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2024学年七下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提纲(最新版)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1、青春期的身体(生理)变化表现在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2、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②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2)消极影响: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3、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①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尊重自己,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尊重同伴,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③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展现青春的内在美。4、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表现在①认知能力得到发展。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③情感世界愈加丰富。5、为什么要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①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②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6、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7、对于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有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嘲。8、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9、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10、批判性思维的作用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11、批判性思维的要求(1)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2)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3)要掌握批判的技巧。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12、为什么青少年要开发创造潜力?①青春充满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②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③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13、如何开发创造潜力?①不负青春韶华,争当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②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③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④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14、创造与实践的关系①创造离不开实践。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②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15、面对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做?①学会独立思考。②培养批判精神。③开发创造潜力。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第一框 男生女生1、男生与女生的差异表现在:生理方面、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2、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①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②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3、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平静而欣然地接受。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5、正确对待男生女生性别优势(男生女生应如何实现优势互补?)①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②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③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6、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7、与异性交往的意义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③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这份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8、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9、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异性情感?①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②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容易理解为爱情。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③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10、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意味着欣赏和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11、青春期的我们有哪些成长的渴望?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12、为什么要自信?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②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13、如何做到自信?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战胜自我。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14、自强的作用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15、如何做到自强?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16、什么是“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17、如何做到“行己有耻”?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18、羞耻心(知耻之心、羞恶之心)的作用①“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②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19、“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20、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检视自身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21、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22、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1、情绪的类型(1)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2)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2、影响情绪的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3、情绪的作用①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②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4、青春期的情绪特点:①情绪反应强烈。②情绪波动与固执。③情绪的细腻性。④情绪的闭锁性。⑤情绪的表现性。5、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的情绪?①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②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6、学会正确表达情绪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②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7、负面情绪的影响: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8、合理调节情绪的作用(为什么要合理调节情绪?)①有助于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④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9、调节情绪的方法: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1、我们为什么需要情感?①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②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③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2、情感与情绪的关系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②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3、情感的种类:①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②高级情感,如道德感。③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④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⑤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4、情感的作用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②情感反映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促使我们作出行动。③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④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5、美好情感的作用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6、怎样获得美好的情感?①情由心生。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7、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的方法:①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②帮助他人。③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④欣赏艺术作品。8、体验负面情感对我们的影响(1)消极影响:羞耻感、焦虑感和挫败感等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2)积极影响:①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②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9、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③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10、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意义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 “我”和“我们”1、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2、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3、集体的温暖是怎样体现的?①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②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③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4、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5、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6、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①借助集体的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②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7、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①个人在集体中可以涵养品格。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②个人在集体中可以发展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在集体中,可以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解决办法①面对冲突,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找到平衡点,解决冲突。2、如何让集体的和声更美?(如何让集体更和谐?)①需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②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提出改进建议。③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④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③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4、在集体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①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②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5、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①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②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6、排解角色冲突的作用我们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7、小群体的作用①在小群体中,成员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②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8、解决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的意义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1、什么是美好集体的愿景?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2、集体愿景的作用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 开拓进取。3、美好集体的作用①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②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集体的关爱,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激发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4、美好集体的良好氛围体现在哪些方面?(美好集体的特征)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④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5、民主公正的集体的表现: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公平的发展机会。6、充满关怀与友爱的集体的表现:相互礼让、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7、善于合作的集体的表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8、充满活力的集体的表现:(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开展竞争?)①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②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9、如何在共建美好集体中尽责?①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②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民主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③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④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面貌。10、如何在共建集体的担当中成长?(如何为集体建设出力?)①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②集体的事务,无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④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11、为什么要在集体中承担责任?①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②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③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可以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12、如何在集体中承担责任?①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我们要主动作为,使集体活动得以有序开展。②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与生活的关系)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需要法律来调整。②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④法律与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3、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4、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5、法治的重要性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6、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8、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9、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0、法律的作用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③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4、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5、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6、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保护?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7、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8、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9、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①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②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10、怎样学会依法办事?①树立法治意识。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通过法治方式,表达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