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想一想为什么练字要从这个“格”开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你如何理解这些话中的“格?”畅所欲言格:规则、界限、标准、品格、格调3.2 青春有格学 习 目 标1.坚守底线做到“行己有耻”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2.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重点)3.探究好的榜样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意义(重点、难点)自主学习一:阅读p28-p29,思考下列问题1、行己有耻的含义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3、怎样增强自控力?一、“行己有耻”“行己有耻”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请你从不同方面列举一些你觉得可耻的行为抄作业偷窃作弊虐待老人不懂得礼让随地吐痰不遵守规则破坏环境浪费粮食活动探究一思考:结合图片,说一说“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么做?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要有“知耻知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3.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活动探究二来一根?去网吧?如果有同学邀请你一起去做以上事,你如何做?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如何做到“行己有耻”?(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3)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道德与法制校本课程怎样增强自控力?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3、加强自我监控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p29-p32页,思考下列问题1、止于至善的含义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3、榜样的作用二、“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含义: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谈谈对这句话你对止于至善的理解?活动探究一:“ 微尘”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对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市民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有人认为,“微尘”是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也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思考(1)“微尘”身上体现了哪些品质?带给我们怎样的作用?(2)思考我们该如何向他们一样“止于至善”?(1)带给我们榜样的力量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1.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美好。归纳总结:榜样的作用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歌德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主宰自己,需要我们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每晚睡觉之前,回忆一天的所作所为: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完成 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得更好 哪一本该读的书没有读 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 抵御了哪些不良诱惑 在品行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 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二、止于至善通过以上所学,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归纳总结:如何做到止于至善?1.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美好。3.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