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有个有趣的
论证,叫做 “秃头论证”。他说: “少一根 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 ----不能。 ----再
少一根怎样 ----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直
重复下去,总是问减一根头发如何,最后的
结果就是从“满发”变成了“秃头”。
思考: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情境导入
第三单元一一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
第一框: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一目: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第二目: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课程标准:
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 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学习目标:
1、质和量的含义;
2、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含义 和辩证关系;
5、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精讲(15分钟)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环节一
●O●o
①内涵: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②意义: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
质的规定性, 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 物而变成了他物。
【例】荔枝和龙眼,我们之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 自己特殊的质(矛盾的特殊性)。
【知识拓展】认识事物的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1、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1)质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①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 内 涵 )
②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
之为某物。 注意:有人认为“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③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 的抽象中。
1、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2)量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知识不断积累 个 知识不断积累 个知识不断积累
质变 质变 质变
例如:很多人会有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求学经历。在每 一个学段中,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这是一种量变),当积累到一 定 程度就考入更高一级的学段(这是一种质变);而当进入新的学段时
,新的量变就又开始了。正是在这种“量变——质变——新量变 ……”的前进式循环中,我们得到了发展。
情境探究
小学 中学 大学
量变 量变 量变
《百喻经》: “笨人吃饼”
有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1个饼,觉得没饱, 一连吃了6
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7个饼,吃到一半,感觉饱了。这个人 非常后悔, 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 一面自作聪明地说:“早知道吃
这半个饼就饱了,刚才就不吃前面那6个了,真是浪费了。”
【思考】饿汉吃饼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理
情境探究
(1)区别(含义不同)
①连续性(渐进性) :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 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量变)
②间断性(飞跃性)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实质:这个过程不是事物 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 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 ) ( 质 变 )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
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二、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方法论)
2、 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 2 ) 联 系
①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
②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
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
③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
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误区:事物发展是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飞跃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二、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2、 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质变
间断性
飞跃性
大学
七 八
连续性
渐进性
质变
量变
连续性、渐进性
中学
连续性 渐进性
量变
质变
间断性 飞跃性
间断性 飞跃性
质变
情境探究
量变
小学



高 三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
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 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激变论
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
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生物学中 的“激变论”就是这种观点的典 型代表。
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 飞跃。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庸俗进化
论”,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庸俗进化论
3、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质的含义及意义
量的含义及其规定性
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
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连续性/渐进性与间断性/飞跃性的关系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精讲小结
遵循质量互 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 律的含义
认识质 量互变 规律
独学(7分钟)
任务一:结合教材,自主学习以下知识点。
1.量变、质变的含义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任务二:在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完成课件上的练习题。
任务三:结合精讲环节和任务一,在课本上自主构建本框知识体系。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环节二
●〇●o
数学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
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 一 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 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B. 质变就是发展
C.渐进性与连续性包含着飞跃性与间断性
D. 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 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 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 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相互区别: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①量变即量的变化 (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A 事物仍是A 事物)
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
所发生的变化。
②质变即质的变化 (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A事物变为B事物) 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③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标志:
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 度 是质 和量的统一体)
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
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与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
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讨论(5分钟)
以“亮、考、帮”为抓手,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任务:
亮闪闪: 根据老师的讲解以及独自学习,结合同步练习册,对本节 课自己的收获进行总结。
考考你: 把自己已经弄明白但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问题列出来, 用来挑战别人。
帮帮我: 将自己仍然困惑、不明白的问题列出来,寻求组内同学答 疑解惑。提问要表达清楚,能让别人理解。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环节三
●o●O
解疑(8分钟)
1. 小组讨论之后,本课仍然存疑的问题。 2.比较质与量、质变与量变。
3.比较连续性、渐进性与间断性、飞跃性。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环节四
● ●
O O


区 别 —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 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
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 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决定因素: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
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 物。(不是直接同一)
能区别不同的事物。
可认识同一事物
联 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②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 ③质、量都是一定事物的质、量,都离不开特定的事物,
比较质与量
量变
质变
区别 性质 数量增减、场所变更
性质变化
特点 渐进性、连续性(静止状态)
飞跃性、间断性(运动状态)
结果 性质没变, 一事物仍是该事物
性质改变, 一事物变为他事 物
根本区别 在度的范围之内
超出度的范围
联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之中。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 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质变→新 量变)
量变与质变
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
区别 含义 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 上发生了变化,是事物发 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
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 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体现 量变的体现
质变的体现
结果 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
出现了新事物
联系 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 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 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 续性。
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评价(5分钟)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环节五
●O●o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下列关于“质与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②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③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量的增减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④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和战略谋划。因此,习近平看眼2025年、2030年、2035年3个重要 每一阶段目标的完成,都体现了人才队伍和创新能力的进步,是一个 质变体现,并保存着前一阶段量变的成果,并为后一阶段目标的实现 开辟新的道路,最终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任新兴前沿交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
2035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以期最
终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人才高地的建设不是一蹴
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通过渐进性的积累, 一个个目标的 达成,才能产生飞跃性, 实现质变。
量的积累,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量变过程,是建成人 才高地的前提和准备
课堂练习
人才高地的建设不
参考答案:①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科技领域每个阶段目标的达成 都是量的积累,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量变过程,是建成人才高 地的前提和准备。
②每一阶段目标的完成,都体现了人才队伍和创新能力的进 步,是一个质变体现,并保存着前一阶段量变的成果,并为 后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开辟新的道路,最终建成世界重要人才 中心和创新高地。
③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人才高地的建 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通过渐进性的 积累, 一个个目标的达成,才能产生飞跃性,实现质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