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第三单元总结一、选择题(30分)( A )1. (2021广东)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制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日常饮料。凉茶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原因是A. 凉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B. 凉茶是抵御外来饮食文化影响的重要手段C. 凉茶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价值D. 凉茶文化是维系各族人民情感的精神纽带A( D )2.以下是九年级某班道德与法治课前“时政播报与分析”的内容。其中,你认为分析不.恰.当.的是选项 时政播报 分析A 2024年3月29日,“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巡展”活动走进上海财经大学,大家聆听着动人的修渠故事,感悟着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 我们要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 2024年央视春晚,纹样创意秀《年锦·年景》以汉、唐、宋、明四个朝代为代表,复刻了20款寓意吉祥祝福的纹样,宣扬着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 2023年12月,在安徽巢湖夏阁镇元通村的一处民房里,65岁的村医孙芳华拄着双拐,不停往返于诊室和病房之间,悉心嘱咐着前来看病的村民们 孙芳华践行了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3月22日,重庆大学共有4 100人次学生参与校内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校内)42 114.5小时 志愿者们弘扬了守法、自尊互敬的中华传统美德D( C )3.(2023福建)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右图体现的是CA. 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B.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C.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D. 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A )4.四川眉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故乡。行走在眉山的大街小巷,你不时会看到街边的公益宣传栏里、身边驶过的公共汽车上的Q版“苏东坡”公益广告漫画。漫画中,Q版“苏东坡”分别去到三苏祠、远景楼、瓦屋山等地,为文明“代言”。此举意在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增强市民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③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④开发眉山旅游资源,发展网红经济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题4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益广告漫画的内容以及图片中的“富强、民主、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以看出该举措有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市民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①②说法正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题干无关,③排除;开发眉山旅游资源,发展网红经济与题干无关,④排除。故选A。( C )5.(2022重庆、素养题·政治认同)每个防空洞,都有自己的故事。战火年代,防空洞是避风的港湾,见证了重庆人民不屈不挠、“愈炸愈强”的抗争精神。近年来,重庆实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务民生专项行动,从历史、文化、生活三个维度对防空洞展开“一洞一策”提档升级。实施“山城洞天”专项行动,有利于①对抗战革命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量③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④挖掘防空洞的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助力重庆发展C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6.安康市宁陕县优化生育政策,对生育三孩的家庭一次性给予补助5 000元,每月发放1 200元育儿补助至孩子3周岁。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有①小秦: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鼓励生育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②小林:鼓励生育三孩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完善③小艺:鼓励生育有利于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④小兰:对生育三孩的家庭给予补助有失公平,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A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7.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的制定,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弘扬黄河文化是因为黄河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B. 制定黄河保护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C. 处理好文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绿色发展的根本D. 保护黄河具有修复生态环境、守护精神家园的双重意义D【题7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发展。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体现了保护黄河具有修复生态环境、守护精神家园的双重意义,D项说法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生态文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C项说法错误。故选D。( A )8.(跨学科·英语)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PPE怪圈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普遍存在。这些地区应该采取的措施有①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②颁布环境保护法规和实施环保工程③合理规划和使用自然资源④坚持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道路A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题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是一些贫困地区存在的现象,这就要求这些地区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颁布环境保护法规和实施环保工程,合理规划和使用自然资源,①②③说法正确;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必须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④说法错误。故选A。( B )9.(素养题·道德修养)下列倡导的行动实践与表格中公益广告主题相一致的排序是公益广告 倡导的行动实践不要让眼泪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滴水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垃圾分类,绿色出行B①文明旅游 ②保护水资源 ③环保低碳生活 ④禁止买卖野生动物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B )10.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十年禁渔”的万里长江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从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林场到沙土变良田的库布齐沙漠,“绿色地图”在人们身边不断拓展;从云南大象北上南归到藏羚羊穿过铁路公路繁衍迁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成为一道道美丽风景。这些动人篇章昭示了①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②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已经实现③人类可以对自然肆意地改造 ④中国的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二、非选择题(16分)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数千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和神圣使命齐聚北京,广谋良策、广聚共识、共商大计。九年级某班组织开展相关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话成就 谋发展】第一组同学搜集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科技创新成就的部分内容: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1)请你分析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的原因。(4分)①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听建议 解疑问】第二组同学搜集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生态环境治理的部分内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抓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防治。加强生态环保督察。制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启动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2)看到以上内容,有同学发出疑问:“政府为什么要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请你为其答疑解惑。(6分)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总体不容乐观,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⑤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建真言 解难题】第三组同学关注了全国人大代表提交的建议,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之一:全国人大代表、苏州高新区镇湖刺绣研究所艺术总监姚建萍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纳入高等院校学历教育体系。(3)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①让“非遗”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认识“非遗”,让学生领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推动“非遗”文化因时而变,实现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开发文创产品,推广“非遗”文化。③要充分利用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的作用,通过互联网全方位展示“非遗”的魅力。(6分,每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