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专题复习:树立法治观念制定机关 会议 法律名称 实施时间全国人大常委会 十四届 二次 2023.9.1外国国家豁免法 2024.1.1六次 2024.1.1七次 粮食安全保障法八次 2024.5.1全国人大 二次 2024.3.11国务院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节约用水条例 2024.5.1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024.5.1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五次爱国主义教育法保守国家秘密法2024.6.1国务院组织法2024.1.1时政热点我知晓1、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领域 部宏观层面的系统性法律。( )A.粮食安全 首 B.粮食安全保障 三C.粮食安全 三 D.粮食安全保障 首D小试身手2、下列时事表述正确的有( )①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②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③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④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小试身手B树立法治观念0403素养导航考情分析能力提升热点聚焦0102目 录CONTENTS素养导航素养导航考情分析热点聚焦能力提升法治观念宪法法律至上 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尊崇宪法和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权利义务相统一 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民主与法治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进全面依法治国,见识法治国家。高频考点考查频率预防犯罪济宁中考 2021.13 济宁中考 2023.7公民基本权利 济宁中考 2021.13(2) 济宁中考 2022 . 7依法履行义务 济宁中考 2021.13(2) 济宁中考 2022.7①特殊保护 济宁中考2022.13(1)全面依法治国 济宁中考2021.13(1)济宁中考2022.13(1)济宁中考2023.8 梁山二模13.(1)及各县区模拟题基本政治制度 济宁中考2021.14.(2)法律特征与作用 济宁中考2021.4、13(1) 济宁中考2022.13(1)梁山二模13.(1)及各县区模拟题考情分析一、宪法法律至上(地位)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基本原则)①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核心价值追求)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权力的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宪法权威)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能力提升—重要观点一、宪法法律至上(维护宪法权威)③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④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宪法至上,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党和宪法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必须做到党领导立法、 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能力提升—重要观点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形式 是什么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什么 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怎么办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能力提升—重要观点三、权利义务相统一内容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公民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劳动;受教育;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人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要求 依法行使权利:①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我们应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我们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能力提升—重要观点四、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杜绝不良行为,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建设法治 全民守法 ①我们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②我们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尊重自由平等 ①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公平正义 ①我们要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个人维护公平。制度保障公平。②做有正义感的人,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能力提升—重要观点五、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法律为我们护航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 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②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 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相关法律 ①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②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六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做守法公民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能力提升—重要观点六、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保障人民的当家做主的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公民形式民主权利的形式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设法治中国 ①法治的重要性。②法治要求:良法、善治。③政府依法行政:为什么?怎样? ④建设法治中国,厉行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②基本要求: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⑤社会:加强法治宣传 ⑥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能力提升—重要观点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改正:或2、司法机关应独立行使司法权,独立行使法律监督职能( )3、我们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要不惜一切代价制止。( )改正: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我们不仅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改正:人民检察院能力提升—易错易混×4、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改正: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5、打击违法犯罪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改正: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6、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 )×改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能力提升—易错易混7、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改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正:人民当家做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改正: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能力提升—易错易混2023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的实施( )①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未成年人受到非法侵害②能够确保未成年人学会合理利用网络媒介③有利于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④是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D热点聚焦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手抄报活动,下列作品创意可以入选的是 ( )①.列举包括“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条文,配文“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②.绘制“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宣传画,配文“先发集中体现人民意志”③.制作“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思维导图,配文“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④.粘贴“向宪法宣誓”照片,配文“公职人员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热点聚焦热点聚焦2024年3月,山东青岛市设立“群众点题”监督举报专区,用好“直通车”“监测点”等平台,收集民诉民意,分成分类办实事,解难题。青岛市这一做法 ( )A.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根本途径B.扩大了民主权利,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C.推进监察工作,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D.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满足市民的合法需求D山东开展大中小学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2024年4月25 日上午,山东省暨济南市启动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大中小学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本次宣传教育活动是深化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和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的重要活动。今年1月1日起,我国首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的教育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根据宪法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此法具有以下看点: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条中还对侮辱国歌、国旗、国徽,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烈事迹和精神等违背爱国主义精神的禁止性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作出规定。(1)新时代要以法之名激发爱国伟力,上述材料为我市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提供了哪些经验 (6分)热点聚焦①我市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②要增强我市市民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自觉履行爱国的法律义务③推进严格执法,对于不依法履行公民义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所禁止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制裁。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怀。我市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坚持德治法治相结合。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024年3月“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并将其杀害”的事件更是震惊全国。下面是部分网友留言:留言一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留言二 未成年人身份不能成为低龄罪犯的“免罪金牌”!留言三 未成年人受到国家特殊保护,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近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这意味着不满14周岁的犯罪嫌疑人将面临刑事追责!(2)最高检依法作出“核准追诉”的决定与“未成年人受到国家特殊保护”矛盾吗?请简要阐述理由。热点聚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给予特殊保护关系不矛盾。理由:①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或: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不可违法,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最高检依法作出“核准追诉”的决定,有利于制裁未成年人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④该决定有利于未成年人认清犯罪危害,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健康成长。卧薪尝胆,尝破茧而触痛。破釜沉舟,圆金色六月梦。祝同学们中考顺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