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2分)有一个小组制作的塔台达到了规定高度,但在承重测试中塔台被三本书压塌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可能是( )。A.塔台底座高度不一,导致受力不均匀B.底座太重C.连接点黏合不牢固2.(2分)下列关于工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不同工程建设过程的流程有相似性B.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C.工程是科学技术发展后才兴起的,古代没有工程D.科学技术进步支持工程的实施,工程的实施也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3.(2分)我国有药用植物1万余种,如人参、桔梗、杜仲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形态结构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4.(2分)开展观星实践活动,下列场地中最适合的是( )。A.小区草坪 B.羊岩山顶C.宽阔的马路上 D.城区学校操场5.(2分)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变化中没有出现颜色变化这一现象的是( )。A.铁钉生锈 B.在淀粉上滴碘酒C.火柴燃烧 D.食盐溶解在水中6.(2分)下列谚语不能体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A.虎父无犬子B.桂实生桂,桐实生桐C.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D.龙生龙,凤生凤二、判断题。(共6题;共6分)7.(1分)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8.(1分)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土壤中的蚯蚓也应该被记录下来。( )9.(1分)除相貌特征外,某些疾病也会遗传,我们要及早关注。10.(1分)目前的星座是从地球这个角度所看到的图像,如果从宇宙中其它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它们的图像也会不相同。( )11.(1分)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伴随很多现象,如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等。( )12.(1分)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三、填空题。(共8题;共13分)13.(1分)在一项工程中, 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14.(1分)搭建塔台模型时,一般按照 (“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的顺序搭建更合适。15.(1分)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建立了许多 以保护濒危物种。16.(2分)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 ;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 。17.(2分)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 运行。月亮在绕着 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18.(2分)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若要观察北极星,则可借助大熊星座寻找。如图的星座是大熊座,①~⑦是 ,⑧是 。19.(1分)在一定量的白醋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小苏打制成小火箭,随着小苏打的量的增多,小火箭的发射高度 (填“会”或“不会”)无限的升高。20.(3分)世界是由 构成的,而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物质变化可以分为 变化和 变化。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21.(5分)将下列变化连线。火柴燃烧 泡沫灭火器灭火铁钉生锈 物理变化 给轮胎充气可乐罐压扁 小苏打和柠檬酸混合米煮成饭 化学变化 烟花爆炸冰融化成水 打火机点燃五、综合题。(共2题;共26分)22.(10分)设计与建造。(1)(4分) 图1、图2分别是同学们在测试塔台的 、 。(2)(2分)下列方法中,不能使塔台模型更加稳固的是( )。A.底部做得比顶部大 B.塔台中多利用三角形结构C.固定好每个接口 D.给顶部加重,使重心上移(3)(2分)右下图是测试后其中一个小组对自己塔台模型进行的一项改进,改进的目的是( )。A.提高抗风能力 B.提高抗震能力C.提高稳定性滚珠 D.提高美观度(4)(2分)对于工程与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程设计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B.承重性、安全性等是塔台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因素C.塔台标书采用纯文字描述比较合理D.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23.(16分)物质与能量世界是由物质构成,而物质的运动都是能量在驱动,一切生物都要依赖能量才能生存。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物质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换。(1)(6分)用蜡烛加热甲溶液时(见图),小明观察到了2种现象:①勺子上方出现“白气”,这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水珠;②勺子底部出现黑色物质。①加热时要用到蜡烛火焰的 ,“白气”的形成过程中水的 发生了改变。②勺子底部出现的黑色物质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 。(2)(2分)食物进入我们体内,要经历复杂但平稳的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3)(4分)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图向我们展示了能量的转换过程,是将 能转换为 能。(4)(2分)下列关于能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A.热量是可以相互传递的 B.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热能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下降 D.热能可以让空气流动(5)(2分)开心农场里有这样一条食物链:水稻→蝗虫一青蛙。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了能量传递的方向,那么水稻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土壤 B.化肥C.腐殖质 D.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六、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38分)24.(22分)物质的变化右图甲、乙两个杯子中装有无色透明的液体,一杯是水,一杯是酷,A、B两个盆子中装有白色粉末状物质,一盆是小苏打,一盆是面粉。小科做了如下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8分)小科刚把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就发现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据此,可以判断甲杯中的液体是 ,乙杯中的液体是 ,A盆中的白色粉末是 ,B盆中的白色粉末是 。(2)(4分)将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这种变化是 ,因为该变化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3)(4分)将乙杯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产生气泡,这种变化是 ,因为该变化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4)(2分)小科利用小苏打和白醋吹气球,在饮料瓶中加入300毫升白醋,在气球中用漏斗加入100克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上,保证瓶口的密封。将气球倒置,气球中的小苏打会进入饮料瓶中。此实验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 )。A.白醋 B.小苏打C.新生成的气体 D.空气(5)(4分)气球会一直变大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25.(16分)生物的多样性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处中亚热带南北亚带分界上,位于浙江省泰顺县西北部,是中国濒临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植物21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就祸息于此。周末,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乌岩岭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1)(2分)小科在景区人口处靠刷门票进入园内。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支持他这一想法的理由是( )。A.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B.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C.每个人脸的大小都是唯一的 D.每个人的脸型都是唯一的(2)(2分)兴趣小组成员在乌岩岭保护区开展的这项科学活动,属于( )。A.模拟实验 B.参观访问 C.查阅资料 D.实地调查(3)(2分)兴趣小组成员在乌岩岭保护区观察生物时,通常不会见到( )。A.黄腹角雉 B.蚂蚁 C.牛筋草 D.虎鲸(4)(2分)乌岩岭保护区内生长着很多的杜鹃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后代杜鹃花的颜色比亲代杜鹃花的颜色浅,是遗传现象B.后代杜鹃花的花蕊与亲代杜鹃花的花蕊颜色相近,是遗传现象C.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是遗传现象D.以上说法都正确(5)(2分)兴趣小组成员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可以挖一棵带回家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6)(4分)右图是小科同学调查保护区内部分生物之间的分类,他第一次分类的依据是 ,第二次分类的依据是 (7)(2分)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21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就栖息于此。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对泰顺的其他动植物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说说你的想法: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影响塔台承重能力的因素有:塔台底座高度不一,导致受力不均匀;连接点黏合不牢固等,塔台的底座太重不会导致塔台倒塌。2.【答案】C【解析】【分析】A:不同工程建设过程的流程有相似性,正确;B: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正确;C:工程是科学技术发展后才兴起的,古代没有工程,错误;古代是有工程的,比如大型房屋、皇宫宫殿的建造等;D:科学技术进步支持工程的实施,工程的实施也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正确。3.【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有药用植物1万余种,如人参、桔梗、杜仲等,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4.【答案】B【解析】【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我们在观察星星的时候应该选择宽阔的室外。一般在郊外,市区不适合,B符合题意。5.【答案】D【解析】【分析】铁钉生锈由银白色变成红色,淀粉遇碘会变蓝,火柴燃烧会变成黑色的碳,而食盐溶解则没有颜色的变化。6.【答案】C【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叫做变异。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属于变异现象;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等属于遗传现象。7.【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工程师经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这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8.【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要对校园生物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包括土壤中的生物。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9.【答案】正确【解析】【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除相貌特征外,某些疾病也会遗传,我们要及早关注。10.【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星座是指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人们按空中恒星的自然分布划成的若干区域,大小不一,每个区域叫做一个星座。用线条连接同一星座内的亮星形成各种图形,根据其形状,想象成近似的动物,器物,人类肉眼可见的恒星有近六千颗,每颗均可归入唯一一个星座,每一个星座可以由其中亮星的构成的形状辨认出来。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看见的一件东西的位置和形状也不一样,看星座和看东西的情况是一样的。11.【答案】正确【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也叫物理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的燃烧。题目说法正确。12.【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的恒星消亡,同时也有许多的恒星诞生。【分析】恒星在不断的输出能量,所以恒星会消亡,同时新的恒星又在不断诞生。13.【答案】测试【解析】【分析】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14.【答案】从下往上【解析】【分析】制作塔台模型,一般按照一定顺序建造。塔台搭建的顺序是: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所以一般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搭建更合适。15.【答案】自然保护区【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使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地球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濒危物种。16.【答案】遗传;变异【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17.【答案】太阳;地球【解析】【分析】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月亮在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18.【答案】北斗七星;北极星【解析】【分析】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北极星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借助它辨认方向。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北斗七星勺口的两星向勺口方向延长线的5倍距离位置就是北极星的所在。所以①~⑦是北斗七星,⑧是北极星。19.【答案】不会【解析】【分析】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白醋和小苏打的反应是有一定比例的。在一定量的白醋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小苏打制成小火箭,随着小苏打的量的增多,多余的小苏打没有足够的白醋反应,不会产生更多的气体,小火箭的发射高度不会无限的升高。20.【答案】物质;物理;化学【解析】【分析】自然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自人类学会创造和使用工具之后,自然界的变化就更迅速更广泛了。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21.【答案】【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给轮胎充气、可乐罐压扁、冰融化成水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火柴燃烧、 铁钉生锈、泡沫灭火器灭火、小苏打和柠檬酸混合、米蒸煮成饭、烟花爆炸、打火机点燃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2.【答案】(1)高度;承重能力(2)D(3)B(4)C【解析】【分析】建造一座塔台,应该经历的步骤包括:明确建造塔台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定条件下设计塔台模型,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实施建设塔台模型,测试塔台模型,评估并改进。(1)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分析图片可知,图1、图2分别是同学们在测试塔台的高度、承重能力。(2)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由于这些特点,所以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为使塔台模型更加稳固,可以底座做得比顶部大,多利用三角形结构,固定好每个接口:给顶部加重,使重心上移,不能使塔台模型更加稳固。(3)为了提高塔台的抗震能力,可以加大底座面积,增加底座重量,塔台底部加滚珠。图片塔台底部加滚珠,有利于提高抗震能力。(4)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技术的发展能够提升工程的规模和质量,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工程设计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承重性、安全性等是塔台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塔台标书采用图文结合描述比较合理,C符合题意。23.【答案】(1)外焰;形态;炭黑(2)化学(3)太阳;电(4)C(5)D【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是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酒精灯灯焰分为内焰、焰心、外焰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因此,在给物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效果最好。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1)①加热时要用到蜡烛火焰的外焰,因为蜡烛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效果最好。勺子上方出现“白气”,这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水珠,“白气”的形成过程中只是水的形态发生了改变。②勺子底部出现的黑色物质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炭黑,是蜡烛燃烧过程中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新物质。(2)食物进入我们体内,要经历复杂但平稳的化学变化,变成人体能够利用的新物质,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3)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图2向我们展示了能量的转换过程,太阳能板利用大阳光发电,是将大阳能转换为电能。(4)A.热量是可以相互传递的,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温度高的部分传递给温度低的部分,故A正确;B.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热能,故B正确;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会上升,而不会下降,故C错误;D.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热空气循环流动,所以热能可以让空气流动,故D正确;(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室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土壤、化肥、腐殖质主要为水稻提供水分和养分,水稻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24.【答案】(1)醋;水;小苏打;面粉(2)化学变化;有(3)物理变化;没有(4)C(5)不会;因为小苏打和白醋的量有限,产生气体的量也是有限的【解析】【分析】(1)装有醋、水的杯子和装有小苏打、面粉的盆子,通过肉眼观察和样品混合的表现来判断。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小科刚把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就发现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据此,可以判断甲杯中的液体是醋,乙杯中的液体是水,A盆中的白色粉末是小苏打,B盆中的白色粉末是面粉。(2)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将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因为该变化有新物质产生。(3)将乙杯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产生气泡,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因为该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4)小科利用小苏打和白醋吹气球,在饮料瓶中加入300毫升白醋,在气球中用漏斗加入100克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上,保证瓶口的密封。将气球倒置,气球中的小苏打会进入饮料瓶中。此实验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新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故选C。(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这是装置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但是气球不会一直变大,因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结束后就不会产生气体了。25.【答案】(1)A(2)D(3)D(4)B(5)A(6)植物和动物;有无脊椎(7)保护濒危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合理即可)【解析】【分析】(1)A.刷脸认证的依据是每个人的相貌,因为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A正确;B.正常条件下,人的体温基本都是一致的,差异很小,所以每个人的体温并不是唯一的,B错误;C.人脸的大小不是区别他人的主要原因,每个人脸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C错误;D.脸型是指人的面部的轮廓,人们把脸型分为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等几种类型,所以每个人的脸型不是唯一的,D错误。故选A。(2)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乌岩岭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属于实地调查研究活动,不属于模拟实验,不属于查阅资料,更不是参观访问游玩活动。故选D。(3)小科和同学们在乌岩岭保护区观察生物时,可以见到黄腹角雉、蚂蚁、牛筋草等陆生生物,通常不会见到虎鲸这种海洋生物。故选D。(4)动物后代和亲代十分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动物后代和亲代也有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后代杜鹃花的颜色比亲代杜鹃花的颜色浅,这是变异现象,不是遗传现象;后代杜鹃花的花蕊与亲代杜鹃花的花蕊颜色相近,这是遗传现象。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这是变异现象。故选B。(5)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也不可以挖一棵带回家,保护区的动植物是严谨认为干预的,A正确;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是合理的做法,B错误;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是合理的做法,C错误;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是正确的做法,D错误;故选A。(6)二歧分类法是依据事物的某一特征确定一个标准,将这些事物分为两类,再在每一类下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分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图中第一次分类把蜗牛、蚯蚓、猴子、蛇分一类,山茶花分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植物和动物;第二次分类把蜗牛和蚯蚓分为一类,猴子和蛇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椎。(7)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濒临灭绝,这对于生物多样性是不利的。很多动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和竞争关系,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对泰顺的其他动植物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保护濒危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