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2课时 公平正义的守护妈妈给弟弟买的礼物比我的贵;妈妈承担的家务比较多。有人通过作弊得高分,还获得老师的表扬。学校分重点班,给重点班较好的教学资源在超市购物付款被插队;购物时短斤少两。(2)遇到“不公平”的现象,内心会有哪些感受 内心会感到痛苦、气愤,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希望有一个公平的社会。运用你的经验 :如果遭遇“不公平”的事,你会怎么办?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小组成员交流,讨论遇到“不公平”情形应该怎样做。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主要观点。首先一定要冷静面对,沉着应对。其次就是冷静的分析,遇到不公平待遇的原因。最后进行反思。一、坚守公平:1、我们为什么要坚守公平: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上述情境给我们什么启示?2、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情景一:在公交车上,有个小偷在偷钱包,旁边有人高喊“抓小偷”。情景二:一个非常强壮的同学在对一个瘦小的同学拳打脚踢,有其他同学制止了这一行为。情景三:有人在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小明制止了吸烟的人。他们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创木、打磨、包铜管、定刀口…经过十多道工序,一杆称才算初步制作完成。之后还要反复校准,一天最多只能做两杆。江家姐弟做秤秉承“准确公道、分毫不差”的祖训,几十年坚持做公平秤。在当地菜市场称重,卖方说句“这是江家的秤”,买者都会放心;遇到称量偏差,人们往往用江家的秤解决争端。常有不法商贩找到江家姐弟,愿出大价钱让他们做缺斤少两的“短秤”,都被他们严词拒绝。他们说,秤虽不大,但称的是良心,守的是道义!面对利益冲突,他们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红框里的话体现课本哪一观点 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江家姐弟为什么放弃大价钱,拒绝做“短秤” 阅读感悟:3、制度保障公平:上述图片说明了什么道理?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 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用制度保障公平。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阅读感悟: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案件因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足,导致受害人及其近亲属不能依法得到有效赔偿,生活陷入困境。为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公安部、司法部等在2015年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提出国家司法救助的对象包括:刑事案件被害人因加害人死亡或没有赔偿能力,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等,因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等等。二、守护正义1、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这些人在追求什么?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王建《赠王侍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唐·韩愈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唐·吴兢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唐·李百药某市曾经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一辆醉驾车辆冲岗拖行交警,三名互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驾车迅速冲上去,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单向追截很危险。于是,三辆出租车相互配合,形成默契,分别从前、左后将肇事轿车合力逼停,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在增援而的交警控制住肇事司机后,三名出租车司机却不留姓名,悄然消失在夜幕中。经过众多市民的努力,终于找到他们。该市警方及客运出租车管理处给他们送来“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锦旗和奖金。思考:我们从三名司机的行为中学到了什么 探究与分享当我们遇到不法分子正在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时,要学会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与其“智斗”, 传递正能量,弘扬正气。2、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请记住及时拨打以下常用热线电话。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公安报警 110 公共法律服务 12348 环境保护投诉举报 12369火警 119 铁路客服 12306 住房和城乡建设服务 12319急救 120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12345 市场监管投诉举报 12315交通事故报警 122方法与技能:我申请审判员回避,因为他是被告的叔叔。图中的审判员需要回避吗?为什么?探究与分享:需要,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审判员回避正是体现了司法公正。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了三种情况可作为回避事由: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3、司法维护正义: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宋)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亚里士多德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国家积极推进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阅读感悟:4、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易行。-----韩婴《韩诗外传 卷七》公其心,万善出----明·方孝孺《杂铭·牖》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公平正义的守护坚守公平个人维护公平制度保障公平守护正义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个人守护正义司法维护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课堂小结我们为什么要坚守公平:C课堂练习1 、 面对种种不公平现象,我们应当( )①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②坚守原则立场,崇尚公平、主持公道③认识公平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做到公平④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小军在公交车上目睹一黑衣男子行窃后,没有在乘客众多的公交车上与其正面交锋,而是用手机微信偷偷报警,并跟随下车,一路远远尾随。在小军的准确定位下,小偷很快被抓获。小军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要敢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③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④与非正义行为做斗争要讲究策略与方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