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6.2.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6.2.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1.以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为例,认识物质在自然界中可以相互转化及其对维持人类生活与生态平衡的意义。
2.认识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能通过实验说明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课时介绍了部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的异同,要理解物质的结构与组成、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及方法: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学生在生活中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已经有所认知,但缺乏系统的了解和原理上的认识。
未知知识及方法: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掌握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一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通过实验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核心素养
1.使学生体会到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对化学学科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具有积极的认识,具有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及社会实际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意识。
3.形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4.培养学生在认识物质的性质时了解到物质有利有弊的两面性。
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二氧化碳的用途这么大,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
环节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师讲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既能让阳光透过,又能吸收地面散发的热量,使地球升温,这种现象叫作温室效应。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变暖。   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内容,结合其他学科中学习到的知识,理解温室效应的概念及其增强的原因。   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讨论】谈谈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影响。 (1)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 (2)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3)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大。 那么,为了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呢 节约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学生组内讨论,结合所学知识、生活经验和教科书内容总结温室效应的影响。 学生倾听,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
环节三: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前面学习了碳和二氧化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碳的另一种氧化物——一氧化碳,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一氧化碳。 【提问】你了解一氧化碳的哪些知识 【过渡】通过分析C、CO和CO2的微观结构,我们发现碳转变成CO或CO2,实质是结合了氧,那么CO能否结合氧变成CO2呢 碳可以结合氧气中的氧,也可以结合氧化铜中的氧,那么是否可以推测CO也能结合氧气中的氧或氧化铜中的氧呢 让我们用实验进行探究。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实验演示】一氧化碳的燃烧。 2.还原性。 CO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 【实验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在冶金工业中,如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来炼铁。 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内容自主归纳总结:有毒、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 学生思考,对比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物质,体会物质组成与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学生观察实验,描述CO燃烧的实验现象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锻炼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归纳整理和叙述的能力。 学会认识物质的方法:结构—性质—用途。 学习一氧化碳的重要的几个化学性质。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一氧化碳的性质   反应原理:CuO+CO Cu+CO2。 3.毒性。 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如果发生煤气泄漏我们应当如何处理    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一氧化碳知识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完善。    让学生学会研究物质的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生活。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3.毒性。
课堂练习 相关练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第六单元课题2第2课时。 2.练习与应用第2~4、6~7题。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