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内容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 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量规课堂学习目标量规(自评)达成评价学习目标 独立完成同伴帮助教师 点拨未完成记忆理解1.结合地图,说出在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的国家及殖民范围。2.西班牙、葡萄牙如何管理殖民地?据材料1-2分析拉美殖民化的特点。3.根据72页学思之窗及7课内容思考:殖民掠夺分别给美洲、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结合地图,说出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的的殖民活动。找到东南亚、西亚分别被列强侵略瓜分的?5.归纳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方式。6.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进行殖民活动的范围和目的是什么?工业革命后有什么变化?结合材料3分析变化的原因?7.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法等国是如何侵略非洲的,有哪些计划?8.柏林会议是一次怎样的会议?产生了什么影响?10.找出世界殖民体系的含义及形成的时间。分析应用9.根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想一想非洲国家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非洲带来什么影响?11.结合70页单元导语划分世界殖民体系形成阶段,并说出各阶段侵略的方式。评价12.依据课本76页、材料5-7、77页学习拓展,分析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反思建构:请绘出本课内容的凝练图课前自主预习绘制感知图感知图 我的 疑惑:精讲点拨提炼探究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材料1 西班牙的征服者们多半是不通文墨的武人,他们恃强凌弱,在征服各地的过程中,作出种种伤天害理的事。在完成征服后成为各霸一方的统治者,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西班牙政府不能容忍长久的混乱局面,决定委任官吏到美洲接管各个地方政府,由此建立一个严密的多层次的统治机构,以加强对美洲殖民帝国的控制和榨取。——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2 甘蔗种植和蔗糖加工等高强度的劳动、让奴隶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危险的工作环境、人身虐待、酷热、营养贫乏以及拥挤的住所,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导致了高生病率和高死亡率。在巴西奴隶的死亡人数常常超过了出生人数,所以对奴隶劳动力的需求是持久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重商主殖民经济体系,一开始就埋藏着深刻的危机。它构成拉丁美洲只为宗主国提供金银和所需的农产品,而不能独立开发资源和发展工业的经济格局。宗主国对殖民地贸易实行严格监督、规定垄断制和高额关税、禁止殖民地同宗主国以外国家进行任何贸易。——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著:《新全球史》、彭树智著:《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等探究二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材料3 首先是黑奴英勇不屈的反抗斗争;其次是美国南北战争后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奴隶贸易规模大大缩小;再次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要求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甚至是资本输出的场所;最后非洲黑人留在本土奴役,既无风险,又可得到丰厚利润。因此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对非洲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4 据统计,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线或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划分的这种随意性严重损害了非洲的发展,不仅引发了极为复杂的民族问题,还酿成非洲国家间此起彼伏的边界冲突与战争。在研究了尼日利亚东南沿海靠近喀麦隆边境的克罗斯河流域后,英国学者安尼指出:那里民族众多,却“支离破碎”、“相当混乱”,这是“欧洲人的残暴造成的”,是“分割边界”的结果。——金点强 王守望《非洲:几何线边界埋下祸根》探究三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材料5材料6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材料7 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财富。通过掠夺性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轨道。——摘编自李其荣《世界通史·近代卷》学习拓展英国、法国对埃及苏伊士运河的争夺1859年,法国取得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许权,并取得了法国和埃及合资建立的运河公司的52%的股权。为开凿苏伊士运河,成千上万的埃及劳工累死在工地上。苏伊士运河在1869年完工,法国控制了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大大缩短了从西欧到亚洲的航路,重要性日益显现。当时,埃及政府十分腐败,大举向英法等国借款。1875年,英国趁埃及政府财政拮据,低价收购了运河公司44%的股权,英法从经济上控制了运河。1882年,英国借出兵侵略埃及之机,完全占领了运河。课后巩固检测1.16世纪拉美地区甘蔗、棉花、可可、烟草等作物得到推广种植,而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只能限度生产,葡萄酒、亚麻、橄榄油等被禁止生产。这种状况( C)A.使印第安人因粮食匮乏而灭绝 B.阻碍了物种在世界各大洲的交换C.带有比较浓厚的殖民地化色彩 D.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结构趋向合理2.拉美种植园奴隶经济的崛起使美洲充当了欧洲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角色,民族经济发展因素受到严重阻碍。但是,大西洋经济交往体系的建立使美洲得到开发,提供了美洲了解与学习世界市场与欧洲甚至亚洲社会的机遇与条件。这反映了( D)A.拉美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附庸 B.拉美与欧洲经济交往体系建立C.欧洲殖民统治推动了拉美近代化 D.西方的殖民活动具有双重影响3.英国在印度建立了欧式军队,引入了西式教育,还废除了一些如杀婴、殉葬等陋习。印度引以为傲的棉纺织业也被摧毁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紧密结合不复存在,村社逐渐崩溃。由此可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C )A.促使印度成为文明独立的国家 B.有利于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印度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帮助印度人民摆脱了贫困和压迫4.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扩张的不同之处,如殖民者的扩张手段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 “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段外,还有租地、联姻等方式。这是因为与非洲和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A)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人民富有反抗精神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较大5.1884年,美国某公司推出一则主题为“给非洲带去文明”的香皂广告。此后近30年间,该公司的广告经常宣称,使用其香皂可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同时期,法国和希腊的老牌香皂公司也声称其产品能“让黑人变白”。这主要体现了西方( B)A.推广欧美生活方式 B.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C.重视争夺非洲市场 D.旨在推动非洲文明进步课后反思(凝练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