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重点难点】
1.重点: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过程;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2.难点:如何理解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挑战。
【时空定位】
【自主学习】
第一遍看书:快速浏览本课的内容,包括图片、小字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第二遍看书:再次细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作出标记。
1.据教材概述二战后民族独立基本情况
2.据教材概述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
3.据教材概述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当堂检测】
1、表为 1980~2000年部分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出口占各自总出口比重表
组织名称 时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 5.7% 6.3% 4.8%
中非共同体 1.4% 1.4% 0.9%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9.6% 8.0% 9.6%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0.4% 3.1% 11.9%
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0.3% 2.9% 2.2%
据表2可知,这一时期非洲经济
A.对区域组织外的贸易依赖明显 B.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
C.始终处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位 D.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
2、1960 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
A.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 B.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
C.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 D.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
3、下图为1946—1974年联大常会表决中美国、苏联同联大多数成员国投票一致的情况统计。以下对1956年以来美国走势原因解读最合理的是(  )
A.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C.第三世界兴起的冲击 D.美国政治大国地位已不保
4、20世纪50年代的非洲独立浪潮始于北非,随后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1951年利比亚独立,1952年埃及建立共和国,1956年苏丹、摩洛哥、突尼斯先后独立。这说明(  )
A.美苏在非洲争夺激烈 B.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C.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D.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5、18-20世纪中叶,世界的工业地带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北美西部的“阳光地带”。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西太平洋地区、南欧地区和拉美都形成了巨大的工业地带,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形成的从北起韩国往南经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离岸工业带”。据此可知(  )
A.国际经济新秩序日益形成 B.世界经济的中心转移完成
C.西方模式失去了竞争优势 D.新兴国家现代化成就突出
6、1960—1965年非洲人均寿命为37.5岁,到1980—1985年达到49.7岁,同期婴儿死亡率从157%下降到114%。据此可知,这一时期非洲(  )
A.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B.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十分完备
C.各国科学技术持续快速提高 D.经济交流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7、埃及于1952年推翻殖民者扶持的傀儡政府,建立共和国,但直到1956年才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巴拿马于1903年宣布独立,但直到1999年才收回已通航85年之久的巴拿马运河主权。这反映了
A.非洲、拉美国家经济成就突出 B.反殖民斗争的艰巨性
C.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 D.国际性航道的开放性
8、1956年,埃及宜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这两次行动的共同之处是(  )
A.摧毁了殖民体系 B.获得了英美支持
C.捍卫了国家主权 D.赢得了国家独立
9、当前,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上升至23%。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古世界的比重接近40%。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持续快速发展。这一现象反映出当今世界(  )
A.经济全球化日益密切 B.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C.区域合作已成为主导 D.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全面确立
10、二战后,巴西开始制定事实上的全国性发展计划,于1956—1961年建立了汽车、造船及重型电机制造业等。韩国自1962年起不断地制定“五年计划”,1973年又制定了重化工业发展计划,对重化工业进行大规模投资。这说明这一时期(  )
A.韩国工业化水平低于巴西 B.两国工业化水平领先世界
C.两国工业化由政府所主导 D.两国均建成了工业化国家
11、下表是世界银行统计的1961—2011年世界GDP增长率和2011年人均GDP(以购买力平价为准)对比表。据此可知,1960年代以来(  )
地区 GDP增长率(%) 人均GDP(美元)
东亚 7.3 7294
拉丁美洲 3.8 11595
撒哈拉以南非洲 3.5 2233
经合组织(发达国家) 3.2 38944
A.东亚地区发展成就突出 B.拉丁美洲人口增速较慢
C.非洲独立后发展起点低 D.经合组织经济状况较差
12、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的很多发展中国家,收回了海关主权,收回了货币发行权和管理权,也收回了被原宗主国控制多年的矿山、工厂、港口、铁路,同时还对许多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实行了国有化。这些做法(  )
A.导致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B.有利于“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
C.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奠定了基础 D.促使国际经济秩序日趋公正合理
13、下表是世界银行及欧美投资人向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情况:
时间 银行与投资人向发展中国家贷款 时间 银行与投资人向发展中国家贷款
1972 170亿(美元) 1981 2090亿(美元)
1978 1280亿(美元) 1982 4620亿(美元)
上述投资贷款走向的变化侧面反映出(  )
A.世界银行的使命发生了转变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欧美国家经济处于疲软状态 D.石油美元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14、下表为1960-1976年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表。表中数据变化表明
国家 1960年 1970年 1976年
A B A B A B
美国 72 2800 93 4800 105 7900
英国 76 1400 94 2200 102 3900
乌干达 99 60 117 135 96 266
加纳 93 198 95 257 97 498
注:A为经济增长指数;B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A.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资本主义无法克服基本矛盾
C.发展中国家成就与挑战并存 D.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联系加强
【拓展学习】
一、理解“第三世界”
1、含义: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2、特征
从历史上看,基本上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而来的。
从政治上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霸权主义干涉,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从经济上看,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
二、了解:自治领。英国殖民地制度下的特殊国家体制,是其殖民地获得独立的最后一步。自治领拥戴英王为国家元首,享有内政自主权,但外交权不完整,也不具有独立的宣战权。
三、了解:南北对话。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围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南北双方的经济合作等问题所进行的谈判和斗争。因发展中国家多在南半球,发达国家多在北半球,故名“南北对话”。
四、了解: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谋求进步的重要渠道,也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融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