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9.2法律保障生活1.政治认同: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明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够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3.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的作用。自主学习导航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范的区别和联系?2.法律的特征?3.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二、法律的作用4.法律的作用?一、法律的特征道德校纪校规法律漫画中的行为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来约束和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有什么共同的目的?这三种行为规范有何区别?请完成P90表格填空探究一:小组合作完成P90页“探究与分享”法律、道德、校纪校规的区别(5分钟)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法 律道 德校 纪 校 规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全体社会成员自然形成、约定俗成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全体社会成员本学校制定学校教育和行政力量、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师生道德、法律、校纪校规的联系:①法律、道德、纪律和规章制度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②法律与道德、纪律和规章制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让全国人民都感到心惊。三个同为13岁的初中生,将同班同学王某某诱骗至一处偏僻的蔬菜大棚,对其进行惨无人道的攻击与杀害。他们用冰冷的铲子,将昔日同窗的面孔砸得面目全非,背部、颈部留下深达8厘米的创伤,甚至在王某某死后将其草草掩埋。这一系列行径,令人惊骇之余,更对这些小小年纪的少年如何具备如此冷血、残忍的心理素质与犯罪能力困惑与恐惧。年龄不是恶行的“防弹衣”思考1:这些行为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知识拓展: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如何产生的呢?思考2:从产生的过程来看,法律有什么特征?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2022年7月提出,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2023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2023年10月24日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道德规范根据实际需要,认可其为法律“常回家看看”是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道德规范,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常回家看看”列入修改法律条文中。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制定认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早已存在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当中法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到无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P91这说明了法律是靠什么保证实施的?②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它的应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指出,五年来,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依法从严惩处孙政才等92名原中管干部,对赵正永、孙力军、王立科、傅政华、刘彦平等依法适用终身监禁,对赖小民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彰显党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同时,人民法院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对挪用惠农资金、克扣征地补偿款、贪污危房改造补助等腐败犯罪严惩不贷。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坚持不懈涵养清风正气。思考4:严惩违法犯罪行为,给我们哪些启示?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全体社会成员指生活在当前社会中的人,包括长期在当地生活或工作的外国人。贪官被判刑司机违章被罚外国人因违法被逮捕16名中学生被判刑探究一 法律的特征笔记1: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重在理解)普遍约束力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权利平等、义务平等)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适用平等)2.律的特征是什么? P91-9223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人人平等)1法律的特征特殊的行为规范Part 02法律的作用2023年3月7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做工作报告时讲到:依法惩治信息网络犯罪,千方百计帮助受骗群众挽回损失。依法惩治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守护百姓餐桌安全、用药安全。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守护群众养老钱。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法律有何作用 法律的作用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高考作弊入刑”实施以来,据报道,各省作弊现象比往年有大幅减少。思考:材料说明法律具备哪些作用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1)规范作用: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让我们懂得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③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真实案例:: 游客朱先生一家在某景区的大排档用餐,点菜时已经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38元一只,整盘收费1500多元……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对该烧烤店作出罚款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并要求其退还非法所得。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2)保护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笔记4:法律的作用?(主观题)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规范作用)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总述)拓展空间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用法律来解决。对此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观点错误。虽然法律在规范我们的行为和保护我们合法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具有局限性,它只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只负责调节一部分社会关系,还需要道德、规章制度进行补充。这个观点夸大了法律的作用,法律不能代替其他行为规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保障生活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课堂小结:D随堂演练:1.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广东依法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600多人,其中厅级干部5人,处级干部94人。这表明( )A、扫黑除恶是我省现阶段的中心工作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C、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D、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B2.2023年4月,某公司在未按要求报备的情况下,投放3000多辆自行车供群众有偿使用,被交通执法部门依法处罚。可见( )A、投放自行车是违法的B、违法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C、违法要受到行政处罚D、交通执法部门是监督机关3.下列选项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的特征的是 ( )①2023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②《婚姻法》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③涉嫌受贿800万元的中国农行原副行长于大路被判刑④某农药化工厂因违反环境保护法被法院责令停止生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教师寄语“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学法、尊法、守法、护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