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30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30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
1.(2023,营口)“航天点亮梦想”。航天工业曾用液氢作火箭燃料,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原子大小 D.分子间隔
2.(2023,广州)铪可用作航天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题图所示。下列有关铪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72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178.5 g
D.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O2Hf
3.(2023,武汉)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2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4.小明同学从学习资料中发现,许多元素有不同种单质,如:O2、O3;C60、C90;N2、N5。根据这种现象他做出了推测:
①同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前景广阔;
④同种元素的单质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
你认为以上推测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5.(2022,仙桃)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B.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6.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原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C.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7.(2023,深圳)在通电条件下,甲酸与氧气的反应微观图如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由此实验可知,分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B.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H2O2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OOH+O2H2O2+CO2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8.(2023,贵州)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学科的特色。
(1)镓是第一种根据化学元素周期律预言并证实的元素。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69.72”表示____,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
(2)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一般采用GaCl3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氮化镓和另一种化合物。制备氮化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通过光催化剂可将H2O、CO2转化为CH4和一种气体单质(如图),从而实现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单质是____,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
(4)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杀菌消毒剂,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O-O-),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④
9.(2022,郴州)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属于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元素②的元素符号是____;在①~⑥六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填序号)。
(3)元素①和元素⑤形成的化合物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10.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学科。
(1)分析图一得出:①②③表示物质是由____构成的;④的名称是____;在原子中,质子数=____=核外电子数。
(2)图二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3)已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相同,则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____周期。
11.(2023,福建)福建盛产茶叶,茶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了解茶叶的组成和作用,学习小组查得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下图所示。
(1)茶叶属于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
(2)茶多酚具有强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某种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6H6O2,其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3)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____(选填“元素”或“单质”)。
(4)茶叶中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
1.(2023,营口)“航天点亮梦想”。航天工业曾用液氢作火箭燃料,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D)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原子大小 D.分子间隔
2.(2023,广州)铪可用作航天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题图所示。下列有关铪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核电荷数为72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178.5 g
D.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O2Hf
3.(2023,武汉)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2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4.小明同学从学习资料中发现,许多元素有不同种单质,如:O2、O3;C60、C90;N2、N5。根据这种现象他做出了推测:
①同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前景广阔;
④同种元素的单质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
你认为以上推测正确的是(D)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5.(2022,仙桃)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B.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6.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原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C.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7.(2023,深圳)在通电条件下,甲酸与氧气的反应微观图如下,说法错误的是(A)
A.由此实验可知,分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B.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H2O2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OOH+O2H2O2+CO2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8.(2023,贵州)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学科的特色。
(1)镓是第一种根据化学元素周期律预言并证实的元素。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69.72”表示__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__,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3__。
(2)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一般采用GaCl3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氮化镓和另一种化合物。制备氮化镓的化学方程式为__GaCl3+NH3GaN+3HCl__。
(3)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通过光催化剂可将H2O、CO2转化为CH4和一种气体单质(如图),从而实现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单质是__O2__,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__1∶1__。
(4)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杀菌消毒剂,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O-O-),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__④__(填序号)。
①     ②
③④
9.(2022,郴州)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属于__金属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元素②的元素符号是__O__;在①~⑥六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⑥__(填序号)。
(3)元素①和元素⑤形成的化合物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OH+HCl===NaCl+H2O__。
10.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学科。
(1)分析图一得出:①②③表示物质是由__离子、原子、分子__构成的;④的名称是__原子核__;在原子中,质子数=__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数。
(2)图二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得到__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3)已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相同,则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__3__周期。
11.(2023,福建)福建盛产茶叶,茶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了解茶叶的组成和作用,学习小组查得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下图所示。
(1)茶叶属于__混合物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基本营养素是__蛋白质__。
(2)茶多酚具有强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某种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6H6O2,其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3∶16__。
(3)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__元素__(选填“元素”或“单质”)。
(4)茶叶中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34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