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检测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下列成语中与机械运动无关的是( )A.背道而驰 B.潜移默化 C.奔走之路 D.必由之路在校园足球赛中,小科大力一脚,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进入球门,如图所示。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使足球在空中弧线飞行的施力物体是( )A.小科 B.足球 C.地球 D.守门员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则这两个力( )A.只要大小相同就可以 B.只要方向相同就可以C.作用在物体的同一处就可以 D.必须具有相同的三要素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物体的质量跟重力成正比C.重力的方向始终是垂直于地面的D.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和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相同重力对人类十分重要,如果没有重力,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B.飞扬的灰尘永远留在空中C.人轻轻一跳就会离开地球D.将桌子一角抬起,桌上的东两立即滑下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用 F=6N 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 A 时,物块 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则物块 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4N,水平向右 B.4N,水平向左C.6N,水平向左 D.6N,水平向右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秤都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秤的重力和内部摩擦,则弹簧秤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 )A.2N,4N B.2N,0N C.4N,4N D.2N,2N某同学静止站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推力F去推一个水平面上重为50N的物体,物体静止不动;用10N的水平推力F取推它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用15N的水平推力F去推此物体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A.5N B.10N C.15N D.50N如图,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A.a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a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摩擦力C.b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上的摩擦力D.b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下的摩擦力气凝胶是当今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一般常见的气凝胶为硅气凝胶,其密度仅为空气密度的3倍,看上去就像凝固的烟.将一块质量为3kg的硅气凝胶轻轻放在水平地面上,g=10N/kg,则它对地面的压力为( )A.10N B.20N C.30N D.40N高度相等的柱形物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底面积之比为3:2,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对地面压强分别为pA.pB.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 的高度,B沿竖直方向切去 的宽度,则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pA:pB=2:1 B.pA′:pB′=2:3C.pA:pA′=1:1 D.pB:pB′=2:1、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 、 (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法国科学家发现行星“葛利斯581d”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且同一物体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某一在地球上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地球上竖直悬挂在某一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若把此物体带到“葛利斯581d”行星上,用托盘天平可以测得此物体的质量是 kg,把此物体竖直悬挂在上述同样的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 N,此时该物体的惯性与在地球上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蛟龙号”已实现下潜深度7062m,其下潜过程中,潜水员的质量 ,“蛟龙号”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足够大的水平冰面上绕 O 点做圆周运动,速度为 v,轨迹如图所示。某时刻细绳断了,过一段时间小球出现在P点,速度为v′。(不计任何阻力)(1)v’ v(选填“>”、”=”或“<”);(2)作图找出细绳断时小球的位置,用点轨迹图上表示。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F1 = 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为 ;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在该水平地面作直线运动,则乙图中A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实验探究题(1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2)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瞬间,小车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3)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 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小车在桌面上受到 (选填“1”、“2”、“3”或“4”)对平衡力的作用。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小金选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①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毛巾、棉布、塑料板;②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并继续滑行;③用数据传感器采集在3次实验中,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并继续滑行至静止时小车速度大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滑行至斜面底端时所需的时间均为t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请回答:(1)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 个力的作用。(2)由步骤③的信息可知,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下滑,每次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3)若在平面上换上一种材料,使小车在其上运动时所受阻力0,则小车从斜面底端开始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是怎样的?请在图中画出小车从斜面底部开始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应进行调节。(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如图乙和丙所示,他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由此确定图 (填“乙”或“丙”)杯子中盛的是水,理由是 。、解答题(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重锤线检查建造的墙壁是否竖直,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米·秒-1)空气(0℃) 331 铜(15C) 3750空气(15℃) 340 铝(15℃) 5000水(15'℃) 1500 钢(15℃) 5200(1)写出一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关的规律。 (2)气温为15°C时,在长为850米的空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时间间隔为2.33秒。制造该金属管的材料可能是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重4N的正方体木块,放置于1m2的水平桌面上.将重2N的水倒入一个锥形瓶中,瓶重1N,底面积为60cm2,水深度为5cm,将锥形瓶放在木块上.求:(1)水对瓶底的压强(2)木块对桌面的压强第三单元检测答案解析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B【解析】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A.背道而驰是指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与机械运动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潜移默化是一种思想的变化,与机械运动无关,故B符合题意;C、奔走之路是指奔走的道路,与机械运动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必由之路是必须经过的道路,与机械运动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解析】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解答】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与小科已经分离,因此足球上肯定没有小科脚施加的踢力。由于这时它只受到地球施加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即合力向下,所以它在向前运动的同时还在不断的向下运动,这就是足球的运动轨迹为弧线的原因,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D【解析】根据对力的三要素的认识判断。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则要保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两个力的三要素必须完全相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A【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重力大小变化与物体所在位置有关,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此选项正确;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力大小无关,此选项错误;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此选项错误;D、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此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D【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都表现出了向重力方向运动的一种特点,如果没有重力这种现象将不会出现,据此可以判断选项。A.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重力水倒不进嘴里,会发生这种情况,A错误;B、飞扬的灰尘永远留在空中,飞扬的灰尘落回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重力灰尘将不会落到地面,会出现留在空中的情况,B错误;C、人轻轻一跳就会离开地球,人向上跳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重力,人将不会落回地面而离开地球,可能发生,C错误;D、将桌子一角抬起,桌上的东西立即滑下,桌角抬起东西滑下是因为重力作用下开始滑动,重力没有不桌上的东西将不会滑下,不可能发生,D正确。故选D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A.当战斗机斜向上爬升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左低右高,故A错误;B、当战斗机斜向下俯冲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左高右低,倾斜,故B正确;C、当战斗机竖直向上爬升,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还是水平的,且与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远,故C错误;D、当战斗机竖直向下俯冲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还是水平的,且与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近,故D错误;故选BC【解析】根据牛顿定律可知,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则对水平面的压力、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摩擦力都会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为物体原来是向右运动,当外力突然消失,物体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A【解析】当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据此解答。物体B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A施加的摩擦力是平衡力;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且方向向左,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也是4N且方向向右,故A正确。故选A.D【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判断。无论甲图,还是乙图,弹簧测力计都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平衡力,即向左的拉力等于向右的拉力。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挂钩上拉力的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的示数都是2N,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A【解析】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不合题意;C.磅秤的重力受力物体四磅秤,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受力物体是人,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D.人的重力受力物体是人,人对磅秤的压力受力物体是磅秤,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故选A平衡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关键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解析】解:当用5N的水平推力推物体时,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的摩擦力为5N;用10N的水平向右推力使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所以二力相等,则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10N,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则方向水平向左;则用15N的水平推力F去推此物体时,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没有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此时的摩擦力仍然为10N.故选B.(1)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解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水平传送带上的a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关系,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不受摩擦力,故A.B错误;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b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会受到斜向上的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C。C【解析】气凝胶的重力为G=mg=3kg×10N/kg=30N,气凝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G=30N;故选C。已知硅气凝胶的质量,可以得到其重力;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B【解析】已知压力之比和底面积之比根据公式计算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根据压力的变化计算压强的变化;同理,用同样方法计算B的压强变化,最后再求变化后的压强之比。A.B底面积之比为3:2 ,即 ;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即 ;根据公式 得到,A.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A错误;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 ,压力就是变成原来的 ,但受力面积不变,那么这时A对桌面的压强 ,故C错误;B沿竖直方向切去 ,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变成原来的 ,那么这时B对桌面的压强: ,故D错误;,故B正确。故选B。、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船;榆堤【解答】解:(1)从“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2)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或运动的“飞花”为参照物的.故答案为:船;榆堤.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20;2;40;不变【解析】(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2)先根据G=mg求出物体在地球受到的重力,然后根据“葛利斯581d”行星的重力是地球的2倍计算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3)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在地球上竖直悬挂在某一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20N;因为物体的质量与其空间位置无关,所以在“葛利斯581d”行星上物体的质量仍然为2kg;由于“葛利斯581d”行星的重力是地球的2倍,所以在“葛利斯581d”行星受到的重力:,在“葛利斯581d”行星上,把此物体竖直悬挂在上述同样的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40N;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此时该物体的惯性与在地球上相比将不变。不变;变大【解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故其下潜过程中,潜水员的质量不变;潜水艇在下潜的过程中:∵p=ρgh,所处深度h变大,∴潜水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分析物体受液体的压强的变化时,找出深度变化情况是关键.(1)=(2)如图所示【解析】此题巧妙地将高中物理常见场景引入初中物理知识点考查中,利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但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拔高难度。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计阻力,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据此分析作答即可。(1)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水平面绕O点做圆周运动,由于不计阻力,某时刻细绳断时,小球由于具有惯性,将按照原来的速度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过一段时间小球出现在P点的速度为v′等于v;(2)做P的反向延长线,与圆相切于点M,M即为细绳断时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向左;30【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A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计算出此时受到的摩擦力。(1)将A和B看做一个整体,当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与推力F1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F1=30N,且方向水平向左。(2)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由于两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它们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应该不变,还是30N。、实验探究题(1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静止(2)直线(3)摩擦力(4)2【解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处于平衡状态;(2)分析小车被扭转后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3)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比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当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时,应该是两个拉力和摩擦力之间的三力平衡,可能会出现两边拉力不等但木块却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对实验结论的得出造成影响;(4)从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静止状态。(2)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两个拉力就不在同一直线上了,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3)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小车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两个拉力相互平衡,因此它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1)3(2)相同(3)如图(红线表示)【解析】(1)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即可;(2)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速度越大;(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小车受到阻力为0时的速度变化情况即可。(1)小车在斜面上运动,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斜面垂直且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方向向上的摩擦力,因此受到3个力的作用;(2)由步骤③可知,每次小车都从同一高度下滑,因此每次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是相同的;(3)若在平面上换上一种材料,使小车在其上运动时所受阻力0,那么它的速度将不会减小,而是以到底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和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所示:(1)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平(2)乙;金属盒浸入液体中较深,但压强小【解析】(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上不受压强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等;金属盒上受到的压力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即可。(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应进行调节。(2)根据图片可知,乙图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小,即金属盒上受到的压强较小,但是它的深度较大,根据p=ρ液gh可知,乙的密度肯定小于丙的密度,则乙中盛的是水。、解答题(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用重锤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来推断的。由于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重锤线是竖直的,如果墙壁和重锤线平行,则说明墙壁也是竖直的。【解析】利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特点,人们还制成重锤水准仪来检查平面是否水平。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来推断的。故答案为:用重锤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来推断的。由于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重锤线是竖直的,如果墙壁和重锤线平行,则说明墙壁也是竖直的。(1)合理即可(2)铝【解析】(1)比较表格中左边第一、二组数据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比较空气、水和铜三组数据可知,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2)声音通过空气传播需要的时间:;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时间为:t'=t+△t=2.5s-2.33s=0.17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速度为:;查表得,该金属管的材料可能是铝。(1)解:水对瓶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答:水对瓶底的压强为500Pa(2)解:s=10cm×10cm=100cm2=0.01m2,木块对桌面的压力:F=G木+G水+G瓶=4N+2N+1N=7N,木块对桌面的压强:p′===700Pa答: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700Pa【解析】(1)已知深度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求解压强;(2)由题意可知,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与锥形瓶的重力、水的重力之和,再求出正方体木块的底面积,即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利用p=求解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