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第1节 促进民族团结课标·要求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素养·导航 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政治认同: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民族大家庭1. 如何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1)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 和各民族 。(3)基本政治制度: 制度。(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 民族平等的主要表现。(*)(1)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 的社会地位。(2)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 的权利,承担 的法定义务。同等 平等 相同 3. 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2)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 。(3)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4)各族人民只有铸牢 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最高利益 光荣义务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家和万事兴1.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意义)(1)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必由之路 (3) 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4)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 的繁荣。2. 我国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主要有哪些?(1)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 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民生 中华民族文化 西部大开发 (2)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3)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一、选择题(共30分)知识点一 民族大家庭( B )1. 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少数民族有特权,优先发展有保障B. 同心掬得满庭芳,民族团结创未来C. 民族团结有力量,同等富裕齐奋斗D. 高度自治有效能,民族振兴我参与B( B )2.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①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体现了我们要精通各民族传统技艺③启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④要求我们要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 C )3.小敏在美术馆内欣赏到右图这幅经典美术作品时,由衷感慨A. 民族平等无差异,国家统一已实现B. 民族政策有保障,高度自治求发展C. 中华民族大团结,共同繁荣盼复兴D. 当家作主站起来,民族差异不复在C( A )4.某校九年级(1)班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制作一期板报,下面这些材料可供选用的有①某校“石榴籽”培根铸魂工程互动课堂上,学生展示各民族风俗、文化②某幼儿园师生表演以“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舞台剧③某小学通过歌舞及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④某幼儿园开展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行为养成教育活动A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题4解析】本题考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某校“石榴籽”培根铸魂工程互动课堂上,学生展示各民族风俗、文化,某幼儿园师生表演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某小学通过歌舞及朗诵等形式启蒙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体现了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②③符合题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现的是自立自强,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B )5.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特色活动,动员全疆各族干部职工每人至少与1户不同民族的基层群众结对认亲,积极帮助结对认亲户选准致富门路、解决就学就医就业农资等实际困难。开展这一活动有助于①在全社会形成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②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④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B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知识点二 家和万事兴( C )6. 2024年1月23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全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2 392.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较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这①有利于消除西藏与其他民族发展的差距②彰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③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④说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 C )7.香格里拉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工程,建设以“香格里拉”“茶马古道”“三江并流”为核心的文化品牌,举办康巴艺术节、欢乐香巴拉、五月赛马会、香格里拉民族团结文化艺术周等民族民间特色节庆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的香格里拉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这A. 表明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B. 是解决我国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唯一途径C.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D. 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C( A )8.(2023保定模拟)银川市阅海万家社区有回、蒙、满、苗、藏、壮、羌、土家、仡佬族等10余个常住少数民族,社区以“家和万事兴”为品牌开展工作,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既增进了邻里感情,也递增了民族友情。该社区①各民族和睦相处 ②民族经济繁荣发达③民族团结一家亲 ④民族地方高度自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 C )9.为帮助西藏、新疆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联合实施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建立西藏、新疆与内地学校合作机制,每年从内地学校选择一批优秀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这一举措①体现了国家重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②表明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维护和谐的民族关系④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教育获得感C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题9解析】本题考查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国家实施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建立西藏、新疆与内地学校合作机制,选派优秀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这体现了国家重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教育获得感,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维护和谐的民族关系,①③④说法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②说法错误。故选C。( D )10.(2022连云港)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有①某彝族山村依托自身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脱贫致富②某工厂汉族师傅指导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学习新技能③苗族医生坚持为本村居住的各民族的群众免费诊疗④青海玉树地震后各族群众纷纷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D二、非选择题(16分)11. (素养题·政治认同、责任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某校九年级同学为了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月”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议题,设计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黑板报部分板块内容,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板块一】民族政策我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的民族国情、民族政策等内容。(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内容。(4分)民族分布格局 ①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③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1分)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1分)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1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板块二】民族平等我认同在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以下举措反映了国家对各民族平等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举措一 新疆阿克苏苹果闻名全国。在政府推动下,当地建立了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在内地设立直销店,而且搭建了网络销售平台。阿克苏苹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举措二 1985年9月,以藏族为主体的首批西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学习,开启了西藏教育新模式。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21个省、市、自治区77所中学开办西藏班或招收西藏散插班,13个省市34所学校开办内地西藏中职班,200余所高校招收西藏班学生,基本形成了包括初中、高中、中职、专科(高职)、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办学格局举措三 刘三姐歌谣以歌代言,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情感表达方式,见证了壮族的文化发展历程。刘三姐歌谣传承比较完整,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地域广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年,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三个举措的意义。(6分)①举措一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②举措二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从而促进各民族关系更加融洽,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③举措三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保障民族文化多样性,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6分,每点2分)【板块三】民族团结我维护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围绕“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人物 观点小丽 小梅 小海 (3)为了维护民族团结,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请你补充以上同学的观点。(6分)①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2分) 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2分) ③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2分) 一、常考材料归纳1. 民族发展成就类材料材料解读:此类材料一般以时政类新闻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的理解。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出席大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表明( B )A. 基层群众可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B. 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的方针C. 少数民族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权力不断扩大D. 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在不断扩大B点拨 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方针,B项说法正确;我国人民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A项说法错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也要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因此C、D两项说法错误。故选B。2. 政策、实例类材料材料解读:此类材料一般会选取一些关于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和帮助的政策或实例措施,需要学生找出共通点:改善民生体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帮助脱贫体现的是互助、团结。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排除一些知识性错误的选项。在近几年的援疆工作中,广东省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把大量援疆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推进安居富民、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广东省援疆有助于( B )A. 实现祖国统一,保障国家安全B. 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共同繁荣C. 推动新疆发展,率先全面小康D. 实现高度自治,维护社会稳定B点拨 广东省援疆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建设和谐社会,所以B项说法正确;广东援疆和祖国统一无关,A项说法错误;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项说法错误;港澳台具有高度自治权,新疆是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D项说法错误。故选B。二、直击易错易混1. 注意区分民族关系和民族方针。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________(不是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________,现在不能说“有利于形成”民族关系,但可以说“有利于____________”民族关系。互助和谐各民族共同繁荣已经形成巩固和发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_________,表现为具有_______的社会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_______的权利,承担______的法定义务。(不能说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最高,政治权利最多。)4.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青少年的神圣职责和光荣______(不是权利,必须履行)。(不能说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国家和政府/成年人的事情,与公民/青少年无关。)一律平等同等平等相同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