分钟。(3)实验结论: 38.(2023五上·华龙期末)地球的内部结构。①请在方框中填入地球结构的名称。②你知道科学家们是如何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的吗 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的。热传导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热的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用金属做锅主要是考虑到它的热传导性能好。2.【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食盐结晶的方法其实是利用了蒸发,将海水蒸发后就留下了不能被蒸发的食盐。3.【答案】C【知识点】材料的特点【解析】【分析】一般来说,实验室地下管道使用的材质是陶瓷的,陶瓷对于大多数弱酸、弱碱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不易发生腐蚀。4.【答案】C【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植树造林能够减少泥石流的发生。5.【答案】A【知识点】地壳的运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和地震属于内力地质作用,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力量,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6.【答案】A【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由于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突发性急流。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7.【答案】B【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8.【答案】B【知识点】滑轮【解析】【分析】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B属于定滑轮。9.【答案】B【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10.【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 烧水时,较热的部分上升,较冷的部分下降,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趋于均匀,所以,烧水时,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热对流。11.【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 热有三种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不同的热传递方式的能量传递形式不同。12.【答案】A【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A是当心触电的标识。13.【答案】C【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传热性能最强。陶瓷、木材、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性能较差。14.【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不同的材料导热性不同,且沉浮状态不同,易拉罐既能够导热,又能够漂浮。15.【答案】B【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老虎钳剪铁丝利用了杠杆原理。敲钉子是应用了斜面原理。拧螺母是利用了轮轴原理。16.【答案】B【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斜面省力多少取决于斜面的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大,斜面较短,则省力越小。图中B斜面倾角最小,最省力。17.【答案】C【知识点】化石【解析】【分析】根据对板块运动的认识,现在,大多数地质学家都认为,地壳是由6个大板块和约十几个小板块拼接而成的,亿万年来,当地壳板块移动时,它们相互碰撞挤压,地壳板块有的下沉、开裂、滑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高山,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也说明了地球无时无刻在运动。18.【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铁、铝、银、铜四种金属,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依次是银、铜、铝、铁。19.【答案】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轮轴【解析】【分析】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旗杆、桅杆顶端的装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滑轮。旗杆、桅杆顶端的装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滑轮。它实际上是一个边缘有槽、可绕轴转动的轮子。20.【答案】A【知识点】斜面;螺丝【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螺丝钉上的螺纹属于变形的斜面,螺纹越密,越省力。21.【答案】C【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轮越大越省力。分析选项中,用轮增轴减小的方法可以使轮轴更省力。22.【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量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固体间一般靠传导方式传递热量,液体和气体一般靠对流方式传递热量,同时发热体还会向外辐射热量,如太阳向宇宙中辐射热量。水和空气分别属于液体和气体,它们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23.【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在大小、形状、厚薄相同的以下三个杯子中倒入一样多的开水,凉得最快的是不锈钢杯,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塑料、陶瓷、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24.【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可知,爸爸和小磊的体重都不变,即动力和阻力都不变,动力臂不变的话,那么阻力臂就要变小,所以妙妙想要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妙妙离支点更远一些。25.【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热传导,太阳的热传递到地球上的方式是热辐射。26.【答案】B【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水开时冒出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自然界中的水蒸气遇冷在低空形成雾,在高空形成云。27.【答案】B【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 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时,岩浆受到挤压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往往会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锥形山就是火山。28.【答案】B【知识点】对流;热传递【解析】【分析】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是利用热对流的原理制成的。29.【答案】A【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沉积岩是地壳表层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等。30.【答案】C【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汽车方向盘属于轮轴类简单机械,它具有省力作用。31.【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一般发生在温度不同的、相互接触的固体之间,对流发生在温度不同的液体或气体之间,辐射发生在不接触的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所以保温瓶的夹层抽成真空,是为了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32.【答案】A【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人体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感觉开始的,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知。33.【答案】B【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我们看到物体,再作出反应,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我们通常夸赞一个人会说他“眼疾手快”,这说明他的反应速度很快。选项B正确。34.【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像铜、铁、铝这样导热性好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这样导热性不好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保温瓶的软木塞的导热性不好,是热的不良导体,减慢了热的传导。35.【答案】B【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等。遇到事情积极乐观属于正确的生活习惯。36.【答案】大脑是人体的高级中枢,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物质基础。注意用脑的卫生,讲究科学用脑,能够延缓记忆力的下降。 要勤于用脑、不要用脑过度。保证大脑的合理营养、保持乐观的情绪。 此外,不抽烟,不酗酒,防止各种有害的因素对大脑的损害,平时生活有规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等,对保护和加强大脑功能也很有好处。【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 ①保证每天9~10小时的充足睡眠;②交替进行不同的活动;③不偏食,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④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劳动;⑤多动脑筋想问题;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⑦进行户外运动时保护好头部,避免外界的剧烈冲撞等。37.【答案】(1)研究不同结构对热传递的影响(2)双层结构;同样多的温水;初始温度;2;10。(3)相同时间内,双层结构的瓶子内水温下降的慢,热传导速度较慢,保温效果比较好;单层结构的瓶子内水温下降的快,热传导速度较快,保温效果比较差。【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1)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结构(单层玻璃和双层玻璃)对热传递的影响(2)实验步骤:用大塑料瓶套小塑料瓶的方法,制作双层结构瓶。分别在双层瓶和单层瓶内倒入同样多的温水,记录初始温度用橡皮泥将温度计固定在测量位置,每2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共观察10分钟。(3)通过实验发现,单层塑料瓶的水温下降较快,因为单层塑料瓶内外表面的温差较大,加上瓶内外的空气都可以对流,热传导速度较快。双层瓶的每层瓶内外的温差都相对减少,加上采用合适的间隔可以有效防止夹层中的空气对流,因此保温效果大大增加。38.【答案】地壳、地幔、地核;科学家曾利用挖掘或钻探的方式深入地下探索,还利用监测到的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了推测,认为地球由外到内依次分为地壳、地慢,地核三个圈层。【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慢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慢;外层是地壳。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科学家早就想钻孔探索地球的内部构造了,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到达14千米。1 / 1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3五上·华龙期末)通常情况下会选择用金属做锅具是因为( )性能好。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的。热传导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热的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用金属做锅主要是考虑到它的热传导性能好。2.(2023五上·华龙期末)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属于海水的( )现象。A.凝结 B.沸腾 C.蒸发【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食盐结晶的方法其实是利用了蒸发,将海水蒸发后就留下了不能被蒸发的食盐。3.(2023五上·华龙期末)一般来说,实验室地下管道使用的材质是( ),因为它( )。A.金属,不易变形 B.塑料,不易碎 C.陶瓷,不易腐蚀【答案】C【知识点】材料的特点【解析】【分析】一般来说,实验室地下管道使用的材质是陶瓷的,陶瓷对于大多数弱酸、弱碱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不易发生腐蚀。4.(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能减少泥石流发生的方法是( )。A.围湖造田 B.开山修路 C.植树造林【答案】C【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植树造林能够减少泥石流的发生。5.(2023五上·华龙期末)( )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A.地壳运动 B.地幔运动 C.地核运动【答案】A【知识点】地壳的运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和地震属于内力地质作用,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力量,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6.(2023五上·华龙期末)由于大量降水而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突发性急流,称为( )。A.泥石流 B.山体滑坡 C.洪水【答案】A【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由于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突发性急流。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7.(2023五上·华龙期末)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 )。A.地幔 B.地壳 C.地核【答案】B【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8.(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使用的是定滑轮的是( )。A. B. C.【答案】B【知识点】滑轮【解析】【分析】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B属于定滑轮。9.(2023五上·华龙期末)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温( ),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A.下降 B.上升 C.无变化【答案】B【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10.(2023五上·华龙期末)加热水时,水的运动方式是( )。A.冷水上升,热水下降B.冷水下降,热水上升C.冷水不动,热水上升【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 烧水时,较热的部分上升,较冷的部分下降,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趋于均匀,所以,烧水时,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热对流。11.(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传递热的方式,选项正确的是( )。A.接触、导热B.热传导、热吸收、热辐射C.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 热有三种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不同的热传递方式的能量传递形式不同。12.(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安全标识,表示“当心触电”的是( )。A. B. C.【答案】A【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A是当心触电的标识。13.(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材料中,( )导热性最强。A.木材 B.陶瓷 C.金属【答案】C【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传热性能最强。陶瓷、木材、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性能较差。14.(2023五上·华龙期末)既能够导热又可以漂浮的材料是( )。A.易拉罐 B.泡沫板 C.塑料勺子【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不同的材料导热性不同,且沉浮状态不同,易拉罐既能够导热,又能够漂浮。15.(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列操作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A.老虎钳拧螺母 B.老虎钳剪铁丝 C.老虎钳敲钉子【答案】B【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老虎钳剪铁丝利用了杠杆原理。敲钉子是应用了斜面原理。拧螺母是利用了轮轴原理。16.(2023五上·华龙期末)下面三个斜坡高度一样,要将同一个球推上斜坡,最省力的是( )。A.B.C.【答案】B【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斜面省力多少取决于斜面的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大,斜面较短,则省力越小。图中B斜面倾角最小,最省力。17.(2023五上·华龙期末)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龙、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 )。A.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螺等B.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C.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答案】C【知识点】化石【解析】【分析】根据对板块运动的认识,现在,大多数地质学家都认为,地壳是由6个大板块和约十几个小板块拼接而成的,亿万年来,当地壳板块移动时,它们相互碰撞挤压,地壳板块有的下沉、开裂、滑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高山,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也说明了地球无时无刻在运动。18.(2023五上·华龙期末)铁、铝、铜四种金属,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顺序依次是( )。A.铜、铝、铁 B.铁、铜、铝 C.铝、铁、铜【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铁、铝、银、铜四种金属,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依次是银、铜、铝、铁。19.(2023五上·华龙期末)旗杆、桅杆顶端的装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叫( )。A.轮轴 B.斜面 C.滑轮【答案】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轮轴【解析】【分析】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旗杆、桅杆顶端的装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滑轮。旗杆、桅杆顶端的装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滑轮。它实际上是一个边缘有槽、可绕轴转动的轮子。20.(2023五上·华龙期末)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疏,旋进木头时( )。A.越费力 B.越省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答案】A【知识点】斜面;螺丝【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螺丝钉上的螺纹属于变形的斜面,螺纹越密,越省力。21.(2023五上·华龙期末)用轮带动轴转动时,下列方法可使轮轴更省力的是( )。A.轮减小,轴不变 B.轮减小,轴增大 C.轮增大,轴减小【答案】C【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轮越大越省力。分析选项中,用轮增轴减小的方法可以使轮轴更省力。22.(2023五上·华龙期末)热在空气和水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量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固体间一般靠传导方式传递热量,液体和气体一般靠对流方式传递热量,同时发热体还会向外辐射热量,如太阳向宇宙中辐射热量。水和空气分别属于液体和气体,它们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23.(2023五上·华龙期末)在大小、形状相同的三个水杯中,水凉的最快的是( )。A.不锈钢杯 B.塑料杯 C.陶瓷杯【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在大小、形状、厚薄相同的以下三个杯子中倒入一样多的开水,凉得最快的是不锈钢杯,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塑料、陶瓷、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24.(2023五上·华龙期末)现在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如下图),妙妙想要把跷跷板压下去应该( )。A.奇奇离支点更远一些B.妙妙离支点更近一些C.妙妙离支点更远一些【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可知,爸爸和小磊的体重都不变,即动力和阻力都不变,动力臂不变的话,那么阻力臂就要变小,所以妙妙想要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妙妙离支点更远一些。25.(2023五上·华龙期末)一般来说,热可以沿着物体( )。A.从温度低的部分传递到温度高的部分B.从温度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低的部分C.任意传递【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热传导,太阳的热传递到地球上的方式是热辐射。26.(2023五上·华龙期末)我们看到的热水冒出来的“白气”就相当于自然界中的( )。A.水蒸气 B.云和雾 C.雪和霜【答案】B【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水开时冒出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自然界中的水蒸气遇冷在低空形成雾,在高空形成云。27.(2023五上·华龙期末)当地壳运动破坏了地下的平衡时,岩浆受到挤压,向上运动,遇到薄弱的地壳就会喷出地表,形成( )。A.泥石流 B.火山 C.地震【答案】B【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 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时,岩浆受到挤压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往往会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锥形山就是火山。28.(2023五上·华龙期末)走马灯其实就是利用了( )的原理制作的。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答案】B【知识点】对流;热传递【解析】【分析】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是利用热对流的原理制成的。29.(2023五上·华龙期末)经过水流搬运的生物残骸、泥沙最后沉积下来形成的岩石被称为(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答案】A【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沉积岩是地壳表层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等。30.(2023五上·华龙期末)汽车方向盘是由轮带动轴,所以它是( )。A.费力轮轴 B.不费力也不省力 C.省力轮轴【答案】C【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汽车方向盘属于轮轴类简单机械,它具有省力作用。31.(2023五上·华龙期末)家用保温瓶胆抽成真空是为了防止( )。A.传导和辐射 B.传导和对流 C.对流和辐射【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一般发生在温度不同的、相互接触的固体之间,对流发生在温度不同的液体或气体之间,辐射发生在不接触的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所以保温瓶的夹层抽成真空,是为了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32.(2023五上·华龙期末)人对事物的整体认知路径是( )。A.物体刺激→感觉器官 神经传递→大脑→感知物体B.声音→刺激耳朵→大脑→感知物体C.气味→刺激鼻腔→大脑→感知物体【答案】A【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人体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感觉开始的,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知。33.(2023五上·华龙期末)我们通常夸赞一个人会说他“眼疾手快”,这说明他( )。A.肌肉发达 B.反应很快 C.视力很好【答案】B【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我们看到物体,再作出反应,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我们通常夸赞一个人会说他“眼疾手快”,这说明他的反应速度很快。选项B正确。34.(2023五上·华龙期末)保温瓶的软木塞是(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 C.导热性【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像铜、铁、铝这样导热性好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这样导热性不好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保温瓶的软木塞的导热性不好,是热的不良导体,减慢了热的传导。35.(2023五上·华龙期末)为保障身心健康,正确的生活习惯是( )。A.暴饮暴食B.遇事积极乐观C.坚持锻炼,雨雪天气也要去室外跑步【答案】B【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等。遇到事情积极乐观属于正确的生活习惯。二、主观题36.(2023五上·华龙期末)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保护我们的脑呢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说明脑保健的主要措施。【答案】大脑是人体的高级中枢,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物质基础。注意用脑的卫生,讲究科学用脑,能够延缓记忆力的下降。 要勤于用脑、不要用脑过度。保证大脑的合理营养、保持乐观的情绪。 此外,不抽烟,不酗酒,防止各种有害的因素对大脑的损害,平时生活有规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等,对保护和加强大脑功能也很有好处。【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 ①保证每天9~10小时的充足睡眠;②交替进行不同的活动;③不偏食,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④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劳动;⑤多动脑筋想问题;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⑦进行户外运动时保护好头部,避免外界的剧烈冲撞等。37.(2023五上·华龙期末)探探想研究不同结构对热传递的影响,请根据你课堂上的实验经历,帮他完成实验研究单。(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瓶(1大2小)橡皮泥温水温度计(2支)计时器实验步骤:①用大塑料瓶套小塑料瓶的方法,制作 ②分别在双层瓶和单层瓶内倒入 ,记录 ③用橡皮泥将温度计固定在测量的位置。④每 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共观察 分钟。(3)实验结论: 【答案】(1)研究不同结构对热传递的影响(2)双层结构;同样多的温水;初始温度;2;10。(3)相同时间内,双层结构的瓶子内水温下降的慢,热传导速度较慢,保温效果比较好;单层结构的瓶子内水温下降的快,热传导速度较快,保温效果比较差。【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1)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结构(单层玻璃和双层玻璃)对热传递的影响(2)实验步骤:用大塑料瓶套小塑料瓶的方法,制作双层结构瓶。分别在双层瓶和单层瓶内倒入同样多的温水,记录初始温度用橡皮泥将温度计固定在测量位置,每2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共观察10分钟。(3)通过实验发现,单层塑料瓶的水温下降较快,因为单层塑料瓶内外表面的温差较大,加上瓶内外的空气都可以对流,热传导速度较快。双层瓶的每层瓶内外的温差都相对减少,加上采用合适的间隔可以有效防止夹层中的空气对流,因此保温效果大大增加。38.(2023五上·华龙期末)地球的内部结构。①请在方框中填入地球结构的名称。②你知道科学家们是如何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的吗 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科学家曾利用挖掘或钻探的方式深入地下探索,还利用监测到的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了推测,认为地球由外到内依次分为地壳、地慢,地核三个圈层。【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慢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慢;外层是地壳。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科学家早就想钻孔探索地球的内部构造了,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到达14千米。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